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模具热处理后的刀路 [打印本页]

作者: he_shenfu    时间: 2003-8-24 18:57
标题: 【讨论】模具热处理后的刀路
加工后模具热处理,硬度hrc48,顶面磨的太多(2MM),本来顶面只能见光的.结果底面留量2.3,侧面0.3,怎么出刀路?
作者: he_shenfu    时间: 2003-8-24 19:07
顶一下
作者: totob    时间: 2003-8-24 19:20
HRC48,还能加工嘛。先把底面精铣到尺寸,能从外部或孔处进刀是最好的,螺旋下刀说实话有点勉强啦。每刀0.2mm慢慢做吧。
作者: he_shenfu    时间: 2003-8-25 18:57
totob wrote:
HRC48,还能加工嘛。先把底面精铣到尺寸,能从外部或孔处进刀是最好的,螺旋下刀说实话有点勉强啦。每刀0.2mm慢慢做吧。

许多底面,一个一个的做很麻烦,一起做吧又不好定制刀路(想斜向下刀或螺旋下刀),proe/nc的surface加工做这个比较烦,volume加工也不是很满意,如果能用指定底面留量和侧面留量,然后让软件自己算那就好了,也不知哪个软件擅长做这个,还有,如果斜爬的加工中能指定刀路圆滑的半径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大量使用斜爬加工了,主要是在拐角处刀叫的厉害,所以偶很少用斜爬.
作者: gaofang    时间: 2003-8-25 20:09
he_shenfu wrote:
   
  许多底面,一个一个的做很麻烦,一起做吧又不好定制刀路(想斜向下刀或螺旋下刀),proe/nc的surface加工做这个比较烦,volume加工也不是很满意,如果能用指定底面留量和侧面留量,然后让软件自己算那就好了,也不知哪个软件擅长做这个,还有,如果斜爬的加工中能指定刀路圆滑的半径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大量使用斜爬加工了,主要是在拐角处刀叫的厉害,所以偶很少用斜爬.

我知道有個軟件可以做﹐VISICAM聽說過嗎?看看是什么東東﹐傳個IGS上來看看﹐我來做做8D8D8D8D::h
作者: he_shenfu    时间: 2003-8-25 20:24
gaofang wrote:
   
  我知道有個軟件可以做﹐VISICAM聽說過嗎?看看是什么東東﹐傳個IGS上來看看﹐我來做做8D8D8D8D::h

谁都会碰到的问题啊,要什么iges?
  
我的设想是用local milling来做,比较慢,wf暂时只能使用部分新功能,也不稳定,如果是计算快的软件,那就比较好,但是数据的统一性又是问题,不知道ug来做怎样?
作者: mryjw    时间: 2003-8-25 21: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8-25 22:32
mryjw wrote:
这种问题,CIMATRON绝对能一个刀路解决,用SURFACE做毛坯,,必要的时候斜向下刀或螺旋下刀

  
cimation是可以做.但废刀很多.加工时间很长.
常见的软件里面ug应该是最好的.pro/nc也不错.
我现在每天都跟这些东西打交道.我都用pro/nc做的.
48度还不算太硬.我这里还有很多58度--62度的五金模,那才叫人头疼咧!!!!!
不好意思又看上你妹妹了.:D:D
作者: totob    时间: 2003-8-25 22:59
he_shenfu wrote:
   
  许多底面,一个一个的做很麻烦,一起做吧又不好定制刀路(想斜向下刀或螺旋下刀),proe/nc的surface加工做这个比较烦,volume加工也不是很满意,如果能用指定底面留量和侧面留量,然后让软件自己算那就好了,也不知哪个软件擅长做这个,还有,如果斜爬的加工中能指定刀路圆滑的半径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大量使用斜爬加工了,主要是在拐角处刀叫的厉害,所以偶很少用斜爬.

  
你的意思是不想编程时太复杂对吧,那就编一个粗加工程序,侧面留0.4mm,底部留2.3mm。然后用Pro/e来个二次开粗。
不过智能化必然抬刀多,如果你的底面是平面的话,还是2D来的简洁,不过Pro/E做2D。。。
作者: mryjw    时间: 2003-8-25 23: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8-25 23:43
mryjw wrote:
那位WU兄, 我敢打赌你的CIMATRON用得绝对是个入门级

