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抛砖引玉讨论一下点造型 [打印本页]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09:38
标题: 【讨论】抛砖引玉讨论一下点造型
这是我学V5后做的第一个点造型的零件。
点数据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09:39
最终造型
作者: desertstar    时间: 2003-10-4 09:39
传个igs让我们也试试,ok?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09:41
这个件由于碎面太多,很繁琐,零零碎碎加起来化了两天时间。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09:43
这是今年6月做的一个保险杠的组件
图1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09:45
图2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09:45
图3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09:46
图4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09:46
点数据
图1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09:47
点数据  
图2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09:53
一点总结
1、做之前的规划至关重要。在做面之前,首先要将坐标系摆放至自觉最顺手的位置;同时脑袋里要有一个对曲面划分的大致规划。
2、尽量用简单曲面的组合去拟和复杂曲面,尽量少用自由曲面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4 10:20
好像scan也是用catia
我也准备上马catia,你那个点处理全放在catia里面作么。。
作者: ππ神醫    时间: 2003-10-4 15:59
三次元量測的方式來做的話 DSE & QSR 也就比就少有用處了
  
不過我試過將量測時如果有保留每段的 asc 資料,在導入時可一次複選所有的asc 檔案,並依附圖上紅圈處設定,在導入後直接就可以形成 scan ,就可以直接使用 "Curve from scan' 這個功能產生曲線了,我想是十分的方便的!
希望大家不要做苦力,從事逆向已經是一件辛苦的事了,能善用工具才可帶來便利!尤其是在建立曲線時,有這個工具大家可以試看看是否有所幫助!
作者: ππ神醫    时间: 2003-10-4 16:01
還有貼幾張到圖區去吧!::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4 19:27
imageware wrote:
好像scan也是用catia  
  我也准备上马catia,你那个点处理全放在catia里面作么。。

我的点处理全放在catia里面作的。最早在v5r9里感觉速度很慢;升到v5r11后,自我感觉要快多了。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5 17:36
ππ神醫 wrote:
三次元量測的方式來做的話 DSE & QSR 也就比就少有用處了  
  
  不過我試過將量測時如果有保留每段的 asc 資料,在導入時可一次複選所有的asc 檔案,並依附圖上紅圈處設定,在導入後直接就可以形成 scan ,就可以直接使用 "Curve from scan' 這個功能產生曲線了,我想是十分的方便的!  
  希望大家不要做苦力,從事逆向已經是一件辛苦的事了,能善用工具才可帶來便利!尤其是在建立曲線時,有這個工具大家可以試看看是否有所幫助!

  
问题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5 17:38
scan点云在surface里面这样很方便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5 20:45
ππ神醫 wrote:
三次元量測的方式來做的話 DSE & QSR 也就比就少有用處了  
  
  不過我試過將量測時如果有保留每段的 asc 資料,在導入時可一次複選所有的asc 檔案,並依附圖上紅圈處設定,在導入後直接就可以形成 scan ,就可以直接使用 "Curve from scan' 這個功能產生曲線了,我想是十分的方便的!  
  希望大家不要做苦力,從事逆向已經是一件辛苦的事了,能善用工具才可帶來便利!尤其是在建立曲線時,有這個工具大家可以試看看是否有所幫助!

做点造型真是苦力活,发这个帖子的目的也就是想共同探讨一下catia在点造型有什么快捷的方式。
另外,神医你量测得出的asc资料是否是G代码。我们现在拿到的点数据一般都是iges文件,不知有没有近似的功能。
作者: ππ神醫    时间: 2003-10-6 09:47

作者: ππ神醫    时间: 2003-10-6 09:49

作者: ππ神醫    时间: 2003-10-6 09:58

作者: ππ神醫    时间: 2003-10-6 10:00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6 10:51
谢谢神医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6 17:22
谢谢神医讲解
作者: ππ神醫    时间: 2003-10-6 18:34
和 Surfacer 比較起來如何呀? 可以說一下嗎?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6 19:55
ππ神醫 wrote:
和 Surfacer 比較起來如何呀? 可以說一下嗎?

  
我那前面不说了嘛你没看?
  
对于scan points,由于其有着明显的方向性(X,Y,Z).
在surface里面可以方便的炸开成三个方向上的scan points
尔后smooth,filter,fit很是方便
这点,现有的cax类软体还没法比。
作者: ππ神醫    时间: 2003-10-6 20:05
看不懂呀!給個 AVI 看看吧!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6 23:24
ππ神醫 wrote:
看不懂呀!給個 AVI 看看吧!

