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简单产品也有看头【加分题】 [打印本页]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19 10:17
标题: 简单产品也有看头【加分题】
产品结构简单,1X4,出口美国,要求全自动脱模!本帖的用意是怎样在高要求下达到模具成本的最小化!目前模具已得到客人验收,待离岸!先贴个图片和3D产品图,希望大家拍砖!模具结构会在适当时候公布!
--------------------------------------------------------
列为加分题!

光打几个字的不加分~
必须图片+文字描述,适当的情况下上传图档。

1-3分


By 干锅肥肠

本帖最后由 干锅肥肠 于 2009-9-28 11:49 编辑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19 10:23
提示:能够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径就是将结构优化!本帖的关键在于全自动脱模!希望大家不吝拍砖!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5 20:57
怎么大家没反应哩?是不是闲太简单了呢?
唉!!!!简单处才能见功夫啊................
作者: alam2003    时间: 2009-9-26 10:47
需不需要2次頂出呢?期待分享
作者: davidleex    时间: 2009-9-26 13:39
发张图片看看几的结构怎么优化的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7 14:23
唉.....直接贴上来就没意义了!主要是想大家讨论看看谁的方案更优秀,因为只有讨论才能出更好的东西!我不敢说我的机构是最好的,不过也算得上比较优秀的了!
作者: yecai    时间: 2009-9-27 15:13
斜顶加二次顶出,顶针潜伏进胶.这个看上去是个外观件,表面要求恐怕蛮高的!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7 17:18
二次顶出没问题,我的结构优化的地方就是二次顶出!现在做好的结构有二次顶出的功能,但没有双顶针板和扣机,因为觉得传统的二次顶出机构太繁琐了,且会增加成本和工期!
另外,这个产品如果全用斜顶的话是不是有粘其中一个斜顶的风险呢?
所以,欢迎大家再讨论!!!!
作者: jiaoxianghe    时间: 2009-9-28 00:23
期待 中…………
作者: SYCB    时间: 2009-9-28 07:34
多谢楼主分享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8 11:39
大家的兴致不高嘛!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8 11:45
先贴个图大家看下!关键部分放大后是看不清楚的!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发清晰的图!(大家不要扔砖)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9-9-28 11:51
不要那么早放图
作者: fxm5000    时间: 2009-9-28 12:36
一个是粘斜顶,一个是自动掉落.主要是这两个问题吧.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8 13:36
呵呵...谢谢版主
贴的图只能看个大概,只是说明与普通模具没什么不同,但确有二次顶的功能!
14楼的要点是对的!最要紧的是如何用结构简单有成本低的方式来自动脱模!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8 13:38
清晰的2D组立图绝对会奉上的,请大家放心!而且此模具已OK待出库!
作者: xHcry    时间: 2009-9-28 13:46
我在想,想到了我就说
作者: cu99    时间: 2009-9-28 16:10
看我的,我們公司常用的一種機構
作者: cu99    时间: 2009-9-28 16:13
有點看不清楚,是個利用杠杆原理的裝置,當頂到最後一段時,頂針頂出的速度會快於斜頂,行程當然也就大於斜頂了,可以加分吧

本帖最后由 cu99 于 2009-9-28 16:17 编辑
作者: cu99    时间: 2009-9-28 16:15
沒辦法,還是不清楚,用啥格式呀,點下它還是看得見的

本帖最后由 cu99 于 2009-9-28 16:18 编辑
作者: cyc840129    时间: 2009-9-28 17:08
楼主那个图是延时顶出。
我的方案是,产品按照楼主那样排放,两个倒扣都用斜顶,关于可能粘斜顶的解决方案是顶针深进产品里面0.1-0.2mm,这样就可以定住产品啦。二次顶出根本就不用,因为斜顶脱离倒扣后,倒扣是左右方面的,而产品根据自重,是从上往下掉落,根本不会挡住产品。。。(实在不行,可以在一支顶针上做个跷跷板,这样肯定可以啦,不过成本增加了一些)

请各位高手PP

本帖最后由 cyc840129 于 2009-9-28 17:14 编辑
作者: cu99    时间: 2009-9-28 17:32
cyc840129 发表于 2009-9-28 17:08
楼主那个图是延时顶出。
我的方案是,产品按照楼主那样排放,两个倒扣都用斜顶,关于可能粘斜顶的解决方案是顶针深进产品里面0.1-0.2mm,这样就可以定住产品啦。二次顶出根本就不用,因为斜顶脱离倒扣后,倒扣是左右 ...
看清楚哦,這個這麼延遲?
作者: cu99    时间: 2009-9-28 17:33
我們叫它加速頂的,沒延遲的,仔細分析下
作者: szdhzg520    时间: 2009-9-28 19:32
个人发表一下,后模弹脱两扣,牛角潜胶,O了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8 19:39
加速顶也是可选方案,只是机构还是复杂了些(当然是相对于我的机构)!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8 19:45
cyc840129 发表于 2009-9-28 17:08
楼主那个图是延时顶出。
我的方案是,产品按照楼主那样排放,两个倒扣都用斜顶,关于可能粘斜顶的解决方案是顶针深进产品里面0.1-0.2mm,这样就可以定住产品啦。二次顶出根本就不用,因为斜顶脱离倒扣后,倒扣是左右 ...

