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五金模系列【讨论】一:冲子与脱料板夹板的间隙 [打印本页]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1-13 16:14
标题: 五金模系列【讨论】一:冲子与脱料板夹板的间隙
我以前做过很多厂,冲子与脱料板与夹板的间隙有各种做法,热处理与否也不一样,大家可结合自己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将各自的见解写出来或画出来,好的有分加哟;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好提议,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将各自经常用到的方法,和好的构思哪上来讨论!
作者: lwm    时间: 2003-11-13 16:34
总是第一响应,兄弟们上啊!
考虑到线割成本(割一修几)和精度、模板变形等
1。冲裁间隙>=0.02   采用夹板、脱料板单+0.005
2。冲裁间隙<0.02   采用夹板、脱料板单+0.003
以上是未热处理板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1-13 16:43
lwm wrote:
总是第一响应,兄弟们上啊!  
  考虑到线割成本(割一修几)和精度、模板变形等  
  1。冲裁间隙>=0.02   采用夹板、脱料板单+0.005  
  2。冲裁间隙<0.02   采用夹板、脱料板单+0.003  
  以上是未热处理板

你不会是让脱料板同夹板一起割吧?不然为什么是一样
作者: lwm    时间: 2003-11-13 17:12
WMWMTTMM wrote:
   
  你不会是让脱料板同夹板一起割吧?不然为什么是一样

  
脱料板同夹板一起割也有但不常用。理论上来说夹板和脱料板和冲头配合不同
详细要分是2级冲头还是线割的直身冲头,因为2级冲头的固定段是m5,工作段
是0,+0.01、0,+0.005(看产品要求)。主要目的是冲头的固定段配合介于
间隙和过渡配合程度,工作段配合是间隙配合。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1-13 17:20
我一般脱料板根据冲子与下模间隙来放,一般取1/5,但不能大于0.03,小的不能小于0.003(单边),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脱料板一律热处理
作者: lwm    时间: 2003-11-13 17:40
WMWMTTMM wrote:
我一般脱料板根据冲子与下模间隙来放,一般取1/5,但不能大于0.03,小的不能小于0.003(单边),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脱料板一律热处理

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高啊!,实际大部分情况适用!(装配简
单)
脱料板一律热处理------最规矩的作法,好处多多!(1.减少损伤2.完全可导向,长久变形小,。。。。。)
斑竹的作法配的好。学了一手,谢谢了!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3-11-13 18:05
我也来凑个热闹
我一般夹板(冲头固定板)0.01~0.015
          脱料板  0.01~0.02,间隙要大于内导柱与脱料板的间隙
    
         夹板一般不过火,脱料板视材料、及产量来定是否过火(大部分是要过火的)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1-13 18:52
其实还有很多其它情况,我们大家都只在讲放多少,没在说明道理,有些刚入门的朋友很难理解,我希望后面的贴子能说一说::{
等我们忍不住时,你们把加数的机会又浪费了哟
作者: lwm    时间: 2003-11-14 10:42
再谈固定冲头的模板(夹板)放的大间隙:
通常冲头与夹板配合是轻敲装入,实际上冲头的位置、垂直精度决定于夹板的
加工精度,如果冲头固定面较大,效果是好的。但是如果冲头有细又长,冲裁间隙小,这时脱板的重要性就体现了。
脱板的小间隙、热处理和夹板的大间隙是相辅相成的。一副冲孔模一旦丧失精度,修理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重做脱料板。
以上是我的一些体会,欢迎指正。
作者: 夜影*暗黑    时间: 2003-11-15 09:56
脱料板的间隙应该取决于是否需要它给冲头导向,如果需要导向,则间隙小于冲头与下模的间隙,否者可放大些,我最大放0.5单边,热处理是一定要的,是调质还是淬火哦,请版主指点一下
固定板我赞成版主的意见,0.01-0.02单边
冲模最重要的就是定位
作者: A-戚修远-A    时间: 2003-11-19 08:28
夜影*暗黑 wrote:
脱料板的间隙应该取决于是否需要它给冲头导向,如果需要导向,则间隙小于冲头与下模的间隙,否者可放大些,我最大放0.5单边,热处理是一定要的,是调质还是淬火哦,请版主指点一下  
  固定板我赞成版主的意见,0.01-0.02单边  
  冲模最重要的就是定位

  
很有道理  我们也是以这样的原则设计的   但是最大单边0.5倒是从来没有用过  如果不导向  卸料板我们都不做热处理 直接用45钢
  
另外     冲模最重要的就是定位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作者: 夜影*暗黑    时间: 2003-11-19 20:19
冲模最重要的就是定位,我的意思是定位比间隙更重要,我们经常作一些有很多孔的模具,如果定位板的间隙大,则很容易错位
作者: guancom    时间: 2003-11-19 20:56
夜影*暗黑 wrote:
冲模最重要的就是定位,我的意思是定位比间隙更重要,我们经常作一些有很多孔的模具,如果定位板的间隙大,则很容易错位

不同意你的观点,如果卸料板中孔位精度低及间隙过大很难零件保障精度,
没有设计过高精度级进模吧!
作者: A-戚修远-A    时间: 2003-11-20 08:21
我正在做一个冲孔模  以前没有过分注意过 间隙 这个问题
我们惯常如此:
固定板和冲头   过渡配合
  
冲头和孔单边0.04
  
冲头和卸料板单边0.02
  
不知是否合理阿
  
另外这根斑竹说的    1/5  关系差很远啊             琢磨ing
作者: A-戚修远-A    时间: 2003-11-20 09:42
我现在想不通: 如果固定板跟冲头的间隙  小于  卸料板跟冲头的间隙
  
那卸料板不是就不能起到导向作用了吗?
  