  
晕,冒死上传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6 23:26
2/4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6 23:27
3/6(6rar)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6 23:28
4/6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6 23:31

作者: imageware    时间: 2003-10-6 23:31

作者: ππ神醫    时间: 2003-10-7 16:28
先謝了!
  
看完之後覺得這方面 CATIA 就必需取得在三次元量測時的每一個線段的檔案比較方便辨識,但是在由掃瞄轉換成曲線這部份,我聽客戶說在Surfacer中每段掃瞄只能以一條雲形線貼合,如果是如此,CATIA 這方面就比較方便一些了!就不知是否客戶學藝不精了!但是聽說在實際的作業上此項功能好像也很少被運用,不知是什麼原因?
  
另外我很好奇 Surfacer 是如何能判斷這個點是屬於 X or Y or Z ?我想是否是依照量測的順序有關,如果沒有依順序量測時是否也可以判別?
作者: yksjk    时间: 2003-10-8 20:21
ππ神醫 wrote:
先謝了!   
   
  看完之後覺得這方面 CATIA 就必需取得在三次元量測時的每一個線段的檔案比較方便辨識,但是在由掃瞄轉換成曲線這部份,我聽客戶說在Surfacer中每段掃瞄只能以一條雲形線貼合,如果是如此,CATIA 這方面就比較方便一些了!就不知是否客戶學藝不精了!但是聽說在實際的作業上此項功能好像也很少被運用,不知是什麼原因?  
   
  另外我很好奇 Surfacer 是如何能判斷這個點是屬於 X or Y or Z ?我想是否是依照量測的順序有關,如果沒有依順序量測時是否也可以判別?

看了imageware的avi,我也在surface上试了一下。感觉surface的判定应该和测量顺序无关,可能就是把相同X or Y or Z坐标的点给组成一条scan了。
另外神医你说的“在Surfacer中每段掃瞄只能以一條雲形線貼合”的意思,是否是一条scan只能以一条spline贴合。在我试的过程中,一条scan是可以拟和成多条spine的。
imageware,我想请教一下,surface中的判定方法是否和我的感觉一致。另外,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不可以放大精度以让某个精度范围的点组成一条scan(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譬如x0y0z0、xo.01y50z0、x-0.02y100z0这样的点,suface能否自动识别成一条scan)。
作者: skymold    时间: 2003-10-9 08: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ππ神醫    时间: 2003-10-9 09:17
yksjk wrote:
   
  看了imageware的avi,我也在surface上试了一下。感觉surface的判定应该和测量顺序无关,可能就是把相同X or Y or Z坐标的点给组成一条scan了。  
  另外神医你说的“在Surfacer中每段掃瞄只能以一條雲形線貼合”的意思,是否是一条scan只能以一条spline贴合。在我试的过程中,一条scan是可以拟和成多条spine的。  
  imageware,我想请教一下,surface中的判定方法是否和我的感觉一致。另外,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不可以放大精度以让某个精度范围的点组成一条scan(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譬如x0y0z0、xo.01y50z0、x-0.02y100z0这样的点,suface能否自动识别成一条scan)。

  
原來是被別人誤導了,還好有求証一下,但是我想在感覺上是直線或是圓弧的時候應該也是要自己重繪吧!
還有我也想知道 surfacer 是怎麼分的! :d
作者: luara    时间: 2004-2-5 03:03
谢谢讲解
作者: chengxi    时间: 2004-4-2 16:31
高人就是高人啊,PF!!
作者: cjzhan2003    时间: 2004-4-23 15:28
请问yksjk 先生:为什么你扫的点这么稀疏?是不是用三坐标仪只测了特征点?我觉的为何不用ATOS扫描仪扫成很密的点云,导入CATIA中再用逆向模块做。我以前也做过类似的保险杠,觉的比你的要省力
作者: yksjk    时间: 2004-7-20 16:41
cjzhan2003 wrote:
请问yksjk 先生:为什么你扫的点这么稀疏?是不是用三坐标仪只测了特征点?我觉的为何不用ATOS扫描仪扫成很密的点云,导入CATIA中再用逆向模块做。我以前也做过类似的保险杠,觉的比你的要省力

