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SW能实现这样的功能吗?布尔运算? [打印本页]

作者: zyd-ysf    时间: 2002-2-2 15:19
标题: [讨论]SW能实现这样的功能吗?布尔运算?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在SW中解决,但在MDT中可以实现。
有些时候,一个装配体完成后,想把它合并变成一个零件(只留下纯外观),通常在MDT中可以通过布尔操作的和运算来实现,但在SW中,如何实现类似的布尔操作呢?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2-2-2 15:29
SW里这功能名为连接重组。帮助里有。
用模具部分的功能可以变通实现一些想要的布尔减运算。
作者: zyd-ysf    时间: 2002-2-2 20:56
我看看,thanks!
  
和操作已经学习和掌握了,谢谢!
减操作能稍微详细一点吗?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2-2-3 13:48
zyd-ysf wrote:
我看看,thanks!
  
和操作已经学习和掌握了,谢谢!
减操作能稍微详细一点吗?

  
还是你先给出要求吧,有针对性。
这方面我用得不多,没有详细研究技巧问题。
作者: zyd-ysf    时间: 2002-2-3 15:24
谢谢,我自己看看帮助吧!
作者: whitecloud    时间: 2002-2-3 15:41
soldiworks 的結合跟扣除
都是透過組件來達成
把2個要結合或者要相減的零件,擺入組件
然後按其中一個零件做編輯動作
這時再 插入的特徵模塑跟嵌合指令就會出現
模塑就是相減,嵌合就是相加
你可以同時跟多個零件做相加跟相減動作
前提必須有相連在一起
作者: zyd-ysf    时间: 2002-2-28 17:53
whitecloud wrote:
soldiworks 的結合跟扣除
都是透過組件來達成
把2個要結合或者要相減的零件,擺入組件
然後按其中一個零件做編輯動作
這時再 插入的特徵模塑跟嵌合指令就會出現
模塑就是相減,嵌合就是相加
你可以同時跟多個零件做相加跟相減動作
前提必須有相連在一起

  
不太清楚,能把过程再说详细一点吗?(最好有图啊!)
谢谢了!
  
有支歌,名叫“掀起你的盖头来”
按那个调子,歌词改成:贴出你的帕特来。。。。ANTSLG
作者: nuassembly    时间: 2002-3-13 13:06
antslg wrote:
SW里这功能名为连接重组。帮助里有。
用模具部分的功能可以变通实现一些想要的布尔减运算。

  
版主能解释一下这"连接重组"在ASSEMBLY中哪个菜单里呀?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2-3-13 18:29
nuassembly wrote:
[quote]antslg wrote:
SW里这功能名为连接重组。帮助里有。
用模具部分的功能可以变通实现一些想要的布尔减运算。

  
版主能解释一下这"连接重组"在ASSEMBLY中哪个菜单里呀? [/quote]
  
这是在装配环境下才会激活的菜单。单击插入、特征、连接重组。。。。
在帮助中,利用搜索,输入“连接重组”。。。。。用力看一下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3-13 18:33
主要是有这么几步:
1.建立装配图,插入零件
2.调整好零件的配合关系。
3.点选要保留的零件,然后点assembly图标栏中的edit part.(**此时模型变成红色)
4.点选菜单insert---features---cavity/join
5.点选要进行布尔运算的其它零件
  
其实SW里边这个功能主要是针对模具行业来的,因此还有收缩率这一概念。
  
謝謝詳細回答,還外帶您的好作品~~加分
  By-WhiteCloud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3-13 19:35
这个东西搞得还不很完善。原来是手柄没有那边手握的曲线的,后来要修改,自已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就搞了个块东西拼在上边(就是用到了上边的join功能:)),然后再倒圆角把它补好看一点。这个东西还是在我自己的那台破电脑上搞的(C300A超450A),特点是在重生成时,速度特慢。都用怕了。
作者: ailanglang    时间: 2002-3-13 19:45
有同感
作者: zyd-ysf    时间: 2002-3-13 20:36
谢谢了!这回我真的学会了!
作者: cy_sun    时间: 2002-3-14 12:59

作者: lqch_wy    时间: 2002-3-14 16:06
大蝦們真的好厲害哦!我怎麼就沒想到這個用途呢!謝謝各位前輩!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3-14 21:15
其实在SW中,在装配中设计零件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而非是单纯的先搞零件,然后再把零件组装起来。在装配中设计零件,可以充分利用零件间的配合功能,实现特征间的自动更新。这一点在纯零件的简单装配中是体会不出的。当然,其中的技巧还是很多的,但关键的是设计的思路要清晰,不然也会弄巧成拙。
其实这个话题还需仔细扩展。
下面再帖两张图,是关于车架的设计。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3-14 21:18
1.车架成型图,可以看到左边的零件都是相互有着关联的(有这么一些标记“-<”)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3-14 21:21
2.其实这个装配零件最初是由这么一个框架而来的。后边的所有零件都是在利用了这张图上的线条生成。
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把每一段都锯开来,独立计算每一段的长度。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3-14 21:26
最后也可以把所有的车架零件用join连接起来,本来是想用COSMOS/Works对其作有限元分析唬唬人,可惜那个零件让我不小心搞没掉了,后来也就没心情再搞一遍。
当然了,SW的插件之中COSMOS/Works也算是比较经典的一个,不知哪位有兴趣对其作深入的探讨。
下边再帖一张对机壳作压力的图片。(其实我对这方面是一窍不通的)
作者: antslg    时间: 2002-3-14 21:59
懂得自顶而下设计的,就不是一般的绘图员了。
作者: zyd-ysf    时间: 2002-3-14 22:09
Shadow wrote:
最后也可以把所有的车架零件用join连接起来,本来是想用COSMOS/Works对其作唬唬人,可惜那个零件让我不小心搞没掉了,后来也就没心情再搞一遍。
当然了,SW的插件之中COSMOS/Works也算是比较经典的一个,不知哪位有兴趣对其作深入的探讨。
下边再帖一张对机壳作压力的图片。(其实我对这方面是一窍不通的)

