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对非常规抽壳的一点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3-8-24 23:08
标题: 【讨论】对非常规抽壳的一点看法
      这几天闷人和新版主连续出了几个非常规抽壳的题目,认真的去做了下,蜻蜓不才,略谈浅见~
::l
      其实一个模型如果用常规方法抽壳无法完成时,就表明此模型的面特征已经超出可行范围,如【题目】悶人薄殼練習三) 和【题目】闷人薄壳练习一.
      个人认为碰到此类问题时我们只有2种选择,一是改变特征,包括修改一些有缺陷的面(如有收敛的),在可接受范围内改变面曲率来满足抽壳需要.二就是舍弃抽壳的厚度均匀精度.
     其实理由很简单,如果可以鱼和熊掌兼得的话SW自己早算出来了!
  硬干只是浪费时间.
     比如【题目】闷人薄壳练习一,就是因为面曲率小于抽壳可操作范围,所以我们如果不想改变外壳面的话就得选择放弃厚度的均匀,所以这题允许尖部4MM.
     再比如【题目】悶人薄殼練習三) 也是因为面曲率问题,当向内抽壳4MM时就会产生交错而失败,对这题如果想保证厚度均匀的话就必须修改面.让它符合相应的要求.
     本人觉得闷人和版主同时出这2个有代表性的抽壳题就是想让我们知道在碰到类似问题时的取舍.真的用心良苦哦~~很感谢!::{::g::r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薄看法~大家也可谈谈啦~::b::b::b
   
作者: Terrywinner    时间: 2003-8-24 23:43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选择问题:就是要求精度还是要求面的质量要好!::6::6::6
1.如果选择前者,那样可以用去除一半然后抽壳的方法来完成,就好像现在的这几条题目一样可以这样做,就是在尖点的地方有明显的缺陷!
2.如果我们要求的是面的质量,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做一下:就是先把尖点的地方用分割等方法去除,然后等距剩下的曲面,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或多个等距曲面了,然后可以运用填补的功能来补面,这样做出来的曲面的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然后缝补,再除料就可以做到了!
3.如果两者都要的时候,现在我还没有想到怎样做!
::F::F::F::F
这只是我的一点看法,大家可以积极的讨论一下,看看大家的方法如何,可以做一个交流提高!呵呵
作者: ygerb    时间: 2003-8-25 05:38
两位大大总结得极是,有你们这样精辟的“看法”,令偶等菜鸟少走很多弯路哦::y::y::y::r::r::r::K::K::K
作者: a9107032000    时间: 2003-8-25 07:15
謝謝各位大老ㄉ指點...小弟我除了學起來...只有頂
作者: hz8888    时间: 2003-8-25 09:37
有道理。::y::y::y
作者: wait4u    时间: 2003-8-25 10:29
胜读十年书啊!
作者: lhg    时间: 2003-8-25 11:58
这几天我被网络关了禁闭了。呜呜。。。希望这句话能发成功。
作者: winglion    时间: 2003-8-25 12:19
我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先来当个听客!
作者: wqh469    时间: 2003-8-25 13:27
  嗯!抽壳的功能本身比较简单,所以平时在这一块遇到问题就没有什么办法了。看来还是要在原理上作文章。谢谢。
作者: QianFD    时间: 2003-8-25 15:10
实在是高呀
作者: apsw    时间: 2003-8-25 17:52
先来当个听客!
作者: followyh    时间: 2003-8-25 18:56
蜻蜓和斑竹的总结确实精辟::y::y::y::y
  
看来做很多东西的时候要防患于未来,
毕竟抽壳能保证壁厚,又是一步到位:-d:-d
作者: quijote    时间: 2003-8-25 20:13
我的一种做法: 把顶切掉 尽量少切 但要保证余下的部分能直接抽壳2 抽壳当然是选顶和底两个面   这样抽出来顶上一个小洞 对小洞补面 选边线相切
对了 切之前 记得原来的面 等距保留一个
作者: Frank123    时间: 2003-8-26 09:07
谢谢Terrywinner版主
作者: 飞翔的蓝    时间: 2003-8-28 11:27
受益
作者: yzjzp    时间: 2003-8-28 12:36
向各位学习了
作者: 3dworks    时间: 2003-8-29 18:11
圣经
作者: Dick_lau    时间: 2003-8-29 18:48
::y::y说的真是精辟呀,,,
作者: kunrenren    时间: 2003-9-10 11:13
太好啦
  
感謝兩位
  
也感謝悶兄給了那麼多練習
作者: 梦幻森林    时间: 2003-9-10 11:20
好啊。。
作者: 菜虫    时间: 2003-9-14 02:55
楼主的话,可算是解释了让我长时期疑惑的一大类问题……
作者: gyc    时间: 2003-9-14 08:23
大大們真是好見解,讓唵多學了一些不得而解的東西::y::y::y
作者: image10    时间: 2003-9-14 21:05
      思路是好,但具体做又是另一回事。
作者: 拜丽德    时间: 2003-9-14 21:19
不常来,但过来就有收获,多谢!!!
作者: 歌君    时间: 2005-12-6 09:57
我完全支持
作者: hrtxiao    时间: 2005-12-6 10:18
ding
作者: hs_cls    时间: 2005-12-6 14:45
你们说的太高深了,看都看不明,,水平还没到你们的高度呢
作者: xiaoqiaolan    时间: 2005-12-6 19:35
謝謝兩位版大精辟的分析,總算對抽殼這一類題有個大概的了解了,現在再馬上做做悶人以前的題目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05-12-6 20:43
原帖由 xiaoqiaolan 于 2005-12-6 19:35 发表
謝謝兩位版大精辟的分析,總算對抽殼這一類題有個大概的了解了,現在再馬上做做悶人以前的題目

补充一点-----

个人感觉自2004起SW的抽壳放松了很多,也就是说本来因为曲率约制的抽壳失败可能很大程度上让你先生成.但是SW会提示~

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是很亲善的~

但是也就是说内壳的生成面是不严谨的.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对局部烂面进行修缮~否则一旦到了加工时有些地方还是会出问题的,经常表现的是丢面等现象.

工作必须严谨!不能因为SW抽壳功能的亲善而养成随意的习惯.要不好事就成坏事了~
作者: cffcht    时间: 2005-12-7 13:29
谢谢各位版大
作者: wsxl    时间: 2005-12-7 14:00
学习了,谢谢,希望这种讨论多一点
作者: A1B2C3E4    时间: 2005-12-10 12:31
路过蜻蜓不错啊肺腑之言受益非浅
作者: 龙云天下    时间: 2008-12-15 16:16
阅读精华。
作者: cjgj1226    时间: 2009-3-21 12:34
先当听众,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