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ProE挑战赛第二题--正七方拉伸体(公布官方教程及评分标准) [打印本页]

作者: ____    时间: 2005-12-20 09:19
标题: ProE挑战赛第二题--正七方拉伸体(公布官方教程及评分标准)
题目名称:正七方体拉伸
[==出题者:IceFai 难度系数:2.0 Part:icax-02.PRT(组织者不提供)  时间:1小时==]  

假设您现在手上有一个正七方形的拉伸体,长大概是20mm,棱圆角大概是R2mm,高度大概6mm的实物样品,您手头上有卡尺作为测量工具.请您用最合理的方法建出这个正七方形拉伸体的实体模型.(各尺寸您可以自己大概给定).

[attach]400170[/attach]





[官方答案 提供者:IceFai]


本题主要考核做题者对设计意图和草绘约束的理解。
根据实物造型和原创设计的不同在于原创是用尺寸驱动形状的,而实物造型则反之,为了修改和检查的方便,我们的约束要忠实地反映测量工具所能测得到的尺寸。所以我们的草绘也要反映这个意图。所以对同一个产品在不同的情况下“设计意图”是不一样的。同时为了减少修改发生失误,关键尺寸之间的修改应当相互不能影响,同一尺寸不能有两次输入的情况。本题并没有说明模型的使用背景,所以忠实于实物形状便是本题的设计意图。

重点1:因为只有卡尺作为测量工具,所以对于正七边形的测量只能测到一边到对点的距离。而对面是一个圆角,所以只能测到边到圆角切线的平行距离(下图)。这点是草绘的关键。(+3),使用这个尺寸作为参考尺寸的也可以视为正确答案。
[attach]400772[/attach]

重点2:正七边形的的约束要从定义出发,约束所有端点在同一圆上+1;约束所有边相等为最佳(A+3);使用角度定位并添加关系约束则次之(B+2)。使用角度而不使用关系再次之(C+1)。

重点3:基本特征的分离,圆角作为工程特征一般不添加在拉伸草绘中而是直接使用圆角特征,懂得利用构造圆弧线来达到测量目的数的目标(图左)(A+2),直接在拉伸草绘中添加圆角并且约束合理不影响修改的次之(B+1)。

重点4:目的链的选择,倒圆角的边使用目的链选择的选择额外+1。

重点5:避免重复输入,使用关系来约束圆角的大小或者圆角值使用参考的,避免圆角值两次重复输入的+1
[attach]400773[/attach]

以上都做对的额外+1分。

其它答题情况下的判断依据:
1.        草绘的尺寸是否可以直接用卡尺能测量的。(计算出的不算);
2.        修改某一尺寸是否对其它尺寸发生影响或者需要重复修改不同的两个地方的尺寸
3.        草绘的截尽可能简单,工程特征从草绘分离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5-12-20 09:24
橘子

[ 本帖最后由 gaojin1974 于 2005-12-20 09:39 编辑 ]
作者: tym962    时间: 2005-12-20 09:24
假设卡尺卡出圆角顶点到对应边距离为20mm
那么作出如下图
版大,圆角值是不是可以给定啊

[ 本帖最后由 tym962 于 2005-12-20 10:21 编辑 ]
作者: wcz9515402    时间: 2005-12-20 09:28
进来做题

[ 本帖最后由 wcz9515402 于 2005-12-20 10:00 编辑 ]
作者: tsinghua64    时间: 2005-12-20 09:33
昨晚的那个后面部分没做出来

[ 本帖最后由 tsinghua64 于 2005-12-20 09:47 编辑 ]
作者: crr8817823    时间: 2005-12-20 09:38
靠,又忍不住了,我死了算了

[ 本帖最后由 crr8817823 于 2005-12-20 10:27 编辑 ]
作者: chfm    时间: 2005-12-20 09:43
回复2

[ 本帖最后由 chfm 于 2005-12-20 11:31 编辑 ]
作者: acai100    时间: 2005-12-20 09:59
碰碰運氣!

茫然也!

