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为了提高大家的CAE水平,开展什么讨论较好! [打印本页]

作者: sfszj    时间: 2003-6-5 16:10
标题: 【讨论】为了提高大家的CAE水平,开展什么讨论较好!
大家多参与啊!
作者: YuYong6801    时间: 2003-6-5 16:50
其一,前处理,例如网络划分、网格精度、选元等。其二,计算结果精度校核。最好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作者: sfszj    时间: 2003-6-5 17:06
YuYong6801 wrote:
其一,前处理,例如网络划分、网格精度、选元等。其二,计算结果精度校核。最好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好建议,不过我只会ansys,ideas啊,而且高端功能用的不多啊,欢迎用msc系列有限元软件的高手参与讨论啊!
作者: kelvin    时间: 2003-6-5 17:31
   CAE范围很广,先从基础概念上讲起吧!
作者: Jeriflee    时间: 2003-6-7 23:44
其实就网格剖分就是大问题。
  
有限元可以仿真,但是网格剖分一直需要人工干预,这足以说明网格剖分的重要性。现在自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开发基本就陷在网格剖分这里了。
  
比如一个薄板筒形件的拉形,是最简单的模型了。
如果剖分成下图所示(一般的自动剖分就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失败的,因为这样的网格不利于材料流动
作者: Jeriflee    时间: 2003-6-7 23:44
可能最好剖分成这样类型的
作者: kelvin    时间: 2003-6-8 09:35
Jeriflee wrote:
其实就网格剖分就是大问题。  
  
  有限元可以仿真,但是网格剖分一直需要人工干预,这足以说明网格剖分的重要性。现在自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开发基本就陷在网格剖分这里了。  
  
  比如一个薄板筒形件的拉形,是最简单的模型了。  
  如果剖分成下图所示(一般的自动剖分就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失败的,因为这样的网格不利于材料流动

  
能不能说说为什么不利于材料流动吗?:I:I
作者: Jeriflee    时间: 2003-6-8 09:46
kelvin wrote:
   
  
  能不能说说为什么不利于材料流动吗?:I:I

  

  
为了说明网格剖分的重要性,我举了这个简单的例子。
是关于薄板筒形件拉深的。
  
在成形的时候,材料是要向中心流动的,注意看我加了四个红圈的地方,那是网格剖分的过渡位置。看其网格的u,v方向,就不利于向中心流动。
  
实际做做就知道,一这样的网格进行拉深,变薄厉害。
作者: Jeriflee    时间: 2003-6-8 09:49
补充一下,有限元方面,我只熟悉薄板成形这块,尤其是塑性变形。
厚板也会一点。
  
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摸过一点。
作者: sfszj    时间: 2003-6-8 12:44
对我来说,非线形这一块看得多,用的少!真的很惭愧!
但普通的结构分析用的多,我觉得比较关心的是力学模型的准确建立!很多人刚开始使用有限元的时候容易产生一个误解:认为有限元模型和实际模型应该越象越好,这样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
各位是否就力学模型这一条发表一下高见啊!
作者: QianFD    时间: 2003-6-8 22:28
能不能來一個工業设计的事例呀
作者: QianFD    时间: 2003-6-8 22:30
这样比较形象一点吧
作者: YuYong6801    时间: 2003-6-9 08:42
Adams版主对网格形状控制的重要性讲的入木三分。CAE版主的话题对初学者很有提示和引导作用,一般我在使用的原则是: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在机器能承受的范围内,逐步逼近物理模型。
作者: XEVEN    时间: 2003-6-10 14:31
sfszj wrote:
对我来说,非线形这一块看得多,用的少!真的很惭愧!  
  但普通的结构分析用的多,我觉得比较关心的是力学模型的准确建立!很多人刚开始使用有限元的时候容易产生一个误解:认为有限元模型和实际模型应该越象越好,这样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  
  各位是否就力学模型这一条发表一下高见啊!

  
太有同感了,我现在在用MSC.NASTRAN FOR WINDOWS(没有买非线性功能模块) 做普通的静解析 , 上司总要把一对零件组装起来,用实际的3D模型来解析,天啊,简直....   
  
有一次要算一个梁的变形,我想啊,这下用一梁要素不就解决了?10分钟搞定!做好之后交上去,结果是命令画出3D图,用SOLID要素重新做一遍,晕S,看了一样的结果,上司点头了,恩~~,还是3D的容易理解!(废话)
  
我想大家是否能够就 SOLID要素和其他要素结合使用的问题讨论一下呢?这样或许可以做到真实的物理模型逼近与解析模型的规模的折衷,我也可以对付一下偶那蛮不讲理的上司. 建立解析模型还是要考虑逼近现时模型和减小计算规模的,不知道大家同意否.
作者: sfszj    时间: 2003-6-10 19:45
我对MSC.NASTRAN buliaojie,但这种情况也遇到过,对于基于三维实体模型的系统来说,如果是空间行家等类似结构,采用一维单元(一维梁,杆单元,弹簧元)来说既减少计算量,也能提高结算精度!
实际上并不用做两个模型,对于ansys,IDEAS软件来说,可以显示其带梁截面的3D形式。
作者: sfszj    时间: 2003-6-10 19:47
我的第400贴!
  
另外对于基于装配的分析:
1)可以通过采用对称性来减少计算规模。
2)对于装配部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需要考虑接触!并不是说只要是装配件就要考虑接触!
作者: weihbn    时间: 2006-1-20 08:38
非力學專業本科生能搞有限元嗎
作者: weihbn    时间: 2006-1-20 08:39
非本科力學專業能搞有限元嗎
作者: YKY96083    时间: 2006-1-21 13:09
对于我们这些新人,最想得到的就是每个习题的教程,每一编教程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台阶啊。我想破衣版能做得甘好好大原因就是有好多热心的斑主。而CAE却少见这些高人出手。
作者: YKY96083    时间: 2006-1-21 13:23
例如下面这个题目,班主能出个教程就太好了。
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 ... 1%26filter%3Ddigest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