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原创】塑胶零件设计常识! [打印本页]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2-4 09:32
标题: 【原创】塑胶零件设计常识!
出个论讨题大家来谈谈塑胶零件设计常识!在这里希望搞模具设计的可以来PP!!
  
塑胶零件设计常识,一般塑胶件设计过程中都会有以下几项:
1,塑胶件壁厚的厚度设计!(说出你的理由)
2,塑胶件加强筋的设计
3,塑胶螺丝柱(自攻)的设计
4,塑胶件止口,美观线的设计!
5,塑胶件材料选择的原则
  
贴图说明失败的例子和成功的例子!
  
一个非常好的贴子.请大家多多发言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2-4 09:32
孤独剑 wrote:
出个论讨题大家来谈谈塑胶零件设计常识!在这里希望搞模具设计的可以来PP!!因为产品最终是模具做出来的,我想他们最有发言权!
  
塑胶零件设计常识,一般塑胶件设计过程中都会有以下几项:
1,塑胶件壁厚的厚度设计!(说出你的理由)
2,塑胶件加强筋的设计
3,塑胶螺丝柱(自攻)的设计
4,塑胶件止口,美观线的设计!
5,塑胶件材料选择的原则
  
贴图说明失败的例子和成功的例子!
  

作者: cowboycn    时间: 2002-12-4 09:36
提的好
期待高手
作者: fsuhcikt    时间: 2002-12-4 09:39
可以编一部教材了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2-4 09:43
fsuhcikt wrote:
可以编一部教材了

  
主编:大刀兄!!!
作者: 泥巴    时间: 2002-12-4 09:56
可以先探讨一下CF的定义及检测方法!
作者: 泥巴    时间: 2002-12-4 11:41
千万别告诉我,没有知道!!
作者: fsuhcikt    时间: 2002-12-4 11:46
孤独剑 wrote:
[quote]fsuhcikt wrote:
可以编一部教材了

  
主编:大刀兄!!! [/quote]
我有这个本事,那还了得!
作者: zgmzjddzxx    时间: 2002-12-4 13:39
我的一点看法:
1.壁厚太厚容易浪费材料,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延长冷却和固化时间,容易产生凹陷,缩孔,夹心等质量上的缺陷。,所以应该均匀,壁与壁连接处的薄厚不应该相差太大,并且应尽量用圆弧连接,否则容易开列。一般是1~5MM,小件为1.5~2.5,大件为3~10`MM
  
2.加强筋高度通常塑件为壁厚的3倍左右,并有2~5度的脱模斜度,与塑件
壁的连接出及端部,应用圆弧连接。防止应力集中。,加强筋的厚度应为塑件
壁厚的1/2,如果太大,容易产生瘪凹。
如果要设置多个加强筋,则分布应错开,防止破裂
作者: xzg-start    时间: 2002-12-4 13:53
厚度基本上取决于结构强度需要以及跌落实验高度。
如果自身的强度不足,又如何能支撑起部品呢。举例说电视机前框没有足够强度就无法在安装了显像管之后在流水线上移动。但这厚度又多依靠经验值。
作者: linda    时间: 2002-12-4 14:13
壁厚在不同材料,不同产品上反应都不一样,各位是不是把各自所熟悉的产品壁厚拿出来分享一下,后面再做总结,如何?
作者: 老树    时间: 2002-12-4 14:19
我做过CRT显示器 壁厚3mm
  
什么材料?
  
abs
作者: jeason    时间: 2002-12-4 14:24
linda wrote:
壁厚在不同材料,不同产品上反应都不一样,各位是不是把各自所熟悉的产品壁厚拿出来分享一下,后面再做总结,如何?


