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无梦    时间: 2006-10-16 18:22
标题: 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
一、CDMA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
为什么中国移动GSM手机饰品挂在中国联通CDMA手机上不闪光?这要从CDMA和GSM手机的工作原理谈起,GSM手机是采取将语音打包压缩后发射出去的,也就是说间隙脉冲工作的,工作时提高发射功率来保持语音清晰,其余时间不发射。而CDMA手机基台采用了定向天线系统,当基台发现有手机要工作时,便会启动定向系统指向手机所在的方向并计算手机最经济的发射功率,使手机发射功率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也就是说CDMA手机系统是充分利用基台的定向系统优势,而让手机工作在小功率状态(这就是大家看到的CDMA手机的电池容量可以比GSM手机容量小而使用时间长的原因)。这样CDMA手机系统便可采用连续工作的方式发射信号,而不像GSM手机脉冲工作方式那样工作时大功率发射
目前市面上手机饰品是为GSM手机设计的,也就是说利用了GSM手机脉冲工作时大功率发射信号来触发IC闪光的。但对于CDMA手机GSM手机饰品就不会闪光了。
二、手机贴纸的闪光原理
当手机向基台传送信号时,手机发射的是很强的电磁波。根据电磁理论,电磁波在空中遇到天线,在天线的中段就会产生电压和电流。闪光贴纸其实就是一根接收天线,它把手机的电磁波信号变为电压和电流导致发光。但是为什么只有NOKIA的手机使用贴纸效果最好呢?因为由于此类型的手机没有采用标准的高效率螺旋天线,为了达到通话清晰和不掉线的效果,此类手机设计时就增大了手机的发射功率。这也是此类手机电池不够其它手机电池使用时间长的原因。
三、GSM手机饰品的闪光原理
手机使用时,手机是一部信号发射接收器,不停地和基台进行接收和发射的交换。手机闪光饰品中有一块具有检测手机信号发射接收的专用IC,当接检测到手机有信号时,就启动IC工作―-发光或发声等等。早期的闪光吊饰采用的是通用IC,需要加外围电路来检测手机的信号,这样做体积大,不适用产品的小型化。而现在把检测手机信号的外围电路和闪光IC集成一起
作者: 海底移民    时间: 2006-10-19 11:23
哦,原来是怎么回事,不过我也没有用过
作者: blackyz    时间: 2006-10-19 11:51
顶你一下!
作者: flying2006    时间: 2006-10-24 13:31
哈原来是这样!DD
作者: forever_fxf6688    时间: 2006-10-24 20:43
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armand    时间: 2006-10-27 14:24
ddd
作者: joe0769    时间: 2007-1-14 23:57
猜到了,不过在这里证实了一下!
作者: treeing    时间: 2007-1-16 19:29
Etching
作者: jackey.hua    时间: 2007-2-21 10:35
长见识了.
作者: 0733    时间: 2007-2-26 13:03
只有NOKIA的手机使用贴纸效果最好呢?因为由于此类型的手机没有采用标准的高效率螺旋天线,为了达到通话清晰和不掉线的效果,此类手机设计时就增大了手机的发射功率。-------这是不是NOKIA信号好的原因呀:?这也是此类手机电池不够其它手机电池使用时间长的原因-------------我感觉它的电池蛮耐用的呀!.            不过这次真长见识了
作者: texco    时间: 2007-3-9 00:39
长见识了.
作者: adycs    时间: 2007-3-9 11:29
ddd
作者: trirockc    时间: 2007-3-9 12:43
知道了
作者: mimang    时间: 2007-3-9 22:39
不错

原来是这样子的

以前看到有这些闪光的东东感觉太神奇了

hoho
作者: versace    时间: 2007-7-23 17:00
今天在终于知道它是怎么发光了
作者: wlm508    时间: 2007-7-25 16:05
"CDMA手机基台采用了定向天线系统,当基台发现有手机要工作时,便会启动定向系统指向手机所在的方向并计算手机最经济的发射功率,使手机发射功率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也就是说CDMA手机系统是充分利用基台的定向系统优势,而让手机工作在小功率状态(这就是大家看到的CDMA手机的电池容量可以比GSM手机容量小而使用时间长的原因)。"

我们地处昆山与上海的交界处,有时CDMA根本无信号,出现经常掉线,完全显示不出CDMA的优良特性来______我们公司几十台是绑定消费,都在要求退货!有谁能解释一下吗?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