首先,我的图没有延时顶出的意思!1楼已经说明主要是优化二次顶出机构!用简单快捷经济的办法实现二次顶!
其次,你的方案中顶针深进产品0.1-0.2mm不足以抵消产品粘在斜顶上的抱紧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粘斜顶的顾虑,不够保险!
第三,谢谢你下载后的研究!恭喜你方向选对了,只是在某个点上岔了路!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8 19:58
szdhzg520 发表于 2009-9-28 19:32
个人发表一下,后模弹脱两扣,牛角潜胶,O了

谢谢高见,可否将你的“弹脱两扣”的机构贴个图上来?说不定你的机构更实用喔!!!期待中....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9 08:24
国庆放假回来就公布答案!放假四天,10月5日上班!
作者: cu99    时间: 2009-9-29 09:36
slmslm 发表于 2009-9-28 19:39
加速顶也是可选方案,只是机构还是复杂了些(当然是相对于我的机构)!
真要看看樓主的方案了,哈哈。我們公司所有斜頂都會配一個這個,成本不足100RMB
作者: cu99    时间: 2009-9-29 09:38
也不知道怎樣,冒著危險過來居然沒分加

本帖最后由 cu99 于 2009-9-29 09:45 编辑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9 10:23
cu99 发表于 2009-9-29 09:36
真要看看樓主的方案了,哈哈。我們公司所有斜頂都會配一個這個,成本不足100RMB

哈哈...那你们的成本已经控制的相当好了!可是我的还是会便宜些,而且就像装顶针一样容易!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9-29 10:25
slmslm 发表于 2009-9-28 19:58

谢谢高见,可否将你的“弹脱两扣”的机构贴个图上来?说不定你的机构更实用喔!!!期待中....

继续期待....
作者: szdhzg520    时间: 2009-9-30 13:53
是否OK???????
作者: yecai    时间: 2009-9-30 14:53
为了防止斜顶带着产品走 ,我们常用的就是随产品走的模仁来固定,在二次顶出时,就只有他们跟产品连在一起了.
再来个二次顶出就搞定了! 这个产品,我认为就要这这两个位置做做文章!

作者: szdhzg520    时间: 2009-9-30 16:37
想了一下,前圖再加個彈針就O了,:
作者: lkjhpopa    时间: 2009-9-30 23:36
有点意思,下下来看一下
作者: thb840907    时间: 2009-10-1 14:53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p19861022    时间: 2009-10-2 10:44
期待中  顶  哦
作者: 80zyp    时间: 2009-10-2 11:25
太吊人胃口了
作者: zhuqixue333    时间: 2009-10-2 11:54
发各个视角的图啊,那个槽通不通

本帖最后由 zhuqixue333 于 2009-10-2 13:14 编辑
作者: zhuqixue333    时间: 2009-10-2 13:12
想了老久没想清,后来重看下图,好像那个槽是通的,那样就好做了,发各个视角的图出来啊,让大家看清点,保证很快会有结果
作者: hip-hop    时间: 2009-10-2 19:52
这个是鼠标的外壳吧!
作者: CYB19810810    时间: 2009-10-4 22:48
期待好方法!!!!!!!!!!!!!!!!!!!!!!!!!!!!!!!!!!!!!!!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5 09:39
首先,谢谢大家的热心讨论!今天公布我的结构(不敢说是答案)
第一,产品采用斜顶+行位的主结构;敝人觉得,在斜顶和行位之间倾向于选择行位.对于客人来讲,能节省拆装时间和维修成本也是必要的.相比较而言,斜顶就费事儿的多......
第二,本产品由于扣位的抱紧面积比较大,已经占到产品的1/3,所以粘斜顶是无可避免的.关键的点是怎样使产品定位不动.用顶针插进产品肉中是很好的办法,但是太少的话又不足以定住产品,反而会拉伤产品!我的方案是用两支顶针插进产品肉中0.5mm(产品胶厚2.25mm,所以不会影响外观)
第三,产品定位后,斜顶已经跑出扣位可以实行脱模了,这时候就需要再有一个力来顶离定位顶针的0.5mm.我的方案是,让定位顶针在斜顶已经跑出扣位可以实行脱模时停止顶出,而顶针板继续前行来顶脱产品!这里的定位顶针采用的是延时台阶顶针!
先文字描述让大家意会一下,稍后会奉上2D全图!个人愚见,希望大家拍砖!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5 15:39
自己顶起,希望大家拍砖!
作者: enhwa    时间: 2009-10-5 22:25
受教了。。。。。。。。。
作者: UGkgd    时间: 2009-10-6 09:24
强烈支持,顶
作者: pchome    时间: 2009-10-6 14:28
怎么不见2d图啊,等待着呢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6 14:36
pchome 发表于 2009-10-6 14:28
怎么不见2d图啊,等待着呢

