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老外设计的倒扣脱模形式,简单实用还是失败的设计大家进来PP [打印本页]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3 08:39
标题: 老外设计的倒扣脱模形式,简单实用还是失败的设计大家进来PP
如图所示,该结构是老外给我们设计的倒扣脱模结构,二D 图也有上传.
   有兴趣的朋友下载讨论下该结构是否实在可行.
    我们按设计结构做出来之后是无法脱模,都在跟部整个拉断.是否是我们加工的问题?我们加工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为什么很多结构在国外行的通,到了我们国内却很多都行不通呢?
    这样的结构按我们自己设计的话肯定不是这样的.中间的芯子整跟全部抽走后大滑块再强脱.无疑他们的结构是简化很多工作.

[ 本帖最后由 kong5910 于 2006-11-23 08:42 编辑 ]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3 08:42
大家讨论下该结构的可行性, 假如可行的话,那我们以后类似的结构可以大幅度降低设计 加工的要求.
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效率
作者: hehuaijun    时间: 2006-11-23 08: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nliang    时间: 2006-11-23 09:03
在直径28.5处给一个斜度就是合理的了.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3 09:13
原帖由 enliang 于 2006-11-23 09:03 发表
在直径28.5处给一个斜度就是合理的了.


你的意思是中间芯子加个脱模斜度?
应该要的, 这个是设计草案, 该斜度稍微有点那是肯定的
作者: ldj-lhb    时间: 2006-11-23 10:32
加个脱模斜度就是为了让位,这样倒扣才能出来.
作者: yanxiu    时间: 2006-11-23 10:37

[attach]568445[/attach]
要有塑胶让位的空间。

[ 本帖最后由 yanxiu 于 2006-11-23 11:43 编辑 ]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11-23 10:52
先问一下,内芯先抽的行程够不够?~~~
作者: friendhsl    时间: 2006-11-23 10:53
這是兩次抽芯應用在滑塊上,很好的結構。
但第一次開模的行程太短,應該加長,使內芯能抽至扣位右邊
方能使第二次抽芯時塑膠有變形的空間
作者: friendhsl    时间: 2006-11-23 10:54
這是兩次抽芯應用在滑塊上,很好的結構。
但第一次開模的行程太短,應該加長,使內芯能抽至扣位右邊
方能使第二次抽芯時塑膠有變形的空間
作者: enliang    时间: 2006-11-23 11:06
是的,脱模斜度和行程计算变形量,是否大于0.9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3 11:22
老外坚持认为他们设计是正确的,并且在他们自己那边有很多这样的成功经验
设计的这个14mm的延迟抽芯也是经过计算后得出的数据
作者: chaseeker    时间: 2006-11-23 11:27
请问制品为何种材料?
作者: lubingli    时间: 2006-11-23 12:01
设计的太妙了,一个滑块,两次抽芯.先抽内芯,使塑料有变形窨空间,再抽外芯.好.
作者: yipianye    时间: 2006-11-23 12:13
这结构受命不长,不要认为老外都很了得!下面做点斜度比直边好!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3 12:19
它们设计的没有,但是我也认为这个脱模斜度一定要的,否则太容易拉断
作者: lilinjian984    时间: 2006-11-23 13:04
ding一下
作者: suweihui    时间: 2006-11-23 19:02
这个其实用的很多的,称为二次抽芯
用途有二:
1.在有胶位粘行位的情况下使用
2.强脱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3 19:38
原帖由 suweihui 于 2006-11-23 19:02 发表
这个其实用的很多的,称为二次抽芯
用途有二:
1.在有胶位粘行位的情况下使用
2.强脱

呵呵
作者: kandyand2005    时间: 2006-11-23 19:50
见过类似的结构,我也是认为第一次抽芯的距离不够.
作者: C3_Design    时间: 2006-11-23 21:03
标题: 讨论
我来说两句。1,内芯抽芯距不够,图示14。0MM只是抽出让倒扣有了自由变形的空间。而不能使得倒扣(A一般会比B大)接下来可以通过漫长的狭窄区(B区)。2,内芯抽的时候,此时大滑块靠树脂的力保持不动,而不是相反去帮助内芯抽出。3,如果内芯抽芯距增大,则要计算复位时铲鸡与两个滑块的干涉(感觉有)
下面是现有状态下的一点建议。大家来一起讨论。1,D处拔模在公差内尽可能做大,有利于脱模,也使得B区越来越宽阔,从而使得倒扣易通过。2,铲鸡处增加辅助弹簧。

