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关于“产品的美工线” [打印本页]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5-1 20:53
标题: 关于“产品的美工线”
我是做模具设计的,有些产品没有美工线,有的产品有。(比如手机、遥控器、有上下盖的产品。)大家说说,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美观,另一个重点应是一个工艺考虑,以免产品变形,很容易看出有夹缝。大家PK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7-5-1 21:24
现在很多小电器已经不提倡美工线啦,对模具要求又提高了,~~~~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7-5-2 15:27
原帖由 干锅肥肠 于 2007-5-1 21:24 发表
现在很多小电器已经不提倡美工线啦,对模具要求又提高了,~~~~


一般看到的都有美工线


怎么没出去溜达呢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5-4 19:29
继续讨论啥
作者: ccz0133    时间: 2007-5-5 12:24
外观上看是有美观效果,实际上是避免上下盖产生刮手。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5-6 20:40
赞成楼上的。
作者: chezyuan    时间: 2007-5-22 17:35
请问各位大侠,为什么有些美工线在上盖,有些在下盖呢,
还有就是取消美工线会对产品有何影响,请指教....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5-22 21:38
如产品有一点变形,没有美工线,不是很容易看出有离缝。我想产品的美工线放在上盖和下盖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
作者: WYL    时间: 2007-5-22 22:38
原帖由 robinson_by 于 2007-5-22 21:38 发表
如产品有一点变形,没有美工线,不是很容易看出有离缝。我想产品的美工线放在上盖和下盖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



对, ......

不过很多产品是不用了,  我有一个新科的便携史DVD , 就没有啦...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5-23 10:59
如果没有,我想如有一点变形,那不就麻烦了。有难度吧/
作者: 981219    时间: 2007-5-23 15:03
美工线是避免成形不良,如毛边,装配不良等。
作者: huangsh160    时间: 2007-5-23 17:26
外观上有美观效果﹐還有就是分模線處產生毛邊會影響裝配﹐造成產品間隙不均
作者: huangsh160    时间: 2007-5-23 17:26
外观上有美观效果﹐還有就是分模線處產生毛邊會影響裝配﹐造成產品間隙不均
作者: mywife    时间: 2007-5-23 19:02
对这个认识不够,等高人出手
作者: linzekun    时间: 2007-5-24 10:34
我的理解也是为了防止变形及毛边产生的装配不良
待达人出来解释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5-30 21:56
继续讨论,美工线有的也叫美观线.作用就是上面说的.有的朋友说有的产品不用美工线,我觉得小产品可以,但大产品就不行,产品出模会有十多二十多的变形是很正常的事.除非产品要求不高.
作者: LIUHUAILUNUFO    时间: 2007-6-2 11:46
既然是美工線,多多少少都有些影響美觀的因素吧,或美或醜吧。
一般大的塑膠件是需要的,或是射出時變形,或是裝配時防止產生錯位。
作者: mouldie    时间: 2007-6-2 12:39
塑胶件肯定是有变形的,很难做到上下两个外壳的外形完全对齐,做美工线也就是为了消除此影响,使产品看起来没错位感觉。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6-4 20:34
强顶
作者: tony_xzj    时间: 2007-6-10 22:50
所谓美工线就在某些地方就等于遮羞线,比如止线,清楚了吗.
作者: lianchuan2004    时间: 2007-6-11 02:57
先澄清下美工线的概念,美工线不一定在PL面上,也有可能在外观顶面或侧面,主要作用有:
1.不在PL面上的美工线,有如下作用:
        A.确实是加强外观效果作用的,起美化作用;
        B.表面有不同处理工艺的,起工艺间隔线作用(比如同一表面喷两种颜色的油,如果没这个美工线而遮喷的话,接合处毛边很重)
2.在PL面上的美工线,有如下作用:
       A.正如楼上的几位兄弟说的,主要起改善产品啤货变形或装配变形而引起的视觉效果;
       B.能减弱由于产品上下盖尺寸偏差引起的手感断差
       C.超声产品所必须的外壳间隙

    目前数码产品大部分已经不做美工线了,包括直板PDA手机,翻盖手机的FLIP装配上下壳也不做美工线了,但翻盖手机的BASE装配上下壳一定要做美工线,因为BASE装配中上壳受交变力作用易变形,必须加美工线改观,另外大形产品(如复印机,打印机,电吹风)也一定要美工线,因为它们注塑变形实在太大无法根本解决,而且有受力。
    不在PL线上的美工线注意最小设计尺寸,不然会有积油或被油遮盖住而失去应有的外观效果;在PL线上的美工线,其又分为单台阶和双台阶,双台阶的外观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美工线缩进去的距离要短得多,单台阶当然加工就方便些了,另外超声产品最好做单台阶美工线,这样超声深度定位方便又能保证外观
作者: lianchuan2004    时间: 2007-6-11 03:14
至于为什么在PL面上的美工线有些在上壳,有些在下壳,这完全是产品结构来定的,一般来说,美工线做在上下壳中厚度较小的壳,原因是厚度较小的壳体在产品结构上做内扣(即须走斜顶的扣)的话在空间上或防止缩水上都有不足,因此在厚度较小的壳上都普遍采用做外扣(走行位);产品的上下壳的厚薄是由产品外观ID和产品装配来定,一般来说,产品硬件装配于上壳(因为便于装配LCD显示屏,这东东成本较高),呵呵,扯远了,就算给不 知道的兄弟充充电吧
作者: popodidi    时间: 2007-6-11 13:53
那位兄弟可以贴个有美工线的产品图来看看,我不是很明白谢谢
作者: wangxinhua3606    时间: 2007-6-15 12:48
今天碰到专家了,多谢指点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7-2 12:52
原帖由 lianchuan2004 于 2007-6-11 03:14 发表
至于为什么在PL面上的美工线有些在上壳,有些在下壳,这完全是产品结构来定的,一般来说,美工线做在上下壳中厚度较小的壳,原因是厚度较小的壳体在产品结构上做内扣(即须走斜顶的扣)的话在空间上或防止缩水上都 ...


朋友的这个论话确实精典,我稍后考虑考虑。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7-2 13:04
我有3个疑点:
1.双台阶的一般用在何处,我还没见过;
2.厚度较小的壳体在产品结构上做内扣在空间上或防止缩水上都有不足。这句话对吗?
3.我们的大多数产品的美工线都做在前盖厚的壁上,后盖薄壁走的是行位,与上面朋友说的刚好相反。
作者: 23561909    时间: 2007-7-5 15:10
双台阶的常用于防雨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7-7 12:52
我有3个疑点:
1.双台阶的一般用在何处,我还没见过;双台阶的常用于防雨不知为何???
2.厚度较小的壳体在产品结构上做内扣在空间上或防止缩水上都有不足。这句话对吗?
3.我们的大多数产品的美工线都做在前盖厚的壁上,后盖薄壁走的是行位,与上面朋友说的刚好相反。
作者: zibba    时间: 2007-10-30 08:56
更加明朗了.謝謝指點.
作者: 足球小子    时间: 2009-1-4 19:45
学习了,谢谢各位的指点!!
作者: tebise70    时间: 2009-1-4 20:36
太谢谢了,
作者: tebise70    时间: 2009-1-4 20:37
顶!!!!!!
作者: tebise70    时间: 2009-1-4 20:38

作者: CSMOLD    时间: 2009-1-4 20:55
小产品可以不要, 但大产品就不行
作者: hippo605    时间: 2011-11-30 10:44
学习了  美工线、、、
作者: xiebo1988    时间: 2012-3-25 20:25
学习 顶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