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很好的结构设计思路和范例,请大家顶一下,让更多人能看到(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qmzhang007    时间: 2006-11-23 23:11
标题: 很好的结构设计思路和范例,请大家顶一下,让更多人能看到(附图);
十五分钟多功能全智能快速充电器

声明 : 以下产品已申请多项结构专利,请作同类产品者切勿抄袭,如发生专利权纠纷,与本人无关;本人在此只交流设计思路和心得;

以下是我四年前设计的一款全球最先进最牛,领先同行好几年的多功能全智能快速充电器:

既然,版主这么重视我们的结构问题,也算是为我国的结构设计作贡献了,希望大家在此真诚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唯一的目的就是能真正提高自己,提高我国机械结构整体的设计水平,真正步入世界的前列;

现在,我就来详细分析这款机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为求完整性,难免会有啰嗦!


1. 充电器简介:
      能分别为四粒(或两粒)AA,AAA,或同时为两粒AA,两粒AAA充电电池充电;(需考虑能同时充AA和AAA;)
      AA,AAA电池共用电池槽;(也就是AA,AAA不能分用电池槽;)
     所充电池为该公司专为此充电器设计的专用快充电池<我链接的相关网页有该电池的介绍(加入了电子领域的新材料硒土---我国的四川省是世界上硒土储量较大的地区之一),及电池的工作原理,此电池能承受大电流充电,此电池还加了防过充装值>,和该公司的普通快充电池;
     电池容量:AA为2000mAh,AAA为1000mAh;
     充专用快充AA电池15分钟,专用快充AAA电池30分钟(因外表面小,散热慢),普通快充电池60分钟(未加硒土的);
    三维尺寸;140x80x45mm,外形似汽车;

2. 要求:
    能自动识别是否有电池放入,以便为充电做准备(未放电池时,充电器两极无电压差,不释放电量,以保人生安全); (需要设计检测是否有电池放入的contact)
    能自动识别放入的电池是AA,还是AAA电池;(同一电池槽放AA,AAA电池,且能自动识别,也就是说放好电池后,不能有附加的人工或其它操作,由该机自主识别,结构上要考虑如何让AA,AAA电池放于同一电池槽,我们在每个电池槽前面的伸缩头里面加装了弹簧,以便在不需人工切换的情况下放入AAA电池也能正常工作;至于要自动识别AA,AAA,我们在里面设置了识别AAA的contact)
    能自动识别放入的是专用快充电池,还是普通快充电池,以便提供不同的电流为电池充电;(在这里,我们将专用电池作了特别处理,也就是在电池尾部的标签上涂了特殊材料<黑色处>,使其阻值在一设定范围内,当与它接触的两个contact检测到其阻值在设定范围内时是就认定是专用快充电池,当contact检测到其阻值大于设定范围时就认定是普通快充电池)    
    能自动识别放入的快充电池是否安放好,电池两端是否接触良好,以提供大电流为电池充电;<这点对控制电池的发热量特别重要,我们学过电流通过导体时都会发热,当电流一定量时,其发热量是与导体阻值(也就是内阻)的平方成正比的,还有,我特别强调的:是否安放好,两端是否接触良好,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减小两端的接触电阻,加大两端的接触面积和加大电池两端的夹紧力也是为了减小接触电阻,上面台湾那位兄弟谈到力量大的问题,当时我们设计是2.0~2.5Kgf);
    因充电电流大(最大为20A)<该问题是由两根粗的扁线由前面直接拉到负极的>,需要散热良好,须全程自动检测电池是否过热(要求不超过58度)<因设计时在几方面考虑了散热问题,该机正常工作情况下,电池温度是不会超过58度的,当然要避免意外情形发生,以保产品的可靠性,检测电池的温度是由负极电池片下面的小contact 6里面安装的热敏电阻 7来完成的,一旦检测到电池温度意外超过58度,就停止充电,并由指示灯发出警告>,以防电池爆炸,保证安全;(对于散热的问题,我们尽可能把电池槽两边掏空,在电池下开进风孔,再加装了电脑上用的小风扇,让冷风从电池处入,从前面顶部出,这些都是后来不得不改进的)
    防电池反装;(图中电池头那里能清楚的看到)
    防反向充电;(该机在电池头部的设计是无法反向充电的)
    防止充电过程中电池意外弹起(轻微震动等不会使电池弹起),保证充电顺利,不可加盖(因散热要求,也可节省成本;(放AA时其尾部的压紧力在中心偏上,就会对电池有一个向下的分力,以保证它不会弹起,放AAA时,我们就利用负极中间那个弹片上的大R角把它向下压住的,取电池时,顺着此R角也能出来;)

================================================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很多新产品半年或一年就更新换代的情况下,该公司每开发一款新产品,至少要生产4~6年时间;

该公司是行业龙头老大,在开发方面下的工夫是很大的;

上面那款充电器,03年在欧美零售价78美元;当然咱们中国人是买不到的,我去年买的相机还用GP的2000mAh,充六小时的,还要180元一套;

该款充电器在欧美申请过几项结构方面的专利技术保护;

https://my3c.com/D5/viewthread.php?tid=3411&extra=page%3D41

https://japan.people.com.cn/2004/5/8/200458165042.htm

https://www.itime.cn/Article/dc/parts/8695.shtm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https://ningmengqy.bokee.com/main.b


