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气辅结构件内部结构图(顺便讨论结构布置的优劣,模具难度) [打印本页]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0
标题: 气辅结构件内部结构图(顺便讨论结构布置的优劣,模具难度)
希望对大家有用!::b::b::b活跃结构气氛!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1
2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1
3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1
4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2
5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2
6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3
7
作者: chenalbert    时间: 2003-6-19 17:14
最好对你的产品进行一下讲解,并说一下你的设计心得和注意事项!
另:问一下“气附”是什么?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4
8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5
9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5
10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6
11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6
12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6
13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18
14
作者: 1314    时间: 2003-6-19 17:20
看了你的圖后我只想大呼一句:"嘩!好難出模啊呀"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21
chenalbert wrote:
最好对你的产品进行一下讲解,并说一下你的设计心得和注意事项!  
  另:问一下“气附”是什么?

斑竹我刚拿到的图片(提供图片的人认为这些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并不是我的作品,对于我来说,只是借鉴一下这些结构,例如筋的布置等。
“气附”是什么? 写错了,不好意思,应该是气体辅助的气辅!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22
1314 wrote:
看了你的圖后我只想大呼一句:"嘩!好難出模啊呀"

可以告诉我具体是那个吗(都有号)!
谢谢!::b::b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22
15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24
16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24
17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25
18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25
19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25
20
作者: chenalbert    时间: 2003-6-19 17:34
是注塑出来的,还是压铸出来的?压铸和注塑的模具可不一样呀!
能不能把每个产品的材料也附上?
作者: alexsung    时间: 2003-6-19 17:35
qdzch wrote:
希望对大家有用!::b::b::b活跃结构气氛!

大家有你这种热情,结构版将是最出色的!
::{::{::r
作者: alexsung    时间: 2003-6-19 17:36
chenalbert wrote:
是注塑出来的,还是压铸出来的?压铸和注塑的模具可不一样呀!  
  能不能把每个产品的材料也附上?

气体辅助注塑.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38
是注塑出来的(气体辅助),这样可以避免前壳缩水!筋可以尽可能的厚,而且中空(见前几图),又省材料,强度又好,还美观!我们大概新开模具都会用!
小弟是做结构的,对气辅连肤浅的认识都没有,还得学!!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7:39
alexsung wrote:
   
  大家有你这种热情,!  
  ::{::{::r

结构版最出色::y::y::y::y::y
作者: weizq73    时间: 2003-6-19 18:30
以下言论是我在模具技术论坛中发表的,发现放入此贴后比较好,凑个热闹!故复制于下,请::{    ::g
    用气辅成型技术,模具与普通模具的制造方法一样(但要考虑气道和气针放置位置,可以有多个进气后和排气口);只是塑件的产品结构与常规的大不相同,成型时需要注意进胶与进气的时差。进气口与气辅设备连接,出气口可用引槽将气体直接排出模外(也可以从进胶口进气,不设排气口)。这种技术成型出来的零件有以下特点:  
1、可以设计超厚的零件(按气辅成型工艺特点)且很少有收缩痕。  
2、重量比同样外观的产品轻50%;节约材料。  
3、零件成型周期短(氮气可以起冷却作用,且从零件内部冷却,冷却均匀,效果好)。  
4、成型形状后变形小,零件成型后内应力小;且气辅成型部分形成槽形结构,零件强度和结构强度都可以大大提高。  
5、零件成型的收缩虑较小。  
6、气辅用的一般是高压液氮转化的氮气,故直接排出不必担心中毒。空气中可是含有百分之七十多的氮气哦!  
7、气辅工艺好像对产品材料限制不大,但一般HDPE、PP、ABS等材料用气辅工艺多些。
  以上是我对气辅工艺的全部认知。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19 18:42
weizq73 wrote:
以下言论是我在模具技术论坛中发表的,发现放入此贴后比较好,凑个热闹!故复制于下,请::{    ::g  
      用气辅成型技术,模具与普通模具的制造方法一样(但要考虑气道和气针放置位置,可以有多个进气后和排气口);只是塑件的产品结构与常规的大不相同,成型时需要注意进胶与进气的时差。进气口与气辅设备连接,出气口可用引槽将气体直接排出模外(也可以从进胶口进气,不设排气口)。这种技术成型出来的零件有以下特点:   
  1、可以设计超厚的零件(按气辅成型工艺特点)且很少有收缩痕。   
  2、重量比同样外观的产品轻50%;节约材料。   
  3、零件成型周期短(氮气可以起冷却作用,且从零件内部冷却,冷却均匀,效果好)。   
  4、成型形状后变形小,零件成型后内应力小;且气辅成型部分形成槽形结构,零件强度和结构强度都可以大大提高。   