(画完图纸正在写技术要求)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3-11-20 10:12
A-戚修远-A wrote:
我现在想不通: 如果固定板跟冲头的间隙  小于  卸料板跟冲头的间隙  
  
  那卸料板不是就不能起到导向作用了吗?  
  
  (画完图纸正在写技术要求)

反过来想想,若脱料板间隙小于固定板间隙,固定板还怎模起到固定的作用
作者: A-戚修远-A    时间: 2003-11-20 12:39
那斑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另外  倒装的落料冲孔模  (就是凹模在上面    凹模里有卸料板的那种)
  
间隙又应该如何配呢
  
请斑竹指教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3-11-20 13:41
A-戚修远-A wrote:
那斑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另外  倒装的落料冲孔模  (就是凹模在上面    凹模里有卸料板的那种)  
  
  间隙又应该如何配呢  
  
  请斑竹指教

我觉得复合模也一样呀,倒装只不过时落料部分而已,冲孔的部分与普通的冲孔模一致呀!
作者: 夜影*暗黑    时间: 2003-11-20 22:00
guancom wrote:
   
  不同意你的观点,如果卸料板中孔位精度低及间隙过大很难零件保障精度,  
  没有设计过高精度级进模吧!

  
不是很清楚你说的意思,能否详细解释一下,谢谢
作者: 夜影*暗黑    时间: 2003-11-20 22:03
A-戚修远-A wrote:
我现在想不通: 如果固定板跟冲头的间隙  小于  卸料板跟冲头的间隙  
  
  那卸料板不是就不能起到导向作用了吗?  
  
  (画完图纸正在写技术要求)

  
卸料板本来就不一定要起导向作用呀
作者: A-戚修远-A    时间: 2003-11-21 08:13
复合模  因为内卸料板在凹模内   所以一般不起导向作用
但是单独冲孔   如果有内导柱   则可以起导向作用
  
应该不同吧斑竹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3-11-21 08:31
A-戚修远-A wrote:
复合模  因为内卸料板在凹模内   所以一般不起导向作用  
  但是单独冲孔   如果有内导柱   则可以起导向作用  
  
  应该不同吧斑竹

  
我的看法不尽然:
1。复合模的脱料板在凹模内,虽然无直接内导柱导引。但它其实是靠凹模来导向,而凹模上有内导主呀,所以,脱料板仍然间接的受内导柱的作用,这点我认为与冲孔模没太大区别!
2。其实,我认为脱料板的实际作用并非“导向“,而是压料和脱料。假想冲头与固定板的间隙过大,冲头靠脱料板导向,长时间工作后,冲头可能会磨损甚至会断掉!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正确结论,还望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作者: 夜影*暗黑    时间: 2003-11-21 09:44
我认为,固定卸料板有时其导向作用,主要是细长杆,而弹压卸料板一般不起导向作用,倒装也是一样
作者: A-戚修远-A    时间: 2003-11-21 10:01
学习ing
作者: lwm    时间: 2003-11-21 13:14
mathel wrote:
   
  
  我的看法不尽然:  
  1。复合模的脱料板在凹模内,虽然无直接内导柱导引。但它其实是靠凹模来导向,而凹模上有内导主呀,所以,脱料板仍然间接的受内导柱的作用,这点我认为与冲孔模没太大区别!  
  2。其实,我认为脱料板的实际作用并非“导向“,而是压料和脱料。假想冲头与固定板的间隙过大,冲头靠脱料板导向,长时间工作后,冲头可能会磨损甚至会断掉!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正确结论,还望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原则上同感,补充:复合模的脱料板在凹模内只要可能就应该加内导柱,
在制作上就可以将上下脱料板共取加工。冲头靠脱料板导向在有些场合是可以的,尽量不要采用。
作者: www007    时间: 2003-11-21 14:31
mathel wrote:
   
  
  我的看法不尽然:  
  1。复合模的脱料板在凹模内,虽然无直接内导柱导引。但它其实是靠凹模来导向,而凹模上有内导主呀,所以,脱料板仍然间接的受内导柱的作用,这点我认为与冲孔模没太大区别!  
  2。其实,我认为脱料板的实际作用并非“导向“,而是压料和脱料。假想冲头与固定板的间隙过大,冲头靠脱料板导向,长时间工作后,冲头可能会磨损甚至会断掉!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正确结论,还望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如果冲头强度.冲裁间隙大就没问题.试想下冲裁间隙双面只有0.01MM没脱料导向,有可能冲到吗?
作者: JPVIPGAH    时间: 2003-11-21 15:17
好热闹
发表个人意见:
在薄料,高精度模具中,脱料间隙很小,起导向作用,脱料板就显得非常重要啦。而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显得不是很重要
作者: lwm    时间: 2003-11-21 15:37
www007 wrote:
   
  如果冲头强度.冲裁间隙大就没问题.试想下冲裁间隙双面只有0.01MM没脱料导向,有可能冲到吗?

