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sw能做到,se却不能 [打印本页]

作者: hlp    时间: 2003-8-5 17:50
标题: 【讨论】sw能做到,se却不能
如图,首先做一个零件。
  
se无版主,代加1分
--darkhorse
   2003.8.7

作者: hlp    时间: 2003-8-5 17:55
在装配模型中插入这个零件,再在装配中生成新零件,利用第一个零件边线生成一个成角度的参考平面,在此参考面作草图拉伸到第一个零件的球面。
作者: hlp    时间: 2003-8-5 18:01
问题是在se装配中生成的新零件草图拉伸无法选中前一个零件的特征面。
作者: liumingcz    时间: 2003-8-5 20:05
是的,至少V12(我还在用)不能。
作者: hz8888    时间: 2003-8-5 23:52
SE14也不能。
作者: 987654321    时间: 2003-8-6 09:26
各位,我SE不太熟,但我认为就上例而言,SE能做到,现与各位讨论:
  
关键是
  
1 在装配中建立第二个零件后,双击进入其零件环境;
2 选择INSERT -> INTER-PART COPY;
3 选择零件1,OK,选择如图所示的三个面,OK,零件二中建立一个包含以上三个面的链接特征(至此,要用到的零件一中的面在零件二中均可选);
4 利用两个平面建立过棱边的倾斜草图平面,在其上作草图;
5 将草图拉伸到球面。
作者: 987654321    时间: 2003-8-6 09:29
零件及装配
作者: barkley    时间: 2003-8-6 10:13
可以做到啊
就是用SE Part裡面的Interpart copy
呵呵
提這問題的老兄
你要熟SE的功能以後
再來踢館啦
不然很丟臉的
不知道SW2004是否有曲面階數的功能
我想沒有吧
昨天看了SW2004介紹
其實很多新功能都是和SE14新功能類似
這代表什麼
呵呵一個是親娘生的
一個是在外面領養的
核心是SE自己本公司的
當然SW新版會比SE慢摟
在此不是說SW功能不好 其實兩套軟體差不多
沒有什麼做不做得到的
關鍵在於用幾個步驟做到吧
大家SE夥伴加油喔
作者: neuw    时间: 2003-8-6 11:04
barkley wrote:
可以做到啊  
  就是用SE Part裡面的Interpart copy  
  呵呵  
  提這問題的老兄  
  你要熟SE的功能以後  
  再來踢館啦  
  不然很丟臉的  
  不知道SW2004是否有曲面階數的功能  
  我想沒有吧  
  昨天看了SW2004介紹  
  其實很多新功能都是和SE14新功能類似  
  這代表什麼  
  呵呵一個是親娘生的  
  一個是在外面領養的  
  核心是SE自己本公司的  
  當然SW新版會比SE慢摟  
  在此不是說SW功能不好 其實兩套軟體差不多  
  沒有什麼做不做得到的  
  關鍵在於用幾個步驟做到吧  
  大家SE夥伴加油喔

我不懂SE,但是如果做这些操作一定要把其他的零件的某些东西复制到新建零件中,冗余特征太多,不怎么能体现TOP-DOWN设计的意思了。
作者: liumingcz    时间: 2003-8-6 12:23
neuw wrote:
   
  我不懂SE,但是如果做这些操作一定要把其他的零件的某些东西复制到新建零件中,冗余特征太多,不怎么能体现TOP-DOWN设计的意思了。

  
冗余特征到是不多,只一个,前面的这位仁兄提的方法非常好。::y
但是这点上与SW比是有点问题。除非你在创建新零件后都能成功的删除父代,否则,即使是一个特征但是对装配数据库打开的效率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链接的问题造成大型装配的打开很慢。
作者: liumingcz    时间: 2003-8-6 12:46
liumingcz wrote:
   
  
  冗余特征到是不多,只一个,前面的这位仁兄提的方法非常好。::y  
  但是这点上与SW比是有点问题。除非你在创建新零件后都能成功的删除父代,否则,即使是一个特征但是对装配数据库打开的效率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链接的问题造成大型装配的打开很慢。

  
总的来说大型装配的运行速度与零件数及其特征数有关。子装配嵌入可提高运行速度,但是减慢打开速度。
  
不过用SE这么长时间,还是没学透,汗!
作者: liumingcz    时间: 2003-8-6 12:49
liumingcz wrote:
   
  
  冗余特征到是不多,只一个,前面的这位仁兄提的方法非常好。::y  
  但是这点上与SW比是有点问题。除非你在创建新零件后都能成功的删除父代,否则,即使是一个特征但是对装配数据库打开的效率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链接的问题造成大型装配的打开很慢。

  
总的来说大型装配的运行速度与零件数及其特征数有关。子装配嵌入可提高运行速度,但是减慢打开速度。
  
不过用SE这么长时间,还是没学透,汗!
  