作者: fsuhcikt    时间: 2002-12-4 14:24
PDA,手机,1.2MM,PC+ABS。
作者: jeason    时间: 2002-12-4 14:27
个人觉得:
能薄不厚,首先要考虑功能,在是工艺(包括模具),再是成本,部分产品还有考量外观
作者: 胡子0826    时间: 2002-12-4 14:33
我先来一个失败的实例,如图,这是一个控制器的面板,最终的成品是8个叠成在一个机箱中(图中的结构部分从略)。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个产品设计,啥经验也没有,反复校核后开模,首样出来也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整机一装配,麻烦就来了--控制器与控制器之间居然有3mm左右的间隙存在!难看得要命,简直就是废品。你们可以想象我当时寒风瑟瑟的样子了。原因其实在简单不过,我的拔模斜度设大了,为2度,这样底部和上部因斜度相差就是0.7mm,双边1.4mm,而模具厂缩水考虑不足,尺寸比图面尺寸又单边少0.2mm,双边是0.4mm,这样塑胶件本身就造成了1.8mm的间隙,加上机箱本身设计间距1mm,2.8mm的大空隙就这么出来了!
  
教训:设定拔模斜度之前不仅仅要考虑注塑工艺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到由此而产生的其它不良“后遗症”。
  
敢于把自己失败的教训与人分享,不简单。而且从失败中学习也是最快最有效的,加分。
作者: ____    时间: 2002-12-4 14:46
以下资料是引用别人的
  
选择材料的考虑因素
任何一件工业产品在设计的早期过程中,一定牵涉考虑选择成形物料。因为在产品生产时、装配时、和完成的时间,物料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除此之外,品质检定水平、市场销售情况和价格的厘定等也是需要考虑之列。所以这是无法使用概括全面的考虑因素而定出一种系统性处理方法来决定所选择的材料和生产过程是为最理想。
  
不同材料的特性
ABS
用途: 玩具、机壳、日常用品
  
特性: 坚硬、不易碎、可涂胶水,但损坏时可能有利边出现。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应用于玩具外壳或不用受力的零件。      
  
PP
  
用途: 玩具、日常用品、包装胶袋、瓶子
  
特性: 有弹性、韧度强、延伸性大、但不可涂胶水。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应用于一些因要接受drop test而拆件的地方。
  
PVC
  
用途: 软喉管、硬喉管、软板、硬板、电线、玩具
  
特性: 柔软、坚韧而有弹性。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用于玩具figure,或一些需要避震或吸震的地方。
  
POM
用途: 机械零件、齿轮、摃杆、家电外壳
  
特性: 耐磨、坚硬但脆弱,损坏时容易有利边出现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用于胶齿轮、滑轮、一些需要传动,承受大扭力或应力的地方。
  
Nylon
  
用途: 齿轮、滑轮
  
特性: 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
  
设计上的应用: 因为精准度比较难控制,所以大多用于一些模数较大的齿轮。
  
Kraton
用途: 摩打垫
  
特性: 柔软,有弹性,韧度高,延伸性强。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作为摩打垫,吸收摩打震动,减低噪音。
作者: ____    时间: 2002-12-4 14:49
壁厚的大小取决于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它零件的支撑、承接柱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料材料而定。一般的热塑性塑料的壁厚设计应以4mm为限。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设计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增加引至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最理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不同材料的常用壁厚
ABS
一般最先选择的材料,壁厚通常为1, 1.2, 1.5, 2, 2.5, 3mm,视乎产品的大细和功能而定。  
  
PP
因为比较软身,而且基于缩水的问题,所以不能太厚,一般为1, 1.2, 1.5mm。  
  
PVC
因为多用由于figure上和多是实心,所以限制不大。  
  
POM
一般为1, 1.2, 1.5, 2, 2.5, 3mm视乎产品大细而定。  
  
Nylon
因为缩水率比较高,所以平均料厚和筋骨的比例可比较少。  
  
Kraton
因为多数用作摩打垫或不外露件,所以限制不大。
作者: ____    时间: 2002-12-4 14:52
加强筋在塑料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份。加强筋有效地如『工』字铁般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但没有如『工』字铁般出现倒扣难于成型的形状问题,对一些经常受到压力、扭力、弯曲的塑料产品尤其适用。此外,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节部份很大的作用。
  
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料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于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壁,或只占据产品部份的长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份的刚性。要是加强筋没有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未端部份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而且因为缩水的问题,筋骨的厚度不能大过平均壁厚的厚度。
  
一般的设计方法 : 平均壁厚’0.65~0.7
作者: linda    时间: 2002-12-4 14:53
ICE GG真不错,不过你的分就等ice斑竹吧,反正你们是一家的嘛。
作者: ____    时间: 2002-12-4 15:06
linda wrote:
ICE GG真不错,不过你的分就等ice斑竹吧,反正你们是一家的嘛。

