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加分题】活跃一下吧?一个胀形产品.(2分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2 09:10
标题: 【加分题】活跃一下吧?一个胀形产品.(2分题)
外径为ф8.5壁厚为0.5,材料为不锈钢管
能说出其基本思路,,,
模具结构简单。。。。。
可以不画模具图。。。
画一下组装图为佳。。。
半个月后我把我设计的模具图给大虾们评价一下。。。
虽然对高手们来说很简单,,,,
不为什么只为活跃一下。。。
当然最主要是庆祝一下我们五金版开张吧??????
小意思请笑纳。。。:-P
(申明一点我不是高手这个产品模具图是我画的但思路是我老大给的)
作者: skymold    时间: 2003-8-12 09: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exsung    时间: 2003-8-12 12:47
支持一下,做得不错的加两分::{::{::g::g8D
作者: suwenyong    时间: 2003-8-12 13:08
沒做過,學習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2 13:20
斑竹大哥都发话了。。。
还不快动手,,,,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加油吧????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2 13:23
suwenyong wrote:
沒做過,學習

  
想一下吧???
其实也不是很难。。。
看一下胀形模具资料吧????
有起发的…..
换一下以前以惯的设计方式吧!
作者: jeason    时间: 2003-8-13 09:10
飘舟 wrote:
外径为ф8.5壁厚为0.5,材料为不锈钢管  
  能说出其基本思路,,,  
  模具结构简单。。。。。  
  可以不画模具图。。。  
  画一下组装图为佳。。。  
  半个月后我把我设计的模具图给大虾们评价一下。。。  
  虽然对高手们来说很简单,,,,  
  不为什么只为活跃一下。。。  
  当然最主要是庆祝一下我们五金版开张吧??????  
  小意思请笑纳。。。:-P  
  (申明一点我不是高手这个产品模具图是我画的但思路是我老大给的)

  
没做过这种产品,感觉应该在要涨形的部位先使它预变形(如内压,拉伸什么的),再两头压使起涨形
瞎掰的:I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3 09:18
jeason wrote:
   
  
  没做过这种产品,感觉应该在要涨形的部位先使它预变形(如内压,拉伸什么的),再两头压使起涨形  
  瞎掰的:I

鼓励一下....
有点道理...
画一个模具组装图出来....
版竹会奖励你的....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3 09:19
skymold wrote:
没有做过这一类的.向大家学习!

  
也向你学习....
作者: lystrung    时间: 2003-8-13 09:31
没做过,期待!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3 10:11
lystrung wrote:
没做过,期待!

  
那就多想一下吧???
作者: WGXXR    时间: 2003-8-13 10:22
我上次去应聘,见一个做观后镜的汽配厂有这种产品,但我没看到模具。
希望向大家学习
作者: jeason    时间: 2003-8-13 10:25
先来一个
  
加两分::{::{::g::g----alexsung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3 10:37
其它的大虾还有其它的设计方法不::?::?::?::?::?
想一下吧????
作者: Reboy    时间: 2003-8-13 12:31
用什么机器?
是冲床?还是液压机器?
否则模具会不同.
不知班长是否认为有道理?
  
只为开拓思路,机床不限,但求新颖实用---alexsung
作者: kunrenren    时间: 2003-8-13 16:44
jeason wrote:
先来一个  
  
  加两分::{::{::g::g----alexsung

  
又学一招::y
作者: JPVIPGAH    时间: 2003-8-13 19:44
没有那么复杂的模具结构吧
我看到过的很简单的,上下模一冲就可以了
作者: 模神    时间: 2003-8-13 20:36
用橡胶也可以.
作者: boss13    时间: 2003-8-13 21:29
模神 wrote:
用橡胶也可以.

  
::y0.5的板用橡胶没问题
作者: www007    时间: 2003-8-14 02:09
jeason wrote:
先来一个  
  
  加两分::{::{::g::g----alexsung

这样点生产?,一天能做多少个?
作者: www007    时间: 2003-8-14 02:15
模神 wrote:
用橡胶也可以.