编辑贴子时按错,竟不能删。
作者: hlp    时间: 2003-8-6 13:16
多谢各位的回复。我不是来踢馆的,某些方面我对于sw的满意度还不如对se,比如实时阴影、渲染和扫掠的正确实现,se都比sw要好,这在我早先的帖子里早有提及。
  
我只是希望更方便的使用se。不管怎么说,se的这个方法是效率比较低的,如果在设计中每个在位编辑的新零件都要这样干,还是很慢的。
  
另外还有一问,还望各位赐教。
  
请看图,一个立方体中间有一个方孔。
作者: hlp    时间: 2003-8-6 13:20
借助sw2003的多实体功能,我们给上边的零件增加一个特征:以孔底轮廓作为派生草图,拉伸到前表面,但是选择不合并特征,结果如图。
作者: hlp    时间: 2003-8-6 13:25
最终。。
  
而如果选择合并结果,就看不到表面的小长方形了。这个功能在某些时候会很有用,可以省去两个零件装配的麻烦。可是我在se14中就是没法实现不合并结果。
作者: hlp    时间: 2003-8-6 13:31
同一表面的两个面。
作者: liumingcz    时间: 2003-8-6 13:54
hlp兄说的是,此功能在零件环境也难处理。但是在SE装配中操作很快。连零件及草图总计也只需鼠标点十来下。
刚才还有没说清的情况,就是在SE中装配中生成零件可以很方便的提取以前零件的轮廓。并可捕前零件的点特征作为拉伸限位。
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在装配环境做。直接在装配中画外框,然后存盘,创建下一件。用提取,然后拉到对角顶点。这样操作与在一个件中分离实体相比只多了中间存盘一步。
  
总的说来我认为SE的建模效率很高,追求点击率少显得太过,但是操作的灵活性有些问题。
  
原来做课件的贴图,不同件贴不同纹理
作者: neuw    时间: 2003-8-6 14:11
多实体的可控制性应该是SW比较好的吧。结合草图共享、轮廓选择和特征范围,建模是比较灵活的。
作者: 【枫之舞】    时间: 2003-8-7 16:21
这问题我觉的应该可以实现,方法如下:
先把那个孔的轮廓变成草图拉伸成封闭面,或者更方便点直接用那些轮廓扫出成封闭面。在封闭面里面做一个小实体,用封闭面和那个小实体进行布尔并运算,这样或许可以满足问题的要求。
  
SE的兄弟们可以试一下,我这里的SE刚被删了,没办法测试,有劳诸位了!!
作者: zhuguibing    时间: 2003-8-7 17:16
不知道这样行不行,枫兄是不是这样的思路啊?SE如果曲面是封闭缝合的话就会产生实体了.
作者: zhuguibing    时间: 2003-8-7 17:36
好象第一问题也很简单啊.
作者: zhuguibing    时间: 2003-8-7 17:40
hlp wrote:
问题是在se装配中生成的新零件草图拉伸无法选中前一个零件的特征面。

  
为什么你不做一个待征面的平行平面呢,只要将那条线包含进去就行了.
  
代加1分  
--darkhorse  
2003/08/08

作者: liumingcz    时间: 2003-8-7 22:24
小朱的方法也很好,但是如此烦复的操作与SW在这方面的功能不能比。此方面确是SW好一点。但是凡事有利有弊,SE中在装配中建模,其他件相当于背景,只在必要时才提取轮廓,因此避免了轮廓的互相干扰。真正在上百件以上的装配中用零件拷贝的办法是可行的,但是建立特征面不好,因为这样的操作在装配轮廓复杂时很不便,同时特征面解决了,但是拉伸到球面的要求还需进一步做,试想球如果是1MM的薄壁又如何,如果是薄的自由曲面又如何。。。。。。
  
因此任何软件都不完美,不用去争好坏。
作者: hlp    时间: 2003-8-10 18:19
再来。在sw中绘制封闭样条曲线,首末端会自动使曲线平滑连接。如图。
作者: hlp    时间: 2003-8-10 18:23
而在se中,我们不得不通过添加辅助线和约束关系来实现。如图。
作者: hlp    时间: 2003-8-10 18:28
当然,se中能够实现样条曲线的offset,而sw到2004还是做不到,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作者: hz8888    时间: 2003-8-10 18:50
我来回答你
1、非草图环境中。
作者: hz8888    时间: 2003-8-10 18:52
2、草图环境中也可方便实现。
作者: hlp    时间: 2003-8-10 19:02
多谢指点。
作者: hlp    时间: 2003-8-10 19:26
问题在于:se的样条曲线与sw的不尽相同。见图。
作者: hlp    时间: 2003-8-10 19:31
se的样条除了曲线上的控制点之外,还有外部的控制点,当我们调整线上的控制点之后,并不能得到我们希望的形状,因为外部控制点没有动,可一旦调整了外部控制点,有可能就不是光滑的曲线了。注意上图中圈住的点,我将它放大。
作者: hlp    时间: 2003-8-10 19:33
再看sw中的曲线控制点。不论怎么修改,都能保证曲线平滑。
作者: hlp    时间: 2003-8-10 19:37
实际工作中我们用得比较多的是类似sw中的样条曲线,如船体的线型图。早先我们就是用手迫使一根细木条通过几个控制点来描出一条曲线。
作者: hz8888    时间: 2003-8-10 20:16
hlp wrote:
se的样条除了曲线上的控制点之外,还有外部的控制点,当我们调整线上的控制点之后,并不能得到我们希望的形状,因为外部控制点没有动,可一旦调整了外部控制点,有可能就不是光滑的曲线了。注意上图中圈住的点,我将它放大。

  
看来你对SE不够了解,因为SE有两种编辑曲线的方法,你只试了其中一种。
作者: hlp    时间: 2003-8-10 20:49
多谢回复,我终于找到精确控制样条曲线形状的方法了。
作者: zhuguibing    时间: 2003-8-11 08:19
歇了三天假没想到这么多人来讨论,呵呵
作者: lanlan    时间: 2003-8-26 18:43
hz8888 wrote:
SE14也不能。

  
剛剛從我以前在台灣的經銷商(敦發科技)的進階課程講義中
發現可以使用組合件中的參考面建立零件中的平面,
只要再
各位參考一下可不可行
而且v14可以直接利用裝配件中的零件表面建立裝配中的平面
所以應該會很方便
  
版主若覺得不錯的話...加各分吧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