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工程师的逻辑与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304    时间: 2011-10-13 20:28
标题: 工程师的逻辑与分析
思维不清晰,不简洁,说话空泛,不能一语中的,这些是工程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缺陷严重地影响了做事的效率。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的区别是缺乏一种建立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的思维。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演变而来的教育带有过强的“艺术性”,目前中国教育中和报刊上的“隔靴搔痒”文章;言行不一的双重标准;都是一种不好的示范和引导。西方工程师比较早了吸取了以西方的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的先进方法,在精细思维、执行层面的细微处体现了长处。
       我们一些工程师的技术问题Report,用词含糊,缺漏要素,这一点长期遭到客户的质疑。比如在测试时碰到“壶盖卡死”,当你向别人求教时,仅描写这样一句话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你用的图纸尺寸、设计原理分析、测量报告、问题分解和分析等等全部写清楚;还要写不良的的数量,当时的测试环境,自己做了那些验证步骤,验证数据的结果是怎样?只有一一写出,这样才能增加别人的判断条件,使问题容易解决。即使我们每次都教工程师这样做,还是有人会漏掉这些动作。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工程师使用的是大而化之的思考方式。

作者: huang197711    时间: 2011-10-14 19:51
本帖最后由 huang197711 于 2011-10-14 19:52 编辑

西方工程师比较早了吸取了以西方的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的先进方法,在精细思维、执行层面的细微处体现了长处。
中国工程师更早地吸取了以中国的语言文字基础上的模糊方法,在逃避责任,争取功劳的宏观处体现了长处。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11-10-15 08:11
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滋生出普遍的浮躁心态, 工程师对问题的逻辑与分析应该包括什么阶段,哪些人,进行的什么工作,发生什么不良的现象,不良率有多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什么办法解决,谁去执行,需要注意些什么,什么时候完成,可是我们的工程师的报告里只有解决办法,其它啥也不说.我记得有位老工程师说过,做结构设计就是不要让别人有出错的机会.
作者: 云梦悠悠    时间: 2011-10-15 08:45
教育体制是根本啊
作者: xzwlvdyl    时间: 2011-10-15 15:13
同意!
怎樣才能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作者: an623109465    时间: 2011-11-6 03:01
是呀是呀  说得好
作者: ntj0218    时间: 2011-11-6 08:08
说得很好~但是好一点的公司环境,也很重要~
作者: 幻梦231    时间: 2011-11-8 15:16
{:soso_e114:}
作者: soonly    时间: 2011-11-8 16:45
这个取决公司管理层,说多嫌你烦。认为你光说不练,他们要的是结果。
作者: 飞云007    时间: 2011-11-8 18:50
主要是责任心和工作量的不协调导致!
作者: 纯情食肉兽    时间: 2011-11-8 19:13
有理,这主要是看公司环境和工作量,你一个月搞两个产品的话,你还能去这么详细的分析吗
作者: ffxy321    时间: 2011-11-9 08:53
ding yi  xia
作者: neoming    时间: 2011-11-14 14:57
的的顶顶顶顶
作者: neoming    时间: 2011-11-14 15:04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去看,根本的原因在与老板(这里的老板有两个意思:真正的老板,还有一个是你的上司):很多时候你写了这么多,这个老板本身各方面素质都不咋样,会对你连吼N声,写这么多没用的干嘛,没事做吗!  这个不但是打工这行,就是很多的大的国有企业甚至是科研机构,大家都知道中国特色:很多政委同志狗屁不懂,但眺肥检瘦那可是他们的专长,大家都懂的,
作者: 304    时间: 2011-12-29 11:11
我觉得huang197711说的很好,中国的中庸之道乃求同求和思想,用词含糊委婉,不敢直面问题,甚是关键
作者: Knockoutin    时间: 2011-12-29 13:16
huang197711 发表于 2011-10-14 19:51
西方工程师比较早了吸取了以西方的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的先进方法,在精细思维、执行层面的细微处体现了长处。 ...

呵呵,我怎么感觉老外的工程师逻辑上很也很一般呢。
作者: huang2008    时间: 2011-12-30 10:20
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滋生出普遍的浮躁心态!!
作者: review    时间: 2011-12-30 15:35
责任问题,不是说得那么轻松的,自下而上,自内而外,都怕。
作者: lanhu5552436    时间: 2012-1-15 23:04
这个取决公司管理层,说多嫌你烦。认为你光说不练,他们要的是结果。
作者: zhoufwga    时间: 2012-1-31 16:56
楼主,也是有感而发。其实不尽然,主要看自己的设计观点
作者: 纯情食肉兽    时间: 2012-2-1 11:06
大家都说得有道理,但能真正做到接受别人批评的有几个???
作者: reform2    时间: 2012-2-14 22:39
大环境决定了
作者: 304    时间: 2013-11-3 13:26
理论与实际结合太少了.我今天去听一个讲课,关于理论力学,我把我公司的一个运动结构画给老师.老师哭笑了.他说他们主要按照书本上的例子来,你这个没有见过?

教育,老师,应该要从走上社会5年后在回到讲台.体制改革,实用兴邦呀!
作者: 304    时间: 2013-11-3 13:26
有多少人可以参与这个计划?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