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加分题:手机模具设计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8-3-1 11:17
标题: 加分题:手机模具设计集锦!
很久没上论坛了,趁失业有空之际上来发交流一下!

手机模具是较普遍常用模具之一,各位同袍可发表一下手机模具设计中须注意的事项,例如产品长宽缩水问题,排位,模温运水,浇口设计,关键部位零件的公用和替换,注塑时曾经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技巧等等.....,上传图片讨论,有独特见解的加高分鼓励

文明发帖,不要攻击谩骂,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更进步,通过讨论增广自已视野和思路!
作者: liuwujun    时间: 2008-3-1 11:19
灌水就免了!
作者: jxcctv    时间: 2008-3-1 15:55
支持一下,我是做手机結构的;也想看看模具設計高論.算不算灌水.
謝版大鼓勵! 說下自己的看法:

1. 澆口設計:
(1). 通常是側面潛水口, 缺點是水口加工不方便,且增加了局部膠厚,易收水.(在正面沒有入口位时,常使用).
(2). lens內側的側面大水口, 此种水口只有在充許的情況下使用,走膠很好,除水口較差.
(3).正面點膠口,在有商標位的下面開水口,此种水口注塑質量較好,調机比較容易.
2. 長寛控制:
  (1). 試模时調整注射參數,并記下注塑參數, 產品有缺陷時分析原因.
缺陷: 注射不足(缺膠)--->可能是注射压力不足;注射时間太少;入水點太小和太少;困汽;模溫不高;等--->争對問題解決.
  (2). 塑件尺寸偏小或偏大: 注射压力太小或太大.(在調机时以沒有收水和批峰為水准)
  (3) . 收水(缺陷)-----> 檢查注射压力是否足夠(以沒有批峰為准); 注射時間是否足夠(注射时間和保压时間);料溫是否太高;模具溫度是否太高;模具的运水是否正常; 水口位是否足夠大;水口位置是否合理;分析走膠位; 結构設計分析(是否合理);
3. 粘模--> 檢查制件出模角,省模;
4. 斜頂--->產品較小,斜頂又多,尽量避免有太多的斜頂結构設計.

[ 本帖最后由 jxcctv 于 2008-3-11 14:23 编辑 ]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1 16:02
胶口设计
1 胶口尽量采用直接进胶以及侧进胶.  
2 对于产品比较复杂,尽量采用多点进胶,以减小成型压力避免缩水.
3 在采用香蕉型胶口,以及潜伏进胶时,在流道需制作胶口处凸起.  
4 如使用橡胶原料,如TPE,禁止使用香蕉型和潜伏式进胶,避免顶出时顶伤成品.  
5 针对Lens,Window等透明件,流道需做成S型,避免直接充填,产生喷痕.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8-3-2 11:20
支持老大!

简单说点

手机常用的塑胶材质:PC+ABS,镜片类材质为PMMA,缩水通常取1.002-1.005
常用的模具钢材:S136淬火52-54度,8407淬火等;M333淬火
常用的模具结构:细水口,点浇口,(也用热流道)。模穴通常是1*1或者1*2。  多行位和斜顶,这里需注意外观影响导致的分模结合线问题
常用的冷却装置:水冷或油冷(热)
常用的顶出设备:顶针,司筒,斜顶:由于位置教小,通常会做一些限位,而且斜顶本身尺寸小,容易变形和擦烧,一般材质和硬度都与模仁不同。

遇到一些问题:1.比如手机壳的焦味通常比较薄,不容易注塑满胶,这时采取的措施一般有:换高速机,修改成型参数;改进胶口位置,或曾加进胶口。

             2.产品变形:这个一般是由于浇口和成型条件影响比较大(在结构和顶出无问题的情况下)
             3.错位或段差:这个是比较头疼的问题,一般原则是上壳留大,下壳留小,这样即便是有段差也会手感视觉效果会好些,同时也便于修模

             4.其他比如lens和按键的问题稍后再谈谈,


大家能从这个图看到什么?
作者: lejan    时间: 2008-3-2 13:31
同一个产品的进胶位置怎么不一样 ?
作者: yufeisheji    时间: 2008-3-2 13:58
原帖由 lejan 于 2008-3-2 13:31 发表
同一个产品的进胶位置怎么不一样 ?