上午刚好试一模具,双面间隙0.018,完全是固定板固定配合(25*25左右的3个冲头,0.25板料),卸料板只卸料不导向,结果OK。双面0.01间隙应该要求固定板固定配合、卸料板与冲头间隙0.006-0.01,这时是不是脱料导向很难分清的。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3-11-21 17:50
再来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法:
我以前在做简易低成本模时,如果有较大的冲头并且是较均匀分布在模具内,这时候我就不用内导柱了,靠冲头导正脱料板。这种方法我用过几次,暂时没发现问题,大家敢不敢试试!
作者: 夜影*暗黑    时间: 2003-11-21 20:31
mathel wrote:
再来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法:  
  我以前在做简易低成本模时,如果有较大的冲头并且是较均匀分布在模具内,这时候我就不用内导柱了,靠冲头导正脱料板。这种方法我用过几次,暂时没发现问题,大家敢不敢试试!

  
老大,你说的是什么模具?
级进模常用弹压脱料板,起导向作用时才采用内导柱
普通倒装式模具,脱料板在凹模内,用不着内导柱吧
作者: WMWM    时间: 2003-11-21 21:14
好热闹,大家辛苦啦::{
其实我觉得脱料板在模具中的作用根据模具的不同它所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如果每个人将其用于什么情况都说清楚是不是更有说服力?!
作者: fsjfsjwy    时间: 2003-11-21 22:44
我在北方搞模具,主要从事汽车模具的设计,我不知道楼上的各位都是从是什么行业的。 但我觉得冲头与凹模的间隙一般取决于冲制的是什么材料,还有料厚是多少。(和行业有关呦)对于固定板与凸模的固定端配合我一般用H7/m6,固定板一般用45#没火,固定板上面一定要磨哦便于固定冲头的孔与冲压方向一致嘛,至于退料板45#调质即可,间隙0.3-0.5mm较常用,特殊除外。(只能这么简单的说说,里面还有很多学问的)谨代表个人意见。请多指教。
作者: www007    时间: 2003-11-22 03:57
lwm wrote:
   
  上午刚好试一模具,双面间隙0.018,完全是固定板固定配合(25*25左右的3个冲头,0.25板料),卸料板只卸料不导向,结果OK。双面0.01间隙应该要求固定板固定配合、卸料板与冲头间隙0.006-0.01,这时是不是脱料导向很难分清的。

25*25左右的好久没做过那么大的了,有没做过0.5,0.3的冲孔?有没看过脱料间隙的旧模冲出来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作者: lwm    时间: 2003-11-22 08:01
www007 wrote:
   
  25*25左右的好久没做过那么大的了,有没做过0.5,0.3的冲孔?有没看过脱料间隙的旧模冲出来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每天大概有三十个模具修理、保养,看到的不少了。欢迎探讨。
作者: A-戚修远-A    时间: 2003-11-22 14:28
mathel wrote:
再来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法:  
  我以前在做简易低成本模时,如果有较大的冲头并且是较均匀分布在模具内,这时候我就不用内导柱了,靠冲头导正脱料板。这种方法我用过几次,暂时没发现问题,大家敢不敢试试!

  
俺也是这么处理的  嘻嘻    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可以  是不是
  
其实有时候模具就像捏泥人   别太当科学  嘻嘻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3-11-24 08:18
夜影*暗黑 wrote:
   
  
  老大,你说的是什么模具?  
  级进模常用弹压脱料板,起导向作用时才采用内导柱  
  普通倒装式模具,脱料板在凹模内,用不着内导柱吧

普通的冲孔工程模
作者: pyf    时间: 2003-11-24 17:51
因材料的厚度同而不同。
作者: fsjfsjwy    时间: 2003-11-24 21:03
mathel wrote:
再来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法:  
  我以前在做简易低成本模时,如果有较大的冲头并且是较均匀分布在模具内,这时候我就不用内导柱了,靠冲头导正脱料板。这种方法我用过几次,暂时没发现问题,大家敢不敢试试!

  
我现在接触的不能说全部,但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汽车冷冲压模具),没有任何问题的。除了冲7mm以下异形孔或更小的圆孔才加小导柱。
作者: dreaming2008    时间: 2003-11-24 21:53
卸料板有卸料,导向,压料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项或更多。对小间隙冲裁的模具(C<=0.01),卸料板间隙0.004,兼导向;固定板采用过渡配合。对中间隙冲裁的模具(0.01<C<=0.1),卸料板间隙0.005,兼导向;固定板0.01~0.02。对大间隙冲裁的模具(0.1<C),卸料板间隙0.02,不导向;固定板采用过渡配合。
作者: mathel    时间: 2003-11-25 08:06
mathel wrote:
再来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法:  
  我以前在做简易低成本模时,如果有较大的冲头并且是较均匀分布在模具内,这时候我就不用内导柱了,靠冲头导正脱料板。这种方法我用过几次,暂时没发现问题,大家敢不敢试试!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做的是高精度薄材件的模具时,几乎每块版都要用到内导柱!
作者: 宋清扬    时间: 2003-11-26 19:55
我们做的精度不高的模具,
冲头大一点的,冲头与脱料板的间隙做到0.2-0.3,从来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而且我发现很多厂家都是这种做法,
不过,固定板与冲头一般单边都是0.01-0.02,
  