========================================================
以下是该机的工作原理说明:

contact 1和contact 5分别是正极电池片和负极电池片

当该充电器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该机的程序处于工作状态,当第一粒电池放入电池槽时,contact 4下设计有一个与contact 4组成检测有无电池的常闭开关contact 8开启,说明已有电池放入该机,该机程序会自动运行并执行检测过程,之后会有几秒钟的延迟(呵呵,这个延迟时间很重要哦!当时编程序的人没考虑到,一放入电池就运启动检测程序,这还是结构提出来的,之前程序和电子方面有很多问题都没考虑到的,他们都把问题怪在结构头上,搞结构的人就是命苦,其他人可以很直观的看出结构的问题,而搞结的人没法看出他们的问题),等待放入其它电池;

此延迟时间结束后,该机就自动启动检测程序,检测每个电池槽是否按要求放入了AA和AAA电池,此功能是由电池槽前部的伸缩子弹头下设计的常开开关contact 3与正极电池片contact 1来辅助完成的,如没按要求放电池,此时指示灯发出警告提示;

再由contact 3和contact 4来辅助检测放入的电池是专用快充电池,还是普通快充电池;当与电池尾部接触的此两contact检测到其间的阻值在设定阻值范围内就认定是专用快充电池,当此两contact检测到其间的阻值大于设定范围时就认定是普通快充电池;如电池上的标签损坏或被故意撕毁,则其两端的阻值小于设定范围,该机指示灯即发出警告提示;

再检测电池是否安放好,电池两端是否接触良好,此功能是由正极的contact 2(设计此contact时花费了很多心思,想想那么小的电池头,要在保证能通过20A电流情况下,还要加一测电压的contact,,还要有弹性,并且不可与contact 1接触),与负极的contact 6组成相当于万用表的两根探针来测试电池两端的电压完成的,当程序指挥该机在正负极用一定值电压时,如果电池未安放好,其接触电阻就偏大,再加电池的内阻,则通过电池内部的电流就偏小,因而电池两端的电压值就会偏低,此时指示灯发出警告提示;(注:为保证此数据的测量真实可靠,此两contact不可与正极或负极导通,必需绝缘,还要有一定弹性,以保证与电池头和电池尾部接触良好)

当这些检测程序都通过后,该机就分别用相对应的电流对电池释放电量,并进入充电计时阶段,当电池电量接近饱和时(大概11分钟左右)就用涓流对电池释放电量,以防过充;

在整个充电过程中,contact 6里面那个热敏电阻7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一但有意外情况致使电池温度异常升高,超过58度时,随即停止充电工作,并由指示灯发出警告提示;


[ 本帖最后由 qmzhang007 于 2006-11-26 10:46 编辑 ]
作者: qmzhang007    时间: 2006-11-23 23:33
标题: 十五分钟多功能全智能快速充电器(附图)
十五分钟多功能全智能快速充电器(附图)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https://ningmengqy.bokee.com/main.b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1-23 23:47
一篇不错的教材,要是多展示几个截面就好了。
作者: qmzhang007    时间: 2006-11-24 20:08
如果感兴趣,请留言提问!
作者: 285266258    时间: 2006-11-24 21:12
我想要3D图学习下,给不?
作者: czq1977800    时间: 2006-11-24 21:51
大家不要相信这个鸟人,这样的功能根本是行不通的,大家对电池也比较了解了,当电流大到20A时,
瞬间产生的高温可以熔化一根1。5平方的铜导线,对控制用电了解的人都知道的。20A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一个10KW的三相电机的电流,而给电机的电线都是8平方的全铜导线,请问这么大的电流通过一个电池时会产生什么后果,家里的电线全着火,通过这么大电流的金属就像   终结者  里的那个机器人一样变成一团金属水,
        对于楼主这种不负责任误导大家而获取人气的作法,我认为没有什么意思,要想加分有人气量要靠真本事,不是靠欺骗大家。还有不要动不动就说在国外是如何畅销,国内没有,明摆着忽悠人吗
作者: zhangglasses    时间: 2006-11-24 21:55
电路方面应该比较强吧?
作者: qmzhang007    时间: 2006-11-24 22:14
六楼的,算你在电工方面有一点常识,不错20A的电流是很吓人的,产生的热量也是非常大的,这些都需要结构方面去解决,前次有人说他们的机温度是120多度,这款机的发热是控制在58度以下的,不过我还不会这么快回答你的问题;

谢谢你!没有小看这东东,但我不希望你用这种口吻说话,我请你不要再来看我的帖子,我为以前教过你的老师感到惋惜,教过你的老师肯定得不到你的尊重;你是典型的中国阿Q,自己搞不了,别人就一定搞不了,哈哈!你的思维已经落后别人几年了,我想以你这样的怀疑精神,不知还等多少年你才会想得通,我看了网上不少实际的资料,很合适你的胃口,你觉得抄一抄比较容易,也轻松,每个月就能拿几千元钱,我为你的老板担忧啊!我为我们中国人感到悲哀,总是那么多人想走捷径,不动脑筋;

我开发这款机时,可没有人把那些要求写这么详细的,这些都是后来自己总结的;当然在开发前,自己会对产品的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再就是模拟试验结构功能,在开发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困难,都是逐一从各方面去解决的;

