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落地扇前盖注塑模具的数控编程与电极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21
标题: 落地扇前盖注塑模具的数控编程与电极设计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番禺 511483)张钟
[摘要]
详细介绍落地扇前盖注塑模具的数控编程方法与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及相关电极的设计制作。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具有复杂曲面的模具数控加工策略。
关键词
数控编程
加工工艺
电极设计  


1.
引言
对于具有复杂曲面的模具型腔、型芯,往往存在一些工艺死角,不能完全铣削加工到位,需要设计并制作电极进行电火花清角加工。以落地式风扇控制盒的前盖注塑模具为例,该模具结构为单腔大水口两板模,模架规格2550。笔者在数控铣床(规格1000*600*600、BT40刀头),采用CIMATRON R12版软件完成了数控编程与电极设计,并上机加工出该模具的型腔与型芯,及5个电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电极的设计
由于落地扇控制盒的前盖零件结构较为复杂,由多组曲面构成,产品最大外形尺寸为375*90*40。前盖的产品部位包括与配合件照明灯、装饰板、标签等相关位置,其中照明灯部位是通孔,参考图1。前盖产品配合部位多为直角台阶造型,工艺死角多,需要设计制作一定数量的电极,进行后续的电火花成形加工,才能完成该模具型腔与型芯全部的成形加工。


图1 产品的线框图
图2
型腔渲染图

2.1 型腔及电极
模具型腔直接影响塑料产品的外观,表面质量要求高。不能对其型腔内的凸台采镶件组装,需要整体加工所有的曲面形状,参考图2。型腔电火花加工需要制作3个电极,由于照明灯与装饰板之间的部位其电火花加工余量较大,需要制作一个粗电极A先进行局部开粗加工,电火花间隙为0.40。然后制作两个精电极B(局部大电极)和C(整体大电极)用于精加工,电火花间隙为0.15。分别参考图3、4、5、6。
电极由成形部分和基准台阶组成,成形部分直接从需要电火花加工的模具部位提取出相关的曲面;基准台阶用于电火花加工时电极的空间定位,必须考虑满足“6点定位原则”的要求。设计电极还应该注意避空(包括:成形曲面到基准台阶的适当延伸、对非加工面的保护等),以免电火花加工时误伤其他已经加工好的表面。例如:电极A的基准台阶面要与模腔顶面要有间隙1~2,电极B的照明灯部位与对应的模腔凸台顶面要有间隙。






图3 电极A的加工位置线框图




图4
电极A渲染图




图5 电极B的加工位置线框图
图6
电极B渲染图



图7 大电极C的加工位置线框图
图8
大电极C渲染图

整体大电极C在数控加工之后,还需要用线切割加工出照明灯、装饰板、标签部位的成形与避空位置(通孔)。其中照明灯通孔部位要加大电火花间隙至0.8,以避免误伤电极B已加工好的侧壁。注意电极C需要加厚基座至20以上,避免线切割加工之后电极发生变形,影响模具加工质量。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26
2.2
型芯及电极
图9
型芯渲染图


图36 工序A5的刀迹局部示意图

模具型芯只影响产品的内表面,是不可见部分,一般而言客户对其表面质量要求较低,参考图9。仅需要制作两个电极D和E,电火花间隙为0.15,分别用于产品半圆孔部位与照明灯部位的清角加工。其中电极D的成形部分有意设计成矩形,可以直接用以定位,从而省略基准台阶。参考图10、11。
图10 电极D、E的加工位置线框图



图11
电极D、E渲染图

3.
型腔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
数控编程的工艺规划一般按粗加工、半精加工、清角加工、精加工进行。当工件的不同区域尺寸差异较大时,要采用分区域进行加工。对于较为宽敞的部位,可采用较大的刀具进行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对于较小的型腔、狭窄的部位或转角区域,采用较大的刀具不能彻底加工,必须用较小的刀具以保证尺寸加工到位。对于不能加工到位的工艺死角只能采用后续的电火花加工来完成。型腔的数控加工工序如下:
3.1

工序A1 ¢30R5圆角刀粗加工
12 工序A1刀路图                        13 工序A1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WCUT(环绕等高加工)
刀具规格
¢30R5圆角刀
刀具材质
硬质合金涂层
主轴转速(r/min
1800
进给速度(mm/min
1500
切削宽度
13
切削深度
0.5
加工余量
0.35
曲面精度
0.05
工艺要点分析:
1.
由于机床规格小,开粗一般采用小负载快速加工的效果较好:

2
、圆环刀粒可多次转位使用,以降低刀具成本。
3、需要采用螺旋或斜向下刀,避免刀具“顶底” 。因为圆角刀和平底铣刀底部没有切削刃,如果垂直下刀,不能切削也不容易排屑,容易造成刀具损坏。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28
3.1