精度高的模具还没有做过,借鉴各位的经验.
作者: yangjinye    时间: 2003-12-5 20:28
我在一个模具加工厂干过,一般做的都是电子产品的端子模,夹板采用的间隙是单边0.004--0.005mm.脱料板用的是0.005---0.006。
作者: 宋清扬    时间: 2003-12-6 11:07
哇,那真是高精密的东东.
作者: 小寒    时间: 2003-12-6 12:47
WMWMTTMM wrote:
其实还有很多其它情况,我们大家都只在讲放多少,没在说明道理,有些刚入门的朋友很难理解,我希望后面的贴子能说一说::{  
  等我们忍不住时,你们把加数的机会又浪费了哟

  

作者: duandesign    时间: 2003-12-13 11:50
我说一下我们这是怎么做的
   我们认为在顺送中冲头固定板与冲头的间隙比卸料板大,卸料板与冲头的间隙比凹模板小,这是一个基本原则::yBY--WMWMTTMM  具体做法是,对于固定板间隙一般做到片侧0.01~0.015,而卸料板片侧0.01及以下,   
   因为冲头的位置精度取决于卸料板下端的导向部位置起到定位作用,
而固定板是固定作用,
   但对于厚料如t=2.5以上,精度要求不高时应就对冲头再固定板紧配轻压进入卸料板用稍低精度的线割间隙加大0.01~0.02,来降低成本.
作者: WMWM    时间: 2004-1-7 16:50
精密模具以电子小零件为多,其冲子相对来讲都很单薄,所以我们将其同脱料板间隙做小的原因就是要充分利用脱料板使其不仅仅只是脱料而己,还要起保护冲子的作用,同时可在效的预防上下刀口啃模的机会
有些模具的它不存在上叙的问题或因加工费用的原因而采用大间隙也是很常见的,所以说脱料板与冲子的间隙同材料﹑产品﹑加工要求﹑加工方法都是有关的,看你怎样去找一个平衡点
作者: lzh21cn    时间: 2004-1-9 08:41
我是刚刚加入论坛的,几年以前我做过近三年的五模设计(有些情况是一脚踢的,模具设计---图纸---加工---试模,,,都自己干。我觉得上面的问题,最好附带图纸来说明。。。。。(简图也好) 这样会比纯文字表达得准确很多!!!!!!
作者: liang81    时间: 2004-1-12 11:28
我认为:
           夹板应比冲子=或小与0.01
           脱料板应比冲子大与0.02~0.03
                                    高手们见笑了!
作者: cooper    时间: 2004-1-12 20:13
版主同志答對一定要加分。
A:  下模板;   孔+0.003  
B:   脫料板﹕孔+0.003
C:   夾板=孔+0.010~0.002
    
作者: 3g    时间: 2004-2-20 10:36
对于间隙问题!
老式做法是:公夹和冲子紧配合,脱料板是放大0.1(或更多)
  
新式做法是:如我们论坛所说的,公夹比冲子>0.01-0.02(双边)
                   脱料板比冲子>0.01-0.015(双边)
  
是位老师傅告诉我的!
作者: 3g    时间: 2004-2-20 10:37
对于间隙问题!
老式做法是:公夹和冲子紧配合,脱料板是放大0.1(或更多)
  
新式做法是:如我们论坛所说的,公夹比冲子>0.01-0.02(双边)
                   脱料板比冲子>0.01-0.015(双边)
  
是位老师傅告诉我的!
作者: ZHUGH123    时间: 2004-3-7 21:03
mathel wrote:
   
  反过来想想,若脱料板间隙小于固定板间隙,固定板还怎模起到固定的作用

  
不同意M版主的说法.
脱料板是导正后面冲子的作用,间隙小才能起精确定位的作用.
固定板只起固定冲子的作用,间隙稍大还可由前面的脱料板导正.而冲子与固定板间隙大可以通过在冲子后面加栓子或点焊凸台以防止冲压时拉出.
作者: jxhaha    时间: 2004-3-7 21:26
哦~~用卸料板来导正凸模仅仅是针对对细长凸模的稳定性问题所采取的一种措施;而固定板至于凸模就是基准就是固定,固定板与凸模完全可以紧配,卸料板能否?主次不可倒置啊~~大间隙的固定板靠后面加栓子或点焊来实现固定,那么凸模的“歪了”——垂直度位置度都完了啊~ZHUGH123君~~
  