请问:中国的消费水平处于什么档次?这个产品在欧美买多少钱?78美元啊!人家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在中国开发市场而得不到比较乐观的销售业绩;

GP比较好吧!告诉你吧!现在GP在深圳卖的最快速度还要两小时啊!GP相对于这个品牌就尤如乒乓球对篮球;

哎!不是小看,就是怀疑,幸好,我改了个题目;先前我用的是这个题目<<十五分钟多功能全智能快速充电器>>,居然没几个人点,被掉到第4页去了,差点让我的好心石沉大海了,所以就改了题目;

我早已离开那家公司,没带其它的只打了这两张3D外观图,请大家见谅,最好多考虑,不要想走捷径;

我的相机电池没电了,明天再发个真实的电池图片;

[ 本帖最后由 qmzhang007 于 2006-11-24 23:46 编辑 ]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1-24 23:20
原帖由 qmzhang007 于 2006-11-24 20:08 发表
如果感兴趣,请留言提问!

看了一下,确实“机关重重”,置顶一周,让大家提问,要是大家的每一个作品都可以做到细致周到,我们创自己的品牌也不是难事。
作者: lqt4570    时间: 2006-11-25 00:38
我觉的有问题了,为什么前些时候就见这兄台曾经开过此栏目,希望版主能查证
作者: lqt4570    时间: 2006-11-25 00:42
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php?tid=326894&highlight=希冀各版主查证此栏目与这个是一个人做的,并且只是换了个题目而已.似乎这样不是很好了
作者: lqt4570    时间: 2006-11-25 00:47
我刚才复制上去的 那个栏目,此楼主尚未给出正确的思路.但是他却拿来只是改了 下题目就可以了,我个人认为这是典型的恶意行为.版主应该给予相应的制止及惩罚
作者: qmzhang007    时间: 2006-11-25 01:21
标题: 回11楼到12楼的:你要是在工作上这么较劲,我佩服!
回11楼到12楼的:你要是在工作上这么较劲,我佩服!

我想问一下,你来这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混积分,而不是真心想和朋友互相交流和学习?

你做正事不行,做这些还行;我做结构十多年了,还在乎这点积分?

告诉你吧!去年,我还做过一款高档无绳可视电话,欧美售价是2000美元,可中国一部手机600~700元,还是彩屏呢;

我是真心想和大家交流,为什么没跟前回发的主贴,只是想让更多人有了解,学习和交流设计思路和心得的机会;

不过,出于职业道德,我不会出买任何细节的技术资料;

何况,我这次的主要目的是发图片(因为,我承诺过两星期后发图片的),不算重复发帖吧!

[ 本帖最后由 qmzhang007 于 2006-11-25 10:46 编辑 ]
作者: byronzhang    时间: 2006-11-25 09:28
关注中。。。来这里是学习的,其它对学习无用的斗嘴毫无意义。
作者: ghfcat    时间: 2006-11-25 10:12
理解.不过俺们对电路不是很懂,仅仅对结果知道些,还是产品的形体结构,电路方面的不懂太多啊
作者: mimi    时间: 2006-11-25 10:28
楼主,是这款吧,确实不错!
佩服!
作者: qmzhang007    时间: 2006-11-25 10:43
标题: 不错,就是这个!
不错,就是这个!

哎!有点兴奋,太亲切了,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现在,看见这张图片好高兴;

谢谢你!搞图上来,我收藏了,我的作品;

[ 本帖最后由 qmzhang007 于 2006-11-25 11:32 编辑 ]
作者: mimi    时间: 2006-11-25 10:46
再来一张
作者: mimi    时间: 2006-11-25 10:49
RAYOVAC PS6 15分钟充电器分解
作者: qmzhang007    时间: 2006-11-25 11:06
标题: 非常感谢!
非常感谢!

但是,没有写这台机具体怎么样工作,内部结构还不是很清楚,一个小小充电器,结构零件大概150个左右吧!

这台机虽然复杂,只是前期装配交麻烦,工人熟练后,装配速度还是挺快的,当时一条生产线的产量是3000多台/天吧!反正要保正20000台/每星期;

第一次试产一次性合格率是76%吧!正式生产后,一次性合格率可达95%,挺不错的;

如果有兴趣,请大家继续讨论!

请大家看看台湾的网页吧!应该是台湾的同行在研究此机吧!

很佩服这位台湾同胞!


https://my3c.com/D5/viewthread.php?tid=3411&extra=page%3D41

[ 本帖最后由 qmzhang007 于 2006-11-25 16:38 编辑 ]
作者: song2006    时间: 2006-11-25 11:08
楼主是咸宁的?我也是。我刚入这一行,很想和你交个朋友,向你学习。
我的qq:93053100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1-25 12:12
原帖由 lqt4570 于 2006-11-25 00:42 发表
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php?tid=326894&highlight=希冀各版主查证此栏目与这个是一个人做的,并且只是换了个题目而已.似乎这样不是很好了

