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日本、台湾为什么把夹具叫做“治具”? [打印本页]

作者: KS良友    时间: 2008-3-17 11:21
标题: 日本、台湾为什么把夹具叫做“治具”?
以前在日本、台湾厂做过,它们把夹具叫治具,这个纳闷直到现在,哪位兄弟知道……
作者: 青衣    时间: 2008-3-17 11:26
支持一下.......
作者: ss_sand    时间: 2008-3-17 11:28
叫法不同吧.....台湾人还把一个S叫做一条
把火花机叫做放电
把做模的叫钳工
作者: Ahmazing    时间: 2008-3-17 12:37
工治具

还有这种说法呢
作者: nickha888    时间: 2008-3-17 13:24
因为还没统一
作者: clear-cut    时间: 2008-3-17 13:32
原帖由 nickha888 于 2008-3-17 13:24 发表
因为还没统一

明年统一叫法
作者: Bobo.Li    时间: 2008-3-17 14:46
原帖由 鲜明 于 2008-3-17 13:32 发表

明年统一叫法

是的,鮮明當上板主了,整個統一標準
作者: 默涵    时间: 2008-3-17 20:05
各地的叫法不同而已,譬如电极,铜公其实是相同的意思
作者: shianhai    时间: 2008-3-17 20:12
这个也拿过来讨论
有意思
作者: shianhai    时间: 2008-3-17 20:12
相当的有意思
作者: dasha    时间: 2008-3-17 21:08
原帖由 Bobo.Li 于 2008-3-17 14:46 发表

是的,鮮明當上板主了,整個統一標準

支持统一.......
作者: 林公子    时间: 2008-3-18 00:22
簡易說法通用性治具概論
夾具是夾持固定單一工件(固型態如一般虎鉗、C形夾)
治具是一次固定多個工件(治具零件標準化、具通用性)
單一工件的夾持方式和產品量產夾持方式的區別
僅供參考,說法上會有些不同
作者: KS良友    时间: 2008-3-18 07:45
林公子正解,谢谢指教。
作者: yangminghua    时间: 2008-3-18 08:46
目前还没有一个ISO的叫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说法咯!
作者: 801215    时间: 2008-3-18 08:49
看看.............
作者: 934442    时间: 2008-3-18 11:12
制服东西的工具,叫治具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18 11:19
期待统一.
作者: 8469    时间: 2008-3-18 11:23
叫治工具.
作者: zcgmin    时间: 2008-3-18 12:02
原帖由 默涵 于 2008-3-17 20:05 发表
各地的叫法不同而已,譬如电极,铜公其实是相同的意思


汗,铜公只是电极里面的一种
用什么材料做的叫什么电极
例如:铜电极、石墨电极。。。
作者: bluedock    时间: 2008-3-18 14:22
原帖由 林公子 于 2008-3-18 00:22 发表
簡易說法通用性治具概論
夾具是夾持固定單一工件(固型態如一般虎鉗、C形夾)
治具是一次固定多個工件(治具零件標準化、具通用性)
單一工件的夾持方式和產品量產夾持方式的區別
僅供參考,說法上會有些不同


作者: wangzonghe    时间: 2008-3-19 09:10
看得有点头晕。
作者: shonyoung    时间: 2008-3-21 09:03
看看,学点技术
作者: yufen    时间: 2008-3-23 15:52
我说说我的看法,治具包含夹具类,一个元集一个子集。
作者: yr1800    时间: 2008-3-24 11:33
我搞了5年多的模具设计,最近开始从事夹(治)具的设计.还真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呢!因为我现在是在日本一家专门从事机械手先端取出治具的公司工作,想谈下自己的看法.从语言学的角度,台湾肯定是和日本学的这个叫法.而日本又是学的中国的叫法,为什么最后学的又不一样呢?这就是日本语言的特点,从中国或西方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又故作姿态的改个叫法,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大家有时间多研究下实际问题,叫法不同没什么多争论的吧!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作者: 中华联盟    时间: 2008-3-24 21:42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就在台湾公司做治具设计,不知道工装夹具为什么叫治具
作者: sunshineboy1982    时间: 2008-3-29 18:54
我来告诉大家吧
夹具治具漫谈