[ 本帖最后由 acai100 于 2005-12-20 11:03 编辑 ]
作者: 无嗔    时间: 2005-12-20 10:04
现在有点时间顶了最说
这题有点郁闷?一难一简。

[ 本帖最后由 无嗔 于 2005-12-20 10:56 编辑 ]
作者: wang1021    时间: 2005-12-20 10:05
来了
PP

[ 本帖最后由 wang1021 于 2005-12-20 10:21 编辑 ]
作者: jjjkdk    时间: 2005-12-20 10:08
看题

[ 本帖最后由 jjjkdk 于 2005-12-20 10:54 编辑 ]
作者: diemummy    时间: 2005-12-20 10:12
呵呵

[ 本帖最后由 diemummy 于 2005-12-20 10:29 编辑 ]
作者: ycx.yu    时间: 2005-12-20 10:17
我是候選人,可以嗎

[ 本帖最后由 ycx.yu 于 2005-12-20 11:31 编辑 ]
作者: djYang    时间: 2005-12-20 10:21
看看
=============================
今早突然醒悟,发现昨天有个地方上当。所以重新编辑,版大看看,如果超时扣的分数比原来错的地方还多,就算了。

[ 本帖最后由 djYang 于 2005-12-21 08:41 编辑 ]
作者: snowing    时间: 2005-12-20 10:47
开始

[ 本帖最后由 snowing 于 2005-12-20 10:58 编辑 ]
作者: hanks123456    时间: 2005-12-20 10:53


[ 本帖最后由 hanks123456 于 2005-12-20 11:35 编辑 ]
作者: tonyjx    时间: 2005-12-20 11:00
我来答题了,昨天答题忘了把压缩包改成自己的名字,icefai及各位版大原谅一次吧!

我的思路是先用卡尺测量一条边到对角顶点的尺寸,然后用这个尺寸来控制模型截面,圆角取2mm,高度取6mm,边长约20,假定测量高度为42.58mm

[ 本帖最后由 tonyjx 于 2005-12-20 11:15 编辑 ]
作者: JohnLian    时间: 2005-12-20 12:19
做做

[ 本帖最后由 cboye 于 2005-12-20 12:44 编辑 ]
作者: 偶遇    时间: 2005-12-20 12:20
不知有没有了解了题意

[ 本帖最后由 偶遇 于 2005-12-20 13:13 编辑 ]
作者: 珠算    时间: 2005-12-20 12:25
我会用卡尺测出长度,一共七个,求得平均值,假设平均值为20,可以初步判断挑一个圆角尺寸,假设是2,用卡尺测出高度,假设是6,用这三个尺寸(其中圆角是目测和一点经验)画出七边形的物体

在绘图中可以测试一下圆角选择的准确度
两个档案是两种不同的定义画法
还有一种想法是:测量中,先将实体的边在纸上描出来,延长边线,测得七个边的长去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平均值,得到七边形的边

[ 本帖最后由 珠算 于 2005-12-20 12:58 编辑 ]
作者: love3d    时间: 2005-12-20 12:28
昨天時間沒把握好,作圖方法也沒改好

今天:
1、做基准曲線
2、參考需要的基准
3、圓角另做
三步相關聯修改起來方便(對複雜卡數產品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各位老大不知道是否同意?

[ 本帖最后由 love3d 于 2005-12-20 05:03 编辑 ]
作者: christ000    时间: 2005-12-20 12:34
1.高度可以准测得到,不多说——  H(就当它是6mm)
2.分7边测量图示尺寸,求一个平均值——  DIS(比如20.50mm)
3.实际工程中圆角通常取整,所以这里就假定它等于 2mm(如发现确实不是2,可以后续加入到优化分析中,不过那样还需要其他数据支持,比如体积,否则可有多解)
4.在婆姨中画正7边形,倒圆角
5.还是测量图中这个值,并以前面得到的DIS值为目标进行优化计算
6.存盘、打包、上传:)

[ 本帖最后由 christ000 于 2005-12-20 13:31 编辑 ]
作者: 无忧HZ    时间: 2005-12-20 12:43
看题
提问:长是否指七边形边长?
假设测量出sd91=45.62  sd93=46.70
建模如下