[ 本帖最后由 C3_Design 于 2006-11-23 21:04 编辑 ]
作者: mmwcs    时间: 2006-11-23 22:26
行位上的行位,我们已经做过好多这样的模具了,OK的~~~
作者: peter3913249703    时间: 2006-11-23 22:36
同意21搂第二条
作者: 彭林    时间: 2006-11-23 22:47
顶啊 !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3 22:49
原帖由 C3_Design 于 2006-11-23 21:03 发表
我来说两句。1,内芯抽芯距不够,图示14。0MM只是抽出让倒扣有了自由变形的空间。而不能使得倒扣(A一般会比B大)接下来可以通过漫长的狭窄区(B区)。2,内芯抽的时候,此时大滑块靠树脂的力保持不动,而不是相反 ...


我来说下,加弹簧看你的意思应该是顶出大滑块,防止抽内芯的时候大滑块跟出来的作用的吧?   大滑块并不是靠树脂力粘附,因抽内芯的时候并无其它力驱动大滑块有的只是内芯跟滑块的摩擦力. 老外的设计还是有道理的.
问题就是口部这样斜度设置在我们试模情况看来并没有起到促使倒扣脱模的作用. 考虑是否可在此位置动下手脚,是倒扣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脱模斜度的设定对倒扣的脱模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这是我见解,大家拍砖
  另我在第一帖下面有2D图上传的,在2D图里修改方便点,用图片修改麻烦兄弟了
作者: chen008    时间: 2006-11-23 23:30
这样做也可以的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4 08:03
早。
作者: fengwind    时间: 2006-11-24 08:24
期待高手
作者: hotrunner    时间: 2006-11-24 10:43
看来问题还是出在滑块上,1.增加脱模斜度 2.增加滑块行程
作者: 376571944    时间: 2006-11-24 15:32
这种结构在汽车里面的模具上是很常见的,还是PA6+GF的才料都可以,
是可行的,我经历过很多这种脱模结构
作者: dengdechao    时间: 2006-11-24 16:20
楼主:你那个是汽车水箱上盖吧!我们做了很多了。我发个2D上来你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了!
作者: luochun    时间: 2006-11-24 17:02
是什么料的先,要是软胶的,无所谓啦!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4 17:15
原帖由 dengdechao 于 2006-11-24 16:20 发表
楼主:你那个是汽车水箱上盖吧!我们做了很多了。我发个2D上来你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了!


呵呵~
谢谢哈
作者: owen_w    时间: 2006-11-24 17:32
“尽信书不如无书”
既然老外说有成功的案例,要他传成功的案例来看看
说不定你能分析出他的漏洞来
谁说老外就都是对的???
不过客户的都是对的:-P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4 17:39
基本上客户设计还是很有道理的
他们自己也有模具厂的
作者: zdglz    时间: 2006-11-24 18:33
这种结构很常用,应该没什么问题!
作者: 悟道    时间: 2006-11-24 19:14
应该没什么问题!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4 20:01
谢谢31楼兄弟传的好东西啊
再次感谢
作者: lamborghini    时间: 2006-11-24 20:23
延迟抽心
作者: honghaiq    时间: 2006-11-24 20:37
行得通的,不错
作者: ghzflq    时间: 2006-11-24 22:38
谢谢31楼
作者: andes    时间: 2006-11-25 08:11
要看你用什么塑料!大家说是吗?
作者: andes    时间: 2006-11-25 08:13
31楼能否发个完整的图来看看!
作者: gaoshenghua    时间: 2006-11-25 09:15
楼主,要看你用的什么料啊,我们做过相同类似的产品,感觉结构上比你传的那种好点。
作者: gaoshenghua    时间: 2006-11-25 09:20
看几张贴图先
作者: gaoshenghua    时间: 2006-11-25 09:21
开模中
作者: gaoshenghua    时间: 2006-11-25 09:23
中子后退2,我们用的PP料。
作者: 老程    时间: 2006-11-25 10:14
这样设计没问题,与什么料没关系,主要的问题出在那个1mm的位置,虽然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但斜度太短不容易变形,把那段斜度做长一点,让它容易变形,就如同10mm的长条比1mm的长条容易弯曲一样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5 10:37
原帖由 gaoshenghua 于 2006-11-25 09:15 发表
楼主,要看你用的什么料啊,我们做过相同类似的产品,感觉结构上比你传的那种好点。