关于机械设计方面的读物和文章,网上或书店流行且比较实用有效的,95%是所谓的《机械设计图册》或者《精巧机构设计实例》之类。然而,即便是标榜“经验”或分析,个人觉得,还是停留在教材阶段,对初学者或者基础不够扎实的设计者来说,能够应用和受益的范围和层次都比较有限。

相反,倒是论坛有些“菜鸟”(其实大部分都有相当经验了:)提出某某问题,引来多人竞答而带有“专题性”的内容,和实际工作贴合较紧,有用可用也。有鉴于此,我有意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感受和认识,给想了解或进入机械行业的朋友作一些介绍和分享,可能陆陆续续会有,不求理论如何正确观点如何新颖,但求对大家有启发有帮助。(注意,绝不是在卖弄哦,纯粹无私分享个人经验、教训和感受罢了,希望大家也都不要太闭塞和吝啬:)

由于机械是一个很宽泛的行业,而个人往往只是从事其中一个分支或部分,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拣广为人知相对简单的夹治具谈起。当然,不管分得多细多深,都只是实践性操作和行业特性有些区别,所涉及的机械理论是通用的,都能被大家接受。

关于夹治具的确切定义,没有找到(也没必要追究,知道是什么就足够了),我认为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现某个功能而针对性制作的辅助性装置。特点是: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种类繁多,可以是一块铁片,也可以是一台设备。比如,磨床用挡块,可以叫它夹治具;比如,Hi-pot测试机,可以叫它治具。(注:名词来源日本,我们叫工具)

电子行业的夹治具,大致有压入、折弯、切断、铆合、熔接、测试、固定等分类,当然,也可以分为普通和特殊两类,看个人喜好或等专业书记去整理规定了。基本上,除了电测和熔接,一般工厂都有自己的设计部门或干脆自己制作。可以断言,有电子厂的地方,就会有夹治具;没有电子厂的地方,夹治具也比比皆是。相应地,这类工作需求是比较大的,由于入门相对容易,也比较适合学历层次不够高(工厂一般要求不高)或者作为转机械行业的一个突破口。

从某种意义上讲,夹治具设计更能锻炼一个人的异常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而设计能力相对比较复杂设备如自动机之类而言,会比较淡薄和次要些。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二:

1. 治具在设计上以简单、好用和安全为原则,体现在结构上也体现在工件上。所以,知道怎么做了,从画图到组装到调试成功,几乎不用费多大劲。然而,治具服务的对象,往往有些是不能实现自动化而手工作业困难的棘手产品,这时,会经常头痛,如果有问题不是机械本身问题,但如缺乏异常分析和甄别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被混淆欺骗,就会被搞到寝食不安,每天头发像刺猬:)

大多数工厂(尤其大陆)生产基本工序大都仍是人在主导,治具发挥的是辅助性作用。由于结构相对简单,有时要实现某个“复杂”功能或解决某些疑难问题,确实很伤脑筋,而主管或别部门的人才不管这些,他们通常会说,某某,产线XX产品不良多,你弄个治具或把已有治具改善下。简单解决简单,当然没问题了,遇到麻烦的,可能就要考验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而一旦你找到原因和对策,设计个夹治具要不了两三天,因为简单。有时,产线会拿一大堆不良品来找你算帐,如果你不能找出“反证据”,那么你要么可能稀里糊涂做了替罪羊,要么可能费老大一番工夫才找到原因,然后吐血30两。

2.通常设计夹治具,考虑最多的,往往不是机械本身,而是产品或制程方面,无论怎么做,每套治具的成本差别不大(专案费用也限死了),就算多花个三五万,企业也能接受;如具备丰富的产品和制程经验,往往能洞悉先机,在未生产时就对产品可能问题提出改进,同时拟出一套合理高效的生产方案,然后再细化到各工站夹治具制作,也就长远性地保障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这部分是企业最在乎的。同工站的治具,会有很多方案,有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特性、产能要求、成本控制等因素才能定稿,这个过程其实更多是一种机械以外的分析能力,而不单纯是所谓的设计能力。换言之,优秀夹治具设计者同时应该是产品、制程和设计全通,否则水平会低一个档次,哪怕图画得再漂亮,治局具做得再巧妙。事实上,不懂产品不了解制程的设计师,我相信也捣不出象样的治具,甚至可以说只会制造麻烦。