产品两点细水进焦咯.一般的手机模都必须两个进焦点.产品打出来比较漂亮饱满.
另我说一下.产量不大的手机模可以不用做运水.我们这里就很多都不做.而且大多时候都是一出二.但模仁必须分开做。
.
另热烈欢迎诸葛斑大重出江湖

[ 本帖最后由 yufeisheji 于 2008-3-2 14:01 编辑 ]
作者: snkfgef    时间: 2008-3-2 14:46
标题: 手机模具设计要领
哈哈,以下发的是我以前公司的一些资料,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说的也是我模具设计中的一些经验,我表达能力不行,请干锅兄原谅能不能帮我加点分呀?我很穷呀楼主失业了?以前看过楼主发的贴子,拆电极教程,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希望楼主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手机模具设计要领1.Hinge*破的脫模角:
此結構因有樹酯開閉器幫助開模瞬間時,彈簧因壓縮一時無反應而增加拉力關模時因有樹酯開閉器使RP強迫先行回位造成LIFTER已定位,若LIFTER與此處*破需有脫模角(一般建議0.5度至1度)INSERT*破面無脫模角將會撞傷磨耗,故需加脫模角
○2.Hinge公差控制組裝品質:
HINGE配合處模具零件需標示公差+-0.01,確保塑膠件組裝品質,若有脫模斜度需標示前端及尾端尺寸及公差,打光等級SPI A3.
○3.單向公差修改model方式注意成品圖上的單向公差與嵌合配合處之尺寸,須將單向公差之尺寸須改為中間值,反應至3D MODEL,並於零件圖上標示尺寸
○4. 設計模座注意事項:1.公模水路可設計在ROTARY TABLE 左右側,上方 (操作、非操作、天側) , 且IN OUT儘量在同一側避免水管IN OUT相接時需繞180度(避免水路出入口環繞模具), 固定模板螺絲孔位置也儘量避免有水路
2.二色側邊進膠口, 位於三板模之剥料版與母模板間, 灌嘴口之R 避免深入模板內, 避免溢料於兩板間, 易造成模具損傷. 此處灌嘴深入模板GUIDE處以免射壓過大,造成螺絲斷裂
3.側向SPURE位置70,SPURE,200(Z方向),250<SPURE<580(X方向)
4.排氣抽真空需在母模側
5.SPURE之R皆為35,故設計時為R37 OR 38
6.模具大小配合機台旋轉盤,例: 125噸 為ψ700,模具對角最大不可超過700,且模寬不可超過滑軌內側寬度
7.GP4支皆須準確,不能做OFFSET
8.研磨用基準孔,需有三孔
9.側邊SPURE 定位塊入口RUNNER需留意,避免RUNNER黏於剝料板5.模具因會旋轉,上下固定板鎖模方式最好使用螺絲直接安裝鎖緊,避免使用壓板造成鬆動
10.頂出桿長度設定需注意不可超出旋轉盤厚度(112),建議最長可做至105,且頂出桿支直徑需小於ψ31, ψ30以內較佳,無法設計倒拉機構(因會旋轉)
11.上下定位環需同心度精準,避免錯位12.三板模時需注意RUNNER掉落方向即空間是否足夠,避免卡到大小拉桿
13.第一色設計於天側,第二色設計於地側,公模側所有結構皆須相同,不同處皆於母模側
14.若有LIFTER與母模*破時,則需作早回機構。使用簡易式早回機構,設定位置則視射出機台程式控制,(建議設計於第一色母模)
15.目前模具開模後旋轉與關模瞬間之慣性可能造成EP偷跑,造成成品頂出,關模後又將成品壓回造成拉傷,故在頂板處加彈簧,避免EP先頂出
16.三板模時,二色膠口設計於剝料板,避免流道卡於進膠灌嘴直壁,需於剝料板與灌嘴流道間作連接之流道  