工序A2 ¢16R0.8 刀粗加工
14
工序A2刀路图                     15 工序A2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WCUT(环绕等高加工)
刀具规格
¢16R0.8
刀具材质
硬质合金涂层
主轴转速(r/min
2000
进给速度(mm/min
1000
切削宽度
--
切削深度
0.5
加工余量
0.25
曲面精度
0.02
工艺要点分析:
型腔形状复杂,继续用可舍弃式刀粒的平底铣刀由上至下环绕等高加工,尽可能的清除工序A1圆角刀留下的余量。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30
3.1

工序A3 ¢8 平刀局部清角
16
工序A3刀路图                    17 工序A3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WCUT(环绕等高加工)
刀具规格
¢8 平刀
刀具材质
高速钢
主轴转速(r/min
800
进给速度(mm/min
300
切削宽度
--
切削深度
0.4
加工余量
0.25
曲面精度
0.02
工艺要点分析:
1、先用小刀局部清角,可避免后续大刀加工在工艺死角时发生“包刀”现象(刀刃与工件的接触宽度急剧增加,负荷突然变大而振动,引起崩刃甚至断刀)。
2、清角加工时余量不均匀,采用高速钢刀具韧性好,不易崩刃、断刀。
3、注意下刀位置要在工艺死角之外。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33
3.1

工序A4R8球刀半精加工
18
工序A4刀路图                    19 工序A4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SRFPKT(环绕投影加工)
刀具规格
R8球刀
刀具材质
硬质合金
主轴转速(r/min
1500
进给速度(mm/min
1000
切削宽度
1
切削深度
――
加工余量
0.2
曲面精度
0.02
工艺要点分析:
1、采用90°双向走刀加工大部分型腔,但在靠近在标签部位,则采用45°和135°走刀以保证两个圆角都有较好的加工效果。(参考图36)
2、为保证半精工的效果,先用同一把刀在靠近在标签部位先进行一次局部的开粗。
3、加工边界要设定在最大轮廓边界内,保证刀具的球心仅高于顶面0.2,以避免刀具围绕轮廓边界线上下走圆弧,浪费加工时间。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35
3.5
工序A5R8球刀精加工
20
工序A5刀路图                     21 工序A5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SRFPKT(环绕投影加工)
刀具规格
R8球刀
刀具材质
金属陶瓷
主轴转速(r/min
2500
进给速度(mm/min
1500
切削宽度
0.3
切削深度
――
加工余量
0
曲面精度
0.01
工艺要点分析:
采用90°双向走刀加工大部分型腔,但在靠近在标签部位,则采用45°和135°走刀以保证两个圆角都有较好的加工效果。(参考图36)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37
3.6
工序A6R5球刀精加工清角
22
工序A6刀路图


23 工序A6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SRFPKT(环绕投影加工)
刀具规格
R5球刀
刀具材质
硬质合金
主轴转速(r/min
1500
进给速度(mm/min
600
切削宽度
0.3
切削深度
--
加工余量
0.02
曲面精度
0.01
工艺要点分析:
1、先用R8球刀精加工刚性较好,再用R5球刀清角,可提高加工效率。
2、因为有后续的电火花加工,不需要再用小刀清角。
3、为了保证与工序A5接刀痕顺利过渡,加工余量要预留0.02。还要注意对刀的准确。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41
3
型芯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
模具型芯采用大镶件形式,镶件长宽尺寸为410*130,毛坯露出模架顶面高47,而模架长宽尺寸为500*250。加工范围得以缩小,既节省材料,又可缩短加工时间。型芯的数控加工工序如下:
4.1 工序B1 ¢30R5圆角刀粗加工
24 工序B1刀路图                        25 工序B1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WCUT(环绕等高加工)
刀具规格
¢30R5圆角刀
刀具材质
硬质合金涂层
主轴转速(r/min
1800
进给速度(mm/min
1500
切削宽度
13
切削深度
0.5
加工余量
0.35
曲面精度
0.05
工艺要点分析:
1、参考3.1
工序A1的分析。
2、粗加工不要直接到底面,要留余量精光一刀,以保证表面质量。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43
4.2 工序B2 ¢10平刀局部清角
26
工序B2刀路图


27 工序B2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WCUT(环绕等高加工)
刀具规格
¢10 平刀
刀具材质
高速钢
主轴转速(r/min
650
进给速度(mm/min
350
切削宽度
--
切削深度
0.4
加工余量
0.35
曲面精度
0.02
工艺要点分析:
1、参考3.3工序A3 的分析
2、先进行局部清角,以免后续精加工时发生刀具“包刀”,影响加工质量。最后整体环绕等高加工,清除工序B1圆角刀留下的底部圆角余量。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45
4.3 工序B3R8球刀半精加工顶部
28
工序B3刀路图