当然啦,强调机械以外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并非忽视淡化机械本身的功用。相反,机械设计师必须以设计能力和水平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拳头”来武装自己,而且要注意不断增进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否则很容易就落伍了,至少很多案子会由于困难或毫无头绪而经常找借口:老板,这个东西,难以做到!而事实上,同样的问题,也许别的厂家或者别人正在克服或已解决。

我一直认为,设计师拟定一套设计方案需要考量的东西很多,很大一部分就在机械之外。机械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算是很烂熟了,为什么还会遇到各种棘手问题,为什么还会有些技术难题难以逾越,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发展更快几乎日新月异的机械以外的因素有关。比如,摩托罗拉对手机连接器端子共面要求,从以往的0.15mm到0.1mm直到目前的0.08mm,可谓难度不断提升,但机械技术呢,更别说作为个体的设计能力和经验了?

夹治具尽管简单、易上手,但其设计理念和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机械功底;反之亦然。很多功能或问题,都要结合机械来考量,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扯蛋”。恰恰有些部门的同事就这样,他们对机械乃至夹治具毫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只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要求或批判,有时会让人无所适从或不知所谓。在企业做事,问题永远解决不完,很多时候会有黔驴技穷的感觉,但还是得想方设法去完成,别人只看结果,借口只有老板才有。

大多数夹治具设计者,可能都在使用AutoCAD,原因很简单,3维软件昂贵而公司不敢用盗版的,当然,还可能是设计主管偏好或只会2D软件。我个人觉得,对初学者而言,三维设计二维出图,绝对是个比较理想的方式。类似Pro-e、Solidwork、Onespace等软件,学起来并不太吃力,用于夹治具设计那部分更是可以轻松学会。三维软件有个好处,比较直观,看不懂图纸的人,会操作也能把图“摸”个大概,这样解放了设计上的读图和想象力障碍;同样道理,好的IDEA或设计灵感,只要动动鼠标键盘,也能快捷明了表达出来。把构思完整描绘出来了,其实设计已经完成了一半,含尽量最高的一半。当然,在这强调三D设计的好处,绝不是在否定2D,恰恰相反,我甚至很佩服2D设计者,当然,大多数情况,是其绘图能力和水平:)软件只是个工具,根据看个人喜好和擅长去选用,这才是正确的。我想,如果有人喜欢徒手设计,并且设计出来的东西OK,那么也是可以接受的,不是吗?

夹治具设计过程,第一步是了解产品。相信很多设计者,可能习惯搬,也难怪,产品都是搬的,夹治具有理由不搬?说个笑话:我搞自动化前两年,夹治具做了很多,但有次到一家公司面试,人家拿一张很复杂的产品图给我看,而且是英文的,我当时愣了大半天,呵呵。有从这以后,我就很注意拿到个案子,先分析产品,不是为了以后面试,而是慢慢感觉到,对产品深入了解,其实对做夹治具百利无一害。原本,我习惯每次都是直接吊产品3D图进行“经验设计”,所以基本上做的东西没什么问题,但有很多其实是误打误撞或者事后修改的。如果一开始就把握好产品,那么可以少走弯路,也可以将很多以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先行消灭,为公司减少浪费也是种好品德啊!

设计的第二步,当然是设计构思啦。谁都知道夹治具简单,可是正如前文提到的,还是要费不少头脑的。涉及的东西很多,我自认为精髓的,已经归纳为一句话了:定位准,限位稳,取放易,加工少,结构巧。别看就这几个字,可综合了成本、人机、机构等相关内容了的,每个人可能掌握和应用的层次不一样,但绝对在应该用着。而具体到实际设计中,用的东西就更多了,凸轮、连杆、弹簧、气缸、马达、轴承……等等。需要考虑的也很多,刀具是否有较强互换性,机架是否能撑得住,定位槽的间隙留得是否合适,万一卡料了怎么处理…….综上,其实,这一步可以说是最费头脑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实质意义的设计。