[ 本帖最后由 无忧HZ 于 2005-12-20 13:54 编辑 ]
作者: xqq    时间: 2005-12-20 12:45
看看

[ 本帖最后由 xqq 于 2005-12-20 13:32 编辑 ]
作者: 一轮明月    时间: 2005-12-20 13:21
哎,上班有事,搞得乱,重传一个超时的,

[ 本帖最后由 一轮明月 于 2005-12-20 17:05 编辑 ]
作者: asdhjkl    时间: 2005-12-20 14:33
看看

[ 本帖最后由 asdhjkl 于 2005-12-20 15:01 编辑 ]
作者: guangliang1113    时间: 2005-12-20 14:58
看了昨天的题目今天都没信心来看了

[ 本帖最后由 guangliang1113 于 2005-12-20 19:35 编辑 ]
作者: singleman    时间: 2005-12-20 15:24
xia...

[ 本帖最后由 singleman 于 2005-12-20 15:49 编辑 ]
作者: 09511    时间: 2005-12-20 16:14
开始做题

[ 本帖最后由 09511 于 2005-12-20 17:33 编辑 ]
作者: sq8073    时间: 2005-12-20 18:49
今天应该不会忘了!

[ 本帖最后由 sq8073 于 2005-12-20 19:06 编辑 ]
作者: biger    时间: 2005-12-20 19:02
看題做答

[ 本帖最后由 biger 于 2005-12-20 19:47 编辑 ]
作者: murphy521    时间: 2005-12-20 19:06
开始下载!


最后测量优化来不及做啦!

[ 本帖最后由 murphy521 于 2005-12-20 20:19 编辑 ]
作者: weisina    时间: 2005-12-20 19:07
来了

[ 本帖最后由 weisina 于 2005-12-20 19:31 编辑 ]
作者: zrong101    时间: 2005-12-20 19:11
看看再述
作者: ZQH687050    时间: 2005-12-20 19:13
看题目了

[ 本帖最后由 ZQH687050 于 2005-12-20 20:00 编辑 ]
作者: hujianhui2    时间: 2005-12-20 19:49
标题: 我来瞧瞧
呵呵,我的来了

[ 本帖最后由 hujianhui2 于 2005-12-20 20:44 编辑 ]
作者: 星际游侠    时间: 2005-12-20 19:55
2001part

[ 本帖最后由 星际游侠 于 2005-12-20 21:36 编辑 ]
作者: ajf508    时间: 2005-12-20 20:09
标题: 答题了哦
答题了哦
用了可行性分析,不知道是否正确

[ 本帖最后由 ajf508 于 2005-12-20 12:47 编辑 ]
作者: JSNJZW    时间: 2005-12-20 20:24
原帖由 IceFai 于 2005-12-20 09:19 发表
本贴自发起后24小时内严禁非参赛者回贴,违者将受技术-5并删贴处罚。
参赛者回贴后15分钟开始计时。
有关详情都请看:[url]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php?tid=239972&extra=page%3D1[/ ...

才回来

[ 本帖最后由 JSNJZW 于 2005-12-20 20:49 编辑 ]
作者: lizq    时间: 2005-12-20 20:37
有空了,开始做题。
在家拨号上网,慢呀!!!!


好题


只是尺寸调整了一下
为了看的清楚增加了一个参考尺寸
压缩错了,从传一下。

[ 本帖最后由 lizq 于 2005-12-20 22:07 编辑 ]
作者: 寒灯    时间: 2005-12-20 21:53
觉得没这么简单,恐怕又有什么陷阱!