  
或许吧!
我的意思是只做底部余量多的地方.
cimation好像会连侧面余量少的地方也加工.
不知道你有没有加工过热处理的模具.
如果你加工过肯定对cimation的这个功能算出来的刀路不满意.
因为模具热处理回来后给做模具的磨成什么样子很难说.
所以cimation的这个功能显得有点无能为力了.
作者: totob    时间: 2003-8-26 06:20
唉。。。因你的评价,所以我想说几句。。。
不过。。。还是算了。。。
只是想告诉你目前应该任何一个软件作二次加工从技术上讲都应该很不错吧,仔细在多看看相应的软件。
作者: opengl    时间: 2003-8-26 09:01
he_shenfu wrote:
   
  许多底面,一个一个的做很麻烦,一起做吧又不好定制刀路(想斜向下刀或螺旋下刀),proe/nc的surface加工做这个比较烦,volume加工也不是很满意,如果能用指定底面留量和侧面留量,然后让软件自己算那就好了,也不知哪个软件擅长做这个,还有,如果斜爬的加工中能指定刀路圆滑的半径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大量使用斜爬加工了,主要是在拐角处刀叫的厉害,所以偶很少用斜爬.

  
UG可以.
作者: he_shenfu    时间: 2003-8-26 09:48
mryjw wrote:
这种问题,CIMATRON绝对能一个刀路解决,用SURFACE做毛坯,,必要的时候斜向下刀或螺旋下刀

HRC48肯定要斜向或螺旋,除非你跟老板有仇
偶听说cm做刀路很快,就是觉得数据的统一性不好,所以一直没有用。
主要想听听ug的想法
作者: opengl    时间: 2003-8-26 10:16
UG可以指定每个面的余留量.
  
我们这里模具热处理后,难加工的,就电火花加工.
  
或者你贴个图片来看看,大家讨论讨论.
作者: he_shenfu    时间: 2003-8-26 10:21
opengl wrote:
UG可以指定每个面的余留量.  
  
  或者你贴个图片来看看,大家讨论讨论.

偶在网吧上网,今天要求老板申请宽带,要不然,不干了
一有机会,就贴上来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8-26 12:02
totob wrote:
唉。。。因你的评价,所以我想说几句。。。  
  不过。。。还是算了。。。  
  只是想告诉你目前应该任何一个软件作二次加工从技术上讲都应该很不错吧,仔细在多看看相应的软件。

  
是有很多的软件很不错.我只是说我们大中国地区流行的几个软件而已.
热处理后的模具给做模具的磨掉后的那个形状的二次粗加工和你想的开完粗就做的二次粗加工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48度的模具还不算太硬,但刀路稍有点不好,你的刀具可能会玩完喔!
作者: totob    时间: 2003-8-26 13:49
         是这样啊,模具热处理后,会磨四个基面,以及顶面和底面。
  
          对加工构成影响的就是磨顶面了,不过做加工时就一般必需要考虑到这一点,比如粗加工时,从工艺上就加深0.2~0.3mm,热处理后磨掉顶面0.2~0.3mm后,余量和预想的比较,应该是差不多的。
  
          当然对这一贴的提问,一开始没预计到顶面会矮2.3mm,现在怎么办呢?只要支持可以定义曲面有不同偏移余量的CAM软件,都可以做到重建一个适合了粗加工以及铲掉2.3mm顶面的二次加工毛坯模型(不再以粗加工的模型为准),以逼近真实的加工状态,最后做二次开粗和粗加工。
  
           当然cimatron对此能做的很好,我也相信楼主用pro/e也可做到,祝好运!
作者: he_shenfu    时间: 2003-8-26 18:13
wuwanyi wrote:
   
  
  是有很多的软件很不错.我只是说我们大中国地区流行的几个软件而已.  
  热处理后的模具给做模具的磨掉后的那个形状的二次粗加工和你想的开完粗就做的二次粗加工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48度的模具还不算太硬,但刀路稍有点不好,你的刀具可能会玩完喔!

::y::y::y::y
我认为就是淬火后的精加工才显英雄本色,我现在做的自我感觉不是很如意,公司又没有上网,唉。
顶面的留量不是我没有考虑到,而是因为我公司没有磨床,是外协,所以他们是那边好磨就磨那边的。
作者: totob    时间: 2003-8-26 20:51
     这个问题经常会遇到,热处理前做好的后续程序不能直接用了。。。需要增加一个二次开粗程序。只要做好了这道工序,保证精加工时有足够小而均匀的余量,那么精加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你在精加工时断刀,不要只顾埋怨软件,要想想你的精加工策略是否合理,是否有大余量处没有半精加工到位。
  
     cimatron的毛坯除了能一直智能记忆上道工序外,还能在任意时候插入一个新毛坯以暂时取代原毛坯。象上述这个问题就可以引入重建一个考虑了磨去顶面2mm的粗加工残余毛坯,来临时替代掉原毛坯,做一次二次开粗。以使余量均匀。然后按原有方案做精加工。
  
