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剑 wrote:
出个论讨题大家来谈谈塑胶零件设计常识!在这里希望搞模具设计的可以来PP!!因为产品最终是模具做出来的,我想他们最有发言权!
塑胶零件设计常识,一般塑胶件设计过程中都会有以下几项:
1,塑胶件壁厚的厚度设计!(说出你的理由)
2,塑胶件加强筋的设计
3,塑胶螺丝柱(自攻)的设计
4,塑胶件止口,美观线的设计!
5,塑胶件材料选择的原则
贴图说明失败的例子和成功的例子!
![]()
fsuhcikt wrote:
可以编一部教材了
孤独剑 wrote:
[quote]fsuhcikt wrote:
可以编一部教材了
linda wrote:
壁厚在不同材料,不同产品上反应都不一样,各位是不是把各自所熟悉的产品壁厚拿出来分享一下,后面再做总结,如何?
linda wrote:
ICE GG真不错,不过你的分就等ice斑竹吧,反正你们是一家的嘛。
泥巴 wrote:
加强筋的设计和产品的大小有关,可以达到1mm
孤独剑 wrote:
[quote]泥巴 wrote:
加强筋的设计和产品的大小有关,可以达到1mm
linda wrote:
[quote]孤独剑 wrote:
[quote]泥巴 wrote:
加强筋的设计和产品的大小有关,可以达到1mm
泥巴 wrote:
难道还没有人知道CF是什么意思吗?例如CF10‰![]()
泥巴 wrote:
难道还没有人知道CF是什么意思吗?例如CF10‰![]()
泥巴 wrote:
感觉对,有感觉不对,因为你的解释和GF类是
Diabloye wrote:
[quote]泥巴 wrote:
难道还没有人知道CF是什么意思吗?例如CF10‰![]()
zgmzjddzxx wrote:
我的一点看法:![]()
1.壁厚太厚容易浪费材料,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延长冷却和固化时间,容易产生凹陷,缩孔,夹心等质量上的缺陷。,所以应该均匀,壁与壁连接处的薄厚不应该相差太大,并且应尽量用圆弧连接,否则容易开列。一般是1~5MM,小件为1.5~2.5,大件为3~10`MM
2.加强筋高度通常塑件为壁厚的3倍左右,并有2~5度的脱模斜度,与塑件
壁的连接出及端部,应用圆弧连接。防止应力集中。,加强筋的厚度应为塑件
壁厚的1/2,如果太大,容易产生瘪凹。
如果要设置多个加强筋,则分布应错开,防止破裂![]()
孤独剑 wrote:
一般是根据壁厚定,不可大于壁厚的2/3!!!
孤独剑 wrote:
一般是根据壁厚定,不可大于壁厚的2/3!!!
Diabloye wrote:
塑膠增強机械性能一般會加GF,CF
GF................glass fiber
CF................Carbon fiber
胡子0826 wrote:
cf,哈,原来是碳纤维,多谢指点!
tim8098 wrote:
大家都没谈到自攻螺丝与boss的设计!
谁能谈谈啊!
孤独剑 wrote:
一般是根据壁厚定,不可大于壁厚的2/3!!!
vert wrote:
这里是一接合唇、美工线设计失败的案例
图中的接合唇设计在一般情况下是完全可以ok的,我们在试模ok后将其表面咬花,却出现了问题:接合唇溥壁处出现了明显的应力痕,严重影响外观。此处零件壁厚为2,接合唇壁厚为1。这种结构在正常状况下ok,但表面咬花时就不行了。但将接合唇壁厚改为1.2,就一切OK了。这里还在一点就是最好将美工线设计在与之唇合的另一个零件上,应力痕也会减弱。
hjfxn wrote:
我就鐘對上面版主所提的要項和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來發表一點粗俗的看法﹕
1.塑胶件壁厚的厚度设计要看自己所做的產品和所用的材料來定。其中還關系到模具結构的難度﹐材料成本等。
2.塑胶件加强筋的设计﹐要結合該產品的要求。做到結构﹐模具﹐外觀(主要關系到強度﹐模具制造方面﹐外觀主要關系到縮水問題。)平時我做的話一般是取0.5-0.6T,當然不是絕對的﹗假如所用材料縮水率大的就要适當放底了。
3.塑胶螺丝柱(自攻)的设计 ﹐要根据螺絲的外經M來設計。一般在工作中﹐采用螺絲柱外經是螺絲外經的2~~2.5倍﹐螺絲孔大小取M-0.2*2。
4,塑胶件止口,美观线的设计!就電子產品來說用的比較多的止口有兩种﹐一种是內LIP結合﹐另外一种是外LIP結合﹐而美观线設計要根据外觀和lip的要求來定可靈活應用﹐一般寬度是0.5~~1mm.看產品的大小而定。
5,塑胶件材料选择的原则 ﹐塑料产品之好坏与材料选择及加工方式之迥异而有极大之关系。对于任何欲制之塑品,其步骤为先决定何种材料能够达到其所须之物性,再来则为选择最适切与最经济的加工方式。
總而言之﹗要看產品的要求來做一個比較合理的机构設計﹗望各位批評指正﹗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