[ 本帖最后由 寒灯 于 2005-12-20 22:32 编辑 ]
作者: smilefriend    时间: 2005-12-20 21:53
报到来了
  这是我的理解,也不知对不对,先发上来再说了

[ 本帖最后由 smilefriend 于 2005-12-20 22:06 编辑 ]
作者: zjlyll    时间: 2005-12-20 22:13
开始

[ 本帖最后由 zjlyll 于 2005-12-20 23:06 编辑 ]
作者: poorgod    时间: 2005-12-20 22:23
begin
题目不是很理解,不是就做一个正七边形的拉伸体这么简单吧,要标尺之类的干啥.天了语文不好唉.先做一个这样再说.再研究下题目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poorgod 于 2005-12-20 23:03 编辑 ]
作者: jackct    时间: 2005-12-20 22:48
我来了

[ 本帖最后由 jackct 于 2005-12-20 16:03 编辑 ]
作者: ____    时间: 2005-12-21 09:36
本题答题到此为止。参赛者不要再编辑自己的帖子了
作者: crr8817823    时间: 2005-12-21 09:38
开放了吧?怎么这次人数没够?
作者: 13828748407    时间: 2005-12-21 09:43
终于可以看看了……

考察草图……标注方式……

[ 本帖最后由 13828748407 于 2005-12-21 09:49 编辑 ]
作者: xxlai    时间: 2005-12-21 09:45
这两天一直在外面出差,没时间做题啊。

不知道现在还来得及么??

[ 本帖最后由 xxlai 于 2005-12-21 09:54 编辑 ]
作者: yezijie    时间: 2005-12-21 10:33
我认为冰大的解法不是正确的,因为从题目的原意来讲R2是个大概的值,并不能确定R2是否是准确的就是R2(用游标卡尺是无法测出R2的),如果要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并画出来的法,应该按下图的方式标注才是正确。

[ 本帖最后由 yezijie 于 2005-12-21 10:36 编辑 ]
作者: 13828748407    时间: 2005-12-21 10:37
有点同意楼上的意见
作者: 19760202    时间: 2005-12-21 10:43
终于看到了!!!
作者: ____    时间: 2005-12-21 10:49
圆角做为工程特征是可以估算的。或者说我预先指定圆角值更严瑾些。

光用卡尺是不能完全作出这个模型的,但是你要在已有的基础上方便以后可能的修改。

但不管怎么说圆角添加在草绘内都是不合理的。
作者: 13828748407    时间: 2005-12-21 10:54
如果有如叶老大的图中的两个尺寸的话,圆角就变成已知的了。
或者说,有图中两个尺寸的话,对于此题来说就可以算出圆角的大小了。
作者: weigewudi    时间: 2005-12-21 10:54
冰大能不能把教程和题目分开2个帖子发啊 。想做做题目练一练 结果先看到答案了,好没意思阿!
分开发让非参赛者也能学一学,最好是答案隔天发,比如昨天的题后天发答案,或者是今天对非参赛者公开题目,答案只对参赛者公布,隔天再对非参赛者公布~!
作者: byd    时间: 2005-12-21 10:59
原帖由 weigewudi 于 2005-12-21 02:54 发表
冰大能不能把教程和题目分开2个帖子发啊 。想做做题目练一练 结果先看到答案了,好没意思阿!
分开发让非参赛者也能学一学,最好是答案隔天发,比如昨天的题后天发答案,或者是今天对非参赛者公开题目,答案只对 ...

是啊,這樣的話,非參賽者在賽后做對了也加少少分來鼓曆嘛
作者: fubing2008    时间: 2005-12-21 11:04
这个倒没有什么必要,我认为


只须把答案放在一个压缩包里面就可以了.
作者: crr8817823    时间: 2005-12-21 11:10
还有就是做7边形的时候,开始是把所有点都在圆上的,然后定义好边相等,倒了圆角就马上都变乱了,所以我就只好把圆去掉,自己重新定义


恩恩,发现了,不过没想到该是添加圆弧来测量,呵呵,学了一招,不过我一直以为圆角的值是不知道的,也是不好测量的,所以...............