我看到了,而且一直在关注,在期待楼主能有更详细的介绍,只要有新的资料,我真的不介意楼主多开一个新帖,结构版需要大家更多的参与,谢谢了!
作者: wuwenkui1984    时间: 2006-11-25 12:24
大家在这里是研究探讨的,怎么大家好象都是在比谁厉害不厉害呢,没必要吗
作者: lqt4570    时间: 2006-11-25 12:53
那我是多管闲事了,不过我想楼主在说话时候也要嘴下留德,不要把我祖宗都搞出来呀,我犯事了,祖宗跟着受罪不好呀,另外也显得楼主水了点!!!还有为什么楼主发给我的短信息会无缘无故没有了,我没有删的
作者: gaojin1974    时间: 2006-11-25 18:25
原帖由 lqt4570 于 2006-11-25 12:53 发表
那我是多管闲事了,不过我想楼主在说话时候也要嘴下留德,不要把我祖宗都搞出来呀,我犯事了,祖宗跟着受罪不好呀,另外也显得楼主水了点!!!还有为什么楼主发给我的短信息会无缘无故没有了,我没有删的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置顶此贴显然不是摆擂台用的,斗嘴的话全部到此打住,讨论的请继续,谢谢!
作者: qmzhang007    时间: 2006-11-25 20:33
标题: 不好意思,各位!
谢谢开思和本版版主对结构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请各位朋友文明发言,不要破坏这里的氛围和环境,以维护开思和本版的初衷!

如我的发言有不妥或用词不当的地方,请见谅,以后我会注意的;



十五分钟多功能全智能快速充电器

声明 : 以下产品已申请多项结构专利,请作同类产品者切勿抄袭,如发生专利权纠纷,与本人无关;本人在此只交流设计思路和心得;

以下是我四年前设计的一款全球最先进最牛,领先同行好几年的多功能全智能快速充电器:

既然,版主这么重视我们的结构问题,也算是为我国的结构设计作贡献了,希望大家在此真诚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唯一的目的就是能真正提高自己,提高我国机械结构整体的设计水平,真正步入世界的前列;

现在,我就来详细分析这款机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为求完整性,难免会有啰嗦!


1. 充电器简介:
      能分别为四粒(或两粒)AA,AAA,或同时为两粒AA,两粒AAA充电电池充电;(需考虑能同时充AA和AAA;)
      AA,AAA电池共用电池槽;(也就是AA,AAA不能分用电池槽;)
     所充电池为该公司专为此充电器设计的专用快充电池<我链接的相关网页有该电池的介绍(加入了电子领域的新材料硒土---我国的四川省是世界上硒土储量较大的地区之一),及电池的工作原理,此电池能承受大电流充电,此电池还加了防过充装值>,和该公司的普通快充电池;
     电池容量:AA为2000mAh,AAA为1000mAh;
     充专用快充AA电池15分钟,专用快充AAA电池30分钟(因外表面小,散热慢),普通快充电池60分钟(未加硒土的);
    三维尺寸;140x80x45mm,外形似汽车;

2. 要求:
    能自动识别是否有电池放入,以便为充电做准备(未放电池时,充电器两极无电压差,不释放电量,以保人生安全); (需要设计检测是否有电池放入的contact)
    能自动识别放入的电池是AA,还是AAA电池;(同一电池槽放AA,AAA电池,且能自动识别,也就是说放好电池后,不能有附加的人工或其它操作,由该机自主识别,结构上要考虑如何让AA,AAA电池放于同一电池槽,我们在每个电池槽前面的伸缩头里面加装了弹簧,以便在不需人工切换的情况下放入AAA电池也能正常工作;至于要自动识别AA,AAA,我们在里面设置了识别AAA的contact)
    能自动识别放入的是专用快充电池,还是普通快充电池,以便提供不同的电流为电池充电;(在这里,我们将专用电池作了特别处理,也就是在电池尾部的标签上涂了特殊材料<黑色处>,使其阻值在一设定范围内,当与它接触的两个contact检测到其阻值在设定范围内时是就认定是专用快充电池,当contact检测到其阻值大于设定范围时就认定是普通快充电池)    
    能自动识别放入的快充电池是否安放好,电池两端是否接触良好,以提供大电流为电池充电;<这点对控制电池的发热量特别重要,我们学过电流通过导体时都会发热,当电流一定量时,其发热量是与导体阻值(也就是内阻)的平方成正比的,还有,我特别强调的:是否安放好,两端是否接触良好,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减小两端的接触电阻,加大两端的接触面积和加大电池两端的夹紧力也是为了减小接触电阻,上面台湾那位兄弟谈到力量大的问题,当时我们设计是2.0~2.5Kgf);
    因充电电流大(最大为20A),需要散热良好,须全程自动检测电池是否过热(要求不超过58度)<该机正常情况下,电池温度是不会超过58度的,当然要避免意外,以保产品的可靠性,检测电池的温度是由负极电池片下面的小contact里面安装的热敏电阻完成的,一但检测到电池温度意外超过58度,就停止充电,并由指示灯发出警告>,以防电池爆炸,保证安全;(对于散热的问题,我们尽可能把电池槽两边掏空,在电池下开进风孔,在加装了电脑上用的小风扇,让冷风从电池处入,从前面顶部出,这些都是后来不得不改进的)
    防电池反装;(图中电池头那里能清楚的看到)
    防反向充电;(该机在电池头部的设计是无法反向充电的)
    防止充电过程中电池意外弹起(轻微震动等不会使电池弹起),保证充电顺利,不可加盖(因散热要求,也可节省成本;(放AA时其尾部的压紧力在中心偏上,就会对电池有一个向下的分力,以保证它不会弹起,放AAA时,我们就利用负极中间那个弹片上的大R角把它向下压住的,取电池时,顺着此R角也能出来;)

