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这个产品估计国内都不能开模,太难了 [打印本页]

作者: liyaowei8541    时间: 2009-7-17 09:14
标题: 这个产品估计国内都不能开模,太难了
拆国外的一个电视机的产品,直径30-70MM的实心棒状产品(产品上标识是PC料),竟然可以做到完全没有缩水气泡,而且是注塑模具开模的。我们技术部都想了N久都没有想出来方案,有哪位兄弟敢挑战,共同讨论吧。

也看看跟国外的差距!

本帖最后由 liyaowei8541 于 2009-7-17 09:16 编辑
作者: liyaowei8541    时间: 2009-7-17 09:21
难点一:如何保证不缩水、缩孔和没有气泡,能够作为客户接受的外观件
难点2:难点一解决后,如何做到可以控制其成型周期,实现量产。要知道这绝对不是手板,是真正人家外企可以做到的实实在在的真实产品!
作者: cyc840129    时间: 2009-7-17 10:20
期待高手出现
作者: liyaowei8541    时间: 2009-7-17 11:32
希望高手出来过招!
作者: yecai    时间: 2009-7-17 13:00
有些东西,别想的太难!我们凭经验觉得不行的,不一定真的不行!
我也做过类似的一个局部很厚PC料的产品,当时大家都觉得肯定缩水,等
做出来反而不缩水!PC料啊,尽量烘干条件搞得好一点的,不放心的的话,
多做类似于压铸模的造渣包,应该能搞的定的!

作者: 解人    时间: 2009-7-17 15:13
yecai 发表于 2009-7-17 13:00
有些东西,别想的太难!我们凭经验觉得不行的,不一定真的不行!
我也做过类似的一个局部很厚PC料的产品,当时大家都觉得肯定缩水,等
做出来反而不缩水!PC料啊,尽量烘干条件搞得好一点的,不放心的的话,
多做 ...

有这么容易?
作者: yaodeao    时间: 2009-7-17 15:23
这个对成型机台应该也有要求的,用高速机也许也以试试,只是要注意排气
作者: lines_yan    时间: 2009-7-17 16:49
yecai 发表于 2009-7-17 13:00
有些东西,别想的太难!我们凭经验觉得不行的,不一定真的不行!
我也做过类似的一个局部很厚PC料的产品,当时大家都觉得肯定缩水,等
做出来反而不缩水!PC料啊,尽量烘干条件搞得好一点的,不放心的的话,
多做 ...


同意!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9-7-17 16:53
很简单,中间放了一个透明包件
作者: kingzjhui    时间: 2009-7-17 16:56
局部结构看不是很清楚,希望能上PART档
作者: cyc840129    时间: 2009-7-17 17:13
干锅肥肠 发表于 2009-7-17 16:53
很简单,中间放了一个透明包件


那怎么看不出来呢?如果中间有透明包件的话,应该可以看出来吧?
作者: bigafce    时间: 2009-7-17 21:52
cyc840129 发表于 2009-7-17 17:13


那怎么看不出来呢?如果中间有透明包件的话,应该可以看出来吧?

請樓主報廢個鋸開看,不就知道是否空心裝透明包件???
作者: wskjrh    时间: 2009-7-17 22:10
有难度
作者: jjjxwei    时间: 2009-7-17 22:19
我做过一款凸镜,直径100mm,中间最厚处有近20mm,就是一般的注塑机啤出来的。
最初都以为会缩水,但实际上没有。
作者: mouldsw    时间: 2009-7-17 22:21
谢谢分享!!!!
作者: 解人    时间: 2009-7-18 01:28
干锅肥肠 发表于 2009-7-17 16:53
很简单,中间放了一个透明包件

这招絕!
作者: liyaowei8541    时间: 2009-7-18 10:44
解人 发表于 2009-7-18 01:28

这招絕!


中间透明包,看不出来!也不是!
作者: liyaowei8541    时间: 2009-7-18 10:45
干锅肥肠 发表于 2009-7-17 16:53
很简单,中间放了一个透明包件


如果是放了透明包件,就象包模,怎么也会看得出痕迹的吧,如何能做出来后达到象一次成型的效果?
作者: xiaotian105    时间: 2009-7-18 11:10
期待结论中!
作者: linwenhong    时间: 2009-7-18 12:23
同意9楼的想法
作者: su5498    时间: 2009-7-18 13:10
liyaowei8541 发表于 2009-7-18 10:45


如果是放了透明包件,就象包模,怎么也会看得出痕迹的吧,如何能做出来后达到象一次成型的效果?


