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产品很难取 [打印本页]

作者: marco.miao    时间: 2008-5-17 08:40
标题: 产品很难取
产品是一个电子产品的后壳,一般大小为35X60,生产反映产品手动都很难取下,
初步分析是斜顶太多有7支,然后还有直顶, 在顶出的时候,产品会跟斜顶方向跑.
导致产品很难取,相信你们也遇到过,我想做两段顶出,来解决.想知道大家的意思.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8-5-17 08:52

作者: marco.miao    时间: 2008-5-17 09:09
晕 我表达能力不行....

就是 产品老是跟斜顶跑,粘在斜顶里,手动很不好取下,

根本就没办法用机械手,先要求能用机械手取件,看看能不能

在 模具机构上改进一下.好取件...

肥肠大哥 明白了吗
作者: dreamer    时间: 2008-5-17 10:52
直頂針加長一些,嵌入塑膠件當做定位~
作者: anglefigo    时间: 2008-5-17 15:40
建议采用二次顶出,先斜顶和顶针一起顶,然后斜顶不走,顶针继续走,产品就可以较好脱模了
作者: luqing67    时间: 2008-5-17 15:44
原帖由 dreamer 于 2008-5-17 10:52 发表
直頂針加長一些,嵌入塑膠件當做定位~



赞成,这种方法比较快,效果也不错
作者: yangfamao    时间: 2008-5-17 16:21
我也碰到过这个问题
把頂針加長一些就行了
作者: marco.miao    时间: 2008-5-17 16:49

楼上的兄弟们 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
作者: snkfgef1    时间: 2008-5-17 16:56
二次顶出
作者: cool44    时间: 2008-5-17 20:34
我也赞成加长顶针作为定位,这是很常用的方法
作者: kongming86527    时间: 2008-5-17 21:29
我也赞成加长顶针作为定位,这是很常用的方法,有快有简单.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8-5-17 22:03
原则上,我并不赞同加长顶针的做法,

必须从根本上分析沾斜顶的原因,找到问题点,比如:是斜顶配合有问题,一边松,一边紧?是胶位省模不够?是排位不合适?是本身顶出不顺畅?甚至浇口的大小位置,还是其他原因的设计不合理?。。。

单单加高顶针,是扬汤止沸,掩耳盗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容易产生拉坏产品,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作者: marco.miao    时间: 2008-5-17 22:14
原帖由 干锅肥肠 于 2008-5-17 22:03 发表
原则上,我并不赞同加长顶针的做法,

必须从根本上分析沾斜顶的原因,找到问题点,比如:是斜顶配合有问题,一边松,一边紧?是胶位省模不够?是排位不合适?是本身顶出不顺畅?甚至浇口的大小位置,还是其他原因 ...


会导致什么不良?
作者: bigafce    时间: 2008-5-18 00:44
原帖由 marco.miao 于 2008-5-17 22:14 发表


会导致什么不良?

於事無補!
作者: hdy-123456    时间: 2008-5-18 11:03
胶位尽量不要出在斜顶上,斜顶胶位加大点拔模,抛光,产品内侧有扣的(向内跑的)斜顶不要做个平面压在分型面上这样会加大出模阻力。斜顶多了四个方向都有也会粘得很紧不好取,可以选择做内滑块或内滑块加斜顶。

[ 本帖最后由 hdy-123456 于 2008-5-18 11:11 编辑 ]
作者: QQTAM    时间: 2008-5-18 21:39
自动化模具是大势所趋!楼主+肥版=可行综合方案!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