你的结构是我们常用的结构,这样设计的话总的抽芯距很长,需要用油缸抽芯。
我贴的这个方案你仔细看下大大缩短抽芯距,可以使用斜导柱抽芯,简化模具结构 缩短注塑周期
作者: HILLXIAO    时间: 2006-11-25 11:08
兄弟!你們也做汽車水管?我們公可是專做這東東的?我們是做成兩個滑塊,小滑塊在大外塊內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5 11:14
原帖由 HILLXIAO 于 2006-11-25 11:08 发表
兄弟!你們也做汽車水管?我們公可是專做這東東的?我們是做成兩個滑塊,小滑塊在大外塊內


呵呵
性质是同样性质的
作者: gaoshenghua    时间: 2006-11-25 14:25
原帖由 kong5910 于 2006-11-25 10:37 发表


你的结构是我们常用的结构,这样设计的话总的抽芯距很长,需要用油缸抽芯。
我贴的这个方案你仔细看下大大缩短抽芯距,可以使用斜导柱抽芯,简化模具结构 缩短注塑周期



你贴的方案在几楼?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5 17:28
原帖由 gaoshenghua 于 2006-11-25 14:25 发表



你贴的方案在几楼?


第一楼,31楼传的结构跟我这个也类似
作者: ynije    时间: 2006-11-25 19:47
小行位抽出来的行程不够不等于白抽。
作者: zdglz    时间: 2006-11-25 22:34
好!
作者: C3_Design    时间: 2006-11-26 00:17
原帖由 kong5910 于 2006-11-23 22:49 发表


我来说下,加弹簧看你的意思应该是顶出大滑块,防止抽内芯的时候大滑块跟出来的作用的吧?   大滑块并不是靠树脂力粘附,因抽内芯的时候并无其它力驱动大滑块有的只是内芯跟滑块的摩擦力. 老外的设计还是有道理的 ...

呵呵,我设弹簧主要是想阻止制品粘内芯。因为大滑块通过弹簧可以增强制品保持不动(在抽内芯的时候)。个人认为延迟滑块让母滑块保持不动(在子滑块先行的情况下)还是要好些。不过,觉得这不是这个设计的症结所在。还是想问一下的是:倒扣自由变形成功后,再如何通过随后狭长的狭窄区?

[ 本帖最后由 C3_Design 于 2006-11-26 02:32 编辑 ]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6 13:04
原帖由 C3_Design 于 2006-11-26 00:17 发表

呵呵,我设弹簧主要是想阻止制品粘内芯。因为大滑块通过弹簧可以增强制品保持不动(在抽内芯的时候)。个人认为延迟滑块让母滑块保持不动(在子滑块先行的情况下)还是要好些。不过,觉得这不是这个设计的症结所 ...


我们加QQ讨论??
作者: end8899    时间: 2006-11-26 14:46
标题: 参考
这是一个两次脱模问题,注意顺序及距离即可.这类结构并不是老外才用,90年既已用.
作者: 交流经验    时间: 2006-11-26 16:58
这种结构很常见
这个里面的那个小滑块要做脱模斜度,斜度是行程到14MM时要劈空0.9MM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1-27 08:15
上去
作者: wzh845    时间: 2006-11-27 15:13
在第一次进行抽芯时,镶件与产品的避空位是多少,是否给强脱留了足够的距离,从而算出避空位
抽芯的斜度!
作者: xubojian    时间: 2006-11-27 15:22
这个都不懂?
作者: green4228    时间: 2006-11-27 15:30
斜度加大,或者加一个台阶就可以了
作者: xubojian    时间: 2006-11-27 15:54
easy
作者: wenbh    时间: 2006-11-27 15:59
ding
作者: zdglz    时间: 2006-11-27 16:09
原帖由 wzh845 于 2006-11-27 15:13 发表
在第一次进行抽芯时,镶件与产品的避空位是多少,是否给强脱留了足够的距离,从而算出避空位
抽芯的斜度!

It's full of shit!

[ 本帖最后由 zdglz 于 2006-11-27 16:11 编辑 ]
作者: zdglz    时间: 2006-11-27 16:12
原帖由 wenbh 于 2006-11-27 15:59 发表
ding

It's full of shit!