     不过其实任何CAM软件都有做这个的最简洁方法:那就是把你原有的那个粗加工刀路,向上抬高2mm(你磨去的量),这样的残余毛坯就是完全和你的实际工件的状况一模一样了。
    
      这样的二次开粗还会有问题么?以后的精加工还会有问题吗?
作者: ymgd    时间: 2003-8-26 21:38
totob wrote:
      这个问题经常会遇到,热处理前做好的后续程序不能直接用了。。。需要增加一个二次开粗程序。只要做好了这道工序,保证精加工时有足够小而均匀的余量,那么精加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你在精加工时断刀,不要只顾埋怨软件,要想想你的精加工策略是否合理,是否有大余量处没有半精加工到位。  
  
       cimatron的毛坯除了能一直智能记忆上道工序外,还能在任意时候插入一个新毛坯以暂时取代原毛坯。象上述这个问题就可以引入重建一个考虑了磨去顶面2mm的粗加工残余毛坯,来临时替代掉原毛坯,做一次二次开粗。以使余量均匀。然后按原有方案做精加工。  
  
       不过其实任何CAM软件都有做这个的最简洁方法:那就是把你原有的那个粗加工刀路,向上抬高2mm(你磨去的量),这样的残余毛坯就是完全和你的实际工件的状况一模一样了。  
        
        这样的二次开粗还会有问题么?以后的精加工还会有问题吗?

  
这样才叫把软件吃透了。::y::y::y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8-27 22:07
totob wrote:
      ............................
  
      不过其实任何CAM软件都有做这个的最简洁方法:那就是把你原有的那个粗加工刀路,向上抬高2mm(你磨去的量),这样的残余毛坯就是完全和你的实际工件的状况一模一样了。  
        
        这样的二次开粗还会有问题么?以后的精加工还会有问题吗?

  
totob兄对cimation的见解很深.碎火后的模具好像还不是很了解.
这样的方法还是不能直接应用在碎火后的模具上.简单的还可以,形状复杂的就不行了,虽然不会出事,但效率不高.
精加工问题很多.主要是看刀具的耐磨性.做程式是正常的做法,但实际加工往往有很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出现.很多地方精度达不到得不停的补刀路.一个字"烦".
作者: totob    时间: 2003-8-27 23:46
   我是做模具的,精加工也是淬火后加工。 所以我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不过我很少在加工进程中补刀路。
     
     总的来说,在热处理后精加工有几个问题:
  
1、余量的把握。
          残余毛坯很重要,这是分析余量的基础,只要达到了完全的仿真,余量是可把握住的。不同的余量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关于余量的问题,你可参考一下powermill的思路,针对去余量策略,powermill会在一付模具加工过程中多次、多种方式的去除余量,以保证后续加工能正常进行。
  
2、精加工的策略。
         精加工淬火件是对刀具刚性、耐磨性的考验。如何从减少刀具受力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是编程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精加工策略越丰富的CAM软件在这方面越得心应手。
  
3、走刀速度的控制。
         精加工淬火件时,走刀速度也是很重要的,控制不好,要么工具弹伤,要么刀具折断。其实PRO/E有Vericut,不知道Pro/E的用户用此功能多吗?反正我用Pro/e时,是必用的。针对余量的多少,有等功率、急拐角、吃刀量进行优化。有了这个,精加工时机床操作员就不用守在机床边,提心吊担的握着走刀旋钮变来变去了。 说到这里我还是很推崇cimatron和powermill,它们会把最新的加工技术融汇到软件中去。如急拐角,刀具在拐角处受力很大,声音增大,刀具容易弹刀。而cimatron和powermill在拐角处的摆线加工就完美的解决了此问题。
  
      小结:
     不要怕多用刀具,刀具组合越细密,加工越容易。
  
     加工策略上要保证不能紧擦着侧壁走刀,每刀的余量都要连续,不能有急剧变化。
  
     另外要说的是,一个画家要胸有成竹,才能做出好画;一个好的程序员也要做到余量尽在心中,余量的分布、余量的多少在脑海里都要有数,才能编出好的程序。之所以会有人在加工过程中被操作工不停的要求补刀,就是余量没控制好,相应的程序不适合相应的余量加工,需要改刀路或对余量大处进行局部加工。我不能自谦为高手,但我也基本做到了不用仿真,不用增补程序。当然有很多人比我做得还好,需要我学习。
作者: he_shenfu    时间: 2003-8-28 12:06
totob wrote:
   我是做模具的,精加工也是淬火后加工。 所以我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不过我很少在加工进程中补刀路。  
     
