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结构设计规范
[打印本页]
作者:
houchuan
时间:
2010-4-28 10:45
标题:
结构设计规范
1
.
目的与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结构设计所要注意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结构设计。
2
.结构设计的阶段
结构设计的一般进程可分为需求、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改进设计四个阶段。
2.1
结构设计需求阶段
在结构设计需求阶段的任务是确定设计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思想、可行性分析,初步确定设计参数及制约条件,作为具体设计和评审的依据。
2.2
方案设计阶段
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机电配合、创新构思、优化筛选,取得较理想的方案。
2.3
详细设计阶段
要完成产品总体设计、部件和零件设计、全部生产用图纸,并编制技术文件。在此阶段中,零部件的结构形状、装配关系、材料选择、尺寸大小、加工要求、表面处理、总体布置等设计合理与否,对产品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结构设计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a.
零部件设计必须满足其设计功能要求。
b.
要考虑功能的合理分配和零件结构形状的合理设计。
c.
从便于制造加工和降低成本考虑,力求零件结构形状简单,加工面少,材料利用率高。
d.
常用零件尽可能标准化、通用化、组合化。
e.
总体设计还应满足总功能、人机工程、造型美学、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f.
详细设计的步骤一般由总装草图分拆成部件、零件草图,经审核无误后,再由零件工作图、部件图绘制出总装图。
g.
最后还要编制技术文件,如标准件、外购件、外协件明细表、技术要求等。
2.4
改进设计阶段
根据测试、试验、使用、鉴定中所暴露的问题,进一步从设计上完善相应的技术和效能,以确保产品质量。
3
.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受客户欢迎程度体现在技术性能、经济指标、整体造型、操作使用和可维修性等方面,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协调一致,因此,拟定结构设计的要求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前提,着重考虑人、机、材料、成本。
3.1
拟定设计要求的原则与方法
一般原则是:详细而明确,合理而先进。详细就是尽可能列出全部设计要求,编制出一份设计要求明细表;明确就是对设计要求尽可能定量化。合理就是对设计要求的提出要适度、要实事求是;先进就是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产品在功能或技术性能、经济指标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设计要求定量化方法,视具体产品的情况而定。有些产品可依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来确定;有些可通过直接计算而得;有些可通过类比法、估算法、试验法等来确定。
3.2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可分为主要要求和次要要求。主要要求是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功能、性能、技术经济指标的那些要求,次要要求是指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那些要求。
3.2.1
主要要求
a.
功能要求:即产品的功用。可以从人机功能分配、价值工程原理和技术可行性等三方面来分析。
b.
性能要求:即指产品所具有的工作特征。
c.
可靠性要求:是指产品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在预期使用寿命内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d.
使用寿命:是指正常使用条件下,因磨损等原因引起产品技术性能、经济指标下降在允许范围内而无须大修的延续工作的期限。
e.
成本要求。
f.
人机工程学要求(
体现出美感特征, 使产品外观呈现出色彩美、造型美等方面)
。
g.
与环境适应的要求。
h.
运输、包装的要求。
3.2.2
其他设计要求(为了保证实现主要设计要求而提出的要求)
a.
强度、刚度要求。
b.
制造工艺要求。
c.
零件加工技术要求。
d.