作者: 05yqc20    时间: 2006-11-27 17:28
这个设计是没问题啊,
只要直径28。5那里倒有足够的斜度,
出模是不会粘的
作者: sunrise00    时间: 2006-12-2 16:54
行程够的话是行的通的..这种结构可行~~
作者: kelake0855    时间: 2006-12-2 21:09
机构比较经典,老外的设计思路是对的,就看第一次行位跑的够不够让出这10条来,最保险的我认为还是里面和外面的行位分开驱动,绝对安全!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2-4 13:23
自己顶上去
呵呵
作者: 故园清秋    时间: 2006-12-10 14:15
绝妙的结构!不用怀疑!拉断肯定是其它原因!!而且应该是比较明显的原因!!
作者: wyllover    时间: 2006-12-10 15:27
不错
作者: 文坛默客    时间: 2006-12-10 15:42
很好,顶起来
作者: tjf1234    时间: 2007-2-4 10:52
楼主,这个结构过了那么久你那边做成功没有?希望能够分享一下经验!谢谢!还有问一下31楼的内抽芯是靠什么来驱动的?
作者: a7021579    时间: 2007-2-4 11:23
你们都是做设计的,我是做加工的,,做模7年,呵呵,你那结构能行的通的,问题在你们厂的模具师傅们有没有把强脱的第一点做了过度弧度啊,,还有就是卡扣部位抛光如何,还有就是整体大滑块行程过程中配合怎么样,,,,呵呵后,,,,这的我在现场才能发现问题,,呵呵.....结构很好,,,
作者: Wire    时间: 2007-4-19 17:00
没有做过!不过我认可大伙的意见!
作者: WYL    时间: 2007-4-19 18:01
看看老帖, 蛮好的, 对比一楼和31楼, 节构都一样, 都好!

就是产品口部不一样, 感觉31楼那产品设计得有工艺性.( 变型空间,行程长短, 更易变型...)
作者: sun_suzhou    时间: 2007-4-20 12:02
原帖由 HILLXIAO 于 2006-11-25 11:08 发表
兄弟!你們也做汽車水管?我們公可是專做這東東的?我們是做成兩個滑塊,小滑塊在大外塊內

我们做别的东西
不过也有大小滑块的两次抽芯机构
作者: hdy-123456    时间: 2007-5-17 14:40
有空間讓位就可以了,蕊了最好加斜度。
作者: sunset    时间: 2007-6-12 09:27
28.5加单边5度的脱模斜度,抽14MM就有1.22mm的间隙,大于0.9。足够脱出。
作者: timwa    时间: 2007-6-12 12:51
原帖由 ldj-lhb 于 2006-11-23 10:32 发表
加个脱模斜度就是为了让位,这样倒扣才能出来.



相信原来设计这样的真正目的就是这样的..而且还多了0.1mm余量.
作者: zdf791104    时间: 2007-7-3 11:15
延迟抽心
作者: robinson_by    时间: 2007-7-3 13:01
有空再看
作者: yechuanfa    时间: 2007-7-3 15:19
如图所示,几点意见和大家参考讨论。
作者: sunxianjin    时间: 2007-8-17 20:48
看看我的意见
楼主的和31楼的不太一样

模具设计的关键是注意细节
作者: 胶位    时间: 2007-8-18 11:21
我认为可能是你局部胶位没有处理
作者: freebird    时间: 2007-8-18 12:17
结构很好,老外是对的!
作者: yangyee    时间: 2007-8-22 12:06
第一次抽芯的行程不够
如果老外坚持那就是他算错了,
结构不错
可以参照水槽设计,将滑块改成2级油缸(汽缸)抽芯试试
作者: 罗凡    时间: 2007-9-15 19:21
标题: 初学者
如果单边有1.00MM的位子让的话,我想是可以出的
作者: SunnyDu    时间: 2007-9-30 16:42
路过,很好的帖子,可能大家第一想法都是觉得行程太短了,因为这是常规的想法,老外就是比较NB.
个人意见,公供参考~~~~~~```
作者: kandyand2005    时间: 2007-9-30 17:41
此结构完全OK,本人刚开一套汽车水箱模.
作者: moamao    时间: 2007-10-1 01:49
路过,
作者: yang.s.x    时间: 2007-10-1 08:00
顶顶
作者: weitool    时间: 2007-10-1 15:19
对于这类型的,做过
一般材料PA+30%GF
这结构听我们老大说过,并成功了
但没有样板,
所以目前我都在怀疑
那么硬的材料,而且是一个圆周,强拖可以让产品变形吗
作者: old_fish    时间: 2007-10-1 15:39
保证了避空位,强脱是没问题的!
作者: lingxuezhou    时间: 2007-10-18 18:23
内呵没有完全脱出倒扣位,是不可能出得到模的。一定要有位置让步才可强脱出模的。
作者: zhengjianfeng    时间: 2007-10-18 19:15
我看行的
作者: yangsg2001    时间: 2007-11-8 11:59
学习中,让更多的人知道
作者: vlk14    时间: 2007-11-8 13:08
学习一下,好东西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