     总的来说,在热处理后精加工有几个问题:  
  
  1、余量的把握。  
          残余毛坯很重要,这是分析余量的基础,只要达到了完全的仿真,余量是可把握住的。不同的余量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关于余量的问题,你可参考一下powermill的思路,针对去余量策略,powermill会在一付模具加工过程中多次、多种方式的去除余量,以保证后续加工能正常进行。  
  
  2、精加工的策略。  
         精加工淬火件是对刀具刚性、耐磨性的考验。如何从减少刀具受力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是编程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精加工策略越丰富的CAM软件在这方面越得心应手。  
  
  3、走刀速度的控制。  
         精加工淬火件时,走刀速度也是很重要的,控制不好,要么工具弹伤,要么刀具折断。其实PRO/E有Vericut,不知道Pro/E的用户用此功能多吗?反正我用Pro/e时,是必用的。针对余量的多少,有等功率、急拐角、吃刀量进行优化。有了这个,精加工时机床操作员就不用守在机床边,提心吊担的握着走刀旋钮变来变去了。 说到这里我还是很推崇cimatron和powermill,它们会把最新的加工技术融汇到软件中去。如急拐角,刀具在拐角处受力很大,声音增大,刀具容易弹刀。而cimatron和powermill在拐角处的摆线加工就完美的解决了此问题。  
  
      小结:  
     不要怕多用刀具,刀具组合越细密,加工越容易。  
  
     加工策略上要保证不能紧擦着侧壁走刀,每刀的余量都要连续,不能有急剧变化。  
  
     另外要说的是,一个画家要胸有成竹,才能做出好画;一个好的程序员也要做到余量尽在心中,余量的分布、余量的多少在脑海里都要有数,才能编出好的程序。之所以会有人在加工过程中被操作工不停的要求补刀,就是余量没控制好,相应的程序不适合相应的余量加工,需要改刀路或对余量大处进行局部加工。我不能自谦为高手,但我也基本做到了不用仿真,不用增补程序。当然有很多人比我做得还好,需要我学习。

  
::y::y::y::y::y
作者: wuwanyi    时间: 2003-8-28 16:04
::y::y::y
::y::y::y::y::y::y::y::y
作者: sws    时间: 2003-8-28 17:02
我用6刃镀钛刀每刀0.05高速干切削,一个字---------亮::y
作者: ycyddh    时间: 2003-10-2 23:54
漂亮
作者: lmcad    时间: 2004-2-14 17:48
UG做这个方便,把原来的图抬高2.3后作为毛坯。然后做型腔铣就好了。方便快捷。
作者: _MyST_Rains    时间: 2004-2-14 17:57
he_shenfu wrote:
加工后模具热处理,硬度hrc48,顶面磨的太多(2MM),本来顶面只能见光的.结果底面留量2.3,侧面0.3,怎么出刀路?

PW可以,也很简单,
1MIN搞定
作者: sinderal    时间: 2004-2-15 01:43
把老帖都翻出來了...
作者: _MyST_Rains    时间: 2004-2-16 19:49
靠,IAMCAD搞的,
不是我,
5555555~~~~~~~~~~~~~
作者: 成浪    时间: 2004-2-16 20:14
UG一样可以控制拐角.变走速加工.但刀具与加工工艺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RAY    时间: 2004-2-17 13:03
wuwanyi wrote:
   
  
  cimation是可以做.但废刀很多.加工时间很长.  
  常见的软件里面ug应该是最好的.pro/nc也不错.  
  我现在每天都跟这些东西打交道.我都用pro/nc做的.  
  48度还不算太硬.我这里还有很多58度--62度的五金模,那才叫人头疼咧!!!!!  
  不好意思又看上你妹妹了.

  
你一定与Cim有仇, 我Cut 64rc D2未曾断刀, 最重要是要slow speed fast feed, and small cut with climb milling. 最好是用手磨的旧刀.
作者: he_shenfu    时间: 2004-2-21 23:07
RAY wrote:
   
  
  你一定与Cim有仇, 我Cut 64rc D2未曾断刀, 最重要是要slow speed fast feed, and small cut with climb milling. 最好是用手磨的旧刀.

如果是proe的part,做这个很简单,没有费刀
偶主要是考虑如果有一天是iges文件,有点麻烦
作者: macam    时间: 2004-2-29 09:13
RAY wrote:
   
  
  你一定与Cim有仇, 我Cut 64rc D2未曾断刀, 最重要是要slow speed fast feed, and small cut with climb milling. 最好是用手磨的旧刀.

  
sws wrote:
我用6刃镀钛刀每刀0.05高速干切削,一个字---------亮::y

  
受教::y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