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大件局部凸包成形如何保证平面度?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虫儿    时间: 2005-7-4 14:39
标题: 大件局部凸包成形如何保证平面度?
大件局部凸包成形如何保证平面度?
  
请高手指点!
作者: 想你pro/e    时间: 2005-7-30 15:33
说真的我也还想知道 你问问做模的师傅不就知道了
作者: ansong2003    时间: 2005-7-30 21:18
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凸包的高度比较高,就分两次,甚至三次拉出来.
在凸包的周边加一圈压筋.
如果可以和客户协商,让客户在凸包形状的拐角处追加槽孔.
在安排工艺的时候,考虑安排一副平面度校正模.或者在工序内容少的
工程中安排平面度校正的内容.
在底板类型的零件中,最倒霉的是遇到整个面材料失稳的情况,(就是
整个面是蹦的情况)轻轻的扭一下,"蹦"的一声,这两个对角高,再动一下,
又是"蹦"的一声,那两个对角又高了.用校正模都难搞定.
这个似乎没有什么现成的方法,只有在应力拐点加压筋或者开孔.
而应力的拐点的位置要不断的试验才能确定.
作者: lxh_787232    时间: 2005-7-31 00:35
不太好搞定
作者: tongdawj    时间: 2005-7-31 08:19
ansong2003 wrote:
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凸包的高度比较高,就分两次,甚至三次拉出来.  
  在凸包的周边加一圈压筋.  
  如果可以和客户协商,让客户在凸包形状的拐角处追加槽孔.  
  在安排工艺的时候,考虑安排一副平面度校正模.或者在工序内容少的  
  工程中安排平面度校正的内容.  
  在底板类型的零件中,最倒霉的是遇到整个面材料  
  
......
  

强烈同意3楼说法!
使用拉延性能较好的材料也可以减少扭曲变形.
作者: pigtail    时间: 2005-8-17 10:05
呃????铨我??也遇到咿.特?e是底面?さ??r候,很容易??形,一般的把殓隙放小一?c即做到切???r,效果??好一?c.
作者: bingshan23    时间: 2005-8-17 13:56
增加回压
作者: 小虫儿    时间: 2005-8-23 11:01
-------------------
俺遇到的就是:
  
最倒霉的是遇到整个面材料失稳的情况,(就是  
整个面是蹦的情况)轻轻的扭一下,"蹦"的一声,这两个对角高,再动一下,  
又是"蹦"的一声,那两个对角又高了.
  
汗!
作者: qqff    时间: 2005-9-1 23:51
一,要增加压料力。二,采取回压。三加压筋。
作者: huaihuaifeng    时间: 2005-9-2 09:15
大虾,俺是菜鸟,啥是回压? !!
如何增加回压 !
作者: tongdawj    时间: 2005-9-2 09:41
这个问题有代表性,兄弟们都来讨论讨论啊?
作者: huaihuaifeng    时间: 2005-9-2 09:42
我有一个板金件如附件:上面有三个矩形凸包,拐角加工艺切口还是不理想,拉伸是一次性拉伸,拉伸的单边间隙为一个料厚!此件要求整个底面平面度在0.1mm以内!
哪位大虾给指导下!小弟不胜感激.
急等
作者: WMWM    时间: 2005-9-2 10:52
压是拉的过程中没有压料,或压料力不够
作者: huaihuaifeng    时间: 2005-9-2 12:03
我用了12根直径25mm荷重196kgf/mm的极重荷重弹簧,分部在450mm的模板上。拉伸的时候弹簧压缩了6mm。压边力还不够吗?
上面有大虾提到加工艺切口和压经都不是很理想。
还有就是提到的回压和缩小拉伸凸凹模具的间隙不能理解,哪位大虾能否就以上图案作个解释!
小弟在这里谢谢了!
作者: ansong2003    时间: 2005-9-2 18:53
huaihuaifeng wrote:
我用了12根直径25mm荷重196kgf/mm的极重荷重弹簧,分部在450mm的模板上。拉伸的时候弹簧压缩了6mm。压边力还不够吗?  
  上面有大虾提到加工艺切口和压经都不是很理想。  
  还有就是提到的回压和缩小拉伸凸凹模具的间隙不能理解,哪位大虾能否就以上图案作个解释!  
  小弟在这里谢谢了!

