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原创】PM系列培训之四——等高加工 [打印本页]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19 14:39
标题: 【原创】PM系列培训之四——等高加工
等高和平行加工是最常用的两种加工策略:-P
平行加工AVEN兄已经说过,俺们来说说等高加工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09:28
等高加工策略又叫做“等Z降”、两轴半加工方式。
也就是说Z轴先下降一个数值,然后XY两轴联动。
英文名字叫做“constant z finishing”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09:33
表格显示如下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09:54
1、公差
看图片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09:59
余量
有半径方向的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10:00
还有轴向的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10:00
需要注意的是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10:01
To avoid too much material being removed, Thickness should be greater than Tolerance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10:04
3、下切步距 stepdown
看图片咯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10:06
如果没有开启“用残留高度计算”选项。那么表格上的最小下切步距就会是一个恒定的数值。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10:12
看看偶这个刀路(stepdoewn=3mm)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5 10:20
注意看最下面的刀路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6 12:49
解释一下这里的参数的意思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6 13:07
所谓的残留高度,也就是留痕高度
作者: HURRICANE    时间: 2003-10-26 13:16
谢谢laopu_sd::y::g::g::g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6 13:28
如果采用残留高度来计算下切步距的情况下。首先要把最小下切步距设置的适当小一点,最大下切步距适当大一点。因为系统会按照加工到留痕高度为制定数值来计算下切步距时候如果在平坦的区域算出的步距比操作者给定的最小下切数值小则按照制定数值计算,将造成局部区域刀路过稀结果将达不到指定的留痕高度。如果系统计算的下切步距大于则按照指定的最大下切步距来计算造成局部刀路过密造成浪费。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6 13:31
下面举例来说明
1。留痕高度0.1mm,最大下切步距为5mm,最下为0.01mm
计算出的刀路如下显示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6 13:38
可以放大最大下切步距为0.5mm。最小下切步距不变。作出如下刀路,
其中绿色的是上次算出的刀路。白色是这次算出的刀路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6 13:41
可以看出0.5毫米的最大下切步距太小,造成局部陡峭区域刀路过密。不好。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6 13:45
按照如下参数设置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6 13:48
作出如下刀路:~)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6 13:52
建议利用“留痕高度”计算时,最小下切步距设置的小一点,最大下切步距设置的大一点。
作者: laopu_sd    时间: 2003-10-26 20:39
未完待续
作者: HURRICANE    时间: 2003-10-26 21:08
laopu_sd wrote:
未完待续

  
顶~~LAOPU休息都不忘出教程,辛苦了,请...::c
作者: fsjfsjwy    时间: 2003-10-26 21:08
谢谢,laopu_sd 兄,受益匪浅
作者: ggh_huan    时间: 2003-10-27 10:27
好!!!::g::g::g
作者: e112358    时间: 2003-10-29 20:11
谢谢
作者: blue_union    时间: 2003-10-30 16:06
收获蛮多,待续......................
作者: kanii    时间: 2003-11-2 22:22
老兄,有空再来一段.
谢谢!
作者: mryjw    时间: 2003-11-5 1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ryjw    时间: 2003-11-5 1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ryjw    时间: 2003-11-5 11: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RRICANE    时间: 2003-11-5 14:35
mryjw wrote:
上一道菜吧.  
  请老卜帮忙看看  
  最底那层刀路,怎样把它调整到曲面余量层

  
注意公差与毛胚深度,必要时把刀路按z差值降下去.
作者: hzyh01    时间: 2004-4-2 22:17
受益匪浅,请楼主多发点这样的贴,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 qing01    时间: 2004-4-8 14:56

作者: twtlang    时间: 2004-4-14 20:03
谢谢楼主
作者: yyh75    时间: 2004-4-27 20:44
谢谢!!!
作者: meredith    时间: 2004-6-9 16:40
HURRICANE wrote:
   
  
  注意公差与毛胚深度,必要时把刀路按z差值降下去.

  
能说说怎么样把刀路按z差值降下去啊?
作者: HURRICANE    时间: 2004-6-9 16:47
meredith wrote:
   
   
  能说说怎么样把刀路按z差值降下去啊?

  
你想要z-10 ,而现在最底只到-9.9,你把整个刀路挪下去-0.1不就了事啦
  
公差几多就挪几多
作者: meredith    时间: 2004-6-9 17:12
不会吧,那样多不稳定啊,再说PM本身测量就不太好用啊
  
现在我用等高做一简单的方孔,公差为0.01,步距为1,可出来的刀路最后一刀离底面还有0.8左右(有时候只有0.2),不怎么解决啊?
作者: HURRICANE    时间: 2004-6-9 17:28
meredith wrote:
不会吧,那样多不稳定啊,再说PM本身测量就不太好用啊  
   
  现在我用等高做一简单的方孔,公差为0.01,步距为1,可出来的刀路最后一刀离底面还有0.8左右(有时候只有0.2),不怎么解决啊?

  
不会的,那是你毛胚深度忘了重定义吧,呵呵~~
其实还不如再做个清根刀路来得快
作者: meredith    时间: 2004-6-9 17:35
不好意思,毛坯不是已经定义好了吗?为什么要再定义毛坯深度啊?
  
用清根是可以,但如果等高能一步做到位,又何必清根呢?
  
我QQ85413555,非常感谢你回答
作者: lcjing    时间: 2004-6-11 11:32
对我这个处学者来说,这个教程太好了!可惜别的教程看不到!分太低!!
作者: andyhjy    时间: 2004-6-11 14:07
谢谢楼住
作者: san590600    时间: 2007-7-6 23:02
good
作者: san590600    时间: 2007-7-6 23:16
good
作者: caichunchao    时间: 2011-8-28 00:07
很好的资料.顶起来.
作者: ncscan    时间: 2011-8-28 21:48
不錯的資料,謝謝分享。
作者: shirong1987    时间: 2011-8-29 10:48

不錯的資料,謝謝分享。
不錯的資料,謝謝分享。
作者: yangyqlgh    时间: 2011-9-1 14:28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一下
作者: lizhimin363    时间: 2011-9-7 19:32
谢谢,laopu_sd 兄,受益匪浅

作者: cncwcom    时间: 2011-9-7 21:27
这种方法 在别的CAM中可能叫 3D等步距 保证曲面的光整,加工圆角曲面有大用途
作者: design7    时间: 2011-9-7 22:48
很好,受益匪浅,谢谢


作者: v8819511    时间: 2011-9-20 09:29
谢谢、受益匪浅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