================================================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很多新产品半年或一年就更新换代的情况下,该公司每开发一款新产品,至少要生产4~6年时间;

该公司是行业龙头老大,在开发方面下的工夫是很大的;

上面那款充电器,03年在欧美零售价78美元;当然咱们中国人是买不到的;

该款充电器在欧美申请过几项结构方面的专利技术保护;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https://ningmengqy.bokee.com/main.b


========================================================
以下是该机的工作原理说明:

contact 1和contact 5分别是正极电池片和负极电池片

当充电器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该机的程序处于工作状态,当第一粒电池放入电池槽时,contact 4下设计有一个与contact 4组成检测有无电池的常闭开关contact 8开启,说明已有电池放入该机,该机程序会自动运行并执行检测过程,之后会有几秒钟的延迟,等待放入其它电池;

此延迟时间结束后,该机就自动启动检测程序,检测每个电池槽是否按要求放入了AA和AAA电池,此功能是由电池槽前部的伸缩子弹头下设计的常开开关contact 3与正极电池片contact 1来辅助完成的,如没按要求放电池,此时指示灯发出警告提示;

再由contact 3和contact 4来辅助检测放入的电池是专用快充电池,还是普通快充电池;当与电池尾部接触的此两contact检测到其间的阻值在设定阻值范围内就认定是专用快充电池,当此两contact检测到其间的阻值大于设定范围时就认定是普通快充电池;如电池上的标签损坏或被故意撕毁,则其两端的阻值小于设定范围,该机指示灯即发出警告提示;

再检测电池是否安放好,电池两端是否接触良好,此功能是由正极的contact 2(设计此contact时花费了很多心思,想想那么小的电池头,要在保证能通过20A电流情况下,还要加一测电压的contact,,还要有弹性,并且不可与contact 1接触),与负极的contact 6组成相当于万用表的两根探针来测试电池两端的电压完成的,当程序指挥该机在正负极用一定值电压时,如果电池未安放好,其接触电阻就偏大,再加电池的内阻,则通过电池内部的电流就偏小,因而电池两端的电压值就会偏低,此时指示灯发出警告提示;(注:为保证此数据的测量真实可靠,此两contact不可与正极或负极导通,必需绝缘,还要有一定弹性,以保证与电池头和电池尾部接触良好)

当这些检测程序都通过后,该机就分别用相对应的电流对电池释放电量,并进入充电计时阶段,当电池电量接近饱和时(大概11分钟左右)就用涓流对电池释放电量,以防过充;

在整个充电过程中,contact 6里面那个热敏电阻7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一但有意外情况致使电池温度异常升高,超过58度时,随即停止充电工作,,并由指示灯发出警告提示;


[ 本帖最后由 qmzhang007 于 2006-11-26 09:21 编辑 ]
作者: huangminghu    时间: 2006-11-26 11:40
不错
作者: 交流经验    时间: 2006-11-26 12:14
多讨论经念
多多交流
作者: tyuming    时间: 2006-11-26 18:47
學習
作者: huangshusheng    时间: 2006-11-26 21:31
我没做过充电器,对此结构没有研究,但对楼主的精神感到配服,不管是做结构设计还是做任何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作者: willzeng    时间: 2006-11-26 22:07
ding
作者: beihai    时间: 2006-11-27 19:10
确实很不错,,,,曾经也做过充电器,,

跟这个比起来
作者: beihai    时间: 2006-11-27 19:14
是电子电路方面确实很强,,结构能做到这么好的散热效果也值得赞一个了
作者: yi1213    时间: 2006-11-28 13:50
佩服,佩服,佩服!
做结构设计十多年,现在才明白结构设计应该如何做。
虽然没有完全看明白,但楼主的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样做,中国的设计才有出路。
多谢楼主的这种奉献精神。