GATE選擇之原則﹕GATE形式之選擇有﹕SIDE GATE、SUB GATE、香蕉形、盤形、小點進膠。 直接進膠於成品上其熱澆道以Valve Gate製作。
對于按鍵孔處或PL位于R角的四分之一點的位置時﹐通常Core Side設計Recess
Lifter頂面設計要比對應的模仁部分低0.03~0.05mm﹐以免拉傷產品。
對成品形狀復雜或不易布置頂針的位置﹐采用頂出塊或入子抽退的模具結構。
因為產品壁厚較小﹐所以通常采用抽真空來排氣。在產品四周抽真空
Front Housing 按鍵孔處增加 Air Vent。
產品壁厚較小(如小于0.6mm)處﹐或產品的充填末端。割Insert增加排氣。
表面處理通常有﹕咬花﹑放電花﹑Polish等。因為焊補會使模仁局部硬度升高﹐故對需咬花處理的型腔部分不可焊補。設計時需要Check成品Draft﹐以確保指定的處理規格不會導致成品拉傷。
常見的Split Inserts情況及設計注意事項﹕
對*破面上有清角的位置﹐Insert利于加工Slide PL位于外觀面時﹐需設計組立放電的工藝孔﹐以便減小Step。對于關鍵尺寸﹐Insert易于加工和調整。


1.模具設計時採用標準模座以及標準零件,以簡化設計時間以及加工時間.
2.手機模具設計時對以下尺寸需提前做出預留及管制,以免尺寸超差.
2.1 客戶要求的管制尺寸.包括總長,總寬.CP/CPK,SCD…
2.2 外觀配合的零件,視窗的尺寸,按鍵孔的尺寸,轉軸的尺寸…
2.3 成品有單向公差時,須於拆模時修改MODEL至中心值.
3. 對於零件上的分模線
3.1 儘量簡化分模線,使其平面*破.
3.2 對於組裝的幾個零件,其分模線需整體設計,確保外觀
3.3 確認縮水率的設定數值
4. 膠口設計
4.1 膠口儘量採用直接進膠以及側進膠.
4.2 對於產品比較複雜,儘量採用多點進膠,以減小成型壓力避免縮水.
4.3 在採用香蕉型膠口,以及潛伏進膠時,在流道需製作膠口處凸起.
4.4 如使用橡膠原料,如TPE,禁止使用香蕉型和潛伏式進膠,避免頂出時頂傷成品.
4.5 針對Lens,Window等透明件,流道需做成S型,避免直接充填,產生噴痕.
5. 流道設計
5.1 儘量減短流道長度,以節省原料,縮短冷卻時間.
5.2 如使用hot tip ,則採用公模U型流道.
5.3 流道的冷料窩尺寸需大於hot tip 殘料.
6. 頂出 6.1 頂針分布在易黏模部位,避免黏模.
6.2 頂針佈置在成品肉厚部位,避免頂凸.
6.3 頂針佈置在成品平面﹑ 曲面平緩處,易於加工.
6.4 頂針儘量分布平均,期使成品頂出平衡.
6.5 頂針規格儘量減少,以簡化採購以及組裝.
6.6 雙節頂針"N"值儘量加大,以減少頂針

[ 本帖最后由 snkfgef 于 2008-3-3 07:34 编辑 ]
作者: desinger    时间: 2008-3-2 14:58
干锅肥肠  
发出的图中看到顶针板加了镶件,顶针和斜方都短了。 我学到了这一点,不知此图,干锅肥肠 兄还有没其他的奥妙让我们知道一下。
作者: desinger    时间: 2008-3-2 15:09
中间位core料下面有块绿色的板,是做什么的?
作者: 如顺    时间: 2008-3-2 17:58
原帖由 干锅肥肠 于 2008-3-2 11:20 发表
支持老大!

简单说点

手机常用的塑胶材质:PC+ABS,镜片类材质为PMMA,缩水通常取1.002-1.005
常用的模具钢材:S136淬火52-54度,8407淬火等;M333淬火
大家能从这个图看到什么?

一样的产品,在同一模具里!进料的位置不一样,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不知粉肠兄是不是想考这个开个玩笑)
作者: 如顺    时间: 2008-3-2 19:53
版主干锅肥肠答复[2008-03-02 19:22]:
不是的,只是剖面不一样而已
是边上的两个斜顶吧!斜顶太小寿命达不到多久就会挂了,你可那样把斜顶做短点,寿命也就长点是这样吗!