[ 本帖最后由 crr8817823 于 2005-12-21 11:33 编辑 ]
作者: echoleez    时间: 2005-12-21 11:27
我也看看
作者: yezijie    时间: 2005-12-21 11:34
原帖由 IceFai 于 2005-12-21 10:49 发表
圆角做为工程特征是可以估算的。或者说我预先指定圆角值更严瑾些。

光用卡尺是不能完全作出这个模型的,但是你要在已有的基础上方便以后可能的修改。

但不管怎么说圆角添加在草绘内都是不合理的。


圆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内切圆的直径,假如这个七边形与一个孔进行配合,那按估算的办法就很难得出这个实体的实际尺寸。按冰大题目的原意,应该是说明R角已经测出。如果R角是未知的,我认为按我的方法测量两个尺寸是合理的,因为这两个尺寸就足以让R角计算出来(其实是间接的测出了)。
作者: 寒灯    时间: 2005-12-21 11:36
要跳楼了!
作者: 09511    时间: 2005-12-21 11:37
我的做法
作者: 09511    时间: 2005-12-21 11:37
继续
作者: daydayupzhang    时间: 2005-12-21 11:38
看了老大们的杰作了,

我也发表点意见吧,毕竟大家都干过活的.........说的不对,别拍偶,偶也是来学习的呢~~!

首先叶老大提出的问题是很值得大家去思考的,就客户给你图纸了或者自己本单位拿出以前的一些缺少图纸的老产品让你归档,

但凡干活的这个人会有两种干法(包括我身边的同事们):本人比较赞同冰大的做法,在问了车间的一些老师傅的情况下,对该已经有磨损的产品做一定的估算,尤其是圆角,我觉得除非是你这个是精密件而且是一个从没磨损过的新东东,才不容许你做任何估算呢~!还有就是一些铸件,特别象这个东西,要是一块大铁饼子,,不可避免铸造时会有误差的吗?没必要那么严格限制designer的主观能动性吧?
第二种:严格按照磨损件或者说客户的产品尺寸来,不做任何改动,其实我觉得这种人从设计品格来说,很保守,当然保守也有保守的好处,至少不会犯大错误啊,而且干出来的产品,呵呵,能做到一模一样的翻版.各有利弊吧,不对这两种设计者做主观评价.
但是针对这道题的话,那就能体现某些东西了.冰大的prt可修改性很好,(建议在草绘里再标上正七边形边长的参照尺寸,方便查阅)可以任意改动20的这个尺寸,然后对照正七边形的边长,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呢~!
而叶老大的prt做的倒是最符合这个零件,但是可修改性很差,大家可以试下?也就是说客户要是再拿个其他的产品你还得重新进草绘改哦.个人感觉不好.而且个人认为倒角在草绘里不是件好事~!

以上一点点个人意见,
,两位老大,得罪了~!
作者: 09511    时间: 2005-12-21 11:40
我对题目的理解还是有问题,我以为,不能使用边相等,角度相等约束这些的,因为角度,边这些卡尺都不能测量出来。能测量的只有相切到边的一个数据。
当然中心是可以找出来的,我还使用多了一个数据。

做题的时候时间非常紧张,理解题意也花了不少时间。

所以数据只是参考。
作者: 无嗔    时间: 2005-12-21 11:42
个人认为草图里不用圆角,直接七边形。添加一个BMX就可以。
作者: yezijie    时间: 2005-12-21 11:43
原帖由 daydayupzhang 于 2005-12-21 11:38 发表
看了老大们的杰作了,

我也发表点意见吧,毕竟大家都干过活的.........说的不对,别拍偶,偶也是来学习的呢~~!

首先叶老大提出的问题是很值得大家去思考的,就客户给你图纸了或者自己本单位拿出以前的一些缺少图 ...



我认为要想重新设计是一回事,但这里关键是把尺寸测准,这样才能拿到真正的第一手资料。
作者: 09511    时间: 2005-12-21 11:59
哎呀,我也以为R角是已知的啊!
。。。。
作者: ____    时间: 2005-12-21 12:04
原帖由 09511 于 2005-12-21 11:59 发表
哎呀,我也以为R角是已知的啊!
。。。。


其实,我构这题的本意是认为所有尺寸都是已知的(所以尺寸是多少无关大雅),之所以加上卡尺测量,只是想提醒大家我的题目意图。但是估计因为似乎大家都认为太简单了反而不敢确定了,往复杂上想
。。。。晕
作者: poorgod    时间: 2005-12-21 12:16

完了,题目是不难但是理解错了,以为七角形的边长为20.菜菜的想:三个卡尺好像可以测出大概边长,如用二个卡尺作为类似辅助线,第三个卡尺去测中间的边,行不行呢?