变形位包两片只有1.4(T=0.5),用橡胶是不是................?看来还是用机械压倒好点吧,那东东是不是外观件?
作者: www007    时间: 2003-8-14 02:20
飘舟 wrote:
外径为ф8.5壁厚为0.5,材料为不锈钢管  
  能说出其基本思路,,,  
  模具结构简单。。。。。  
  可以不画模具图。。。  
  画一下组装图为佳。。。  
  半个月后我把我设计的模具图给大虾们评价一下。。。  
  虽然对高手们来说很简单,,,,  
  不为什么只为活跃一下。。。  
  当然最主要是庆祝一下我们五金版开张吧??????  
  小意思请笑纳。。。:-P  
  (申明一点我不是高手这个产品模具图是我画的但思路是我老大给的)

外径为ф8.5壁厚为0.5,材料为不锈钢管 ......飘MM变形位外径是多少?
作者: andy_w2001    时间: 2003-8-14 08:12
jeason wrote:
先来一个  
  
  加两分::{::{::g::g----alexsung
>>
>>巴错..巴错...
我的思路是,用油压机,两头压中间模腔加优力胶成形..简单................
作者: zhengui    时间: 2003-8-14 08:54
jeason wrote:
先来一个  
  
  加两分::{::{::g::g----alexsung

  
本人觉得这种方法用在这里非常不合理!模具能否达到产品的要求不说。生产一个产品起码15分钟以上。就这个产品来说,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做个夹具在车床上加工出来。便、靓、快。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4 14:11
Reboy wrote:
用什么机器?  
  是冲床?还是液压机器?  
  否则模具会不同.  
  不知班长是否认为有道理?  
   
  只为开拓思路,机床不限,但求新颖实用---alexsung

  
呵……………………
思路不错。。。
动一下手吧???
用油压机你试着设计一下吧。。。
画一个组装图出来。。。
叫班竹和大虾们给你评一下。。。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4 14:14
andy_w2001 wrote:
>>  
  >>巴错..巴错...  
  我的思路是,用油压机,两头压中间模腔加优力胶成形..简单................

  
:O):O)
画出来我们见识一下啊!!!!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4 14:15
zhengui wrote:
   
  
  本人觉得这种方法用在这里非常不合理!模具能否达到产品的要求不说。生产一个产品起码15分钟以上。就这个产品来说,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做个夹具在车床上加工出来。便、靓、快。

  
兄弟是胀形的。。。
必须用冲压机。。。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4 14:16
www007 wrote:
   
  外径为ф8.5壁厚为0.5,材料为不锈钢管 ......飘MM变形位外径是多少?

  
可以装ф8.7的弹簧就行.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4 14:18
zhengui wrote:
   
  
  本人觉得这种方法用在这里非常不合理!模具能否达到产品的要求不说。生产一个产品起码15分钟以上。就这个产品来说,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做个夹具在车床上加工出来。便、靓、快。

  
呵^.^
我们公司生产这东东一个小时可以生产150PCS,(正常状态下)
作者: KAILL    时间: 2003-8-14 17:00
见笑!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4 17:05
KAILL wrote:
见笑!

  
::y::y::y
不错吗???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4 17:06
www007 wrote:
   
  变形位包两片只有1.4(T=0.5),用橡胶是不是................?看来还是用机械压倒好点吧,那东东是不是外观件?

  
别光说不做啊!!!!
作者: KAILL    时间: 2003-8-14 17:11
补充一下。
  
加一分,还没有答案使凸出部分并紧::b----alexsung
作者: jjmmx    时间: 2003-8-14 17:27
jeason wrote:
先来一个  
  
  加两分::{::{::g::g----alexsung

  
这样胀,到一定大小时,会裂开,但在有效尺度内成形的产品是很好,
而用机械挤压的方法也可成形但光洁度总觉得有点不如意。
作者: jeason    时间: 2003-8-15 15:05
jjmmx wrote:
   
   
  这样胀,到一定大小时,会裂开,但在有效尺度内成形的产品是很好,  
  而用机械挤压的方法也可成形但光洁度总觉得有点不如意。

  
::y::y.真正要做的话是还有很多问题的.能知道这些问题点老兄应该是做过此类产品的吧,我只是瞎搞一下,见笑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15 15:50
jeason wrote:
   
  
  ::y::y.真正要做的话是还有很多问题的.能知道这些问题点老兄应该是做过此类产品的吧,我只是瞎搞一下,见笑

  
常有问题如下:起皱、重叠(两层)、胀形小、胀形不起、刮伤。最近生产老出问题把我给累死了。。。
各位大虾帮我分析一下吧???
有什么解决的方案。。。
多谢了。。。
作者: wfccc    时间: 2003-8-15 17:11
随便说说,不对的话,不要向我丢砖头.向各位学习
  
