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请教各位了
[打印本页]
作者:
zl
时间:
2003-6-6 23:30
标题:
请教各位了
tpu
tpv
tpe
这三种料 的特性资料
并且这三种料各自可和哪些工程塑料混合?
作者:
hope
时间:
2003-6-7 09:00
zl wrote:
tpu
tpv
tpe
这三种料 的特性资料
并且这三种料各自可和哪些工程塑料混合?
找………………………………………………:-S
作者:
ansem
时间:
2003-6-7 09:15
一、简介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由异氰酸酯与聚酯多元醇反应合成的高分子聚合体,强度、耐油性、耐低温性、耐磨耗性等物理性能优良,近年来得到特别广阔的应用。我公司在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行业的标准。
二、品种及物理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ES-A480 ES-A485 ES-A490 ES-A495 ES-A498
比重 g/cm3 1.19 1.2 1.2 1.21 1.21
硬度 邵氏A 80±2 86±2 90±2 95±2 98±2
抗张强度 Mpa > 20 > 25 > 35 > 40 > 40
100%模量 Mpa > 3 > 5 > 7 > 8 > 10
300%模量 Mpa > 8 > 10 > 12 > 16 > 22
伸长率 % > 500 > 450 > 400 > 400 > 350
撕裂强度 Mpa > 7 > 8 > 10 > 11 > 12
回弹率 % 55 50 45 40 35
压缩永久变形 % 46 42 38 35 32
耐磨耗 mg 35 35 38 60 78
低温柔软温度 oC -55 -48 -44 -36 -24
三、贮存条件
TPU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吸水,水分的存在严重影响其制品的外观及物理性能,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应预先除去水份。
在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长时间与水分的接触,作好防潮防热处理。
四、使用前予干燥
TPU原料使用前应严格进行予干燥处理,通常干燥条件如下:
90oC X 6hrs(低硬度) 120oC X 4hrs (高硬度)
五、回收使用方法
TPU是一种可以循环回收使用的原料,但不允许多次重复循环使用,采用新原料混入20%回收原料的方法对制品的性能影响较少,回收量增加后严重影响制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耐久性。回收次数增加后,制品的强度等性能指标均有大幅度的下降,在使用中应特别注意。
六、挤出加工常见问题的调整
不良现象 解决方法
不熔物 提高机体的温度
增加螺杆的转数
增加过滤网
表面气泡 充分干燥
降低螺杆温度
改善口模设计
表面粗糙 提高机体及口模温度
改善口模设计
表面流痕 提高温度
提高螺杆转数
改善口模设计
电机负荷高 提高温度
原料预热
另外,设备的状况对加工均有不同的影响,有关设备的要求及加工过程中的各种不良现象需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
ansem
时间:
2003-6-7 09:17
聚胺脂的一些用法
80A的TPU在注塑后会明显缩水,如何解决?
(1) 提高保压时间
(2) 提高保压压力
(3) 注塑温度不得高于190摄氏度
(4) 注塑口料头直径必须大于1.5mm
TPU树脂有时粘度下降,会发黄,请问是什么原因?
(1) 产品发黄可能是由于原料使用了苯环异氰酸酯,所以挥发黄,可适当加入抗氧剂或采用脂肪族得以氰酸酯,消除此现象。
(2) 粘度下降,因为溶剂是DMF,属酸性,导致聚酯多元春水解,分子量降低,因此粘度下降。
解决方法:
(1) 贮藏条件严格控制
(2) 严格控制溶剂的水分
(3) 加入适当的稳定剂
(4) 控制贮放温度
(5) 控制树脂酸碱度
(6) 尽量不用或少用回收的DMF
(7) 最好用稳定的聚酯
60D-70D的TPU80A-90A的TPU如何有机融合?
高低硬度的粒料混合注塑,当然熔融温度要控制在高硬度TPU的熔点稍上一点,以保证两者能在均匀熔融状态下混合。但应注意,挤出温度不能过高。
如何判定TPU是聚酯型还是聚醚性?
在沸水中加热,看水解情况,如分量减轻,则属聚酯,反之,则属聚醚。
永红外光谱对式样进行测定:聚酯型TPU在1700-1800处有强吸收峰:是羰基伸缩振动,聚醚则没有。
在提高硬度含量的情况下,如何减少微相分离?
微相分离,我的理解使高分子复合材料体系中普遍存在的"宏观均相,微观非均相"现象。此种体系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而动力学稳定体系,在橡胶的制备中较为常见-常称为"海岛结构"。
在一定的尺度下,这种结构可以提供一定的使用功能,但当海岛直径大到一定的范围,则体系失去使用价值。
解决办法:
(1) 两种体系之间增加化学交联
(2) 增加亮相的物理分布,使得形成MDI 包PEA酯海岛结构形式
作者:
zl
时间:
2003-6-8 12:24
ansem同志:
可否提供资料来源
谢谢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