[ 本帖最后由 poorgod 于 2005-12-21 19:30 编辑 ]
作者: JohnLian    时间: 2005-12-21 12:23
原帖由 yezijie 于 2005-12-21 10:33 发表
我认为冰大的解法不是正确的,因为从题目的原意来讲R2是个大概的值,并不能确定R2是否是准确的就是R2(用游标卡尺是无法测出R2的),如果要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并画出来的法,应该按下图的方式标注才是正确。

有同感
作者: ____    时间: 2005-12-21 12:29
原帖由 yezijie 于 2005-12-21 10:33 发表
我认为冰大的解法不是正确的,因为从题目的原意来讲R2是个大概的值,并不能确定R2是否是准确的就是R2(用游标卡尺是无法测出R2的),如果要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并画出来的法,应该按下图的方式标注才是正确。



且不说20.41这个数是否能量得出。即便量得出,这个数一点点的偏差都会直接导致圆角发生非常大的偏差(其中的道理应该不难想通)。从这点来说有这个数只会坏事而不会得到正确的形状。
或许你可以得到一个理论正确的圆角解,但实际是显然不可行的。

再退一步,假设这种解法是正确的,你的草图也不能这样作。正确的解法同样应该使用两个构造圆弧而不是倒完所有的角。
作者: sq8073    时间: 2005-12-21 12:36
原帖由 yezijie 于 2005-12-21 10:33 发表
我认为冰大的解法不是正确的,因为从题目的原意来讲R2是个大概的值,并不能确定R2是否是准确的就是R2(用游标卡尺是无法测出R2的),如果要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并画出来的法,应该按下图的方式标注才是正确。

我就是这样画草图的,不过我标的是R2,我觉得R是可以测量的,用R规可以测的比较准吧!
作者: xiamen_guo    时间: 2005-12-21 12:39
画出这个七边形是不难,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比如测量尺寸,七边形最好测到的尺寸就是边到圆角顶点的距离,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尺寸来作为突破口来完成七边形的绘制,我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我有个问题就是那个控制圆角的关系式的d3,d1是哪来的
作者: xiamen_guo    时间: 2005-12-21 12:41
原帖由 sq8073 于 2005-12-21 12:36 发表

我就是这样画草图的,不过我标的是R2,我觉得R是可以测量的,用R规可以测的比较准吧!

可是比赛只提供一把卡尺,哪来的R规
作者: ____    时间: 2005-12-21 12:43
假设采取叶子的做法,草绘应该这样
[attach]400957[/attach]

但是这样的话,这个尺寸偏差0.02mm的话将直接导致圆角发生0.4mm的偏差,而卡尺偏差0.02这是再正常不过了,还不论样品本身的偏差。这恐怕不是大家所想看到的结果了
[attach]400968[/attach]

这样实际是陷进了另一个约束误区。使用敏感尺寸控制形状是草绘的大忌。而且这样带来的坏处就是圆角不可控。总不能弄个产品倒个3.43这样的圆角给别人吧。忠实于模型并不等于照搬==也不可能照搬。
作者: 星际游侠    时间: 2005-12-21 12:57
无论从实际产品设计出发还是从PRO/E使用上,老大的做法应该是完美的。用过PRO/E的人都知道,一般R角都不在草绘里面倒的。。
作为题目,我觉得按老大的做法做出来后再倒R角。这个R角在没有其他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利用目测来定,偏差几十个丝应该是正常范围吧。