由于我们的样件是拉延件,所以表面质量不是很好;另外,这种件都比较规则,划分区域很好划分。
如果用点云做的话,要调顺的话,反而比较费时费力。
自测特征点的话,反而自我感觉要快一点。像前面贴的保险杠组件,我一般两三天就能完成一付的造型
作者: wangwudi    时间: 2004-9-19 10:54
点造型正是在下想学的
作者: wangwudi    时间: 2004-9-19 10:55
小弟积分不够
作者: wangwudi    时间: 2004-9-19 10:58
顶顶顶
作者: xcf0011    时间: 2004-9-27 16:03
大大,厉害啊
作者: kerl liu    时间: 2004-10-14 21:41
   谢谢各位大侠,受益匪浅!!!!!
作者: 天涯凝望    时间: 2004-10-14 23:18
厉害,不顶都不行!
作者: lijd    时间: 2004-10-15 09:13
好貼,頂.
作者: spillerszr    时间: 2004-10-15 14:43
kuangding
作者: 老松树    时间: 2004-11-30 11:13
我一直做正向设计,逆向工程正想试试,
作者: ccacc    时间: 2004-12-4 15:30
说的都还不错。。。。。。。
作者: dilysdu    时间: 2004-12-6 17:45
什么啊前几个都下了后两个小积分不够,浪费时间吗?
作者: zw9513    时间: 2004-12-11 16:16
造型时,应该先去处杂点,调整坐标,然后根据特征做面
作者: baxiaoshi    时间: 2005-1-11 00:01
真厉害!!我也正在学,希望有一天能达到你的水平
作者: 阿波13579    时间: 2005-5-10 16:31

作者: CAXMAN731    时间: 2005-8-10 11:02
逆向工程,
作者: taecpd    时间: 2005-10-16 10:14
不错很有用
作者: zhuqi1993    时间: 2005-10-16 19:46
标题: 我是菜鸟,我想问一下坐标在CATIA里怎么调?谢谢!

作者: 楚文    时间: 2005-10-26 14:27
厉害
作者: 楚文    时间: 2005-10-26 14:28
haha
作者: auto-lyw    时间: 2005-10-28 21:15
楼主电晕能不能上传啊,给大家练练?涉及机密什么的就不麻烦了.
作者: mei8686    时间: 2005-10-29 22:06
又有了收获,呵呵
作者: 开水    时间: 2005-10-30 11:21
向斑竹致敬!!!
作者: budy    时间: 2005-10-30 19:27
先谢谢了.
作者: myfly0725    时间: 2006-4-7 11:20
呵呵,多谢帮主闷的经典解说 ,我先下了看看,学系一下
作者: anzi0    时间: 2006-12-19 15:41
CATIA了不起
作者: 爱在火星    时间: 2006-12-20 01:01
三座标点造型做的不错,其实点只是参照.做法还是平时的方法,就看人的思路了,本人做三座标点有两年,在CATIA做点开始第一个步骤就是移点,放在一个自己好做的地方,那一步真的好重要
作者: liao888kimo    时间: 2006-12-20 08:34
受益匪浅
谢谢各位大侠
作者: 15748219    时间: 2008-3-31 14:46
好深奥啊,看看先
作者: loshaifeng    时间: 2008-6-15 15:41
支持一下,学习逆向
作者: 6892868    时间: 2008-6-16 13:10
侃侃!!!!!!!!!!!!!!!!
作者: 做方圆    时间: 2008-6-23 13:09
dddddddddeee
作者: tttthhhh    时间: 2008-12-26 19:27
dingdingding
作者: tttthhhh    时间: 2008-12-27 15:16
ding顶起来看
作者: kuanghaitao    时间: 2009-1-3 11:15
受益匪浅.
作者: Jimmy_Luo_0711    时间: 2009-12-7 11:01
一直都是在做正向设计,开拓知识面。
逆向感觉好难啊!
谢谢各位的经验分享!
作者: 王波胜    时间: 2010-10-23 17:46
再来顶顶 要学习下了
作者: 王波胜    时间: 2010-10-23 17:48
再顶一次 要文件哦 呵呵
作者: 王波胜    时间: 2010-10-23 17:51
我怎么就下不了哦
作者: ccxcool    时间: 2010-12-7 13:20
真是不错的!
作者: a@301117    时间: 2010-12-10 10:24
領教!領教!
作者: lingyun759    时间: 2010-12-10 12:55
学习啦,很好,,,,
作者: QMKKX    时间: 2011-10-19 16:49
学习学习!!
作者: raynew    时间: 2016-8-21 19:10
都是高手呀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