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本田四轮驱动力控制系统“SH-AWD”
[打印本页]
作者:
gjj8171
时间:
2005-1-25 13:31
标题:
本田四轮驱动力控制系统“SH-AWD”
本田日前推出了可合理分配四轮驱力、实现高转向性能和车辆稳定性的车辆控制系统“SH-AWD”。前后驱动力分配可从70:30至30:70、后轮左右驱动力分配可从100:0至0:100无级控制。将在2004年秋季在北美上市的“Acura RL”及日本款“里程(Legend)”上配备。
后轮左右驱动力分配及前后驱动力分配采用“直接电磁离合器”。后差动器(Rear Differ)左右两侧各配有一个这种离合器,通过踩下靠螺线管(Solenoid)控制的湿式多板离合器来分配扭矩。为了减小装置本身的体积、稍微用力即可完成驱动力分配,采用了使用行星齿轮(Planetary Gear)的倍力器。
在一般转弯的情况下,左右前轮的平均轨迹会大于后外轮的实际轨迹,导致无法传送驱动力。因此,该控制系统在后差动器部位新增加了加速机构。加速机构通过油压工作,在前进加速及减速时分别通过单向离合器(One Way Clutch)和减速离合器(Low Clutch )传送扭矩。另外,转弯时采用高速离合器(High Clutch),后轮可多转5%左右。
系统通过对加速机构、方向盘及制动器制动量等驾驶员的驾驶操作进行判断来控制后差动器,并通过引擎ECU及变速箱ECU计算驱动力,同时通过偏航速率传感器(Yaw Rate Sensor)、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及轮速传感器对行驶状态进行判断来控制四轮驱动力。
具体而言,“SH-AWD”系统的作用就是:根据引擎扭矩分配前后驱动力;根据横向加速度控制后轮驱动力;根据侧滑及车轮空转调整四轮驱动力。转弯时增加后轮外侧的驱动力,减少转向不足(Under Steer),向前行驶时左右后轮的转数相同,所以增加了稳定性,即使在易滑路面行驶也很稳定。
本田在1996年上市的“PRELUDE ”上采用了向左右前轮分配驱动力的“ATTS”系统,而此次发表的系统只对后轮进行左右驱动力分配。采用这种设计的原因是“如向前轮分配驱动力就会转向过度。该系统的目标是获得完全遵从驾驶员的方向盘操作的忠实转向(Neutral Steer) ”。
另外,“SH-AWD”系统与1987年上市的“PRELUDE”采用的四轮操舵系统“4WS”存在不同之处,“4WS对高速行驶状态下的稳定性和低速行驶状态下的小幅转向性较为重视,而SH-AWD的目标则是通过提高转向性能体验驾驶乐趣”。因配备“SH-AWD”系统增加的成本与配备其他公司的四轮驱动系统相同,而且质量相同、重量也较轻。
作者:
gjj8171
时间:
2005-1-25 13:35
左转弯时,向右轮输出更大的驱动力。前后驱动力可从30:70至70:30分配。可以这种“三轮驱动”方式实现转弯
作者:
gjj8171
时间:
2005-1-25 13:36
差动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通过两个直接电磁离合器向前后、左右分配扭矩。加速机构在转弯时可吸收外轮差值,配有低、高速离合器及单向离合器,可增速5%
作者:
gjj8171
时间:
2005-1-25 13:37
直接电磁离合器。除加压主线圈(Main Coil)外,还设计进行磁束监控的搜索线圈(Search Coil)。比如,在多年使用后离合器间隙发生变化时,为了获得想要达到的扭矩而对电流进行控制。主线圈素线断面呈六角形,是在圆截面素线绕制之后经挤压而成
作者:
gjj8171
时间:
2005-1-25 13:39
后部副车架为铝制液压成形(HydroForm)产品。“SH-AWD”系统的后差动器使用的是ATF润滑油,首次加油可行驶1万5000km,再次加油后每3万km换一次油
作者:
idlefish
时间:
2005-1-30 12:53
不错~~
怎么没人顶~~
偶用千斤顶顶了~~~!!
作者:
nefuwxj
时间:
2005-1-30 15:40
DING GOOD!
作者:
yf62638990
时间:
2005-2-2 12:35
我来顶一下!!!!
作者:
director999
时间:
2005-2-2 12:45
好棒!千斤顶!
作者:
vjcold
时间:
2005-2-4 12:25
好文章
支持!!!!!1
作者:
aijier669
时间:
2005-2-4 19:20
很有感触
小日本跑的真是快呀~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