再接下来,是边绘图边检查,差不多了就把图甩出去加工了,再接着,等工件回来就装上试试,有问题赶紧趁早改好,免得到时来不及,然后就是做样品阶段了,可能会很顺畅也可能有麻烦,要费点心思琢磨下,最好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问题解决把样品送出去,设计基本完成了70%,(至少说明没有致命错误:)还有20%则要留待正式生产时才能发现和解决。也只有经过量产确认OK的夹治具才是成功的,设计到此也就基本结束。那么还有10%呢,请注意,绝对不会有完美的夹治具,这10%留给产线去改善,直到产品game over了,设计宣告彻底完成。-----注意哦,以上是一个成功的设计过程,如果是失败的呢?其过程有时是让很多人痛苦的,越往后惹上的人越倒霉痛苦,甚至客户:)说到这,大家也许可以体会到,真正搞一个设计是多么不容易,哪怕是个简单的夹治具。
作者: KS良友    时间: 2008-3-30 15:56
sunshineboy1982 兄弟,您这篇文章很不错,文笔流畅、条理清晰,可见你的文科也相当了得,最主要是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和真知灼见,兄弟读后不禁拍案叫好。兄弟建议你以这篇文章为引头单独开帖,将你夹治具设计生涯的成功与艰辛、对夹治具结构设计理解精髓与大家分享,兄弟一定向斑竹为你申请加精华帖,真的,很想拜读你更多的佳作……
作者: rotorola_2000    时间: 2008-3-30 16:52
今年7月就要统一了,到时候叫法也就要一样了.
作者: sunshineboy1982    时间: 2008-3-30 22:50
感谢楼上--KS良友兄的夸奖,不过不好意思的是我现在虽然在日企做夹具设计,但是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是一个搞治具设计的朋友转发过来看的.呵呵
作者: zlstone1974    时间: 2008-4-2 09:51
这是老祖宗的发明啊。像祖先致敬
作者: mocean    时间: 2008-4-2 20:33
应该是JIG引申过来的吧,治具是日语过来的!日语的治具来源于JIG!
作者: charlie5945    时间: 2008-4-4 09:58
看来台湾这个烂摊子还得我们来管理啊
哎呀  赶快收复
作者: roai    时间: 2008-4-6 14:23
呵呵。支持早日统一叫法!!
作者: 1478963    时间: 2008-4-6 16:41
特有意思!~
作者: huyob    时间: 2008-4-8 21:41
你们吃饱了都闲着没事,去翻翻中华大字典吧.
作者: sky.wang    时间: 2008-4-24 21:19
支持統一
相信不久以后叫法就會一致了
作者: kuangtd    时间: 2008-4-28 08:38
应该是JIG引申过来的吧,治具是日语过来的!日语的治具来源于JIG!


同意这种说法!
作者: yourgood5759    时间: 2008-4-28 11:26
台湾佬与小日本有一腿,学日本又学不全的半猴子
作者: xwb520    时间: 2008-4-28 11:56
难道斑竹也认为是一样的吗???治具和夹具是有区别的,并非一个概念。
作者: zoucb038035    时间: 2008-4-28 21:40
主要说多了.鲁迅说了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有人说模具行位叫滑块.那又怎么说了.只要叫习惯了.懂那个意思就算了.浪费时间.
作者: 吻蓝鱼    时间: 2008-4-30 20:42
不知道呢,我们是日本公司,我们就叫治具的
作者: 野蛮大哥    时间: 2008-4-30 21:16
这就象把猫叫个咪!很正常!没有什么原因.也么有什么为什么.0.01有人叫丝,有人叫条,还有人叫道,加工中心在深圳叫电脑锣,还有叫CNC,电极叫铜公,电极设计叫拆铜公,开加工中心的不知道什么是电脑锣,做电极设计的不知道什么是拆电极,这也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因为世界太大了....
作者: xoyocax    时间: 2008-5-1 22:00
我想应该是源于日语里的叫法
作者: kf0378yu    时间: 2008-5-2 09:20
就像前模后模,台湾就叫公模母模

只是叫法不同吧。
作者: worldlin    时间: 2008-5-5 12:41
台湾搞分裂,所以总想搞些名称和大陆不一样的。。
作者: kuangtd    时间: 2008-5-7 10:38
支持模具叫法統一!
作者: eifute    时间: 2008-6-14 21:30
头一次听说呀!希望大家多说一下外边的世界的事情呀!
 新手报到来了呀!呵呵!
作者: bigafce    时间: 2008-6-14 23:13
我想應該是直接譯音的叫法!
老實說:很悲哀的工業到現在還是在猛追那些先進國家,
包括論壇上談的,講的,討論的軟件.......
直接譯音個人想較接近"原音",在溝通上有比較容易些..
看了樓上有些弟兄談話未免太夜郎自大了些....
作者: hot1622    时间: 2008-6-18 15:00
还没统一,搞死人了。
作者: samlin2008    时间: 2008-7-12 21:00
就是就是    台湾学日本
作者: xb751001    时间: 2008-7-12 21:44
DING YOUYIS
作者: waak    时间: 2008-7-13 10:42
夹具  治具
不同的概念  怎么去统一?
难道你把治具也叫夹具?

