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wx wrote:
这些小三角在实际加工中导致机床抖动,实际 feed 下降,还影响机床寿命!
yyy.wx wrote:
好象30R5的刀,我一般 side step 设为18,如果去掉CLEAN BETWEEN PASS,怕有的转角地方走不干净![]()
yyy.wx wrote:
但这时候如果是采用 climb milling 或r conventional milling ,则跳刀太多![]()
如果选择 mixed climb/conv呢,就不能保证最贴近工件的那一刀一定是走的 climb milling,有弹刀过切的危险![]()
RAY wrote:
可见用大的Side step可以做快点不一定成立, 很多因素影响.
认识一间小公司, 他们永远不用大过2英寸的刀, 但他们的收费时全多伦多最便宜的,出来得质量无人能及. 他们自己制造飞刀, 我尝试几次打探他们的方法不成.
ligangnet wrote:
老大想想办法啊.![]()
NHYSL wrote:
斑竹:那天我看到的日本的高速铣方框,走的是走的是环绕线,中间没有停顿,如A图。什么软件能实现? 而cimatron走的是 B图,箭头所指处进刀声音很大,能不能改进?
yyy.wx wrote:
图呢![]()
RAY wrote:
Feed 和 Side step 有很妙关系, 我用图中的Mitsubishi刀开粗。50mmR 第一次用时,我用80%直径Side step开粗,深.05inch(1.27mm) Feed 70 inch/min (1778mm/min)已是极限了.切H13的料,走不到半小时要转刀片。后来我测试Side step降为48% Feed 可走 120 inch/min(3048mm/min) 刀片寿命却长了三倍, 时间也快了一倍多。 可见用大的Side step可以做快点不一定成立, 很多因素影响.
认识一间小公司, 他们永远不用大过2英寸的刀, 但他们的收费时全多伦多最便宜的,出来得质量无人能及. 他们自己制造飞刀, 我尝试几次打探他们的方法不成.
RAY wrote:
Feed 和 Side step 有很妙关系, 我用图中的Mitsubishi刀开粗。50mmR 第一次用时,我用80%直径Side step开粗,深.05inch(1.27mm) Feed 70 inch/min (1778mm/min)已是极限了.切H13的料,走不到半小时要转刀片。后来我测试Side step降为48% Feed 可走 120 inch/min(3048mm/min) 刀片寿命却长了三倍, 时间也快了一倍多。 可见用大的Side step可以做快点不一定成立, 很多因素影响.
认识一间小公司, 他们永远不用大过2英寸的刀, 但他们的收费时全多伦多最便宜的,出来得质量无人能及. 他们自己制造飞刀, 我尝试几次打探他们的方法不成.
yyy.wx wrote:
这些小三角在实际加工中导致机床抖动,实际 feed 下降,还影响机床寿命!
小问号 wrote:
WCUT中精加工用圆弧进退刀时,那个往后退的直线更影响机床寿命!
小问号 wrote:
WCUT中精加工用圆弧进退刀时,那个往后退的直线更影响机床寿命!
yyy.wx wrote:
改用180度圆弧进退刀,就没有直线了
NHYSL wrote:
sorry!
那天一忙就把图给忘了,现已补上。
再附上原始高速加工影片,你们有哪位曾经这么做过?
1
yyy.wx wrote:
改用180度圆弧进退刀,就没有直线了
z-cam wrote:
還是不明白說的是哪段直線?![]()
z-cam wrote:
用cimatron e的快速加工方式,這樣的刀路可以嗎?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