  
俺是借花献佛而已.
作者: 泥巴    时间: 2002-12-4 17:53
加强筋的设计和产品的大小有关,可以达到1mm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2-4 17:56
泥巴 wrote:
加强筋的设计和产品的大小有关,可以达到1mm

  
一般是根据壁厚定,不可大于壁厚的2/3!!!
作者: linda    时间: 2002-12-4 17:58
孤独剑 wrote:
[quote]泥巴 wrote:
加强筋的设计和产品的大小有关,可以达到1mm

  
一般是根据壁厚定,不可大于壁厚的2/3!!! [/quote]
  
不过好象有人说过了。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2-4 18:03
linda wrote:
[quote]孤独剑 wrote:
[quote]泥巴 wrote:
加强筋的设计和产品的大小有关,可以达到1mm

  
一般是根据壁厚定,不可大于壁厚的2/3!!! [/quote]
  
不过好象有人说过了。 [/quote]
  
知道了,发贴前注意看一下!!
作者: 泥巴    时间: 2002-12-4 18:13
难道还没有人知道CF是什么意思吗?例如CF10‰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2-4 18:17
泥巴 wrote:
难道还没有人知道CF是什么意思吗?例如CF10‰

  
应该是一种物质的比值吧!
像加玻璃纤维一样!
CF我也不知道是什么???
作者: 胡子0826    时间: 2002-12-4 23:53
泥巴 wrote:
难道还没有人知道CF是什么意思吗?例如CF10‰

  
是不是Clarty Fiberglas,透明玻璃纤维的意思?
后面是添加的百分比,比如很多结构料件采用PC+20%CF作为材料,其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很理想。
作者: 泥巴    时间: 2002-12-5 00:08
感觉对,有感觉不对,因为你的解释和GF类是
作者: 胡子0826    时间: 2002-12-5 00:25
泥巴 wrote:
感觉对,有感觉不对,因为你的解释和GF类是

  
你那材料哪看到的?
作者: ice_gq    时间: 2002-12-5 02:36
对于料厚我的总体看法是:能薄不厚,但对不同的产品应有不同之对待.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尽量保持平均料厚.在不能保持平均料厚的时候,也要让过度保持平滑.因为塑胶流动每通过一个转折带或料厚变化区都会有压力损失(等同射压就要增加).而且易产生缩水缺陷.应尽量避免.
尤其象PC这样流动性较差的材料更应该注意.
  
题外话;
本人成见过IBM一款电脑的导光柱直径达到12mm.心中甚是佩服成型技术之高超.
作者: 泥巴    时间: 2002-12-5 09:58
当然看到啦。要不然怎会这样说,我手上的这份资料,是中日英文板的
作者: cmk123cn    时间: 2002-12-5 21:16
书上的
作者: cmk123cn    时间: 2002-12-5 21:17
我做的手机电池,常用材料为ABS+PC,经常做到0.8MM左右的壁厚,加强筋为壁厚的0.4以上,不超过0。8壁厚
作者: Diabloye    时间: 2002-12-5 2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胡子0826    时间: 2002-12-6 09:30
Diabloye wrote:
[quote]泥巴 wrote:
难道还没有人知道CF是什么意思吗?例如CF10‰

塑膠增強机械性能一般會加GF,CF
GF................glass fiber
CF................Carbon fiber [/quote]
  
cf,哈,原来是碳纤维,多谢指点!
作者: ontop2000    时间: 2002-12-6 12:14
在常识在的5点外,还有重要的的一点是塑胶零件的设计一定要首先考虑其加工工艺性,即模具加工的可行性。如果没有考虑模具加工的可行性,壁厚及筋位厚等再合理也不行。
 (初来乍到,请各位大侠指教)
作者: MORPHEN    时间: 2002-12-6 16:25
其實這些問題去參考
moldflow 版 可以獲得的資訊會更多
作者: 云里雾里    时间: 2002-12-6 17:50
谁知道PC+PS(5V)?与PC+ABS的比较?如何配料?
  
