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m wrote:
总是第一响应,兄弟们上啊!
考虑到线割成本(割一修几)和精度、模板变形等
1。冲裁间隙>=0.02 采用夹板、脱料板单+0.005
2。冲裁间隙<0.02 采用夹板、脱料板单+0.003
以上是未热处理板
WMWMTTMM wrote:
你不会是让脱料板同夹板一起割吧?不然为什么是一样![]()
WMWMTTMM wrote:
我一般脱料板根据冲子与下模间隙来放,一般取1/5,但不能大于0.03,小的不能小于0.003(单边),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脱料板一律热处理
夜影*暗黑 wrote:
脱料板的间隙应该取决于是否需要它给冲头导向,如果需要导向,则间隙小于冲头与下模的间隙,否者可放大些,我最大放0.5单边,热处理是一定要的,是调质还是淬火哦,请版主指点一下
固定板我赞成版主的意见,0.01-0.02单边
冲模最重要的就是定位
夜影*暗黑 wrote:
冲模最重要的就是定位,我的意思是定位比间隙更重要,我们经常作一些有很多孔的模具,如果定位板的间隙大,则很容易错位
A-戚修远-A wrote:
我现在想不通: 如果固定板跟冲头的间隙 小于 卸料板跟冲头的间隙
那卸料板不是就不能起到导向作用了吗?
(画完图纸正在写技术要求)
A-戚修远-A wrote:
那斑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另外 倒装的落料冲孔模 (就是凹模在上面 凹模里有卸料板的那种)
间隙又应该如何配呢
请斑竹指教
guancom wrote:
不同意你的观点,如果卸料板中孔位精度低及间隙过大很难零件保障精度,
没有设计过高精度级进模吧!
A-戚修远-A wrote:
我现在想不通: 如果固定板跟冲头的间隙 小于 卸料板跟冲头的间隙
那卸料板不是就不能起到导向作用了吗?
(画完图纸正在写技术要求)
A-戚修远-A wrote:
复合模 因为内卸料板在凹模内 所以一般不起导向作用
但是单独冲孔 如果有内导柱 则可以起导向作用
应该不同吧斑竹
mathel wrote:
我的看法不尽然:
1。复合模的脱料板在凹模内,虽然无直接内导柱导引。但它其实是靠凹模来导向,而凹模上有内导主呀,所以,脱料板仍然间接的受内导柱的作用,这点我认为与冲孔模没太大区别!![]()
2。其实,我认为脱料板的实际作用并非“导向“,而是压料和脱料。假想冲头与固定板的间隙过大,冲头靠脱料板导向,长时间工作后,冲头可能会磨损甚至会断掉!![]()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正确结论,还望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mathel wrote:
我的看法不尽然:
1。复合模的脱料板在凹模内,虽然无直接内导柱导引。但它其实是靠凹模来导向,而凹模上有内导主呀,所以,脱料板仍然间接的受内导柱的作用,这点我认为与冲孔模没太大区别!![]()
2。其实,我认为脱料板的实际作用并非“导向“,而是压料和脱料。假想冲头与固定板的间隙过大,冲头靠脱料板导向,长时间工作后,冲头可能会磨损甚至会断掉!![]()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正确结论,还望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www007 wrote:
如果冲头强度.冲裁间隙大就没问题.试想下冲裁间隙双面只有0.01MM没脱料导向,有可能冲到吗?
mathel wrote:
再来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法:
我以前在做简易低成本模时,如果有较大的冲头并且是较均匀分布在模具内,这时候我就不用内导柱了,靠冲头导正脱料板。这种方法我用过几次,暂时没发现问题,大家敢不敢试试!![]()
lwm wrote:
上午刚好试一模具,双面间隙0.018,完全是固定板固定配合(25*25左右的3个冲头,0.25板料),卸料板只卸料不导向,结果OK。双面0.01间隙应该要求固定板固定配合、卸料板与冲头间隙0.006-0.01,这时是不是脱料导向很难分清的。
www007 wrote:
25*25左右的好久没做过那么大的了,有没做过0.5,0.3的冲孔?有没看过脱料间隙的旧模冲出来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mathel wrote:
再来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法:
我以前在做简易低成本模时,如果有较大的冲头并且是较均匀分布在模具内,这时候我就不用内导柱了,靠冲头导正脱料板。这种方法我用过几次,暂时没发现问题,大家敢不敢试试!![]()
夜影*暗黑 wrote:
老大,你说的是什么模具?