WMWMTTMM斑竹的这个题是很有用意的~
  
在一般凸模的稳定性足够的冲裁模上,很没有必要考虑卸料板与凸模的间隙的——因为这必定增加模具成本(卸料板的导向间隙必须更小与其与凸模的间隙)~~但遇到细长凸模,其稳定性无法保证工作的情况下,就得采取这种措施(有时就对单个得细长凸模加卸料套而其对其他稳定性足够的仍然“悬”着~
~但对于细小零件的高速大批量情况,卸料板肯定是整个采取保护凸模的小间隙设计且必须对卸料板高精度导向~~
作者: ZHUGH123    时间: 2004-3-8 09:04
jxhaha wrote:
哦~~用卸料板来导正凸模仅仅是针对对细长凸模的稳定性问题所采取的一种措施;而固定板至于凸模就是基准就是固定,固定板与凸模完全可以紧配,卸料板能否?主次不可倒置啊~~大间隙的固定板靠后面加栓子或点焊来实现固定,那么凸模的“歪了”——垂直度位置度都完了啊~ZHUGH123君~~  
  
  WMWMTTMM斑竹的这个题是很有用意的~  
  
  在一般凸模的稳定性足够的冲裁模上,很没有必要考虑卸料板与凸模的间隙的——因为这必定增加模具成本(卸料板的导向间隙必须更小与其与凸模的间隙)~~但遇到细长凸模,其稳定性无法保证工作的情况下,就得采取这种措施(有时就对单个得细长凸模加卸料套而其对其他稳定性足够的仍然“悬”着~  
  ~但对于细小零件的高速大批量情况,卸料板肯定是整个采取保护凸模的小间隙设计且必须对卸料板高精度导向~~

  
JXHAHA兄,难道你们的脱料板还有锥度吗?
20MM的脱料板放单边0.01间隙  角度=0.01/20.能歪到哪里去.
作者: john2002    时间: 2004-3-8 09:40
各位请问端子模间隙是怎样放的?
作者: 4031166    时间: 2004-3-12 09:26
我们冲0.8~1.6的板材,一般
固定板+0.005~0.015
卸料板+0.030
都是双边
  
有导向的侧刃和卸料板的间隙就不用考虑太多,+0.1以上也可以。
  
有导向的侧刃指冲头非刃口部分比切刃部分长10mm左右
和凹模板的间隙在0.01~0.02之间
作者: JINQIULAN    时间: 2004-3-13 16:47
我在做一套简单的冲小孔模时,就要用到两个导柱
作者: FULI    时间: 2004-3-15 18:27
脱料板和夹板都可以起导向作用,只是在设计过程中,使一块板起作用就成了,如用脱料板导向,单边+0。01,夹板+0。015,如用夹板导向,单边间隙反过来,但设计时,同时也要看材料的材质和厚度,这就要由经验而定了
作者: pcy    时间: 2004-6-3 08:41
個位大師,大家討論了衝子於脫料板及固定板的間隙,可是菜鳥還是不太明白衝子於下模面的間隙如何確定?望個路神仙給予指點,剛入行!麻煩了!
作者: slqayh    时间: 2004-6-8 17:16
我做的模具和各位可能有所不同,我们最重视的是脱料板了下模板,但连同夹板在内被称为三块主板,夹板的间隙一律是单边0.005,用手轻轻一拔就出来是最好;脱板一般也是和夹板一样的,滑配就好了,但要能起导向作用,特薄的料时脱板单隙0.003,但我总觉得加工出来的板子和单边0.005也没多大不同。其实导柱的间隙和加工精度已大于此了,我倒觉得不如全部单边0.005如果还有0.002的间隙,让冲子在冲入产品受力时自已去找正位置好了,只要它不断就好了。
作者: fly126318    时间: 2004-6-9 22:33
以上各位大虾见解各有一些道理,不过我认为模具的做法有很多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间隙的大小.
固定板和卸料板分别与冲子之间的间隙到底是多少?并不一定有固定的数据,只是各个公司有自己的习惯罢了,这和这个公司产品对模具的要求来决定.比如说,电子厂的模具间隙和汽车铸件模的模具间隙肯定相差很大.
现在模具界对固定板和冲子之间配合有两种:1.以H7配合,这样冲子与卸料板之间就会间隙较大些(相对固定板而言),连续模通常会放单边0.01--0.02,单模会大一些单边0.2左右.
2.另一种就是冲子与固定板间隙较大,如单边是0.2--0.5,这样就要求卸料板和冲子之间必须小间隙配合,以次来导正冲子.通常这种情况下冲子与卸料板之间会是单边0.005--0.01之间.
当然这些间隙还受其他因素控制,比如模具结构,冲裁料条的均匀情况,薄厚程度,产品精度要求等等.总之,每个公司都会长期积累一些经验,请各位大虾把自己智慧贡献出来吧.
本人QQ:165019492
邮编:uc2005@126.com
作者: fly_jinzhong    时间: 2004-6-10 10:29
其实完全根据生产的产品来决定,美国模具有很多脱料板间隙单边+0.5,用高拉力钢,调质(用于精度不高的模具-DELL机箱架SGCC-1.00),夹板预硬45-50HRC,单边+0.005。
  
薄材模才用脱料板导正,脱料板单边+0.015,热处理。
作者: ren668    时间: 2004-6-14 14:02
我来说两句:
大家讨论了半天,我觉得具体要分清脱料板与夹板的作用:
一般说来,欧美那边的模具冲头的导正靠夹板,所以夹板采用线割,材料一般也要热处理!这时候脱料板只起到脱料的作用,夹板和脱料板之间导正的导柱孔需要线割,所以脱料板间隙可以取得相对大些!
  