公司出口欧美的原面壳全部由ABS改为PC+PS, 听说与TCO有关!
作者: id_crs    时间: 2002-12-6 18:39
据我以前看过的资料:壁厚与产品的尺寸之比约为1:100,再跟踪根据结构性能的需要加大或减小一些。确实如此
作者: xql    时间: 2002-12-6 18:45
zgmzjddzxx wrote:
我的一点看法:
1.壁厚太厚容易浪费材料,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延长冷却和固化时间,容易产生凹陷,缩孔,夹心等质量上的缺陷。,所以应该均匀,壁与壁连接处的薄厚不应该相差太大,并且应尽量用圆弧连接,否则容易开列。一般是1~5MM,小件为1.5~2.5,大件为3~10`MM
  
2.加强筋高度通常塑件为壁厚的3倍左右,并有2~5度的脱模斜度,与塑件
壁的连接出及端部,应用圆弧连接。防止应力集中。,加强筋的厚度应为塑件
壁厚的1/2,如果太大,容易产生瘪凹。
如果要设置多个加强筋,则分布应错开,防止破裂

  
?????????????
作者: xql    时间: 2002-12-6 18:50
????,CAD斑竹大哥是不是搞铸造的!!!!
作者: cmk123cn    时间: 2002-12-6 19:11
呵呵
作者: COBBER    时间: 2002-12-19 00:35
谁能说说电镀方面的技术及工艺!多谢还有与蒸镀的区别
作者: KENKEN    时间: 2002-12-20 19:52
水電﹐對結構不太良的產品﹐會有較大變形
我有遇到﹐最后不得已由水電改真空電鍍﹐價貴些
作者: sdpopoo    时间: 2002-12-20 21:02
同意xql的看法,壁厚容易缩水,可采用气辅。
  
设计中,记住这句话:R万岁!就是拐角别忘倒R,呵呵
作者: yx6    时间: 2002-12-20 21:49
胡乱贴上一些东西,哪位有详细的也来共享
  
常用热熔性塑胶材料
  
1) ABS(丙烯晴二丁烯苯乙烯)
苯乙烯族系的热熔塑胶。硬质塑胶材料不透明。
黄色火焰,黑烟及流滴燃烧,有一种酸臭并带橡胶燃烧气味。
比重1.04。
可溶于丙酮、二氯乙烷及三溴甲烷。
慢燃烧,耐酸碱,但暴露于某些酸及有机溶剂时遭受应力开裂。
2) ABS·PC合金
3) ABS·PVC合金
4) 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高挺性、高冲击强度及高温时保持机械性能为特征的工程塑料。
热熔塑胶材料,燃烧困难。黄色火焰,系自熄性。有淡的酚气味。
熔点430[$ordm]F。比重1.2。溶于氯化甲烷及氯化乙烷。
光学明澈或着色配方供用,适用于镜片、护目镜、电器外壳、安全盔及工程齿轮。
5) PE(聚乙烯)
天然乳白色,蜡性手感;
相当快速率燃烧,并如蜡融化流滴,火焰蓝色带黄尖,有一种烧石蜡的气味;
低密度聚乙烯熔点221[$ordm]F,高密度聚乙烯熔点248[$ordm]F,引火点645[$ordm]F;
比重小于1,浮于水上;
可溶于熟苯、熟甲苯,不溶于其他通用溶剂;
6) PP(聚丙烯)
比PE较钢硬;
黄尖蓝色火焰缓慢燃烧,气味类似柴油,毒烟;
熔点在334[$ordm]F左右;
比重0.906,浮于水上,可溶于热苯;
7) PS(聚苯乙烯)
坠地或用一硬物轻敲时产生一种金属鸣声;
橙黄色火焰,产生浓烟,带碳簇飞舞,嗅味如照明煤气或万寿菊;
熔点374[$ordm]F,引火点680[$ordm]F;
比重1.09;
可溶于丙酮、苯、醚、三氯甲烷;
8) PVC(聚氯乙烯)
边上带绿色的黄色火焰燃烧,产生一种盐酸的窒息气味,铜丝实验中发出一种鲜绿色火焰;
熔点302[$ordm]F,引火点735[$ordm]F;
比重1.16至1.72;
可溶于丙酮及环已酮;
作者: guancom    时间: 2002-12-20 22:40
FRONT PANEL 用HIPS ,壁厚1.5MM,WINDOW(透窗)PMMA,厚1.8MM,RIB OR HOOK 1/2~2/3 壁厚
作者: blue_story    时间: 2002-12-21 13:35
孤独剑 wrote:
   
  
  一般是根据壁厚定,不可大于壁厚的2/3!!!