02x02x
作者: xujunliang2002    时间: 2006-11-29 11:07
好资料呀!!!
作者: leouny    时间: 2006-11-29 17:52
值得研究研究
作者: cylfdf    时间: 2006-11-29 23:12
我都有点怀疑人家那么大的公司会把全部的结构交给你做,难道人家只是出个创意,你就全部搞掂,好象是一个小公司的一种做法。也可能我是井底之蛙。
作者: maji    时间: 2006-12-4 09:03
好东西,又涨见识了!
把贴儿顶上去,让更多人看到,学习交流!
作者: koebe    时间: 2006-12-4 09:56
电池极性接触处的结构还没看清!!
是咋样的运动方法?有没有别的产品上相类试的运动方法?
作者: jiechang    时间: 2006-12-23 15:15
顶!~~~~~~~~`值得关注.
作者: justin2000    时间: 2006-12-23 15:38
谢谢你
楼主
作者: huang_win    时间: 2006-12-25 13:39
,入行不久,,有缘看了楼主的贴。。。。。还有很多得向大家学习的。。。谢了
作者: boreas_li    时间: 2006-12-25 19:11
來此隻為了多學習  學習老前輩的經驗
作者: zjfei168    时间: 2006-12-25 21:32
楼主的东西没看明白
十分佩服楼主的精神
作者: wbhdyhm    时间: 2006-12-25 22:01
學習中
作者: texco    时间: 2006-12-27 00:07
想要3D图
作者: dingyongli_2001    时间: 2007-1-8 16:20
标题: 一个小问题
"当这些检测程序都通过后,该机就分别用相对应的电流对电池释放电量,并进入充电计时阶段,当电池电量接近饱和时(大概11分钟左右)就用涓流对电池释放电量,以防过充;"
假如一开始放入的电池是充好电的,或者是只要一分钟就可以充足的,那么是如何保证不过充的??(因为你大概11分钟左右才用涓流对电池释放电量)
请指教!!谢谢!
作者: 豆木木豆    时间: 2007-1-9 12:51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ycqdyy    时间: 2007-1-15 19:10
只能说一般,如果说专利那这个专利的价值应该不大,机构方面一般,电子方面的思路其实没有创意
作者: ycqdyy    时间: 2007-1-15 19:15
机构方面实现要独特,尤其要有极大的价值所在,不然机构的专利等于废物 你认为呢,电子方面呢,要能实实在在的应用,这样才是价值才是真正的专利
不然专利有什么用放在那里每天看着那个本本没意思啦,可实现可应用可推广才是专利,不然就是瞬间灵感,呵呵
作者: jackey.hua    时间: 2007-1-17 09:51
新手,看不懂,但还是要顶!!
作者: 千手观音    时间: 2007-1-17 10:19
谢谢楼主的认真精神,现在搞设计的就缺乏这种创新和认真精神。
机构和电子的良好搭配才能设计出一个好产品。
作者: xiaoxiaolong123    时间: 2007-1-17 10:22
樓主的精神值得一頂。。。。。。。。。
作者: setter    时间: 2007-1-17 11:17
十分想看正极的那个机关
作者: 幻影2000    时间: 2007-1-17 11:22
标题: 这么好的东西是要仔细研究一下
充电器资料真是太全面了,非常感谢
作者: pannel    时间: 2007-1-17 11:24
我们厂买过曾研究过,电子,结构方面确实很复杂。好不好用,不好说。反正是专冲某种电池的,只识别专用电池。
作者: setter    时间: 2007-1-17 11:26
还有这个2.0~2.5Kgf夹紧力是怎么确定的?有什么依据?
作者: taojuntao    时间: 2007-1-17 13:33
谢谢,学习学习
作者: ycqdyy    时间: 2007-1-18 18:59
楼主呢?来和大家继续说两句吧,等待着呢
作者: cjwin    时间: 2007-1-19 16:02
非常感谢!!!顶!!!
作者: qmzhang007    时间: 2007-1-20 00:35
50楼的,请你不要信口开河;
人家行业第一,耗那么大巨资(至少几百万开发成本吧,想想国内有谁愿投入这么大,都认为是一个小小的充电器而已,前面说过,这是咱们中国人的弱点,不是小看,就是惧怕),开发出这样的产品还没价值吗?
每天产量至少是3000台以上,从2002年9月到现在一直在生产,那产值请你算算该有多少啊!
只要你搜索一下,充电器行业或要用到大电量电池的产品有多少知名厂商要求与它协作,前面也链接了几篇有关的网页,请去点开看看;
就如同打印机和复印机一样,没咱中国的品牌吧,为什么?----专利技保护啊!虽然,我们今天看它们都很简单,但是,在人家搞出来之前,还有谁想得到吗?
可以说,不在其它方面突破的话,充电器的结构要想绕过这款机,达到它的功能要求是很难实现的;
目前国内销售的快充最快多长时间,多少钱一台,我不想说,大家应该有所了解;

============================================================
前面,有朋友提到:没放电完的电池放入其中充电怎样防过充的问题,我想对充电器稍有了解的就知到,一般充电器都是靠电池内外的电压平衡来防过充的,但该电池内还专门设计了防过充装置;
前面所说的充电过程中的时间只是从使用的角度来说明它的工作原理,而并非该机的工作是靠时间来控制的;

[ 本帖最后由 qmzhang007 于 2007-1-20 00:46 编辑 ]
作者: colin_yuang    时间: 2007-1-20 11:20
个人认为应该市场反应一般,不会太大.因为电池是专用电池,普及性不大.像这种开发案也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至少是一个团队,楼主有点...哈哈!
作者: gaorengao    时间: 2007-1-21 03:23
谢谢,等了很久了
作者: 潜龙1    时间: 2007-3-2 21:11
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作者: su5498    时间: 2007-3-12 18:14
风扇是抽风的,这个考虑得也不错
作者: ayungcn    时间: 2007-3-13 10:11
讨论这么激烈。可是我要多学习!
作者: piser-xie    时间: 2007-4-1 19:23
不大可信哦。20A的电流 , P=I×I×R=??
作者: wlchuan    时间: 2007-5-2 10:51
大家吸收有用的
作者: lungchuen    时间: 2007-5-8 07:00
顶,我有一个你说的那个充电座,15分钟的,带风扇的。
不过2000年左右,日本日立电动工具就出了一款20分钟的充电座可以一次充12个电池。
作者: fuzzycurve    时间: 2007-5-29 11:10
楼主必定花了不少心思,虽然我没能看太明白,但还是佩服。
作者: cylfdf    时间: 2007-5-29 21:42
我到现在都不相信是楼主搞的,许多人在欧美日厂家做过,有几个设计是在中国的?特别是大公司,我们的是做打印机的,设计全在日本(不是很出名),我就根据日本的整套图纸,有PROE整出个机蕊(专做机芯),附些技术参数,我也说是我搞出来,而我却是搞生产技术。
作者: cylfdf    时间: 2007-5-29 21:49
我的机子太差了,实在不能全部装配起来,结果我也“设计”出一台打印机。
作者: wytc    时间: 2007-6-1 15:26
怎么贴图法???
我相信楼主。20A是充电的最大电流。实际上,我估计那是数字波型冲电电路。原理如下:
1。充电电路:只要平均电压大于电池电压的那些电路都可以。
2。检测电路:由于充电电压大于电池电压,导致电池2端的电压测量出来会偏高。所以要在检测前,短开冲电电路,并且加上尖端放电电路。之后,再检验。然后是循环。