级进模常用弹压脱料板,起导向作用时才采用内导柱
普通倒装式模具,脱料板在凹模内,用不着内导柱吧
mathel wrote:
再来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法:
我以前在做简易低成本模时,如果有较大的冲头并且是较均匀分布在模具内,这时候我就不用内导柱了,靠冲头导正脱料板。这种方法我用过几次,暂时没发现问题,大家敢不敢试试!![]()
mathel wrote:
再来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法:
我以前在做简易低成本模时,如果有较大的冲头并且是较均匀分布在模具内,这时候我就不用内导柱了,靠冲头导正脱料板。这种方法我用过几次,暂时没发现问题,大家敢不敢试试!![]()
WMWMTTMM wrote:
其实还有很多其它情况,我们大家都只在讲放多少,没在说明道理,有些刚入门的朋友很难理解,我希望后面的贴子能说一说::{![]()
等我们忍不住时,你们把加数的机会又浪费了哟![]()
mathel wrote:
反过来想想,若脱料板间隙小于固定板间隙,固定板还怎模起到固定的作用![]()
jxhaha wrote:
哦~~用卸料板来导正凸模仅仅是针对对细长凸模的稳定性问题所采取的一种措施;而固定板至于凸模就是基准就是固定,固定板与凸模完全可以紧配,卸料板能否?主次不可倒置啊~~大间隙的固定板靠后面加栓子或点焊来实现固定,那么凸模的“歪了”——垂直度位置度都完了啊~ZHUGH123君~~
WMWMTTMM斑竹的这个题是很有用意的~
在一般凸模的稳定性足够的冲裁模上,很没有必要考虑卸料板与凸模的间隙的——因为这必定增加模具成本(卸料板的导向间隙必须更小与其与凸模的间隙)~~但遇到细长凸模,其稳定性无法保证工作的情况下,就得采取这种措施(有时就对单个得细长凸模加卸料套而其对其他稳定性足够的仍然“悬”着~
~但对于细小零件的高速大批量情况,卸料板肯定是整个采取保护凸模的小间隙设计且必须对卸料板高精度导向~~
WMWMTTMM wrote:
我一般脱料板根据冲子与下模间隙来放,一般取1/5,但不能大于0.03,小的不能小于0.003(单边),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脱料板一律热处理
山人 wrote:
楼主是不是作精密模具的,你们的五金件精度是多少?
我们的供应商做的五金件一般只能做到0.1~0.3mm的精度,有时简直被气死了
xin_125202 wrote:
zmyfmouse_12
这位仁兄,不知道你贴子中说到的夹板是什么东东!
我公司做的模具,上面也就三块板,一块上模板,下面是固定板,再下面是脱料板,夹板在哪里,请赐教!!!
关于单隙,我们的模具也跟各位的差不多喔!
公夹(固定板)单隙我们是-0.01一般都是打进去的!虽然我们做的不是高精密的东东,但一直是这么做,固定板比冲子要小一点!!!
脱料板单隙+0.03-0.05。
凹模我们一般取材料的5%。
我看了楼上的贴子,是不是你们做模具都是模架的啊!我们公司只有很薄的料再用模架,其余的一般都是在固定板上做几个导柱孔,买几支导柱,凹模板再线割几个导柱孔单隙+0.01-+0.02,配就好了!做了百来套模具了,也没什么很大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做的东西不精密吧!
不知道各位大虾们的模具是怎么做成的!
还有,小弟对连续模有点生僻,不知道哪位大虾可以传几张连续模的图片上来,图纸就不用了,我只想看看连续模的结构。谢谢!!!
QQ:6505472
lwm wrote:
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高啊!,实际大部分情况适用!(装配简
单)
脱料板一律热处理------最规矩的作法,好处多多!(1.减少损伤2.完全可导向,长久变形小,。。。。。)
斑竹的作法配的好。学了一手,谢谢了!![]()
夜影*暗黑 wrote:
卸料板本来就不一定要起导向作用呀
WMWMTTMM wrote:
我一般脱料板根据冲子与下模间隙来放,一般取1/5,但不能大于0.03,小的不能小于0.003(单边),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脱料板一律热处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