哎。。。不知道这个R角是已知条件。。所以。。偶和叶子的做法一样

[ 本帖最后由 星际游侠 于 2005-12-21 13:08 编辑 ]
作者: 19760202    时间: 2005-12-21 13:15
精辟,学习!!!
作者: tym962    时间: 2005-12-21 13:55
我晕,我的怎么简单多了,大家看看,就量了一个尺寸,我觉得应该可以啊,莫要得0分吧
作者: weigewudi    时间: 2005-12-21 13:58
请大家看看我的做法 是不是很简单有效
作者: weigewudi    时间: 2005-12-21 14:01
我晕了  我截的图怎么这么难看阿~!做的字也不清晰 ,请教各位老大都是用什么软件来编图的~~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5-12-21 14:29
找R规么,太....太....太奢侈了吧,哈哈  而自己动手做个R规么,还没那种动手能力哎,特别是面前只有一个卡尺、一个待测工件、一台电脑时。

工程特征独立于基本特征、草绘尽可能简化,这些不成文的原则还是有理的。

叶子姐的做法,无法保证20.41那个尺寸能准确测出,如果差一点点,请看下面的图:

仅仅测量差了0.09,圆角就快变成没有了,这个应该说更不符合真实情况吧?

只有一把卡尺,真正能测出的,只有那一个边到圆角切线的距离才能准确测出,其它的都是不准确的,而圆角么,除非它要与什么东西配合,通常大家也都是估算、按经验取圆整值的吧。

[ 本帖最后由 袖珍天使 于 2005-12-21 14:36 编辑 ]
作者: ajf508    时间: 2005-12-21 14:44
我的做法是任意草绘一个正七边型,定义尺寸随便,边长或外接圆直径等等都可以
下面再拉伸实体 倒圆角 
后面再做一个测量基准,就是七边型边到对面圆角的相切的距离.
然后用可行性分析做一个反求就可以了
作者: yezijie    时间: 2005-12-21 14:53
原帖由 袖珍天使 于 2005-12-21 14:29 发表
找R规么,太....太....太奢侈了吧,哈哈  而自己动手做个R规么,还没那种动手能力哎,特别是面前只有一个卡尺、一个待测工件、一台电脑时。

工程特征独立于基本特征、草绘尽可能简化,这些不成文的原则还是有理 ...



不至于误差到0.09吧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5-12-21 15:08
原帖由 yezijie 于 2005-12-21 14:53 发表



不至于误差到0.09吧


问题是测点到点(2个圆角切线距离)的误差比测点到边的误差大多了,当然不可能差到0.09,但不同的人测出来的值差到0.03(也就是卡尺上一格多一点点)是很可能的吧,这样对应的圆角就是R1和R2的差别了。

其实也就是一个测量手段的问题,如果能保证20.41那个尺寸准确测出,当然用老大你的办法比较好。
作者: xbb1981    时间: 2005-12-21 15:15
OK
作者: 一轮明月    时间: 2005-12-21 15:51
好多没细看,先说一声,我桌子上的代表卡尺精度是0.01,如果到仓库借一个螺旋测微器(也就是千分尺),可以保证0.01,而且有0.001--0.009的估读,精度根本不是问题,而且这是测绘的必备工具,属于常用的测量工具,不算什么的。如果用R规工厂里一般也有,不过如果我们要测R不是R规现成的R,只能确定实物的R是间与某两个数值之间,所以测R不是测量的上策。随便说说。
作者: jxgzlyh    时间: 2005-12-21 15:59
呵呵!听高手交流简直是种享受!真诚的希望这是纯技术交流的地方,也请各位交流者都能尊重他人,因为这样,也是尊重自己!祝愿大家交流愉快
作者: 无忧HZ    时间: 2005-12-21 16:19
因为工件尺寸不大,所以用游泳标卡尺完全能测准二个尺寸,我的作法和yezijie的类似,但看来还有争议,看看大家的讨论.
作者: tym962    时间: 2005-12-21 16:20
天使版大:使用等边长约束却未用端点共圆
我想问一下端点共圆和边切圆只是外接圆与内切圆的区别,只是个人习惯而已,为什么评分标准这么死,不解?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5-12-21 16:50
原帖由 tym962 于 2005-12-21 16:20 发表
天使版大:使用等边长约束却未用端点共圆
我想问一下端点共圆和边切圆只是外接圆与内切圆的区别,只是个人习惯而已,为什么评分标准这么死,不解?



