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原创]拉伸模设计经验点滴(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4 1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hqmidea    时间: 2003-8-24 14:09
楼上说的对极了,不要总想着模具有问题,有时候材料一换,立马见效。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5 07: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OICQ    时间: 2003-8-25 08:05
谢谢分享. 端子和拉伸我最薄弱的环节.哎........
作者: frank_hn    时间: 2003-8-25 08:15
lingchih wrote:
  经验1:当客户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苛刻、反复试模达不到要求时,可以换一种材料再试。  
   

特别适用于拉伸易裂的情况.但要在改材料能满足产品要求的前提下才行.
请继续::b::b::{::{::g
作者: ml    时间: 2003-8-25 09:12
lingchih wrote:
  经验1:当客户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苛刻、反复试模达不到要求时,可以换一种材料再试。  
  
  (喔靠!这也算经验--------请不要扔砖头我先扔了!)

   
  有时还可改变料厚来试模,有可能效果会很不錯。
作者: lystrung    时间: 2003-8-25 09:25
我是新手::?::?
楼主,可否说下拉深系数???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5 1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幽灵    时间: 2003-8-25 10:22
说的不错。顶一下!
作者: lystrung    时间: 2003-8-25 10:25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有润滑的条件下,拉伸系数与书上的好象相差很远。迷惑!::?::?::?::?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5 10: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ystrung    时间: 2003-8-25 10:37
在凹模上涂润滑油,或在薄板上套薄膜袋。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5 11: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fccc    时间: 2003-8-25 16:21
::y::y
讲的不错,版主应该加分
另外,我也用过日本料,感觉确实比国产料要好的多
作者: frank_hn    时间: 2003-8-25 16:37
wfccc wrote:
::y::y  
  讲的不错,版主应该加分  
  另外,我也用过日本料,感觉确实比国产料要好的多

是讲得很不错,再多补充就可加两分
我们还没选出版主来呀: :~)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5 17: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l    时间: 2003-8-25 19:37
好!!!::y::y::y
请继续!::r::r::r::g::g::g
作者: supersyh    时间: 2003-8-25 20:31
lingchih wrote:
   
  
  你的方法很对,建议斑竹给这位老兄加分.  
      
       这正是我要讲的第四点,说来惭愧,若干年前我也不懂,我们进了几套英国蓝翎公司的自行车接头拉伸模,模具到厂时英国人还在飞机上,我们急呀,结果试不下去,拉裂。英国人来后就用了这一招。  
  
  经验4  遇到拉伸拉裂时,在凹模上涂润滑油(不要在凸模涂),工件靠凹模一面覆0.013--0.018mm的塑料薄膜.   

  
k,偶们给一家汽车公司设计的拉伸模,其要求是:不用润滑油,更别说贴薄膜了,
其原因是影响工作效率,偶不信,到该公司一看,情况却是如此,日本所有的拉伸模,没有一个贴薄膜的.而且,现代化的模具生产线,都是机械手操作,每压一,两张
你去贴薄膜,那生产效率可想而知.对于那些供汽车配件的公司来说,只要压出合格的产品就ok了,因而贴薄膜还是可取的.拉伸件成功与否,主要从你产品的工艺补充,模具制作的加工手段,调试模具的原始胚料,及采用合理的压边力等因素来考虑,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6 07: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6 08: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6 08: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木木    时间: 2003-8-27 20:33
板材换成有机覆膜板,不用涂油了。
作者: kunrenren    时间: 2003-8-28 09:02
涂油不是絕對的
  
以前公司一個拉延模,試不出來,老師富就涂油
  
結果後來一個高手來了
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油擦乾淨
  

作者: kunrenren    时间: 2003-8-28 09:09
經驗一:
........................
一般情況下
  
拉申性能好的材料好像價格都要高的
  
換材料可以在著急供樣件的情況下
  
但是多半甲方考慮成本和本身條件不會同意的
作者: 金陵花仙子    时间: 2003-9-1 17:09
可以结合冲压成形分析软件,对工艺补充部分、摩擦系数、压边力或压边圈形状等组合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优化工艺设计。
可从网站:www.ddsoft.com.cn中了解一下FASTFORM在这方面的功能。
也可到WWW.FORMING.COM下载一个试用版
作者: sbf007    时间: 2003-9-2 13:11
   老兄讲的"说起落料冲孔模,学模具的都应该知道,老师讲的典型例子就是电机转子的复合模,国内开的和日本的我都看过,人家高速冲床,直接带开卷机供料,硬质合金镶冲,没法比。"  
  
350-400spm的高速级进模(自动叠压成型,硬质合金凸凹模)我们自己也能作,模具寿命可达亿次以上。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9-2 13: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金陵花仙子    时间: 2003-9-2 17:26
sbf007 wrote:
    老兄讲的"说起落料冲孔模,学模具的都应该知道,老师讲的典型例子就是电机转子的复合模,国内开的和日本的我都看过,人家高速冲床,直接带开卷机供料,硬质合金镶冲,没法比。"   
  
  350-400spm的高速级进模(自动叠压成型,硬质合金凸凹模)我们自己也能作,模具寿命可达亿次以上。

  
我同意楼上的看法。
我知道日本的能达到1000~2000spm,而且重定位的精度也很高,国内的模具和他们比起来应该是差很多,包括冲压机床等国内也很落后。
作者: wangchi    时间: 2003-9-21 08:41
1.我们这里拉伸模都是涂油的。(汽车覆盖件,车架横梁)
2.冲压工艺要合理。
3.附加工艺面要充分,要有修改的余地。拉伸工艺图考虑详细。
4.反复推敲论证,在微机上模拟拉伸,作CAE分析。
作者: paulpipi    时间: 2007-5-4 12:47
说的不错。顶一下!天下还是好人多呀!
作者: zjf000    时间: 2007-5-6 00:38
有关拉伸系数m的计算和选用原则是各种冲压手册中介绍的重点,有推算、查表、计算等许多方法,祥之又祥,我也是按书选择,并无新鲜的东东,请看书。



能推荐一本比较好的书吗?
作者: zjf000    时间: 2007-5-6 00:39
有关拉伸系数m的计算和选用原则是各种冲压手册中介绍的重点,有推算、查表、计算等许多方法,祥之又祥,我也是按书选择,并无新鲜的东东,请看书。



能推荐一本比较好的书吗?
作者: yangzhiqiang    时间: 2007-5-6 09:22
楼主说得太好了
作者: caiguanghui    时间: 2007-6-8 20:54
从个位的谈论中学到了很多,中国人就要自强,超越其他国家,靠大家共同努力!
作者: tom163    时间: 2007-6-10 08:47
好东西就要顶,请各位继续,让我这些后辈见识见识
作者: 584294351    时间: 2007-8-19 17:54
你这也太简单了吧,我也会呀
作者: wangxd_88    时间: 2007-8-19 18:29
落料拉伸模除了书上介绍的东西外,经验更重要
作者: 一剑天    时间: 2007-8-20 09:51
很好的经验,学习了,请大家多多发言.
作者: sudy    时间: 2007-9-2 10:14
标题: 资料
这位大哥,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不能给我传点.success_xg@126.com 刚进公司,觉得有很多东西不懂,希望能帮帮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