类似2次注塑,看不出痕迹吧
作者: shl19831227    时间: 2009-7-18 23:15
据我估计,这个产品的模具温度一定很高,应该是用加热棒至少在250度以上,模具不是普通材料做成的
因为我见过类似的模具
作者: alain    时间: 2009-7-19 10:34
yecai 发表于 2009-7-17 13:00
有些东西,别想的太难!我们凭经验觉得不行的,不一定真的不行!
我也做过类似的一个局部很厚PC料的产品,当时大家都觉得肯定缩水,等
做出来反而不缩水!PC料啊,尽量烘干条件搞得好一点的,不放心的的话,
多做 ...



同意,其实有时候就是做实验,理论和实际中还有很大差别的,太相信理论容易让我们陷入误区
作者: hwhsyl666    时间: 2009-7-19 15:42
9# 干锅肥肠


是个好想法的哦
作者: 2009-boy    时间: 2009-7-19 16:01
我也感觉没有问题,我也做过这么的
作者: wawa11    时间: 2009-7-19 20:32
有透明包件的话,应该可以看出来,期待高手
作者: butterfly-fish    时间: 2009-7-19 21:20
二次注塑吧,可以的,以前用MS料搞过50MM厚的,不会缩水,包件也可以,二次注塑如果做得好,不会有问题
作者: czhj2006    时间: 2009-7-19 23:42
分内外模的话内模的痕迹不好消吧? 包件要看结构不知道行不行了!期待楼主给点详细的资料!
作者: butterfly-fish    时间: 2009-7-19 23:53
czhj2006 发表于 2009-7-19 23:42
分内外模的话内模的痕迹不好消吧? 包件要看结构不知道行不行了!期待楼主给点详细的资料!


内模与外件之间一定用圆角过渡,高速高温高压注射,不会有问题
作者: liao532356338    时间: 2009-7-20 05:27
把prt文档发来看看
作者: 凌晨一点的烟    时间: 2009-7-20 08:28
学习中,貌似楼上有不少方法解决问题~
作者: kaisi1979    时间: 2009-7-20 11:03
看了大家发表的意见,我认为那种做包件的不可行。我们试想想,里面要是有包件,那包件的边缘到哪里去了呢。平常只要透明件里有一点杂物就是透明的也能看清楚,更何况去包。当然这不亏为一种成型的方法。根据楼主所讲,应该是注直接注塑出来的。前面有人提到机台,个人认为很重要。现我们遇到一款产品,台湾机、大陆机就是啤不出。可日本机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到这时我才不得不相信机台的作用呀。难怪有师付说做模做得好不如啤机好。我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以上为个人的观点,也希望有高手出招。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9-7-20 12:53
嗯,不一定是包件
作者: dingyin225    时间: 2009-7-20 15:26
是不是加氮气的??
作者: 清芳永留    时间: 2009-7-20 16:21
加发泡粉啊  笨蛋  我PP的30厚
作者: liyaowei8541    时间: 2009-7-24 00:00
35# 清芳永留

按普通模的方法做过实验 问题 1、产品表面流痕  2、产品内部缩孔严重
     3、产品成型周期超长 500S开模后产品还很热
作者: mykingwill    时间: 2009-7-24 00:40
路过 学习 学习!
作者: spry    时间: 2009-7-24 06:25
做过类似的厚胶的,模仁全部铍铜做。它的胶厚有30MM厚,大水口直进胶。模具正常做法。但成型对机台有要求,而且在材料中,也在加一种特殊的添加记。打起来绝对没有气泡!
作者: wy9515301    时间: 2009-7-24 08:22
我认为中间有包件的可能性不大.二次成形的透明件因为回热的原因一定会有色差的.楼上的居然是"38"楼,把你之前的产品来秀一下. 笨笨的问一句,压缩模能不能做出来?类似发泡模那样.传统瓣注射成型应该在成型周期上有问题.
作者: 机械师    时间: 2009-7-24 21:37
此类模具我们公司做过,需要气辅和加热,要不然会缩印很厉害,国内也有几家公司能做,不过很少,别自己没见过,就说国内不能做
国内也有模具尖端人才