其他还应该有些电路,例如显示电路等就不说了。
这个电路可以使用很多方法达成。可以考虑使用电脑芯片控制,也可以考虑使用运放等,现在FPGA工程师水平挺高的,应该也能搞。
电路可以参考附件。(附件图片是我随手画的,只用来表面原理。)
不要问我为什么不去搞这个东西,我是Physical Design工程师,电路不是我的专长。我只是少年是有这方面兴趣而已,而现在已经是个废人了。我也不保证这个理论肯定是正确的,大大们可以拿了去问专业人士。我倒 是希望中国人也搞个快速充电器出来。
作者: czq1977800    时间: 2007-6-1 15:32
这样的功能根本是行不通的,大家对电池也比较了解了,当电流大到20A时,
瞬间产生的高温可以熔化一根1。5平方的铜导线,对控制用电了解的人都知道的。20A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一个10KW的三相电机的电流,而给电机的电线都是8平方的全铜导线,请问这么大的电流通过一个电池时会产生什么后果,家里的电线全着火,通过这么大电流的金属就像   终结者  里的那个机器人一样变成一团金属水,
        对于楼主这种不负责任误导大家而获取人气的作法,我认为没有什么意思,要想加分有人气量要靠真本事,不是靠欺骗大家。还有不要动不动就说在国外是如何畅销,国内没有,明摆着忽悠人吗



      这是本人去年发布的疑问,没有想到到现在楼主还好意思拿出来.之前贴子不是这个名字,想来没人光顾,没有人气量,加不到分.所以楼主才费尽心思才想了这么个子贴名来混点人气量,既然要发这么大的贴名却不把资料上传,实在名不虚实,你的图片我也看过,只有充电极性看起来有点复杂,其它的全是电子元器外加一个小风扇.疑问在此,20A的电流散热到58度,请问你的热如何散,全靠一个小风扇吗,一个电脑CPU也不过2A,但散热器之大有目共睹.根据你上述可能确有15分钟能充电,但不可能是应用于所有充电电池,而且楼主只不过画了个图而已,就说是自已设计,其实这个产品重点在于电子设计,
      ""以下是我四年前设计的一款全球最先进最牛,领先同行好几年的多功能全智能快速充电器:既然,版主这么重视我们的结构问题,也算是为我国的结构设计作贡献了,希望大家在此真诚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唯一的目的就是能真正提高自己,提高我国机械结构整体的设计水平,真正步入世界的前列""             楼主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口吻来面对众生芸芸,一个充电器就能提高国民的能力,何等的伟大与壮哉.就算是希特勒再世,也不过如此.楼主如此狂傲.为了我几句话而为我的导师而可惜,为国人感到悲哀.我想不致于国人设计不出一个充电器而如此,应是国人为你  悲哀才对,
     楼主如此大材,起来事业有成, 我想以楼主这样的人才还不致于沦落到为人打工吧.7年前我参与过国产歼6战斗机的研制,这些年来基本上小家电我全部涉猎过,也有近20项的专利,每年我一边经营自已的公司,一边还能卖上好几个专利,整个设计界有点名气的我算都有点面熟吧,不知楼主是何时冒出来.做人不要有点成就就到处耀武扬威,宣扬自已,以一种高资态俯看世人.
       楼主如果真的有材,我倒愿意以年薪15-20万来聘你,如果就那么一点能力的话,还请多学几年再说
作者: 小刁    时间: 2007-6-1 16:50
比较精彩的一个帖子
作者: wytc    时间: 2007-6-15 18:47
如74楼czq1977800 所说,”20A的充电电流瞬间产生的高温可以熔化一根1。5平方的铜导线“,意思的确是对的。
当初我的概念是:20A是充电的最高电压(尖端脉冲的尖端),持续时间非常短。
现在仔细看了帖子,2000mAh的电池要15分钟充好, 平均电流至少要大于2A*4=8A.
我也认为目前不可能达到。楼主的确是是有忽悠人的嫌疑。
作者: alexsung    时间: 2007-6-15 19:21
好好交流.高新的核心技术确实需要耐得寂寞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中国很多企业确实只是在仿造,做一个外壳.故很多产品的利润不高,因为很多核心元件依赖国外.比如电脑的芯片/音响设备的机芯/相机的镜头和CCD....中国很需要自主创新的技术支持.
作者: alexsung    时间: 2007-6-15 19:27
以前的定义一般是0.5C(C为电池容量)为快充,充电时间为2小时,
0.1C为慢充,充电时间为10小时.现在楼主设计的充电器充电速度达到4C.
为以前的快充速度(0.5C)的8倍,结构上的精心处理,我觉得实现还是可信的.
作者: alexsung    时间: 2007-6-16 13:49
原帖由 cylfdf 于 2007-5-29 21:42 发表
我到现在都不相信是楼主搞的,许多人在欧美日厂家做过,有几个设计是在中国的?特别是大公司,我们的是做打印机的,设计全在日本(不是很出名),我就根据日本的整套图纸,有PROE整出个机蕊(专做机芯),附些技术 ...

