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有誰能談談top-down設計的心得,供大家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andy
时间:
2002-1-29 15:54
标题:
【讨论】有誰能談談top-down設計的心得,供大家分享
有誰能談談top-down設計的心得,供大家分享
作者:
boby
时间:
2002-1-29 18:49
我的心得是:
Layout->Asm Structure Tree->Skeleton->
art Detail
作者:
boby
时间:
2002-1-29 19:46
作者:
haha
时间:
2002-1-29 19:57
要密码阿!
作者:
boby
时间:
2002-1-29 21:29
作者:
sword
时间:
2002-1-30 00:51
收藏!!!
作者:
pencilbutt
时间:
2006-1-21 03:45
标题:
这样一个重要的题目怎么回复这样少?我来谈谈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top-down 用于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特别是几百上千个零件。总工控制最高层的skeleton,各级工程师控制分skeleton,最底下的proE操作员从skeleton上copy指定的产品设计控制信息做零件和部件的设计开发。而且,底层proE的用户,不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proE的功能,而必须按照top-down和团队要求使用proE进行设计开发。
好处:
1)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受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目标能力影响很大,返工和修改设计是家常便饭。top-down可以实时对修改设计作出最快反应。总工只要对最高SKELETON做出合理修改,整个设计可以在一个小时重新生成崭新设计,包括几百甚至上千零部件。这对企业的竞争对手是个极大的威胁。
2)现代企业,人才流动极大。有时还要请临时工。PROE做出的设计,如果每个用户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所有特征,每个零件都像人的指纹一样各具特色。别人很难修改利用,或者要付出很多时间,或者花大钱清所谓“高手”,成本升高不可避免。采用TOP-DOWN,大家按照一个规则设计操作,就会消除小工业作坊式的“高手师傅“的低级操作,使企业不受高手的挟制。
3)便于建立企业自己可重复使用的智慧财产库,或叫做产品数据库。即使人才离开了,人才的成果后人可以重复利用,无疑是企业的财富。
4)适合团队操作。运用得法,可以使包装设计,成本估算,生产准备,市场广告推销同时进行。同时便于跨国全球操作。国外这样做已经是标准操作了。国内还是小作坊式的操作,用牛刀子杀鸡。对于和外企的竞争,还没有开始就处于下风。
缺点: 人员培训和适应,经理人员的心理调整和观念改革,PROE操作员的拒绝合作。
要点:
1)SKELETON必须在携带全部重要信息的条件下,最大地简化和易于操作。
2)子SKELETON应该以坐标装配与上一级,而在上一级的坐标,应该是由几何位置确定。
3)究竟采取MERGE,COPY FROM OTHER OBJECT, 还是简单的几何拷贝,应根据下述条件决定:
1。 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2。不产生交叉REFERENCE
3。系统的高效性,即重新生成的稳定和速度。
4。避免交叉使用FAMILY-TABLE。
4) 零部件的设计和产生必须紧紧依靠SKELETON传递的信息,不可自行其是。
关于TOP-DOWN 内容和实践很多,要多做才会熟悉。一旦掌握,不用TOP-DOWN 做新产品设计都没办法下手。呵呵。
除了TOP-DOWN,还有BOTTOM-UP 设计方法。这取决于是否要大量利用已经存在的零部件。若是关键零部件和数量都利用已有的,从而缩短设计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应该采用BOTTOM-UP的方法。这次就不讲了。
作者:
songxihai
时间:
2006-1-21 08:24
讲的不错,小第还不会用,您出个教程吗?谢谢
作者:
arthurhua
时间:
2006-1-21 08:55
有没有实战的例子分析一下,谢谢!
作者:
nt999
时间:
2006-1-21 08:58
看看这两篇有没有帮助
作者:
alanlbx
时间:
2006-1-21 10: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ongxihai
时间:
2006-1-21 13:55
我顶上去
作者:
likerit
时间:
2006-1-22 10:56
pensibutt,写的好,顶!
作者:
likerit
时间:
2006-1-22 10:57
顶啊
作者:
risk
时间:
2006-1-22 19:22
文章不错!
作者:
wade_shi
时间:
2006-1-24 12:31
Waht is Top-down:
自顶向下设计
从一个系统的角度,计划所有的设计过程
建立整个系统或设计里, 组件和次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可能最上层的部分建立设计意图,并将其往较下层
的部分发展
How:
在 Pro/engineer 里的作法是
建立能够抓取整个工程团队所使用的设计知识以及相关规则的模型
定义最上层的设计意图,并且使用 Pro/e 的功能去掌握这个设计意图
Why Top-down:
使用自顶向下设计的原因
重复使用 pro/e 的资料
使用这些功能去管理外部参考 (external references)
能够有效率的探索设计变异
以拉的方式取代推的方式进行资料交换
改善工作流程,而且有计划的执行
整个项目的结构能够被修改成适合设计团队的结构,以进行同步
工程
6 steps:
设计意图 (Design Intent)
主要产品结构
骨架模型 (Skeleton Models)
设计意念的传递
衍生实体的建立
管理相互关联的零件
作者:
MANNING
时间:
2006-1-24 15:20
分析的好!Tks!
作者:
MANNING
时间:
2006-1-24 15:23
我说做的如此不适,原来是需要心理调整和观念改革呵!
Tks!
作者:
xyseu
时间:
2006-1-24 15:35
顶一下!
作者:
a20051818
时间:
2009-4-10 14:41
非常感谢 谢谢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