呵呵...这么着急呀!如果对文字描述没有异议的话,2D图是不是就不用上了呢?主要还是想大家能再讨论下!我的结构也只是一时想起来的,相信大家也会想到更要好的方法!
不过,2D图一定会上的!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6 20:29
自己顶顶,不是顶我的结构,是顶下让大家关注!
作者: pchome    时间: 2009-10-6 23:15
那是,我也跟你顶啊,等你的2d
作者: ensonpyh    时间: 2009-10-6 23:40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7 14:42
再顶顶,顶ing!
作者: cyc840129    时间: 2009-10-7 15:46
slmslm 发表于 2009-10-5 09:39
首先,谢谢大家的热心讨论!今天公布我的结构(不敢说是答案)
第一,产品采用斜顶+行位的主结构;敝人觉得,在斜顶和行位之间倾向于选择行位.对于客人来讲,能节省拆装时间和维修成本也是必要的.相比较而言,斜顶就 ...


貌似没有见到你的二次顶出。。。而是延时顶出。。。
而且对你所提到的延时顶出很感兴趣,希望能尽出图
作者: sunny26cn    时间: 2009-10-7 18:44
学习中,不错在等你的2D
作者: 120400603    时间: 2009-10-7 19:04
3D图打不开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7 19:38
2D动作图上喽.......欢迎PP!
作者: pchome    时间: 2009-10-8 00:12
看了你的图,是你故意玩神秘,这个就是延时顶出。谢了!!怎么那个扣位做行位啊,做斜顶好像够位的哦,看你画的装配图的式样应该是做出口模具的吧??什么时间交流交流,我做汽车模具的
作者: pgqdesign    时间: 2009-10-8 00:12
简单的就是简单的,能有什么看头,别把简单事搞复杂了,别把美国佬吓跑了,兄弟要给大伙做个好榜样罗,瞧瞧我的图吧,够简单安全的吧。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8 08:03
pchome 发表于 2009-10-8 00:12
看了你的图,是你故意玩神秘,这个就是延时顶出。谢了!!怎么那个扣位做行位啊,做斜顶好像够位的哦,看你画的装配图的式样应该是做出口模具的吧??什么时间交流交流,我做汽车模具的

呵呵....谢谢关注!是延时还是具有二次顶的功能没有争论的必要,只不过大家理解的角度不同罢了!不过对于行位和斜顶,个人觉得行位更保险方便,也易于拆装。不像斜顶,要拆整套模,而且斜顶比行位更容易损伤!从行业来看,欧美的客人比较喜欢行位,斜顶次之!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8 08:09
pgqdesign 发表于 2009-10-8 00:12
简单的就是简单的,能有什么看头,别把简单事搞复杂了,别把美国佬吓跑了,兄弟要给大伙做个好榜样罗,瞧瞧我的图吧,够简单安全的吧。

非常感谢你的讨论,本来嘛好东西就是多多讨论出来的!
对与你的结构,个人觉得不妥!从你画的示意图来看,那个定位顶针肯定是要和斜顶的挂台面成摩擦状态,对斜顶和模具来说都是危险的!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8 08:15
pchome 发表于 2009-10-8 00:12
看你画的装配图的式样应该是做出口模具的吧??什么时间交流交流,我做汽车模具的

谢谢兄台不耻下交,我们也做过汽车模具,不过是周边配件,都是很小的!所以希望能认识你,多多像你学习!我们原来是做日本模的,现在欧美的比重多点!
请加我QQ:945627476
作者: pchome    时间: 2009-10-8 10:45
slmslm 发表于 2009-10-8 08:03

呵呵....谢谢关注!是延时还是具有二次顶的功能没有争论的必要,只不过大家理解的角度不同罢了!不过对于行位和斜顶,个人觉得行位更保险方便,也易于拆装。不像斜顶,要拆整套模,而且斜顶比行位更容易损伤!从行 ...