  
其实有限元分析并不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尤其是使用一些现成的软件来实现的话。但COSMOSWORKS6的功能似乎很弱,只能做一些较简单的分析,以前曾想使用COSMOSWORKS6施加随曲面位置变化的负载(几乎没有规律,离散点文件来表达),后来才知道不行,不知道V7现在有无此功能?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3-15 01:48
可能吧。COSMOS/Works与MSC系列以及ANSYS之类的大型软件相比,也实在没法比。我觉得它只是更直观一点吧,特别,如果用在教学上更有效果。(个人觉得SW系列的都很适合用于教学演示,如果当年偶们学校的老师们也会这招,说不定Shadow对这个专业也就不感冒了。只可惜当年学校里只用DOS,国内的计算机教育太落后于时代了。说真的,刚毕业时连AutoCAD也不知道。)
其实CAE软件我想还要涉及到最优化设计方面,也就是说要把计算分析出来的结果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去,做到这一点,CAE的应用也才算是提升到生产力的层次。
只可惜,我的数学能力已蜕化得不得了的。简单的加法,差点也要搬出手指脚趾一起放在桌面上数数了。
作者: zyd-ysf    时间: 2002-3-15 18:02
Shadow wrote:
可能吧。COSMOS/Works与MSC系列以及ANSYS之类的大型软件相比,也实在没法比。我觉得它只是更直观一点吧,特别,如果用在教学上更有效果。(个人觉得SW系列的都很适合用于教学演示,如果当年偶们学校的老师们也会这招,说不定Shadow对这个专业也就不感冒了。只可惜当年学校里只用DOS,国内的计算机教育太落后于时代了。说真的,刚毕业时连AutoCAD也不知道。)
其实CAE软件我想还要涉及到最优化设计方面,也就是说要把计算分析出来的结果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去,做到这一点,CAE的应用也才算是提升到生产力的层次。
只可惜,我的数学能力已蜕化得不得了的。简单的加法,差点也要搬出手指脚趾一起放在桌面上数数了。

  
shadow兄谦虚了,不过我觉得你可以再学习啊!就象IDESIGN的口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人是要每天都学点新的东西,否则就要落后了!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3-15 21:13
是呀。这些年落人后脚很多事了。英语也没学好。
去年,学到的新东西也不多,主要是在重复劳动。是要觉悟了。
作者: I love SW    时间: 2002-3-16 23:10
Shadow wrote:
最后也可以把所有的车架零件用join连接起来,本来是想用COSMOS/Works对其作有限元分析唬唬人,可惜那个零件让我不小心搞没掉了,后来也就没心情再搞一遍。
当然了,SW的插件之中COSMOS/Works也算是比较经典的一个,不知哪位有兴趣对其作深入的探讨。
下边再帖一张对机壳作压力的图片。(其实我对这方面是一窍不通的)

  
我曾认真的把COSMOS教程上的例子全做了一遍,但有一个我没弄出来,
  
就是和DDM连用的那个起落驾,因为教程上DDM和COSMOS的菜单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装配文件上,可我却不行,COSMOS的菜单只能显示在零件文件中!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问题!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3-16 23:25
那个我还没试过,说实在的,这两件插件我还用得不多,主要是工作上不是很相干。如果是学校与科研机构估计会专一点。
好象估计要用Cosmos\Motion摸拟才成吧。
作者: I love SW    时间: 2002-3-17 00:00
你帮我试试好吗!     
验证一下是不是我机器的问题!
  
随便打开一个装配文件启动DDM,         然后再启动COSMOS   ,看菜单能不能同时出现!
作者: cy_sun    时间: 2002-3-17 23:02
I love SW wrote:
你帮我试试好吗!     
验证一下是不是我机器的问题!
  
随便打开一个装配文件启动DDM,         然后再启动COSMOS   ,看菜单能不能同时出现!

  
--------------------------------------------------
我试过了,两个菜单可以同时出现:p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2-3-18 21:49
楼上的说的很对。可以同时出现。我用的是DDM2001与COSMOS/Works7.0。
作者: I love SW    时间: 2002-3-18 23:51
啊!          惨啊!
  
我要重装了!
  
呵呵。。。。。如果还不行,那得格了C盘。。。。更惨!
装驱动时最好装一个重启一下;有主板、芯片的补丁最好是先打上;装好的一个系统最好克隆一下;最好把FINDDAT也装上。。。我全吃过苦头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