[ 本帖最后由 如顺 于 2008-3-2 19:55 编辑 ]
作者: szlxm123    时间: 2008-3-2 22:46
取缩水

在模具的设计上考虑好收缩率及特殊部位的拔模角。
通常外壳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的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的面壳大于底壳。一般来说,面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即便是两件壳体选用相同的材料,也要在做模时注意,后壳取较小的收缩率。
作者: andes    时间: 2008-3-3 07:48
小弟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现在手机分几大类;直板手机/翻盖手机和滑盖手机等。各个类型的手机的模具做法都不大一样。翻盖手机的结构就是有按键孔的面壳转轴部位要出前模行位或前模斜顶。
从模具分类来说有的要做双色模,有的要做包胶模,镜片很多要用到IMD和IML技术来做。
作者: jiangqihong    时间: 2008-3-3 09:27
以前开了一套电池盖,表面要求不喷油,原色,胶位比较薄..结果这样顶出以后,在斜顶位置有一个很明显的痕迹,后面用了延时的方法才将痕迹搞没了,真是很深刻.
作者: dfsrain    时间: 2008-3-3 10:13
手机外壳一般会经咬花处理,当采用较深咬花时,结合线不会太明显,而采用较浅的咬花,不喷漆,就会看见结合线,影响外观
高速高压高温对减弱结合线有一定的帮助
但根本应是模具排气问题,排气不良最终解决办法是在困气位置开排气槽来解决

之前在做PDA键盘外壳时就是无论怎么打磨喷漆都无法掩盖结合线
最后还是修模改善
作者: 坚持就是胜利    时间: 2008-3-3 10:20
看了这么多高手的宝贵意见让我学到了很多!!
我经验还浅,没有什么经验了!
作者: mywife    时间: 2008-3-3 11:19
学习      中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8-3-3 18:57
这贴怎么沉了??
作者: johnson-xu    时间: 2008-3-3 19:09
请教一下干锅肥肠版主:
用增加镶件的方法来使斜顶和顶针的长度变短!,但是装模要如何装!看起来装模比较麻烦哦!

此外:干锅肥肠版主的图里面使用了整体式定位圈,这样缩短了浇道的长度,较少了压力损失哦!!

[ 本帖最后由 johnson-xu 于 2008-3-3 19:12 编辑 ]
作者: 369059722    时间: 2008-3-3 20:10
我来取经,我们从没做过手机模,顶一下,o(∩_∩)o...哈哈
作者: mengchunhua    时间: 2008-3-3 20:55
手机模上的斜顶能做大的尽量做大,角度不要超过8度,有些很小的斜顶只好加高斜顶坐的高度,使斜顶变短,寿命加长,但这样会影响装模的速度,我们这里斜顶材质用SKD61淬火,
作者: proefly    时间: 2008-3-3 23:47
建议版主置顶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8-3-4 09:06
通常手机模的斜顶比较多且小,般尽量缩短斜顶长度.
由于斜顶多,顶出时产品容易偏向一边这样就有可能有的扣位离开了斜顶而有的还在斜顶上
这时应该将斜顶旁边的顶针(或加顶针)高出少许(作用就不用说了吧)
.........
作者: 小老大    时间: 2008-3-4 09:14
胶位较薄处通常镶多块镶件的方法增加排气
作者: marco.miao    时间: 2008-3-4 09:38
支持一下老大...
这是我以前公司的资料

[ 本帖最后由 marco.miao 于 2008-3-4 09:40 编辑 ]
作者: marco.miao    时间: 2008-3-4 10:01
再来  学徒时 师傅的批语....

[ 本帖最后由 marco.miao 于 2008-3-4 10:11 编辑 ]
作者: 如顺    时间: 2008-3-4 10:40
顶一顶鸡哥!
作者: johnson-xu    时间: 2008-3-4 11:04
原帖由 johnson-xu 于 2008-3-3 19:09 发表
请教一下干锅肥肠版主:
用增加镶件的方法来使斜顶和顶针的长度变短!,但是装模要如何装!看起来装模比较麻烦哦!

此外:干锅肥肠版主的图里面使用了整体式定位圈,这样缩短了浇道的长度,较少了压力损失哦!!



