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ccyds wrote:
要看更多的内容请狂顶,而且我已有很久没加分了![]()
alexsung wrote:
讲的不错,先加一分!::{::{![]()
chuanbao wrote:
俺也說點感受:
上面的兄弟主要講的是抽屜式DVD Loader的齒輪設計要點。我曾經設計過一款掀蓋式DVD 的,出過很大問題,主要是:
1: DVD轉速很高,比cd, vcd 快很多。
2: DVD多為超薄機芯,要避開moto等干涉位,有困難。
由於開始采用普通cd機的設計方式,生產時出現大量轉碟響的壞機,主要是避空位間隙不夠,dvd碟(561)高速旋轉時產生共振(cd vcd 沒問題),後來加大空間才解決。
ydccyds wrote:
不知你所说的掀盖式DVD是用motor自动开盖,还是手动用弹簧释放hook开盖?
但是DVD不论是哪种形式,齿轮及运动部分的设计原则大致相同。
至于你提到转盘响的原因主要是盘片下端面到HOUSING端面的空间不够,
因为DISK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不可癖避免的存在振动,
振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盘片本身的问题;
也可能是SPINDLE MOTOR / TURN PLATE的问题;
也可能是机芯部分整体避振不够,DAMPER阻尼不够。。。
因此,盘片下端面到HOUSING端面的距离要取h>1.5~2mm才比较保险
chuanbao wrote:
![]()
老弟,不要說2.0mm,做到1.0都很困難的,你沒看那機芯配合。。。
ydccyds wrote:
谢谢mas12355上传 LOADER机构运动原理!
下面我会花点时间图文解说典型DVD Loader机构件,
希望有人支持,欢迎讨论!![]()
lf_520 wrote:
to ydccyds
能讲讲为什么有的dvd 长,有的短呢?那些尺寸是比较关键的? slim dvd 你认为怎么样?当然,如果先讲讲最基本的,也许会能建立一个沟通的基础,大家都了解在不同的地方对同一个事物的称呼有时候是不一样的,你说呢?谢谢!
我们期待着你精彩的下一步!
异想天开 wrote:
请教其实我不很理解为什么“在竖直方向上,副导杆比主导杆高0.5mm”
而且我认为 两根导轴的中心距应该跟PICK UP的滑槽中心矩很有关系,应该不 会是固定的吧
新手请赐教: )
ydccyds wrote:
要利用蜗杆直接与PICK UP上的直齿啮合吗?![]()
![]()
关于啮合齿数,可查手册了解关于重合度ε的内容(公式繁)。
向左走、向右走 wrote:
这篇主题好象和DVD关系不大
ydccyds wrote:
是的,两根导杆轴的中心距高度取决于PICK UP的滑槽的中心距高度,
而PICK UP的滑槽的中心距高度已标准化,
于是此高度反映到导杆上就是:副导杆比主导杆高0.5mm。
向左走、向右走 wrote:
是呀!
手册管屁用,实际上有很大差别的,经常会打滑!
还有,主轴马达上平面离HOUSING 距离1.5--2.0mm的距离
感觉有点偏大,0.9---1.5之间应该比较正常! 还有,这是否应该由主轴马达的SPEC和小机芯的实际精度算出来的吧!
向左走、向右走 wrote:
这篇主题好象和DVD关系不大
异想天开 wrote:
请教:目前国际上PICK UP只有一种标准吗![]()
向左走、向右走 wrote:
是呀!
手册管屁用,实际上有很大差别的,经常会打滑!
........
mas12355 wrote:
...
应该是SPINDLE的尺寸比较大,
限制面振碟片向下偏吧,所以SPINDEL的直径尺寸也要合理,
一般小机心的SPINDEL的直径尺寸是30MM.
wills wrote:
请问各位DX,新科的PROTABLE DVD 用哪家的机心?现用的价格贵,想用便宜的,有啥好介绍?
异想天开 wrote:
你说是新科前段时间出的吸入式DVD吧,据我所知市面上很快就有COPY版吸入式DVD机芯,最迟不过今年三月就会很成熟
如果你不急的话,可以等等,价格很快会下来![]()
异想天开 wrote:
你说是新科前段时间出的吸入式DVD吧,据我所知市面上很快就有COPY版吸入式DVD机芯,最迟不过今年三月就会很成熟
如果你不急的话,可以等等,价格很快会下来![]()
向左走、向右走 wrote:
马达转一圈PICK UP应该走多远?
小器99 wrote:
各位老大,能我刚接触PORTDVD
不知道大家的电池都是怎么做的,一般的外型尺寸是多少?? 能给我提供一些资料吗?
小器99 wrote:
我们工厂是专业做锂电池PACK的,想做一个通用的外挂电池,
所以想知道7寸屏 外型尺寸一般都是什么尺寸??
ydccyds wrote:
PICK UP的移动常由齿条带动,
马达转一圈PICK UP行程见下式:
式中:
Z----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数/蜗杆头数;
i----为总传动比;
β----齿条升角;若为直齿条,cosβ=1.
ydccyds wrote:
此贴目前处在”结构设计”版块,
谈DVD的问题就从典型的结构谈起了。
如果你有好的想法,请提议!
.
偶希望此贴能起到拋砖引玉的作用,
大家有什幺问题可以在这里提出。
一定会有很多是我回答不了的,
相信会有高手来帮大家解决。
当然,偶和工作经验和能力有限,
说得不好请见谅!
向左走、向右走 wrote:
按你这个公式,我可以随便确定行程了,当只有一个马达时,
让你设计一个小机芯,这个公式有用吗?
据我所知,假设对于DVD-ROM而言,应该是马达一个脉冲PIK UP走多少应该是固定的吧!这样你才可以确定传动比,从而根据外形设计结构
向左走、向右走 wrote:
我是说题目不 大适合,应该叫CD-ROM,DVD-ROM,LOADER讨论才对
mas12355 wrote:
大哥,请您进入到别人的帖子里讲解好吗?
Daren wrote:
Dear ydccyds:
關於Damper的設計, 有幾點意見提供出來大家參考:
1. 自從碟機的倍率超過32X之後, 就沒有廠商使用阻尼高的材料(如IIR)作Damper, 而都是採用阻尼低的材料(如Silicon)作為Damper, 主要原因都是在於高倍速的震動防治與低倍速的震動防治使用的方式不同, 一個是使工作頻率大於共振頻率, 一個是工作頻率低於共振頻率, 因此對於阻尼的要求就不相同, 這可以在一般的振動學書上看到.
2. Damper的減震效果並非由於其阻尼造成的, 除非設計在共振頻率工作, 那阻尼大小就跟振動量有很大的關係. 或者如第一點所說, 在低於共振頻率的頻率下工作, 那阻尼大小就對振動量也會有些微的幫助. 而碟機的設計, 之所以要加上Damper, 主要是要構成一組彈簧質量系統, 如此可用振動學的方式來構思如何抑制其振動.
3. 關於目前主流的兩組Damper的設計, 也是根據振動學的理論所構想出來的. 但其理論較複雜, 就不詳論了.
4. 如上所述, 一般Damper的選擇, 都是請廠商根據我們設計的形狀, 打出各種硬度的樣品, 我們在挑選其硬度與Traverse質量搭配後, 其共振頻率符合我們需求的硬度作為標準. 不知你們公司是根據什麼標準決定Damper硬度?
上述幾點供大家做個參考.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