29 工序B3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SRFPKT(环绕投影加工)
刀具规格
R8球刀
刀具材质
硬质合金
主轴转速(r/min
1500
进给速度(mm/min
1000
切削宽度
1
切削深度
――
加工余量
0.2
曲面精度
0.02
工艺要点分析:
1采用等高粗加工后,对工件平坦部位出现较大台阶,如果直接进行精加工,就会因为加工余量的不均匀,造成切削负荷有较大的变化,刀具振动而影响表面的加工质量。需要增加顶部的半精加工工序,以保证精加工时余量均匀。
2、采用90°双向平行走刀加工即可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47
4.4
工序B4¢16R0.8 刀精加工
30
工序B4刀路图                        31 工序B4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WCUT SRFPKT(环绕投影加工)
刀具规格
¢16R0.8
刀具材质
硬质合金涂层
主轴转速(r/min
2000
进给速度(mm/min
1000
切削宽度
0.4
切削深度
0.3
加工余量
0
曲面精度
0.01
工艺要点分析:
1、一般曲面采用球刀加工效果较好,但型芯部份有直角台阶造型,直接采用平刀精加工,就可以不用再清角。
2精加工刀具轨迹相对被加工表面的空间间距应均匀一致,以避免刀路疏密不一,造成明显的局部表面刀痕。采用45°平行双向走刀加工,以保证型芯四边的刀痕都均匀。而平底刀90°或0°平行双向走刀时,被加工的表面容易产生明显的台阶毛刺,不光顺。
3、先加工底平面,再加工侧壁。可以避免当侧壁加到底时,刀具的侧刃与底刃同时受力,产生振动而影响底面的表面质量。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49
4.5 工序B5R5球刀精加工清角
32
工序B5刀路图


33 工序B5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SRFPKT(环绕投影加工)
刀具规格
R5球刀
刀具材质
硬质合金
主轴转速(r/min
1500
进给速度(mm/min
600
切削宽度
0.35
切削深度
--
加工余量
0.02
曲面精度
0.01
工艺要点分析:
1 照明灯部位是斜平面,平刀加工效果不好,需要球刀再次加工。
2、为了保证与工序5接刀痕顺利过渡,加工余量要预留0.02。还要注意对刀的准确。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50
4.6
工序B6R2 球刀精加工清角
34
工序B6刀路图

35 工序B6仿真加工模拟图

加工方式
REMACHIN(清根加工)SRFPKT
刀具规格
R2球刀
刀具材质
硬质合金
主轴转速(r/min
3500
进给速度(mm/min
500
切削宽度
0.3
切削深度
0
加工余量
0.02
曲面精度
0.01
工艺要点分析:
1、采用R2球刀精加工清角,尺寸基本到位,不再需要电火花加工顶部。
2、先用¢16R0.8刀精加工,后用R5R2球刀清角,可明显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3、为了保证与工序5接刀痕顺利过渡,加工余量要预留0.02。还要注意对刀的准确。


5.结束语
对于复杂曲面的模具加工,数控编程人员要根据工件的具体形状,采用数控铣削与电火花成形加工相结合。首先考虑电极的合理设计,保证模具的所有形状都能加工出来。在数控铣削编程时,对工艺死角即需要后续电火花加工的部位,不必过于精细加工,以节省加工时间。作为数控编程员不仅要求熟练掌握CAD/CAM软件的重要功能操作;而且要充分考虑每个加工细节,灵活运用工艺策略,进行模具工艺规划和数控编程,以合理保证模具质量,不断提高数控加工效率。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29 20:52
over over over

闲来无事

翻出一张99年(10年前)的光盘

把当时做过的文件整理一下发出来

供大家批判

还请多多指教

[ 本帖最后由 shcnc 于 2009-1-29 20:58 编辑 ]
作者: many6238    时间: 2009-1-29 21:40
是你的毕业设计论文吧!!当时的水平就很高了!!
作者: ming6636    时间: 2009-1-29 23:28
楼主的毕业论文做得不错。有高手谈谈电极方面的做法合理吗?
作者: aa0912680084    时间: 2009-1-30 13:10
樓主真熱心....阿怎麼不貼圖和編程勒....真是的都無法學習ㄟ
作者: shcnc    时间: 2009-1-30 19:53
PFM文件很大,传不上来
作者: SK025    时间: 2009-2-1 10:27
LZ  的 论文 挺牛的
作者: taiyanghuang    时间: 2009-2-1 11:14
建议楼主搞成PDF!!!方便下载
作者: 另类馄饨    时间: 2009-2-1 15:58
                          
作者: ecs2006    时间: 2009-2-1 17:55
10年前的东东!
LZ牛!
作者: lqqvfp    时间: 2009-2-2 12:55
10年前就有这么牛的东东!叹
作者: hw65185877    时间: 2009-2-2 14:33
3Q  留这 看
作者: shcnc    时间: 2010-5-7 10:45
自己来顶一顶老帖
作者: 13825510327    时间: 2010-7-3 11:09
自学的非常有帮助
作者: 进啊急哦    时间: 2010-9-26 09:48
给个E的图档好不?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