  
仅供参考的意见:
1. 产品的面积32.65*28.5 ,凸包高度0.4。平面度0.1以内,是属于正常
    的要求。现在的实测平面度是多少?超差的测量点在产品的哪个位置?
    测量方法是怎么样的?
2. 如果是平面度超差,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1) 材料厚度0.15,是用卷料生产的吗? 送料器的校平功能怎么样?
             确认一下材料的平面度是否Ok?
     (2) 在底面上有28个直径1.2的小孔,这些孔对平面度一定有不良的
             影响,大家可能遇到在平面上冲很多散热孔会造成平面翘曲的现
              象。这个产品在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孔的密度比较小而已。
             所以,在冲孔的时候,压料力要比平常的大。
    (3) 所有模板的平面度一定要确认,对0.15的材料,模板的平面度必须
             保证在0.015以内否则,0.1的平面度就难说了。
以上只是一家之言。
作者: huaihuaifeng    时间: 2005-9-4 22:17
恩!!
谢谢楼上的大虾!
你述说的方面在模具设计与加工中都给与了考虑!在不拉伸矩形凸包的时候!平面度在0.05MM之内!一加上拉伸凸包平面度就超差!达到0.3~0.5mm。
作者: pigtail    时间: 2005-9-5 10:06
这算个比较难保证的问题。如果拉波深度在一个料厚内,在保证一级料以上的情况下,可以放小冲裁间隙,即公和下模的双边间隙控制0。1MM。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拉波深度较高,除了上面所说的方法。我也没有合适的方案。
作者: ansong2003    时间: 2005-9-5 21:27
huaihuaifeng wrote:
恩!!  
  谢谢楼上的大虾!  
  你述说的方面在模具设计与加工中都给与了考虑!在不拉伸矩形凸包的时候!平面度在0.05MM之内!一加上拉伸凸包平面度就超差!达到0.3~0.5mm。

  
是不是把拉凸包的冲头拆掉,就可以得到0.05mm的平面度?因为在连续模中,一般会在前面一两步就把凸包拉出来的。
如果确实是凸包引起的平面度超差,那么就试试下面的方案:
1. 回压—— 先把凸包拉到0.45高,再压低到0.4。(我是这样理解回压的,
    不知道楼上的大侠是不是这个意思?)
2.校正平面度—— 在倒数第二步校正平面度,假如外观要求许可,在整个底面
   打上间隔为2mm*2mm的麻点。
3.修改凸包的工艺性—— 把矩形凸包的四个角的R修改大。内侧的R现状是R0.1
   把它修改到R0.5。
4.确认拉凸包的工步的上下模的高度差。也就是说,在上下模完全闭合时,大
  平面应该完全顶死,而凸包的平面部分应该有0.02-0.03的间隙。
解决模具上的问题,往往要在现场去观察和分析,这里给的建议,也许没用。
试试看吧!如果搞定了这个平面度0.1mm的问题,别忘了回来告诉大家一下,
是怎么搞定的!
                               祝你好运!
作者: huaihuaifeng    时间: 2005-9-11 13:11
谢谢楼上的大虾指导!!
现在模具是在前面两步就把凸包冲好了!
现在在四个R角作了修改,加上了工艺孔!
可是效果还是不理想!平面度能达到0.2~0.3MM了
楼上说的减小间隙拉伸的话对产品外观影响很大,材料摩擦痕迹很大,客户不能接受!
回压---哪位大虾具体指导下,是什么工艺阿!
作者: JPVIPGAH    时间: 2005-9-11 15:12
楼主刚入门啊
作者: chajianbin    时间: 2005-9-12 09:45
可以分正反两次压凸包
作者: chajianbin    时间: 2005-9-12 10:08
用正反两次压
作者: huaihuaifeng    时间: 2005-9-12 14:18
是啊!!
大虾要罩着新人哦!
正反两次压??!!!
具体工站怎么排?0.2mm的SUS304  H/2的料,拉出0.4mm高的矩形凸包!
此件难点在于要控制钣金件整体地面的片面度在0.1mm内
谢谢大虾指导阿!
作者: huaihuaifeng    时间: 2005-9-15 10:38
标题: !!!!!!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