12楼的版主说的很清楚很简结
作者: ouyang56    时间: 2008-9-21 11:14
谢谢分享。不错的资料啊。学习了
作者: twfjup3    时间: 2008-10-16 22:40
原帖由 mocean 于 2008-4-2 20:33 发表
应该是JIG引申过来的吧,治具是日语过来的!日语的治具来源于JIG!


有个台湾的工程师就是这么给我解释的

所以 夹具就是治具,没有区别叫法不同

[ 本帖最后由 twfjup3 于 2008-10-16 22:42 编辑 ]
作者: jack.wang    时间: 2008-10-22 20:14
台湾还没被大陆统一,他们视图采用的还是3象限咯!
作者: 谢涛    时间: 2009-1-21 08:38
性质一样,多几个称号罢了
作者: songhc    时间: 2009-1-22 09:57
治具设计其实就是夹具设计,称呼不同而已,我有个朋友就是搞治具设计的,所以我理解的!
作者: boxi2279    时间: 2009-1-26 08:17
叫法不同吧.....台湾人还把一个S叫做一条
0 C; m7 ]8 X% o5 m把火花机叫做放电! x8 G# N( y, D3 J& D
把做模的叫钳工
作者: boxi2279    时间: 2009-1-26 08:17
叫法不同吧.....台湾人还把一个S叫做一条
0 C; m7 ]8 X% o5 m把火花机叫做放电! x8 G# N( y, D3 J& D
把做模的叫钳工
作者: boxi2279    时间: 2009-1-26 08:17
叫法不同吧.....台湾人还把一个S叫做一条
0 C; m7 ]8 X% o5 m把火花机叫做放电! x8 G# N( y, D3 J& D
把做模的叫钳工
作者: hbwalter    时间: 2009-1-26 13:45
翻译的不同,受小日本影响太深
作者: cnjig    时间: 2009-1-28 18:45
标题: 日本、台湾为什么把夹具叫做“治具”? » 发表回复
在中国夹具网www.cnjig.com的基础知识版块中讲解得非常清楚,过去看一下吧
作者: jwin    时间: 2009-1-29 08:36
各国的语言学是不同的,文化不同,不要纳闷了
作者: macrosea    时间: 2009-1-29 13:43
叫法不一样,有时候真的是晕.
作者: guyj2734    时间: 2009-2-3 14:48
我们还叫JIG呢!!
作者: 灵犀指    时间: 2009-2-3 21:33
不足介意,行业认可就可以
作者: hong1010    时间: 2009-2-24 12:18
就是,台湾佬喜欢被治里吗
作者: locuas    时间: 2009-3-2 10:10
这个也是很有趣味的话题。相当于历史渊源。
作者: weinanpeng    时间: 2009-3-6 20:26
不是他们叫做治具,只是日本文字中有很多汉字,让中国人看,那个字是“治”而已,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看看原版的日文资料。至于台湾,是因为台湾的汽车工业是学习日本的而已
作者: liuxiaozhou    时间: 2009-6-12 10:05
因为台湾被日本人统治过---所以台湾人跟作日本人一起教
作者: wuyanzi    时间: 2009-6-12 12:08
日本影响太深,说的没错啊,我现在也是治具治具的。
作者: hbwalter    时间: 2009-6-24 08:20
所谓的国语吧
作者: dujun2007    时间: 2009-6-25 08:05
还有这种说法
作者: dgcm699    时间: 2009-6-25 08:52
26楼的兄弟分析的透切入微,看了后有所收获,
作者: 逆向工程    时间: 2009-6-30 16:41
因为在日语中夹具就是“治具”じぐ、发音跟JIG基本相同。
中文字面直译过来就成了治具了。
作者: prettylvcha    时间: 2009-6-30 16:55
因为英文为JIG

所以翻译过来就是治具

最正确的答案啦
作者: guosmsm    时间: 2009-6-30 20:42
yangminghua 发表于 2008-3-18 08:46
目前还没有一个ISO的叫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说法咯!