本帖最后由 机械师 于 2009-7-24 21:44 编辑
作者: emenwl    时间: 2009-7-24 22:57
看了各位的回复,汗颜,机械做了五年,虽然不是做模具,可实实在在感觉到跟各位的差距。。。。。。。
作者: az4789    时间: 2009-7-26 11:04
调注塑机的是个考验!
作者: Antonee    时间: 2009-7-28 14:33
顶一下!!!!!!
作者: qiaohong1268    时间: 2009-7-29 00:02
见识一下 !
作者: gap_521    时间: 2009-7-31 20:54
1,我怎么没有看见浇口在哪?估计是侧浇口吧.
2,我们厂自己做过最厚的是透明的PS材料.大概有真径50mm厚吧,但只能半个小时开一次模.这个产口是出口日本的, 我听我们前辈说过,自己也没有见过.
3,我亲眼见过一个装酒的托架,是透明的PC.大概有1000g重吧,实心的,最厚的地方大概130mm吧,也是一点汽泡没有.
作者: lilongpan    时间: 2009-7-31 21:11
顶!学习中!
作者: zhangzhen1227    时间: 2009-7-31 21:26
期待
作者: leshan001    时间: 2009-7-31 22:35
14# jjjxwei

光学的东西,是要求最精密的了。
你的,绝对是有问题的。只是,客户对要求不高。
作者: lijianbao77    时间: 2009-8-4 23:16

作者: xuxingfa    时间: 2009-8-5 22:19
料烘干些
比较好打产品
作者: jjjxwei    时间: 2009-8-5 22:32
35# 清芳永留
PP发泡肯定不能用来做类似产品。
做一些只有外观要求的产品还可以。
如果你锯开PP发泡的产品会发现里面很多大的气泡孔。
作者: boy_mib2    时间: 2009-8-5 23:29
见过料厚30mm的PMMA手机展示架,当时没有仔细了解,现在想来,考虑几点:
一、模具温度高,保证靠近外观面的塑料不会很快冷却,能起到传递压力的作用
二、注塑机要求,注射、保压压力足够,能不断补充型腔内的胶量
三、周期要长,就是冷却时间足够,否则内部冷却后肯定会有空洞,或者取出来以后变形
作者: 光头威    时间: 2009-8-6 08:24
感谢高手们的回爱
作者: panther99    时间: 2009-8-6 21:16
这个不难,我厂刚做过一个90*20的圆,也没问题。
我需真开模,我可以给你一个简单的结构。
作者: Bright1126    时间: 2009-8-6 22:54
没搞过不发表意见
作者: 孩子他爸    时间: 2009-9-6 16:25
PC料这么厚直接做1000%有气泡,了解注塑吗!
作者: hulai    时间: 2009-9-8 20:44
要做好pc透明件产品
1、模仁材质建议选用S136H。
2、要做到不缩水,除去产品结构要求本身肉厚均匀,水路的排布要均匀
3、要做到没有气泡,材料一定要确实烘干,满足材料的特性,并且模具上加强排气。
4、至于成型周期方面需要模具对水路的把握。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19 11:48
同意40楼的说法,要用气辅机构添加氮气,
我以为是属于气辅的溢料注射工艺!主要是从模腔挤压一些塑料到溢料腔,再用氮气压力保持到熔体冷却定型,因而抵消收缩,减压后打开模具!
作者: fengzheguang    时间: 2009-9-19 15:47
好样的,顶一下!!!!!!!!!!!
作者: spz914    时间: 2009-9-19 20:21
没有什么把握...
作者: wolin1985    时间: 2009-9-19 21:47
slmslm 发表于 2009-9-19 11:48
同意40楼的说法,要用气辅机构添加氮气,
我以为是属于气辅的溢料注射工艺!主要是从模腔挤压一些塑料到溢料腔,再用氮气压力保持到熔体冷却定型,因而抵消收缩,减压后打开模具!


                    很期待兄弟说得再详细点
作者: 爱模具    时间: 2009-9-20 01:15
来学习的!
作者: panlian88    时间: 2009-9-20 08:03
有3D就好了
作者: ar_jong    时间: 2009-9-21 15:50
用压缩成形法,成形完后顶杆先顶一截后再冷却,顶出.
需要注塑机有相关功能,实在没有的话加个油缸应该也是可以的.
作者: huyanq121    时间: 2009-9-28 12:17
如果是硬pu完全可以做到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