台湾和日本企业的模具冲头的导正要靠脱料板,夹板只起到固定冲头的作用,这是夹板的间隙可以取得大一点,模板可以不用热处理!但是夹板和脱料板之间导正的导柱孔需要线割!!而脱料板采用线割,材料一般也要热处理
  
呵呵!!并且版主问冲子与脱料板夹板的间隙,呵呵,有点不太严谨阿!间隙要取决于所加工材料的厚度和冲裁间隙,并且一般模厂关于间隙都有规定,但是要注意,导正间隙不能超过冲裁间隙,道理大家肯定很明白了,我就不再多说了!!
  
另外,请板主给我加点分好么???嗬嗬!!拜托!!拜托!!!
作者: zmyfmouse_12    时间: 2004-6-15 07:28
我也说几句吧!我对版主的看法有些疑问!我作的模具是电机冲片的,在我们的模具设计中!因为是要自动叠铆,所以,同轴度要求高,所以固定板的间隙不能高!0.01~0.02的固定板间隙太大了,算算,同轴度要求是在0.05,如果前一工位偏前0.01,后以工位后偏0.01,那么理论误差就有0.04了,这样对装配师傅来说太难了,我们取单边0.005,卸料板起导正作用,单边0.01!另外夹板主要起让位!单边间隙0.5!
  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请大家指正!谢谢!
  另外说一句,这里真好,可以学到很度知识,大家一起进步!
作者: jerrychor    时间: 2004-7-9 10:30
我們這里的做法是.
沖頭固定板我們是放+0.05/s
卸料板 是 +0.008/s
因為我們在沖頭固定板上如果要移動的話.
可以直接在模具上移動.
但如果移動要大于0.05.就要拿去線割了.
如果材料是0.3 mm 间隙我們放在0.005/s
我知道有些公司间隙放的更大.
作者: xin_125202    时间: 2004-7-12 11:43
zmyfmouse_12  
这位仁兄,不知道你贴子中说到的夹板是什么东东!
我公司做的模具,上面也就三块板,一块上模板,下面是固定板,再下面是脱料板,夹板在哪里,请赐教!!!
关于单隙,我们的模具也跟各位的差不多喔!
公夹(固定板)单隙我们是-0.01一般都是打进去的!虽然我们做的不是高精密的东东,但一直是这么做,固定板比冲子要小一点!!!
脱料板单隙+0.03-0.05。
凹模我们一般取材料的5%。
我看了楼上的贴子,是不是你们做模具都是模架的啊!我们公司只有很薄的料再用模架,其余的一般都是在固定板上做几个导柱孔,买几支导柱,凹模板再线割几个导柱孔单隙+0.01-+0.02,配就好了!做了百来套模具了,也没什么很大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做的东西不精密吧!
不知道各位大虾们的模具是怎么做成的!
还有,小弟对连续模有点生僻,不知道哪位大虾可以传几张连续模的图片上来,图纸就不用了,我只想看看连续模的结构。谢谢!!!
QQ:6505472
作者: zhuguangmz0105    时间: 2004-7-13 23:57
这里很火哦,我得灌点水
     模具冲裁间隙                卸料板与凸模间隙               导柱与导套间隙
     》0.015-0.025              》0.005--0.007                   》0.003
     》0.025--0.05               》0.007--0.015                   》0.006
      》0.05--0.1                  》0.015--0.025                   》0.01
    》0.1--0.15                   》0.025--0.035                    》0.02
  一般卸料板型孔是与对应凸模与凹模间隙的1/4---1/3
作者: 山人    时间: 2004-7-14 17:10
WMWMTTMM wrote:
我一般脱料板根据冲子与下模间隙来放,一般取1/5,但不能大于0.03,小的不能小于0.003(单边),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脱料板一律热处理

楼主是不是作精密模具的,你们的五金件精度是多少?
我们的供应商做的五金件一般只能做到0.1~0.3mm的精度,有时简直被气死了
作者: zhouqianshen    时间: 2004-9-15 15:27
我个人认为,对于高精度的连续模(尤其是高速模)脱料板的间隙很重要,通常刚好滑配最好;而一些冲裁厚度很大的模具,脱料板间隙要大一些,太小反而会将冲子折断,这时候就靠夹板来固定和导向冲子了。
作者: asu    时间: 2004-9-17 09:31
山人 wrote:
   
