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关于Cimatron E的速度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r-o-o-n    时间: 2007-5-6 01:14
标题: 关于Cimatron E的速度问题。
请允许我背着被上司责骂的可能在这里发表一下个人的“谬论”。
关于CimatronE的计算速度的问题,许多人都在期盼中等待着E8。不过我要很遗憾地告诉大家,E8的计算速度和E7比没有变化。每次大家看宣传资料的时候,都会看到效率提高多少多少,不错,是有一点厂商的宣传水分在里面,但效率的提高我个人认为是实实在在的,只是大家可能误解了一个概念,那就是效率和计算速度,其实是两码事。

先说速度,大家可以看看Vista的硬件要求有多高,如果你的计算机连Vista都装不了,那就最好别拿来玩E7/8了。如果你的硬件达到了条件,好,我们来说说软件的升级。我用过的计算机软件不下于100款,几乎没见过有任何一个软件在升级的时候,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有明显的速度提高。就包括全球开发能力最强的微软也是如此,比较一下XP和VISTA吧,那是最明显的答案。
升级到Vista有必要吗?有!绝对有!那Vista这么慢怎么办?图标这么大这么占空间怎么办?升级!对于E8,同样如此。那么Vista有为什么弄这么花哨?人性化,这就是人性化的一个升级。对于E8同样是如此,快速钻孔,快速预览,五轴航空铣,无一不需要有更大分辨率的支持!推荐1280x1024。
那么为什么E不能提高计算速度呢?为什么开发人员不能优化一下算法让他变得更快呢?OH MY GOD! 一个软件的算法一旦确定,几乎很难会有什么变动。而且,在后续的升级中,智能性的东西会越来越多的引入。大家可以看看E7.2的升级,加入了一项内容就是精加工的进退刀半径,为什么之前没有呢?说白了Cimatron想把大家当成傻子,一切都由软件搞定,如果你还想象IT里的真三键叭啦叭啦地按个不停,只能说你是习惯了这种手感。BTW:我买了个3D CONNEXION, 1300元的大鼠标,还不错!

前面我提到了效率。为什么要提效率不提速度呢?一款软件,给你的是整体的功能,而并非一个单一的特点,每个软件都有特点,为什么CimatronE在近几年又重拾江山呢?大家在2002年的IT13停止开发后,和Cimatron公司一同痛苦了三年,在2006年度,Cimatron公司的业绩有的长足的进步,可喜的是,这说明了Cimatron的市场占有率(正版)正在逐渐升高。这是为什么?这得益于CimatronE软件的技术含量。将一款CAM软件发展成为一个CAD/CAM一体化的工模具解决方案,为您提供一揽子服务,集成性能高,工作稳定,能达到快速交付的目的。
什么叫快速交付?不是你编程的速度,不是你一人能看几台机的能力,你可以算算,机床干一个小时50块钱,你干一个小时多少钱?我宁愿多请个人编一台机的程序,也想要你把程序做得好一些。我曾经做过对比,WCUT和ROUGH SPIRAL,谁快?明显的是WCUT计算速度快3%,而加工时间长了30%(粗略的表达,实际可能稍有出入,但不会超过10%, 也就是WCUT计算速度快3.3%,加工时间长33%),有些做大型模具如汽车一类的,可能模具超过3米,的确,IT是比E快。但是这么大的模具,如果你的空刀一多,那浪费的时间,也许价值就远远超过一台高档电脑了。很遗憾,IT在这方面明显没有E好。

放弃你追求的速度吧,那不是最主要的,你需要的是效率!

再次强调一下我这次谬论的核心,E无论如何升级,都不会在普通的计算机上有明显的计算速度变化,只会变慢,不会变快!请还有对E的计算速度抱有奢望的朋友,不要再等了,回到IT吧,经典的东西用用,也不是错!
作者: r-o-o-n    时间: 2007-5-6 01:16
随便说说的,说得不对就讨论,表骂我!人不骂我,我不骂人,人若骂我,我就生气!
作者: mmfengxinzi    时间: 2007-5-6 01:52
一定要向工作站进军
作者: kkean    时间: 2007-5-6 09:34
ROON大大的cam功力,大致在论坛看看,觉得您对软体认知+实际经验已经到了一定高度,所以特别留意看您的帖。

我对速度认知几乎没有。可能因为我们的模具不是精密范畴;可能因为我们的模具大体还是类似的,procedure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律性存在。

E8,我还没看见过。网路有D版出现了,但听说现在那个craxx不完美,就作罢了。另外,用了cim这么几年,真不好意思继续D下去,今年争取购买2PCS 正版,念头有了,8到底怎么样,还需要静观其变。

我用过的或者看到过别人使用的CAM软体的一丁点有关速度的体会:
procedure的计算速度:
取决于软体的算法(这个其实咱是不懂的,只能说它的软体写法漂亮,冗余代码少、程式思路清晰,架构精简)
取决于使用者的水平
合理选择加工surface、合理使用辅助surface、line、合理选取加工的contore、合理使用各种不同的procedure。。。比较多的注意点。CAD/CAM都是入门简单高手难的工种