是的,是的,谢谢了
作者: cyc840129    时间: 2009-10-8 11:40
slmslm 发表于 2009-10-7 19:38
2D动作图上喽.......欢迎PP!


楼主怎么保证第一个顶出动作,那两个延时顶出的顶针会跟着产品一起走?我看图上是靠插进产品0.5的那一点点包紧力来带动的,这样可靠吗?如果不可靠,那么一开始这两支顶针就延时啦,还能起到定住产品不跟斜顶走的作用?

建议:在这两支上各加一个小弹簧。。。由弹簧弹力来保证,似乎比你那样可靠。。。成本嘛。。。地球人都知道

本帖最后由 cyc840129 于 2009-10-8 11:50 编辑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8 13:40
cyc840129 发表于 2009-10-8 11:40


楼主怎么保证第一个顶出动作,那两个延时顶出的顶针会跟着产品一起走?我看图上是靠插进产品0.5的那一点点包紧力来带动的,这样可靠吗?如果不可靠,那么一开始这两支顶针就延时啦,还能起到定住产品不跟斜顶走 ...

看看,这就是讨论的效果!Good job!
仁兄真是细致,能想到这里才算是真正对待问题的态度了!实不相瞒,这是我的备用方案,如果不能跟着产品走的话再加弹簧!其实现在想想,应该确保万无一失才好!谢谢了!
作者: 287426901    时间: 2009-10-8 16:11
你那个在顶针底下加弹弓不行的咯,弹弓都把顶针顶住了,哪里还能延什么时间咯,简直就同普通的顶针没两样~`就是复杂些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8 16:15
287426901 发表于 2009-10-8 16:11
你那个在顶针底下加弹弓不行的咯,弹弓都把顶针顶住了,哪里还能延什么时间咯,简直就同普通的顶针没两样~`就是复杂些

理解错误!注意它的顶出动作,最好在脑子里演示下(已经上传了顶出分布动作,请注意观察)!是延时顶针但作用不是延时顶出!
不过,谢谢你的关注!
作者: aiyueqis    时间: 2009-10-8 17:46
"是延时顶针但作用不是延时顶出!"
这句话有点费解哦,在我看来顶针下面加弹弓就是顶死了嘛。
作者: wwu_wen    时间: 2009-10-8 18:17
用反冲法。。。。。。。。。。。
作者: cyc840129    时间: 2009-10-9 09:58
哈哈,今天来到看到居然加分啦。。。谢谢啦
关于66楼兄弟的问题,你看看动作的最后2步,再注意下顶针是有托的,这个托强制延时。。。。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0-27 19:47
复习下,呵呵......
作者: yzrbj    时间: 2009-11-27 16:03
那二支针真的很不好磨,直接在那二支顶针下面避空后再加个弹簧,就能做到你想的效果了吧??????????????????
作者: luomu    时间: 2009-11-27 16:47
多谢楼主分享
作者: piecefish    时间: 2009-11-27 21:46
在最后4mm的时候,为什么普通的顶针顶上去了,特殊的顶针确不动(前面的36mm是在往上动的)?让人费解啊
中间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了??请指点下啊,小弟笨脑子
作者: piecefish    时间: 2009-11-27 21:55
若是在顶针台阶下加小弹簧,最后4mm的时候,为何台阶能碰到顶针底板呢???我是说,是什么力让顶针板压缩弹簧(前面36mm没压缩),使台阶靠近顶针底板,而这特殊顶针又不动。
作者: wujun980    时间: 2009-11-27 23:10
楼主不厚道,这个关键的地方没有说清楚,不过的确算得上是经典的结构了[attach]980289[/attach]
作者: 406354873    时间: 2009-11-28 23:15
这个结构是相当的经典,有做过类似的
作者: ZHANG_20    时间: 2009-11-29 13:46
不错的帖子,我又被洗礼了
作者: JINYEBUSHEFANG    时间: 2009-11-29 14:02
定,我先看看
作者: djssq    时间: 2009-11-29 15:43
楼主给的结构是不是有点问题,顶针底部是空的,靠产品带上去吗?
作者: slmslm    时间: 2009-12-1 19:13
这是最终的产品,只是根据设变改了进胶方式!本帖的主旨结构是没有任何改变的!谁能告诉下怎么上传视频?如果可以我把试模的动作发上来给大家看看!
作者: quhao    时间: 2009-12-17 16:47
我觉得弹簧要小的才可以呢,在呢的话顶出的力就要很大才行
作者: J4933017    时间: 2011-12-22 00:39
學習學習..........感謝分享
作者: J4933017    时间: 2011-12-22 00:41
下載3D圖檔試試看.........謝謝
作者: xfymold    时间: 2011-12-22 15:30
其实这产品的关键是控制产品在出模时不会跟着斜顶走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