能否将此处放大一下贴出来呢!我想看一下顶针和斜顶的固定方式!谢了!
作者: johnson-xu    时间: 2008-3-4 11:14
呵呵
我也贴一些我看到的做法!!
作者: lkp168    时间: 2008-3-4 22:03
顶一下,别沉了
作者: jessen    时间: 2008-3-5 13:47
marco.miao版主以前做過GP公司啊?請問你是在TW的GP還是大陸的天津或蘇州GP啊?說不定我還認識你,哈哈
作者: lyb820115    时间: 2008-3-5 15:32
真的很不错,感谢各位的无私奉献.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宝贵的知识
作者: lyb820115    时间: 2008-3-5 15:33
真的很不错,感谢各位的无私奉献.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宝贵的知识
作者: axtofhy    时间: 2008-3-5 19:14
受益,多谢各位!
作者: foxconn@2324    时间: 2008-3-5 21:54
手机模上的斜顶能做大的尽量做大,角度不要超过8度,有些很小的斜顶只好加高斜顶坐的高度,使斜顶变短,寿命加长,但这样会影响装模的速度,我们这里斜顶材质用SKD61淬火,
作者: snkfgef    时间: 2008-3-6 07:34
原帖由 marco.miao 于 2008-3-4 10:01 发表
再来  学徒时 师傅的批语....

非常感谢分享资料!
作者: Momo1984    时间: 2008-3-6 09:18
  顶出更多的精彩……  
作者: 369059722    时间: 2008-3-6 19:38
真的要多了解下手机模具
谢谢各位高手。。。。。。
作者: yingqi1980    时间: 2008-3-7 10:25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作者: 如顺    时间: 2008-3-7 21:55
怎么那些做过的高手不来说说啊!这样才好发展大中国嘛!
外国人封死中国,不会中国人也封死自己吗!
作者: srkl    时间: 2008-3-7 22:19
学习了,呵呵。
作者: wesley520    时间: 2008-3-9 12:51
我做过好几年手机了,刚入厂的时候,翻盖手机还蛮多的,手机尺寸也较小,却这两年不一样,直板机(大屏)、滑盖在流行。外观要求也不断在提高、现在好多电久外观改成濺镀,主要信号问题。电镀的外观产品会影响手机的信号。
作者: ayang007007    时间: 2008-3-9 20:53
最近我们也开始有在做手机的模具了.

唉.....头好大啊.....时间太短了.....
作者: 目穷千里    时间: 2008-3-9 23:06
群英荟萃,收益无穷!谢谢各位!
作者: 05yqc20    时间: 2008-3-10 10:04
也许是看不清干锅肥肠的图,
我感觉那里减短的斜顶是装不了模的吧,呵呵。。视力有限。。
作者: 阳光大道    时间: 2008-3-11 10:49
顶起来,不要沉下去,没有做过学习中!
作者: lss    时间: 2008-3-11 23:26
写得不错,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作者: ug163    时间: 2008-3-12 08:56
模仁邊距成品30MM左右
一般常采用潛膠進膠,也可以用細水口
如頂出方便可以倒置如下圖
下圖為一包射模,采用細水口
作者: spz914    时间: 2008-3-12 11:14
没有做过手机模..过来取经.
作者: spz914    时间: 2008-3-12 11:25
原帖由 marco.miao 于 2008-3-4 10:01 发表
再来  学徒时 师傅的批语....


版大发的这个设计注意真是好东西...
作者: huangmxian    时间: 2008-3-12 17:33
受益多多,谢谢各位了!!
作者: yylai168    时间: 2008-3-12 19:39
谢谢各位了!!
作者: shianhai    时间: 2008-3-12 21:29
先頂一頂
下班了
明天再來看
作者: lingxuezhou    时间: 2008-3-13 22:08
我也看不清干锅肥肠的图,我感觉那里减短的斜顶缩到B板内是装不了模的吧。
作者: wzm863    时间: 2008-3-19 17:34
WEID LINE附近可以用透气钢排气。薄壁处尽量远离浇口
作者: ug163    时间: 2008-3-20 09:00
頂一頂人氣
作者: wu_c_t    时间: 2008-3-20 11:37
我想应该可以在公模仁装入公模板之前与公模仁装配好吧!
作者: dg2450839    时间: 2008-3-21 20:33
见识了!!!!!!!!!!!!
作者: seaky_cheng    时间: 2008-3-21 23:03
标题: 手机按键的通用做法
一些手机按键的做法,此方法主要为缩短流道,节省成本,而且常用材料为透明PC。
作者: zhubinghua    时间: 2008-3-21 23:13
学习了,做了两年设计,没有做过手机模具,
多谢了
作者: mtwgh    时间: 2008-3-23 15:27
支持一下~~~
作者: hua120063    时间: 2008-3-25 13:32
没做过手机模
个个都说得很好