  
我们设计的结构件,模具采用气辅结构,筋厚可以大于等于壁厚。如,壁厚为3.8mm,而筋厚可为4mm。
作者: chanangel    时间: 2003-1-4 22:11
孤独剑 wrote:
   
  
  一般是根据壁厚定,不可大于壁厚的2/3!!!

  
应根据材料定
pp料你试试,大于1/2你就麻烦啦!
作者: shcaleez    时间: 2003-1-5 09:02
我觉得,大家的设计太保守了,我们设计掌上产品,用PC料。
塑件大面笔厚0.8~1.0mm,
局部壁厚0.5~0.7mm,
沟槽的尖角处作过0.35mm的壁厚,
手机电池贴Lable处可做到0.5mm,(PC和ABS+PC都可以)
作者: chenshuo    时间: 2003-1-7 11:08
壁厚应该与产品的大小有关系吧?一个大的产品用1MM与小产品都用1MM?
作者: cyw59    时间: 2003-1-15 18:11
Diabloye wrote:
   
  塑膠增強机械性能一般會加GF,CF  
  GF................glass fiber  
  CF................Carbon fiber

  
GF................glass fiber 是玻璃纤维增强
  CF................Carbon fiber 是????增强
作者: cyw59    时间: 2003-1-15 18:12
胡子0826 wrote:
   
  
  cf,哈,原来是碳纤维,多谢指点!

原来是碳纤维,谢了
作者: jiang_yong_love    时间: 2003-7-7 20:33
  有哪位高手说说电镀设备的设计!在此先谢咯!
作者: jason_weng    时间: 2003-7-9 08:19
謝謝大家的幫助
在此謝過了
新手上路
作者: zhujunyi    时间: 2003-7-9 10:24
我刚完成一款产品
壁厚我把他设计为2.0
我们公司一般都用2.5~3.0
刚开始担心了,现在样品作出来还可以
产品为scanner的光机部分
材料用pc+30GF
现在准备改成其他材料
作者: storydown    时间: 2003-7-26 12:03
我主要從事車燈,交通燈和戶外大型顯示屏的設計, 基本都是用PC, 在設計時因為安裝配合的需要, 壁連接常是沒有倒圓連接的,  并且會有很多台階, 壁厚一般是2.0~2.5mm. 因為全是直角,  沒有拔模角, 所以模具全是四面滑塊結構的, 不是有誰對PC在制件方面的設計有經驗. 我需要這方面的資料.
作者: tim8098    时间: 2003-7-26 12:46
大家都没谈到自攻螺丝与boss的设计!
谁能谈谈啊!
作者: robyin    时间: 2003-8-26 23:55
为什么这里的附件都不能下载?
作者: shenxiaomei    时间: 2003-8-27 10:44
tim8098 wrote:
大家都没谈到自攻螺丝与boss的设计!  
  谁能谈谈啊!

  
boss底部做了一個火山口,減少肉厚,以防縮水
請多指教
作者: shenxiaomei    时间: 2003-8-27 10:45
pp
作者: lygid    时间: 2003-9-10 22:18
模具设计手册关于塑料的工艺性一章讲的很明白,足可以回答以上问题
作者: ahtlnjn    时间: 2003-9-14 17:38

作者: kdmsw    时间: 2003-10-13 21:59
增加火山口并不一定都能改善縮水,我有設計一款大平面產品有三只柱子,使用pc料外噴銀漆.柱子處用火山口減膠射出產品對光線看加火山口處与其它平面反光效果不同,看起來好像縮水更嚴重.
作者: kdmsw    时间: 2003-10-13 22:02
關于美工線作法:
  