太好了!
  5、零件成型的收缩虑较小。   
  6、气辅用的一般是高压液氮转化的氮气,故直接排出不必担心中毒。空气中可是含有百分之七十多的氮气哦!   
  7、气辅工艺好像对产品材料限制不大,但一般HDPE、PP、ABS等材料用气辅工艺多些。  
  以上是我对气辅工艺的全部认知。

作者: chenalbert    时间: 2003-6-20 09:06
weizq73 wrote:
     用气辅成型技术,模具与普通模具的制造方法一样(但要考虑气道和气针放置位置,可以有多个进气后和排气口);只是塑件的产品结构与常规的大不相同,成型时需要注意进胶与进气的时差。进气口与气辅设备连接,出气口可用引槽将气体直接排出模外(也可以从进胶口进气,不设排气口)。这种技术成型出来的零件有以下特点:   
  1、可以设计超厚的零件(按气辅成型工艺特点)且很少有收缩痕。   
  2、重量比同样外观的产品轻50%;节约材料。   
  3、零件成型周期短(氮气可以起冷却作用,且从零件内部冷却,冷却均匀,效果好)。   
  4、成型形状后变形小,零件成型后内应力小;且气辅成型部分形成槽形结构,零件强度和结构强度都可以大大提高。   
  5、零件成型的收缩虑较小。   
  6、气辅用的一般是高压液氮转化的氮气,故直接排出不必担心中毒。空气中可是含有百分之七十多的氮气哦!   
  7、气辅工艺好像对产品材料限制不大,但一般HDPE、PP、ABS等材料用气辅工艺多些。  
  以上是我对气辅工艺的全部认知。

  
能拿出一款产品有针对性地讲讲气辅成型中“塑件的产品结构与常规的大不相同”,就有::g::g::g
作者: weizq73    时间: 2003-6-20 18:03
1、最节省材料的典型气辅零件应该是手柄类了。如小家电类的手柄、汽车的门把手;可以设计得很粗旷,手感很好,用气辅可以不用考虑厚度问题。
2、楼主的电视机的气辅工艺应该主要设计在外框周围和柱位根部上,让电视机外壳变成骨架结构,气辅工艺的使用提高了框架结构强度和解决表面缩水问题;框架强度加强后,四周壁厚可以适当减薄,节省材料。
3、电饭煲的上盖用气辅设计(一般上盖结构由面盖和内盖组成),可以设计成造型丰富的曲面;外沿周边用气辅成型,中间局部可以用气辅;在加强面盖强度的同时,由于气辅成型后零件变形较小,可以保证良好的外形,使产品与工业设计的符合度提高。
4、塑料音箱的厚壁结构在使用气辅后可以避免表面缩水现象。
与大家一同分享
作者: qdzch    时间: 2003-6-22 12:26

作者: twhyxgs    时间: 2003-6-22 17:52
能否详细介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非常需要,谢谢
作者: Diabloye    时间: 2003-6-28 1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iabloye    时间: 2003-6-28 1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UG一笑    时间: 2003-7-3 16:09
这些是不是lcd-monitor ,boss除运用气辅结构是防止表面缩水的吧,请指教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