  楼主是不是作精密模具的,你们的五金件精度是多少?  
  我们的供应商做的五金件一般只能做到0.1~0.3mm的精度,有时简直被气死了

  
这要看你做什么产品的。有些产品要求做到0.01-0.02,也可以做到,有的产品的尺寸不是做很关键,放大点公差又有什么关系
作者: why5947    时间: 2004-9-21 13:37
我们这边是 冲头与夹板单边 +0.01
脱料板与冲头单边+0.05以上 和料的厚度有关
卸料板没有导向 挂4个卸料螺丝
作者: sunhfeng623    时间: 2004-9-21 15:14
xin_125202 wrote:
zmyfmouse_12   
  这位仁兄,不知道你贴子中说到的夹板是什么东东!  
  我公司做的模具,上面也就三块板,一块上模板,下面是固定板,再下面是脱料板,夹板在哪里,请赐教!!!  
  关于单隙,我们的模具也跟各位的差不多喔!  
  公夹(固定板)单隙我们是-0.01一般都是打进去的!虽然我们做的不是高精密的东东,但一直是这么做,固定板比冲子要小一点!!!  
  脱料板单隙+0.03-0.05。  
  凹模我们一般取材料的5%。  
  我看了楼上的贴子,是不是你们做模具都是模架的啊!我们公司只有很薄的料再用模架,其余的一般都是在固定板上做几个导柱孔,买几支导柱,凹模板再线割几个导柱孔单隙+0.01-+0.02,配就好了!做了百来套模具了,也没什么很大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做的东西不精密吧!  
  不知道各位大虾们的模具是怎么做成的!  
  还有,小弟对连续模有点生僻,不知道哪位大虾可以传几张连续模的图片上来,图纸就不用了,我只想看看连续模的结构。谢谢!!!  
  QQ:6505472

  
我來,班竹可要加分啊!!!
作者: sunhfeng623    时间: 2004-9-21 16:11
不是吧,還沒人,這個連續模啊不錯,我先D!
作者: sunhfeng623    时间: 2004-9-22 14:45
班主啊,怎和不見你來啊,
作者: frightener    时间: 2004-9-22 18:54
夹板间隙单边0.005,卸料板间隙单边0.01.
作者: xiao7545    时间: 2004-9-24 20:27
lwm wrote:
   
  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高啊!,实际大部分情况适用!(装配简  
  单)  
  脱料板一律热处理------最规矩的作法,好处多多!(1.减少损伤2.完全可导向,长久变形小,。。。。。)  
  斑竹的作法配的好。学了一手,谢谢了!
还没做过脱板不热处理的
脱板:+.006~+.008(方形和没有小弧的异形),异形:+.01
固定板:+0.01(方形和没有小弧的异形),异形:+.02
作者: xiao7545    时间: 2004-9-24 20:36
夜影*暗黑 wrote:
   
  
  卸料板本来就不一定要起导向作用呀

我认为是冲模,卸料板就起导向作用,而且卸料板和下模一定是割一修二,特别注意 卸料板精度.
作者: dajiang    时间: 2004-10-2 19:14
卸料板我最大2mm(单边)都有。不过那是用来做翻边孔时。卸料板间隙大有的好处。很多孔直接就可以钻出来。卸料板不用导正冲头时。可以做到板材厚度的1倍左右,保守点的取百分之五十。不过高速冲不知道可不可以。没有试过。
作者: boliang99    时间: 2004-10-3 17:32
我以前做过的可分成以下几类:
一、厚板单冲  一般不用小导柱 脱料板的作用就是压料、脱料,可考虑放大间隙,避免脱料板触到冲头、好加工。可放单边0.2-0.5。
二、对于(1-2mm)板大小孔一起冲的,大凸模可起导向作用,所以间隙可放小一点,大凸模可放1/3冲裁间隙(或是单边0.01-0.05),小凸模同或放大一点。
三、对于装有小导柱的 一般放1/2冲裁间隙,(校核在单边0.005-0.015 范围内)。
四、以上“一"一般不热处理。"二”、"三“淬火。
  
作者: sjcz8320    时间: 2004-10-4 09:29
[quote]ren668 wrote:
我来说两句:  
  大家讨论了半天,我觉得具体要分清脱料板与夹板的作用:  
  一般说来,欧美那边的模具冲头的导正靠夹板,所以夹板采用线割,材料一般也要热处理!这时候脱料板只起到脱料的作用,夹板和脱料板之间导正的导柱孔需要线割,所以脱料板间隙可以取得相对大些!  
  
  台湾和日本企业的模具冲头的导正要靠脱料板,夹板只起到固定冲头的作用,这是夹板的间隙可以取得大一点,模板可以不用热处理!但是夹板和脱料板之间导正的导柱孔需要线割!!而脱料板采用线割,材料一般也要热处理  
  
  呵呵!!并且版主问冲子与脱料板夹板的间隙,呵呵,有点不太严谨阿!间隙要取决于所加工材料的厚度和冲裁间隙,并且一般模厂关于间隙都有规定,但是要注意,导正间隙不能超过冲裁间隙,道理大家肯定很明白了,我就不再多说了!!
我同意这位仁兄的说法,我们公司的模具最初是台湾进口过来的,情况和以上说的差不多。另外,我个人的观点是要看产品料厚;材质;精度要求;表面处理等等情况区分对待。也有个人习惯在里面。冲压这种东东并不是死靠公式,就能搞好的,还是多试试!!!
作者: Morningsun    时间: 2004-10-7 21:38
一般夹板间隙0.02,打板0.015
作者: z28712    时间: 2004-10-7 23:25
沖壓模具最重要的是垂直度,如果上下模具垂直度不良,不但會影響到沖剪斷面,有可能毛邊一邊大一邊小.另外也會影響到折彎是否能成型.
至於脫料板的間隙其實主要分為
料厚 0.2mm以下 建議採用單邊 0.008~0.01mm 轉角處要加大  
料厚 0.2mm以上 建議採用單邊 0.01~0.015mm 轉角處要加大
作者: chenyongxi    时间: 2004-10-27 16:50
夹板单边间隙0.003mm;固定冲子,需紧配.
脱料板单边间隙0.005mm;滑动配合.
以上参数实验过上千组五金模具均无问题,可放心使用.
作者: chenyang68868    时间: 2004-11-5 18:34
我們一般是夾板放0.015MM,脫料板0.01MM,料薄則取小﹐為0.005﹐脫料板一般要熱處理
作者: amfeng    时间: 2004-11-6 16:43
我是菜得不能再菜了,我不知道你们讲的什么东东,但能不能上传一张图,注明什么是固定板 卸料板冲头
作者: xiajianjun12345    时间: 2004-11-8 20:01
WMWMTTMM wrote:
我一般脱料板根据冲子与下模间隙来放,一般取1/5,但不能大于0.03,小的不能小于0.003(单边),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脱料板一律热处理