我設計的電子產品机构一般用0.5-1mm,但常用的還是0.5mm.
作者: vert    时间: 2003-11-8 10:29
这里是一接合唇、美工线设计失败的案例
图中的接合唇设计在一般情况下是完全可以ok的,我们在试模ok后将其表面咬花,却出现了问题:接合唇溥壁处出现了明显的应力痕,严重影响外观。此处零件壁厚为2,接合唇壁厚为1。这种结构在正常状况下ok,但表面咬花时就不行了。但将接合唇壁厚改为1.2,就一切OK了。这里还在一点就是最好将美工线设计在与之唇合的另一个零件上,应力痕也会减弱。
作者: jumj    时间: 2004-1-1 15:41
这里的问题太多了,书本上太多了,可惜我还是书本上的知识。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4-1-2 09:45
3qss
作者: kyo1820    时间: 2004-1-2 12:29
记号!2004年1月2号!
大家说的很好!
俺的经验太少,学习,先!
作者: evanlin    时间: 2004-1-12 19:56
请问,您所提到的:一“般是1~5MM,小件为1.5~2.5,大件为3~10`MM ”是指什么呢?
  
是连接圆弧的半径,还是结构的壁厚?
  
请指明!谢谢
作者: ZHUGH123    时间: 2004-1-12 22:30
孤独剑 wrote:
   
   
  一般是根据壁厚定,不可大于壁厚的2/3!!!

  
剑兄:
   为什么我厂的塑胶产品的壁厚为2.5~3MM.加0.8-1.0的筋位却很容易缩水?
  材料为HIPS.
作者: gy99027    时间: 2004-3-4 10:00
vert wrote:
这里是一接合唇、美工线设计失败的案例  
  图中的接合唇设计在一般情况下是完全可以ok的,我们在试模ok后将其表面咬花,却出现了问题:接合唇溥壁处出现了明显的应力痕,严重影响外观。此处零件壁厚为2,接合唇壁厚为1。这种结构在正常状况下ok,但表面咬花时就不行了。但将接合唇壁厚改为1.2,就一切OK了。这里还在一点就是最好将美工线设计在与之唇合的另一个零件上,应力痕也会减弱。

  
能解释其原因?
作者: hjfxn    时间: 2004-4-13 13:48
     我就鐘對上面版主所提的要項和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來發表一點粗俗的看法﹕
1.塑胶件壁厚的厚度设计要看自己所做的產品和所用的材料來定。其中還關系到模具結构的難度﹐材料成本等。
2.塑胶件加强筋的设计﹐要結合該產品的要求。做到結构﹐模具﹐外觀(主要關系到強度﹐模具制造方面﹐外觀主要關系到縮水問題。)平時我做的話一般是取0.5-0.6T,當然不是絕對的﹗假如所用材料縮水率大的就要适當放底了。
3.塑胶螺丝柱(自攻)的设计 ﹐要根据螺絲的外經M來設計。一般在工作中﹐采用螺絲柱外經是螺絲外經的2~~2.5倍﹐螺絲孔大小取M-0.2*2。
4,塑胶件止口,美观线的设计!就電子產品來說用的比較多的止口有兩种﹐一种是內LIP結合﹐另外一种是外LIP結合﹐而美观线設計要根据外觀和lip的要求來定可靈活應用﹐一般寬度是0.5~~1mm.看產品的大小而定。
5,塑胶件材料选择的原则 ﹐塑料产品之好坏与材料选择及加工方式之迥异而有极大之关系。对于任何欲制之塑品,其步骤为先决定何种材料能够达到其所须之物性,再来则为选择最适切与最经济的加工方式。
總而言之﹗要看產品的要求來做一個比較合理的机构設計﹗望各位批評指正﹗
作者: kim_huang    时间: 2004-4-13 15:53
講得很不錯,看起來你是做設計或工程的.
作者: txq5555    时间: 2004-6-16 09:45
hjfxn wrote:
      我就鐘對上面版主所提的要項和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來發表一點粗俗的看法﹕  
  1.塑胶件壁厚的厚度设计要看自己所做的產品和所用的材料來定。其中還關系到模具結构的難度﹐材料成本等。  
  2.塑胶件加强筋的设计﹐要結合該產品的要求。做到結构﹐模具﹐外觀(主要關系到強度﹐模具制造方面﹐外觀主要關系到縮水問題。)平時我做的話一般是取0.5-0.6T,當然不是絕對的﹗假如所用材料縮水率大的就要适當放底了。  
  3.塑胶螺丝柱(自攻)的设计 ﹐要根据螺絲的外經M來設計。一般在工作中﹐采用螺絲柱外經是螺絲外經的2~~2.5倍﹐螺絲孔大小取M-0.2*2。  
  4,塑胶件止口,美观线的设计!就電子產品來說用的比較多的止口有兩种﹐一种是內LIP結合﹐另外一种是外LIP結合﹐而美观线設計要根据外觀和lip的要求來定可靈活應用﹐一般寬度是0.5~~1mm.看產品的大小而定。  
  5,塑胶件材料选择的原则 ﹐塑料产品之好坏与材料选择及加工方式之迥异而有极大之关系。对于任何欲制之塑品,其步骤为先决定何种材料能够达到其所须之物性,再来则为选择最适切与最经济的加工方式。  
  總而言之﹗要看產品的要求來做一個比較合理的机构設計﹗望各位批評指正﹗