能够独立设计出机芯很需要水平的,比如CD DVD的机芯....
作者: llh001    时间: 2007-7-3 21:57
谢谢!!!
作者: fseec    时间: 2007-7-4 07:49
不错,厉害
作者: chen05923    时间: 2007-7-5 14:39
雖然完全不懂充電器結構,但完全支持樓主.國外企業的創新意思要強於我們,他們的設計有很多新穎的地方,我覺得我們首先是應該從中學習一些新的東西.
作者: no1zh007    时间: 2007-7-5 15:02
顶一下!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7-5 15:06
先支持楼主。
作者: richripple    时间: 2007-7-12 15:37
留言要比主题精彩多了

这款产品,电子设计必须有其独到之处——确实如此
甚至那个配套的电池,其技术含量都会高于本身的结构设计
作者: 沙狼    时间: 2007-7-12 17:39
原帖由 yi1213 于 2006-11-28 13:50 发表
佩服,佩服,佩服!
做结构设计十多年,现在才明白结构设计应该如何做。
虽然没有完全看明白,但楼主的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样做,中国的设计才有出路。
多谢楼主的这种奉献精神。

...

後知後覺總比不知不覺強!
作者: 沙狼    时间: 2007-7-12 17:41
原帖由 cylfdf 于 2007-5-29 21:42 发表
我到现在都不相信是楼主搞的,许多人在欧美日厂家做过,有几个设计是在中国的?特别是大公司,我们的是做打印机的,设计全在日本(不是很出名),我就根据日本的整套图纸,有PROE整出个机蕊(专做机芯),附些技术 ...

從做工來看確實出自國內
https://my3c.com/D5/viewthread.p ... age%3D41&page=1
作者: 沙狼    时间: 2007-7-12 17:48
支持樓主
最好的分析就是拿到產品,先把他完全拆開。
這是大陸與台灣工程師最基本的差別:
一個是憑空想象,這個不可能,那個不能實現;
台灣的工程師一般市場上比較流行電子產品都會拆開大家一起討論,一起學習。
論壇裡也有很多拆機報告大家可以拿來看看。
作者: zhj0425    时间: 2007-7-13 17:42
我顶。
说点什么呢,我个人觉得,这东西是真实的。所有的数据都在可信的范围内,还有图片。
我想说的是某些初级菜鸟在提出自己的疑问的时候,请少用否定的语气,多用疑问的语气。这样,才不会显得自己有多不懂礼貌。
因为,结构的东西是无止境的,结构方案的好坏,深深决定了一个产品的寿命和质量。而结构的好坏,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结构人员的知识面和经验的。
呵呵,说句不好听的,小鸟缺的是什么?就是知识面和经验。
作者: 417977869    时间: 2007-7-16 01:19
支持楼主到底!
作者: HXP123456789    时间: 2007-7-26 22:45
支持,强顶
作者: KFCC    时间: 2007-7-26 23:31
怎么讨论变成吵架了,

它存在,就是合理的!
作者: frank_hn    时间: 2007-7-27 08:18
敢想才有突破。古人的夢想是嫦娥奔月,後來不就有了飛機。
作者: frank_hn    时间: 2007-7-27 08:22
不要輕易說不可能。因為你的思維可能還停留在一維狀態。
如果二維不行,就三維;三維不行就四維。
按照愛因思坦的相對論,時間都可以倒流
作者: heaven.xu    时间: 2007-7-27 10:27
xiexie,
作者: l.xu    时间: 2007-8-10 15:15
楼主,我们国内什么时候才会有这样的充电器阿,既然这么好,为什么有些大公司不把这个专利买下来,用到很多行业去阿,有待考究!
作者: 飘竹石    时间: 2007-8-10 19:45
原帖由 qmzhang007 于 2007-1-20 00:35 发表
50楼的,请你不要信口开河;
就如同打印机和复印机一样,没咱中国的品牌吧,为什么?----专利技保护啊!虽然,我们今天看它们都很简单,但是,在人家搞出来之前,还有谁想得到吗?
...

谁敢说打印机简单?这个中国人还没有出生呢!
作者: yaoxinshe    时间: 2007-8-23 16:10
我支持你,老兄,做人要正啊,有好精
作者: yaoxinshe    时间: 2007-8-23 16:43
請各位大家指導,這樣的效果怎麼設計美的曲面,怎麼楊過度比較好啊 ?謝謝了!ME   QQ:31384615
THANKS!
作者: hwzkathing    时间: 2007-9-5 17:39
学习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