共点约束位置明确,相切约束位置不明确。这是共点和相切的区别。再者,端点共圆是一个明确列出的加分点啦。希望理解。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5-12-21 16:57
再一个,关于BMX做的。发现有几位兄弟都是BMX做的。BMX做以边到对面圆角切线的距离为目标进行优化,最后结果确保结果为所要求的值。但是本题题目是要用卡尺测出的尺寸来建模,因此,卡尺量出的尺寸应体现于草图中,而不能做为BMX优化目标。为何?直接在草图中用卡尺量出的尺寸,则所建模型受制于测量数值,建模数据来源是卡尺测量结果,用BMX优化出来的,所建模型受制于优化结果,建模数据来源就是来源于系统的计算结果。因此BMX判为不符合题目要求,但如以卡尺量出的数值为优化目标且优化结果正确的,也接受为一种解法,但显然做的复杂了,不值得提倡,因此,草绘直接标为+3,则BMX的接受为+2。

[ 本帖最后由 袖珍天使 于 2005-12-21 17:11 编辑 ]
作者: 立方    时间: 2005-12-21 16:58

作者: 无嗔    时间: 2005-12-21 18:23
呵呵,平时总是用卡尺测量,没想到还是复杂化点。可惜
还好方法是对的。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5-12-21 18:31
终于快搞完了,先吃饭了,哈哈
作者: love3d    时间: 2005-12-21 18:42
真是辛苦天使了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5-12-21 18:45
看看先
作者: biger    时间: 2005-12-21 18:59
策劃者辛苦了.
有爭議有交流是好的.
起碼遊戲更精彩.
作者: 一轮明月    时间: 2005-12-21 19:12
总结一下,有用没用大家看看:
一、        冰大的建模,我们可以学习好好多。
1、        工程特征倒圆角不放到草绘里,这样简化了草绘,算proe使用之道。如果草绘里尺寸涉及到圆角,可用构造圆弧解决,然后倒圆角;
2、        关系式的使用有助于模型的参数化关联,避免重复的参数,以方便修改;
3、        目的链的使用属于proe选取项目的基本技能,可以参看孤峰的贴子https://ivproe.com/forum/viewthr ... =%2BRaymond%5C_Wang,保你受益。
二、        叶子大的零件测绘,我们来好好斟酌。
1、        关于测量器具。首先明确,现在常用的测量工具精度已很高,0.01mm总有的,所以测量工具的精度不是什么问题。还有就是R规的局限性,正好匹配的可以吻合的很好,但间与R规现有R中间的,就不好处理了;
2、        测绘的过程。如果零件是新的,则按照叶子大的方法测绘就很好,同时R规也可提供很好的参考。如果零件磨损了,测绘可不容易测准了。两个选择,要么买配件,要么自己测绘作。自己测绘的话,1.参考一下跟他安装在一起的零件的尺寸,2.磨损的地方是没法测准的,只好估计,然后在AutoCAD里打印1:1的图样,线调细点,看调到多少打印出来的图样与实物较好的吻合。3.就是试制,安装后发现哪里有问题,就再调整试制,直到好用。这个算一点经验了。
3、        就是测绘技术。比如测两倒角R两点的距离怎么才能测准,1.测量时让他的一个直边靠住卡尺的尺身,距离不够就垫个平行光滑的铁块,2.转动零件,取测量两点的最大值,就是两点间的长度。
4、        敏感度。哪些测绘尺寸较小的误差会引起其他估算尺寸较大的变动,这个测绘时要注意。
作者: 袖珍天使    时间: 2005-12-21 19:26
原帖由 一轮明月 于 2005-12-21 19:12 发表
总结一下,有用没用大家看看:
一、        冰大的建模,我们可以学习好好多。
1、        工程特征倒圆角不放到草绘里,这样简化了草绘,算proe使用之道。如果草绘里尺寸涉及到圆角,可用构造圆弧解决,然后倒圆角;
2、        关 ...


不错,呵呵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