E8之后,在计算机上能增进速度表现的,我看要使用workstation了。其实这个玩意也不贵,人民币2W可以有不错的表现了。

我对速度仅仅是以上的认知。我一直以来的观点:cam发展,未来肯定是傻瓜化的道路。好比MS的操作系统从MSDOS过渡的windows。

最后,“使用者水平”,我个人估计能影响速度的95%,5%是软体决定的。量化的数字来源于我个人的认知。

ps,CIME,我的直觉:下一版本或者下下版本可能会有革命性的东西出现。特别在CAD以及4、5轴CAM上。3轴的东西,已经没有太多的潜力挖掘了。要挖掘潜力还是在硬体上。加工机床本身的发展
作者: r-o-o-n    时间: 2007-5-6 09:46
下个版本,下下个版本,可能要在2D上下功夫,5轴现在还可以了。
做叶轮我不再伤心!其它的5轴马马虎虎,E的策略(5轴航空铣)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一流的软件了。

[ 本帖最后由 r-o-o-n 于 2007-5-6 09:48 编辑 ]
作者: r-o-o-n    时间: 2007-5-6 09:50
我刚开始学用5轴航空铣做叶轮的时候,一条刀路动就是1小时,现在一刀0.25的步距加工侧面,计算下来也只需要5分钟,有些程序一分钟左右就算好了。
作者: kkean    时间: 2007-5-6 09:58
原帖由 r-o-o-n 于 2007-5-6 09:46 发表
下个版本,下下个版本,可能要在2D上下功夫,5轴现在还可以了。
做叶轮我不再伤心!其它的5轴马马虎虎,E的策略(5轴航空铣)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一流的软件了。



差距就在这里了。
我没使用过4轴,不用说5轴机床了^_^
所以,没有接触过4轴、5轴编程。
所以,我常和同仁们说:我们其实是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实在太大。我们在3轴上都还有这个那个疑问点,实在是自我要求不足。

大大说2D下功夫,说的太好 。我忽略了这个细节!现在CIM的2D实在太菜鸟了。远远达不到我对工程图面的要求。(可能会有同仁说我不懂用,可能吧。在我能力范围内,我钻研了一个星期后放弃掉了。因为达不到我的要求。我自认对软体学习具备一定的“天赋”。)UG可以做的非常棒,PROE我不懂2D的,也没使用过。希望2D上能有发展。说真的,解决我这类中小型模具公司,integared solution是我一直的追求。而后配备一套自行开发的ERP,基本可以“信息化”了
作者: r-o-o-n    时间: 2007-5-6 10:07
买个工作台,花点钱改造一下就可以有5轴了,只是你有没有必要去弄5轴而已。
作者: k-m000    时间: 2007-5-6 12:49
学习了
作者: tantiduo    时间: 2007-5-6 20:58
好。可是有点失望。我以为E8已经把2D改进了。看来又一次失望了。
作者: RAY    时间: 2007-5-6 23:22
没用上E8, 现在每天用Hypermill赶工,但遇上大模时就很怀念E7, 以前用它跑几台机, 还可以有时间上网。 很多人说cimit好,说它比e7好的人一定是没在e7下功夫, 或者只是做很简单的工作罢了。敢这样说,是 相信论坛没几个人比我用cimit的时间长。
作者: r-o-o-n    时间: 2007-5-6 23:30
原帖由 RAY 于 2007-5-6 23:22 发表
没用上E8, 现在每天用Hypermill赶工,但遇上大模时就很怀念E7, 以前用它跑几台机, 还可以有时间上网。 很多人说cimit好,说它比e7好的人一定是没在e7下功夫, 或者只是做很简单的工作罢了。敢这样说,是 相信论坛 ...


使用的时间并不代表一切, 但我相信功力和你比应该差一大截, 实话!
作者: 无双    时间: 2007-5-7 08:58
中国用正版的人还是少(相比用D版的),没有多少人受过正规的培训,就是和师傅学了一点基本的功能,能干活了,没法对软件设计者的意图有很好的了解,就是凭着自己的感觉评论软件,很悲哀。
作者: sqsw    时间: 2007-5-7 11:43
原帖由 无双 于 2007-5-7 08:58 发表
中国用正版的人还是少(相比用D版的),没有多少人受过正规的培训,就是和师傅学了一点基本的功能,能干活了,没法对软件设计者的意图有很好的了解,就是凭着自己的感觉评论软件,很悲哀。


“正规的培训”的培训有用吗?我看过Cim中国公司的培训教材,对设计者意图基本没有涉及啊。
作者: r-o-o-n    时间: 2007-5-8 12:17
原帖由 sqsw 于 2007-5-7 11:43 发表


“正规的培训”的培训有用吗?我看过Cim中国公司的培训教材,对设计者意图基本没有涉及啊。



你大概没弄清楚培训的目的, 培训是让你学会软件的基本操作, 至于工艺, 思路这些方面, 不可能有太多的涉及.
作者: tantiduo    时间: 2007-5-8 20:14
哈哈。怎么谈到培训上去了。
作者: 无双    时间: 2007-5-8 21:44
原帖由 r-o-o-n 于 2007-5-8 12:17 发表



你大概没弄清楚培训的目的, 培训是让你学会软件的基本操作, 至于工艺, 思路这些方面, 不可能有太多的涉及.


其实好的培训老师在基础的培训结束时会给大家讲软件的思路,这就是差距。
作者: sqsw    时间: 2007-5-11 11:17
我只是说设计者意图,跟工艺有点关系,但还是没要求把工艺讲到很好。
作者: guxuji    时间: 2008-5-23 11:34
有点失望
作者: 370636244    时间: 2008-5-23 17:34
看了这老贴,对roon佩服不已
作者: 370636244    时间: 2008-5-23 17:34
可惜我不能在软件上下工夫了,哎,现在一天到晚的跑加工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