ISO里有统一名称的~~~~~~~~~~~

全名叫<<工艺装备>>简称工装~~
作者: nizhen6007    时间: 2009-7-1 07:34
全力支持,统一叫法为 “ 工装”。

早就应该统一了,不要搞得人云里雾里的。
在日企台企上班的才知道 工装就是治具,一样的意思。
在国企的就不一定知道了。

所以强烈要求统一。
作者: thf0599    时间: 2009-7-27 22:41
偶也在台资,反感台湾的词汇,就是不舒服
作者: ampgroup    时间: 2009-8-18 11:27
呵呵,这个也拿过来讨论"
作者: ttrroo    时间: 2009-8-18 15:34
治具”这个词是由日文的汉字直接翻过来随着日本商家大量进入大陆,“治具”也就登入到大陆,所以治具是个典型的外来词,其实大陆叫夹具,举例来说明:电器产品上要上两颗螺丝,操作人员左手按住产品,右手拿着电批,这样短时间操作还可以,时间一长会造成员工过度疲劳,效率及品质下降,这时制程工程师就要考虑制作------治具来辅助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常见的治具有:自动化设备类、工装治具类 、测试治具类、SMT过炉治具类、精密零件类、刀片类、DVD读取头等。
作者: gap_521    时间: 2009-8-18 23:02
外国人把语言不也叫"浪个文治"么
作者: FR-4    时间: 2009-8-19 16:37
台湾是随日本把夹具叫做“治具”的.
日本把夹具叫做“治具”的原因是“制造工具”中的“制”与“治具”中的“治”通用的结果!
作者: mst123    时间: 2009-8-31 21:28
夹具(中文)=治具(日文),台湾学的日本的叫法。
作者: xknx    时间: 2009-9-1 16:47
方言  统一后就一样了
作者: sntxgtym    时间: 2009-9-1 18:41
张三 李四区别吧
作者: hbwalter    时间: 2009-9-3 18:24
确实不知道,只是听人这么叫而已
作者: ye012323    时间: 2009-9-6 11:01
习惯了就好了....自然就明白了...
作者: zh-live    时间: 2009-9-8 20:12
欢迎加入汽车焊接夹具设计群  64322370
作者: zzh94077    时间: 2009-9-9 17:09
台湾回归,日本归顺后就统一叫夹具了。
作者: 261525788    时间: 2009-9-10 17:23
呵呵  那不是一般的有意思啊
作者: zhbnglmm    时间: 2009-9-13 22:51
为什么不叫治具呢?赫赫
作者: wlq129    时间: 2009-9-18 13:22
呵呵,这都是秦始皇造成的,统一的时候留下的死角。呵呵呵呵
作者: chendeh1984    时间: 2009-9-18 22:52
丰富了中国文化历史啊
作者: beatit1984    时间: 2009-9-19 13:51
恩只是另外一种说法而已
就好像我们各省份的家乡话差不多啦
他们把零件叫部件
科长叫课长…………………………
作者: jack51    时间: 2009-9-20 17:03
治具”这个词由日文的汉字直接翻过来随着日本商家大量进入大陆,“治具”就登入到大

陆,所以治具是个典型的外来词,其实大陆叫夹具,举例来说明:电器产品上要上两颗螺丝,操作

人员左手按住产品,右手拿着电批,这样短时间操作还可以,时间一长造成员工过度疲劳,效率及

品质下降,这时制程工程师就要考虑制作-------治具来辅助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常见的治具有:自

动化设备类、工装治具类、测试治具类、SMT过炉治具类、精密零件类、刀片类、DVD读取头等。引用地址:www.zhijv.com
作者: shidaqing01143    时间: 2009-9-21 19:56
呵呵
相当的有意思
作者: 李昌宪    时间: 2009-9-21 21:53
治具其实是标准的
作者: evenkou    时间: 2009-9-22 13:58
哈哈哈,有你们说的那么复杂吗?小鬼子们引用的是英语  JIG  一词,翻译过来就是  治具  了,而台湾人老是学小鬼子,所以也常常叫 治具,就象老是叫轴承为 “赔林”(音)一样,听了都觉得丢人。
作者: malinlwf    时间: 2009-9-24 10:30
一個人還是大名,小名,曾用名,這有什麼呀,正常!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