  
     老兄
  和我的做法一样
作者: tony_fxteam    时间: 2005-2-17 18:38

我也说两句!
      间隙的取值大小很有讲究。太小增加制造和装配成本,太大又有可能达不到效果。通常,我是这样做的:
     夹板与冲头的间隙我都取的是单边+0.005-0.01(冲头断面积与料厚比偏小取值则小,反之取大),夹板一般不淬火。卸料板与冲头的间隙则要视情况而定,对端子等要求较高的模具,常取凸凹模间隙的1/5-1/3,通常单边+0.003-0.008,即卸料板起导向作用,亦有保护小冲头作用,卸料板需淬火;对一般要求的模具,为节约成本,常取偏大间隙,单边+0.02-0.15,大小取决与制品的材料、料厚和制品精度,此时夹板起导向作用,卸料板不起导向作用可不淬火。
     总之,间隙的取值大小要灵活掌握,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raintown    时间: 2005-2-17 19:57
我也说几句!
      我认为冲子与脱料板夹板的间隙应该与是否有内导柱有较大的关系。
      有内导柱:夹板与冲头的间隙取单边+0.005~+0.01,夹板一般不淬火。卸料板与冲头的间隙取单边+0.01~+0.02,卸料板须淬火。
       无内导柱:夹板与冲头需紧配,间隙取单边+0.003~+0.005,夹板一般不淬火。卸料板与冲头的间隙取单边+0.01,卸料板须淬火。
        (以上是建立在能保证加工精度的基础上)
       不知大家的看法如何?请指教!
作者: a20051818    时间: 2005-4-6 16:42
ok
作者: qinjiangm    时间: 2005-4-6 18:03
我觉得要视模具的要求:
   像薄材(不锈钢0.1~0.3)的话夹板可取到0.1~0.15,卸料板热处理为0.005~0.01. 这是我在做电脑弹片连续模具时所取的!
  而其它一些要求不高的模具夹板取零间隙!卸料板取单边0.1,A3料不热处理!
作者: jsjjlgd    时间: 2005-4-8 19:50
各位,你们所说的无非是慢丝割的,在中国大部份还在用快丝工厂里,单边加0.003,0.005是不现实的。一般情况取+0.02。
作者: 432805    时间: 2005-7-13 15:05
一般的我都不会热处理的,夹板放+0.005--0.01,脱料板就放+0.01--0.02[单边,不知道合不合理,但我觉得挺好装的。
作者: 406485953    时间: 2005-7-26 09:24
夹公板我基本同意大家的说法,(按冲头单放大0.005-0.01)但脱料板我想是看冲头需不需要导向,需不需要做内导柱而定,因为脱料板顾名思意是起脱料作用的没有必要放小间隙,我一般取单放0.1(因为孔位多时易变型,不好装)
作者: tracymc    时间: 2005-7-29 19:48
谢谢分享  支持一下  
作者: 琴剑    时间: 2005-7-30 11:20
真的不错。。。。学习中。。。。
作者: qqff    时间: 2005-9-13 14:51
我也来说说。一般是看脱料板导正还是夹板导正的问题啦!前者是夹板单边是0。01MM脱板0。008。后者是夹板0。005MM脱板0。01MM。以上个人建议供参考
作者: 13852936237    时间: 2005-10-14 10:44
我一般脱料板根据冲子与下模间隙来放,一般取1/5,但不能大于0.03,小的不能小于0.003(单边),固定板一律单边大0.01-0.02,脱料板一律热处理
作者: 风铃楼主    时间: 2005-10-15 13:28
脱料板的间隙与很多冬冬有关系
作者: shengtaimj    时间: 2005-10-16 09:33
端子模具间隙:
冲子与上夹板单+0.005
冲子与脱料板单+0.003
下模刀口间隙得看料厚才行
作者: bjwkl    时间: 2005-10-20 19:43
我也谈谈,楼上的说脱料板间隙取决于是否需要它给冲头导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一般取0.015~0.3快走丝也能割,夹板的间隙要看脱料板是否 给冲头导向,如果无需导向夹板要做0~0.01的,如果 需导向夹板要做0.01~0.02的,脱料板间隙要 给冲头导向时取0.005比较合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