请各位大虾写多点经验的东西,让我们新手多学点
作者: wsyou2006    时间: 2008-3-28 09:59
群英荟萃,收益无穷!谢谢各位!
作者: honghu88    时间: 2008-3-30 22:55
长见识了,谢谢各位!
作者: wiching    时间: 2008-3-31 14:37
看一看、學一學、頂一頂
作者: wiching    时间: 2008-3-31 14:37
看一看、學一學、頂一頂
作者: HiFi    时间: 2008-4-4 18:40
看一看、學一學、頂一頂
作者: wt19681120    时间: 2008-4-6 13:12
谢谢了!从来没做过手机模具。长见识了。
作者: 菜子斌    时间: 2008-4-6 13:18
谢谢各位仁兄
作者: 13536186624    时间: 2008-4-14 17:04
我没做过手机模,但很想做,上次面试那些国产手机就不会分了,哈哈!在这多学一点东西咯,谢谢各位师傅们!~~~~~
作者: smilelin18    时间: 2008-4-14 17:15
顶顶顶,没做过学习学习
作者: baiqbp    时间: 2008-4-15 15:55
受益非浅啊
作者: fengzheguang    时间: 2008-4-19 17:50
受益多多,谢谢各位了!!
作者: yangfamao    时间: 2008-4-19 19:21
从来没做过手机模具。长见识了。
作者: shapeFuture    时间: 2008-4-22 18:26
感谢各位的高见,手头正好有一套手机产品要开模,真的是受益良多.
作者: hy_qsl    时间: 2008-4-28 12:44
获益匪浅!!多谢了!!
作者: 13536186624    时间: 2008-4-29 18:40
有空多点说说手机模,有做过的出来谈下,不要让这一行沉下去!!!
作者: ymqxg238    时间: 2008-4-29 23:54
来没做过手机模具。长见识了。
作者: dingyin225    时间: 2008-4-30 11:05
學習做手機模具
作者: fsyfch    时间: 2008-4-30 12:52
原贴由lingxuezhou发表:
我也看不清干锅肥肠的图,我感觉那里减短的斜顶缩到B板内是装不了模的吧。

可以在斜顶坐底下装个限位螺丝跟顶针面板连接就可以了.
作者: tanhailin    时间: 2008-4-30 19:02
多谢各位大虾的见解。多谢。
作者: yjx460631070    时间: 2008-5-2 12:28
ding ding
作者: JACOB.PENG    时间: 2008-5-5 23:05
好帖,谢谢各位高手。。。。。。
作者: kevin8    时间: 2008-5-6 11:59
学习虚心。谢谢各位高手
作者: liushuangxi    时间: 2008-5-7 14:20
谢谢各位仁兄,这可是个好贴,别让他沉下去了呀!高手怎么还不出招呢!很想学习学习.
作者: jwang6589    时间: 2008-5-14 10:10
标题: 鸡哥
谢鸡哥00000
作者: David//    时间: 2008-5-14 11:21

作者: lzj001    时间: 2008-5-22 19:40
非常感谢分享资料!
作者: PYL5201025    时间: 2008-5-22 21:30
标题: 回复 27楼 marco.miao 的帖子
學習中,謝謝.
作者: fbw20081983    时间: 2008-5-22 23:21
请问手机开模时斜顶如何安置
作者: rotorola_2000    时间: 2008-5-24 12:27
好贴必顶啊,长见识了!
作者: qiang0713    时间: 2008-5-24 17:36
不错吗
有没有关于调机改善结合线
作者: zsj851203    时间: 2008-5-24 19:12
谢谢了 好东西呀
作者: hdy-123456    时间: 2008-6-7 17:15
學一學,頂!!!
作者: jyszfeng    时间: 2008-6-14 12:49
本人不是做手机模具,但是感谢各位老大的无私奉献。
作者: STL    时间: 2008-6-16 20:42
等待肥肠大哥的高见
作者: seagull1234    时间: 2008-9-19 21:00
标题: 能否将此处放大一下贴出来呢!我想看一下顶针和斜顶的固定方式!谢了!
能否将此处放大一下贴出来呢!我想看一下顶针和斜顶的固定方式!谢了!
作者: yexiaobing18    时间: 2008-9-20 00:57
呵呵 好多高手啦 兄弟 也是做手机模具设计的 只是经验不足 看看
作者: loveznxl    时间: 2008-9-20 11:26
DDDDDDDDDDDDDDDDDD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