  
螺絲孔大小取M-0.2*2 ??
为什么不是M-0.4?
作者: fireblue    时间: 2004-7-1 14:06
螺絲孔大小取M-0.2*2 ??  
为什么不是M-0.4?
作者: oukunpe168    时间: 2004-7-3 14:57
一言难尽的!
作者: linly    时间: 2004-7-28 10:11
请问那位可以传受一些关于LCD液晶显示器结构设计的心得?
作者: zlzwf    时间: 2004-8-14 15:03
厉害
作者: wjzeng    时间: 2004-8-22 18:18

  
   內容不錯
   ding
作者: viewsonic    时间: 2004-10-8 14:05
wokandoutinglihai   
作者: tangge    时间: 2004-10-13 17:37
頂了.  
不知怎樣才能績分
作者: mike790314    时间: 2004-10-30 10:56
真不错ICEFAI厉害!
作者: chin123    时间: 2004-10-30 14:35
thank you
作者: develop    时间: 2004-10-30 14:46
大家写的都错了,小弟是新来的就不发表我的看法了。
作者: 78192    时间: 2004-10-30 19:29
謝謝各位的經驗之談
作者: hj10819    时间: 2004-10-31 08:46
電池背蓋可做到0.4MM﹐材料為PC+ABS
作者: wanggj123456    时间: 2004-11-2 09:44
非常謝謝
作者: www-iefly    时间: 2004-11-2 10:55
不错,顶
作者: chenshuangjian    时间: 2004-11-2 11:12
那請問BOSS柱的設計呢,內徑,外經怎麼選?哪位好心的傳上什麼規格的自攻牙螺絲配多大的BOSS柱這樣的表格,供設計參考。謝謝!
作者: chenshuangjian    时间: 2004-11-2 11:29
boss 柱的內徑應該是稍大與螺絲的小徑吧,但是具體大多少呢
作者: 天涯龙客    时间: 2004-11-3 09:52
  路过,学习了一下,顶.
作者: jjt    时间: 2004-11-3 13:42
請問HIPS 與  ABS到底有什麼具體的區別,我們廠做的產品,跟風扇差多,好多機種都由原來的HIPS改為ABS了,
我只知道HIPS 好像比 ABS 貴!
其它的就不知道了!
作者: jjt    时间: 2004-11-3 13:52
怎麼沒人來談談各處的拔模斜度?
  
偶好想知道!
作者: adison    时间: 2004-11-4 16:33
DVD Loader Base一般壁厚为1.2~1.5mm 材料为ABS
作者: linzi50    时间: 2004-11-13 09:50
我认为,对于塑胶件,筋厚一般不要超过壁厚的1/3为好,防止缩水,大家认为呢?
作者: linzi50    时间: 2004-11-13 10:00
我觉得塑胶件筋厚一般不超过壁厚的1/3,以防缩水,大家认为呢
作者: xinyue818    时间: 2004-11-13 10:30
路过,学习了!谢谢各位大侠:)
作者: yzywgs    时间: 2004-11-13 22:19
产品的壁厚及加强筋的大小要从产品的结构及功能等多方面去考虑.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