各动作间的协调配合要求。
4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4.1
需求原则:产品的功能要求来自于需求。产品要满足客观的需求,这是一切设计最基本的出发点。客观需求是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了的需求是设计升级换代产品的依据。
4.2
信息原则:设计过程中的信息主要有市场信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测试信息和加工工艺信息等。设计人员应全面、充分、正确和可靠地掌握与设计有关的各种信息。用这些信息来正确引导需求、方案设计与详细设计,并使设计不断改进提高。
4.3
创新原则:设计人员的大胆创新,有利于冲破各种传统观念和惯例的束缚,创造发明出结构新颖的机械产品。
4.4
系统原则:每个机械产品都可以看做一个待定的技术系统,设计产品就是用系统论的方法来求出功能结构系统,通过分析、综合与评价决策,使产品达到综合最优。
4.5
优化原则:这属于广义优化,包括方案择优、设计参数优化、总体方案优化。也就是高效、优质、经济地完成设计任务。
4.6
继承原则:将以前的成果,有批判地吸收,推陈出新,加以发扬,为我所用,这就是继承原则。设计人员悟性地掌握继承原则,可以事半功倍进行创新设计,可以集中主要精力去解决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4.7
简化原则:在确保产品功能前提下,应力求设计出的产品简化,以降低产品成本,并确保质量。在产品初步设计阶段和改进设计阶段,尤应突出运用这个基本原则。
4.8
审核原则:要实现高效、优质、经济的设计,必须对每一项设计步骤的信息,随时进行审核,确保每一步做到正确无误,竭力提高产品设计质量。
5
.图纸制作
5.1
二维图纸
5.1.1
二维图纸必须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5.1.2
用PRO/E软件出二维图,文件配置内容应统一
,
5.1.3 图纸线条宽、字体大小及线条应统一,系列产品间统一
5.1.4
图纸比例按国家标准,且打印出的图纸实际比例应与标题栏中所注比例一致,不允许缩放。应根据产品结构大小,复杂程度,合理选定制图比例,不允许视图过小、结构表达不清。不允许尺寸线分布过密,难以识别。
5.1.5
图纸尺寸标注:
a..
产品基准在图中应注出,尺寸的标注应统一基准。
b.
图纸应尺寸齐全,正确、清晰、合理,不缺漏尺寸,尺寸线分布合理。尺寸的标注应利于模具的加工。
c.
重要装配尺寸及重要外观、重要定位尺寸应标注公差。
d
不易标注的三维曲面标出最大外形尺寸。
e.加强筋须标明大小端的尺寸,有斜度的部位标注尺寸时必须明确表达标注的尺寸为大端还是小端。
5.1.6
图面表达清晰明朗,去除不必要的圆弧相切线。
5.1.7
技术要求的内容应包括:未注壁厚、未注圆角、未注脱模斜度、外观要求(如镜面、透明件、喷漆、蚀纹等)及其它特殊要求等。
5.1.8
特殊表面处理(外观需做皮纹、拉丝、特别要求的烤漆面、喷砂面、丝印面)的用虚线标出面积或范围。
5.1.9
应标明图纸的状态,替换图纸有特殊标注(在标题栏处标注修改日期,第N次修改)。
5.1.10 CNC
加工的部位及产品可只标长、宽、高的尺寸。
5.1.11
二维图应与三维图保持一致,三维图更改,二维图应同步更新(针对模具)。
5.2
三维立体图
5.2.1
三维立体图所有结构应用实体表达,且不允许缺漏结构或与二维图不统一(针对模具)。
5.2.2
三维图上与出模方向及滑块、抽芯运动方向垂直的产品内外表面均应加脱模斜度,斜度大小以0.5°~1º为宜(供参考,具体根据材料定)。加斜度前应明确产品的各分型面的位置及产品的装配、外观要求,以确定斜度的方向及大小。需插穿的位置应加1º至3º的斜度。在允许的情况下,斜度越大越好。加强筋应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大端宽度不大于壁厚的2/3,以免引起缩痕(供参考,具体根据材料定)。
5.2.3
除特殊要求的尖角外,三维产品的内外形状上均应倒圆角。圆角的大小与产品的形状有关,一般最小圆角为R0.5(供参考,具体根据材料定),为保持壁厚的均匀,产品的外角应为内角加壁厚。
5.2.4
产品的三维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参考《塑料制品设计规范》。
5.3
产品图审核内容
5.3.1
检查5.1.5至3.2.4等11项。
5.3.2
检查结构功能(工作原理、零件受力分析、干涉、动作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3.3
检查零件用料的合理性。
作者:
zhaodong_2006
时间:
2012-3-21 20:44
这么点?
作者:
vsweifang
时间:
2012-3-22 10:13
下载了,但愿对自己有帮助
作者:
vonjv
时间:
2012-3-23 15:34
。。。。。。额。。。路过
作者:
worldlin
时间:
2012-3-23 16:10
写的不错,楼主继续发表一点
作者:
sdliutt
时间:
2013-8-13 14:17
怎么下载啊
作者:
王小戴
时间:
2017-6-6 10:50
~~~~~~~~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