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模具合理性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程    时间: 2008-2-26 10:51
标题: 模具合理性探讨
如图一产品,请各位发表意见,看怎么能把模具做到合理
请各位不要认为很简单,这是我司正在生产的产品,在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
就是中间那个芯子老是出问题,一个问题是老是弯,另一个问题是冷却不好,也有换过铍铜做,但没什么效果

[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08-3-4 08:38 编辑 ]
作者: johnson-fu    时间: 2008-2-26 11:12
這個模具簡單的做法就是用兩片式滑塊組合的罪為經濟性了
作者: 老程    时间: 2008-2-26 11:59
中间那个长长的芯子,是做在前模好还是做后模好?怎么顶出?
作者: johnson-fu    时间: 2008-2-26 12:02
要是我做在公模用成品頂板頂出
作者: shuoqi    时间: 2008-2-28 10:10
你们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怎么做的
作者: tanzhenxing    时间: 2008-2-28 10:24
横着摆,油缸抽
作者: will-cn    时间: 2008-2-28 11:31
中间哪个芯能否改大点角度
如果可以
左右滑块就能行
上下出模
作者: hdy-123456    时间: 2008-2-28 11:56
個人長淺見:

(1)滑塊做在推板上,中間長蕊易斷要單獨做鑲針,產品推板頂出。滑塊做在推板上,推板要加厚但不要可太厚,滑塊壓條做20MM高就可,滑塊其余的伸進前模側面加3度斜度由前模板壓死精確定位產品斷差小。有個微妙的細節:滑塊壓條不要鑲到滑塊打開的空間內,防止擋到產品的自動下落。推板和下困定板要加尼龍開閉器或拉鉤。
(2)產品推板頂出前模做斜彈為了日後修模方便斜彈要加耐磨塊,後模中間長蕊也要單獨做鑲針。好處這種做法推板比(1)種薄,壞處斜彈總的是要有0.05MM以上的滑動間隙沒有精確定位斷產品差大。
會出現的問題點:中間長蕊有被沖偏可能性大。
作者: lihuigan    时间: 2008-3-2 22:24
我认为边缘工程师的说法比较全面点啊
如果是我做的话我也会选择这种结构的·
作者: 老程    时间: 2008-3-4 08:42
原帖由 tanzhenxing 于 2008-2-28 10:24 发表
横着摆,油缸抽

不可横着摆的,顶部的那个圆球面要求不可有分模线
作者: 老程    时间: 2008-3-4 08:47
原帖由 johnson-fu 于 2008-2-26 11:12 发表
這個模具簡單的做法就是用兩片式滑塊組合的罪為經濟性了

这个说法很不专业的,就像看到一个卡钩就说要么做滑块要么做斜顶,这样谁都会说的,要看细节的。
模具设计是“没有对与错,只有好与坏”
我相信一个产品大家都可以设计出模具并打出产品,但设计的好不好,合不合理就差别很大了。
作者: jiangqihong    时间: 2008-3-4 09:44
个人愚见!用FCI的模胚,两点进胶,这样比较平衡,芯子弯曲变形应该会减小。另外芯子做成镶件,开模时,先将芯子开出一段距离,然后再开AB板。
作者: 又又    时间: 2008-3-4 10:07
1..建议把产品增加二个孔.直径4就可.靠近表面圆球的螺纹侧面..应该不影响产品的功能.
这样二滑块就可以做镶针插穿内镶呵针..防镶呵针成型受压变形..
2..产品冷却可以考虑铍铜再加水管方式.如果量不大的话.成型周期可以稍放长一些.
3..老程这样摆放有利产品进胶..流道短..成型压力损失小.但产品顶出要考虑手动式..
个人见解..有说的不对请指教.
作者: 如顺    时间: 2008-3-4 10:27
原帖由 老程 于 2008-3-4 08:42 发表

不可横着摆的,顶部的那个圆球面要求不可有分模线

如果可以的话用细水口在圆球进料比较好,行位出前模,忒子加硬用推板出模,忒子做多几个来换,就好像我们用的笔一样
作者: 如顺    时间: 2008-3-4 10:33
原帖由 又又 于 2008-3-4 10:07 发表
1..建议把产品增加二个孔.直径4就可.靠近表面圆球的螺纹侧面..应该不影响产品的功能.
这样二滑块就可以做镶针插穿内镶呵针..防镶呵针成型受压变形..

2..产品冷却可以考虑铍铜再加水管方式.如果量不大的话.成型周 ...

这个方法比较好
作者: 老程    时间: 2008-3-4 11:29
原帖由 shuoqi 于 2008-2-28 10:10 发表
你们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怎么做的

主要表现在芯子上,一个问题是易弯曲,另一个问题是冷却效果不好,也有用过铍铜,但没什么效果。
我们这个产品量很大的,以前的模具老化了,现在要重新开,所以我想在这里征求大家的意见,希望把新开的模具做到最为合理。
作者: johnson-xu    时间: 2008-3-4 11:35
没看到进胶,估计芯子弯的原因是单侧进胶时注塑压力对芯子造成的影响!看看能不能改成两侧同时进胶!
冷却的话可以考虑用盘起的散热棒标准件,但是我没用过,不太清楚想过!
还有!产品的材质是什么?
作者: 老程    时间: 2008-3-4 11:39
原帖由 johnson-xu 于 2008-3-4 11:35 发表
没看到进胶,估计芯子弯的原因是单侧进胶时注塑压力对芯子造成的影响!看看能不能改成两侧同时进胶!
冷却的话可以考虑用盘起的散热棒标准件,但是我没用过,不太清楚想过!
还有!产品的材质是什么?

ABS料
作者: zhgo23    时间: 2008-3-5 09:05
个人做法
    前模行位,细水口入胶,如行位弹不开,可在后模加扣帮助。
   后模做推板。
作者: 老程    时间: 2008-3-7 08:16
原帖由 如顺 于 2008-3-4 10:27 发表

如果可以的话用细水口在圆球进料比较好,行位出前模,忒子加硬用推板出模,忒子做多几个来换,就好像我们用的笔一样

有分模线都不行,有进胶点更不行了,那个圆球面要光滑的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