一套:用橡胶胀型
二套"挤型
作者: sui    时间: 2003-8-15 21:39
共两工程:
1,凸模为略小于管子内径的冲头,凹模为可侧开形式,中间做成圆孔,直径比管径大3-6条。相应部位留出形腔。工作时管子内置橡胶冲胀。
2,凸凹模做成双层结构,并可以侧开,一次挤出圆箍!
作者: cxllook    时间: 2003-8-16 11:58
我看這樣做還可以,利用油壓機來做.請各位指點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8-21 15:25
这几天我不在怎么又沉下去。。。
不行
顶回去。。。
作者: hydezh    时间: 2003-8-21 16:40
我们厂做摩托车经常有这种结构。用油压机挤压, 如果要求精度高可以多加几级结构。
不知能否加分
槽要求是凸的---alexsung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1 1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ngchih    时间: 2003-8-21 17: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9-2 16:42
不好意思!!!
过了半个月了。。
因为最近公司上网比较困难。。。
请各位谅解。。。
先来一张。。。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9-2 16:58
三维图中各活动块之间的弹簧、上模结构我省略了…
各活动块配用弹簧后放入模框内,,,,
上模块压入下模左右滑动块挤压成形!!!
作者: 离家程    时间: 2003-9-4 17:59
不好意思,没看懂!
是液压涨形还是挤压变形?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9-4 18:07
离家程 wrote:
不好意思,没看懂!  
  是液压涨形还是挤压变形?

  
油压机
我只画了下模
下模还有模框和顶杆我没有画。。
多想一下吧???
自然就懂了。。
作者: 小青    时间: 2003-9-5 08:11
我想还是应该画一下完整的装配图才是这样才有讨论的意义.
你说是吧!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9-5 09:19
小青 wrote:
我想还是应该画一下完整的装配图才是这样才有讨论的意义.  
  你说是吧!

  
好吧??
等我忙完了。。
有时间再给你们画吧???
作者: 4031166    时间: 2003-9-5 17:15
没做过,学习。
作者: ladybird92    时间: 2003-9-10 14:34
还是讲细些好,是两个滑块沿轴向挤压成型吗
作者: 2002xyq    时间: 2003-9-11 16:35
我也示意的画一个,利用聚氨酯橡胶的弹性及强度来成型管胚
聚氨酯在上下凸模的轴向压缩下,往径向扩张,而管胚呢将往凹模内腔成型,在这里聚氨酯的外形尺寸很重要。
作者: 飘舟    时间: 2003-9-12 22:08
各位对不起。。
因为最近很忙没有时间。。
所以一直都没有把总装图画出来。。
敬请谅解。。
下周未我有时间再把它画出来。。
作者: 断箭    时间: 2003-9-15 12:12
如果是我,工件夹在旋转模具上(凹模),凸模深入管内,模头可转,并可做径向移动,以达到滚形深度的尺寸要求::i::i
简图:
作者: WMWM    时间: 2003-9-23 21:16
請班主指教,希望加點分鼓勵鼓勵
作者: WMWM    时间: 2003-9-25 09:29
剛才不清楚再來一張
模具動作說明﹕
1﹐將優力膠放入不鏽管內﹐放在下模上
2﹐上模后面加蝶形彈簧﹐保証上下模先閉合
3﹐上下模閉合好后﹐行位在斜壓塊(未畫)作用下向中間并攏
4﹐行位向中間行至一定距離優力膠開始將不鏽鋼管擠變形
5﹐成形好后﹐行位后退﹐上下模分開﹐優力膠回復原形從鋼管拿出
6﹐OK
作者: fobiwwxf    时间: 2003-9-26 11:38
首先来说,材料的待加工段要预热(这点大家都知道)
第二我认为他的想法有问题,胀中间的形状时堵头很难放进去,取出来就更难了。而且这种做法效率也太低点了吧
作者: fobiwwxf    时间: 2003-9-26 12:38
我也来一个,不过做完以后觉得和前面一个差不多
这个先注液压油,然后活塞进去,排气,然后堵孔,加压,成形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