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模仁调整 [打印本页]

作者: 踏日无痕    时间: 2006-10-1 09:37
标题: 模仁调整
有知道的出来讲讲!
作者: kungful    时间: 2006-10-1 09:50
一般对于大模仁的模具才做这种斜度压块。
作者: kungful    时间: 2006-10-1 09:54
好处一:便于加工模框和模仁。

模框只需把两个基准边加工准确,两个斜度边尺寸误差0.5mm又有何妨呢?
是不是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呢?

模仁加工同理。
作者: kungful    时间: 2006-10-1 10:00
好处二:便于装配模仁。

对于很重的模仁,一个人抱不动,如果四边都只有0.01的公差间隙,用葫芦吊起来,要放进模框,可不是很容易的哟!

有了装配斜边,是不是随便一放就进去了呢? 之后再放两斜压块,是不是轻松又愉快!
作者: kungful    时间: 2006-10-1 10:04
楼主图上的斜压块位置装配画法有些问题,我在下面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大家共同探讨学习,不妥之处请指正。
作者: 踏日无痕    时间: 2006-10-1 10:15
kungful:图纸有什么问题?说来听听!
作者: kungful    时间: 2006-10-1 10:22
设计斜压块时,一定要注意它的高度必须低于模仁高度;且装配后其下面不能接触模框底面。
斜压块是靠斜面工作的。
作者: skyworker    时间: 2006-10-1 10:44
Ding Ding Good
作者: myangelzgl    时间: 2006-10-1 12:59
好经验,值得学习,感谢了。。。
作者: 踏日无痕    时间: 2006-10-1 13:02
大家有不懂的东西就发表出来问呀!这样才会成长嘛!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10-1 13:51
讲的很透彻..
呵呵
作者: C3_Design    时间: 2006-10-1 14:49
标题: 一点点参考

作者: C3_Design    时间: 2006-10-1 15:12
标题: 一点点参考,共同讨论

作者: 28051247    时间: 2006-10-1 15:19
还可以吧!
作者: wuyousheng    时间: 2006-10-2 09:40
上面的朋友说的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果模仁很高的产品没必要做太高,有三分之二的高度就够了,如果模很大而且产品和模仁的高度不是很高如果不做平模仁底部那逼紧的力度不是太好。
作者: C3_Design    时间: 2006-10-2 22:08
呵呵,不知道这位兄弟做没有做过模仁很大的情况的调整.当模仁很大时(400X400左右,或者小一点).模框单边微米级的精度,甚至是丝级的精度也是很难得到的.这时有可能就要用到同一方向(比如X向左右)两块调整块.而两块锲形的调整块,在调整的时候,底面不与模框底面相碰,这时是很难把模仁调整到模架正中的.所以这个时候,调整块在高度Z的公差也是严格的.不可以劈空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形是一直一锲.其时这时直的调整块只有通过更换新的调整块来进行调整.而锲形调整块是可以通过不断地研磨A面来达到调整目的的.所以A面碰还是要好一点(不会有把模仁挤偏的感觉).顶面一般是要低一点的.
      同时我的理解是,既然是公差(如果合理),那么大家都在公差的范围内松动或许比逼紧的感觉要好.因为逼紧会人为的把它挤向公差的两端.而不是公差的中心---我门的目标值.同时,模具是不断在不停的碰撞的.所以碰撞的主要受力部件模仁,滑块和镶件松动(公差内的松动)或许会比紧固在力的缓冲上要好一点,这样寿命可能也就要长一点.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供大家参考.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 本帖最后由 C3_Design 于 2006-10-3 20:47 编辑 ]
作者: exdihpyu    时间: 2006-10-3 13:47
不错,大型模具都用的
作者: 踏日无痕    时间: 2006-10-3 14:30
受教了!欢迎知道的朋友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啊!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嘛!
作者: C3_Design    时间: 2006-10-3 21:23
标题: 调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为了得到所需的精度,调整在模具中是应有很多的:当目前所拥有的加工手段不能够得到所要的精度时.调整或者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方法.你可以把累积的公差指向一个简单易获得精度的调整块.尤其是当这调整块可以通过研磨(可以获得较好的尺寸精度和面粗度)来加工时.举些例子来说明.如下图
1,锥面块---锥面块的精度是要求很高的,它通常是模具最后定位的保证.而怎样获得合模后锥面块的配合精度,常常会通过一个调整垫片来得到.
2,长镶件的锥面定位,方法和上面差不多.
3,搓内牙模的平面轴承.脱内螺纹的模具(强脱除外).运动的间隙是很重要的.太大---会产生堵胶不严.太小---则会容易传动卡死.而买来的平面轴承的标准件的公差通常(2~5丝,或者更松)不一定能满足要求.这时候也会通过垫片来调整.
4,当制品有个别尺寸,或者很多,公差在2丝以下,就算是PC树脂,在各种因素下(加工,成形,人为等等),也是很容易跑掉的.这时也要考虑在模具上预留调整.
调整有一个原则是:保大去小,保难去易.尽量往加胶的方向走.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大家来一起来讨论,完善.大家一起进步.

[ 本帖最后由 C3_Design 于 2006-10-3 21:49 编辑 ]
作者: sunemy    时间: 2006-10-3 21:46
不错不错,本人做小型模具为主。
看到有这么透彻的讲解,很PF
建议斑竹加精!
作者: liaoyanqing    时间: 2006-10-3 21:48
楼主精神还可以.顶一下.<资料看来不咱的,做这个我一开始就知道了>,有没有关于精典结构的.
作者: 踏日无痕    时间: 2006-10-5 20:27
我以前做模具的时候遇到过,是问了别人才完成。后来看到这个资料,所以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撒!

21楼的:那你来个经典的好了!
作者: dmdongmin    时间: 2007-11-15 00:42
这种结构在做小模具里其实也有用到的, 我们做快换模,就里装BLOCK块的接插件模具里会用它的,但其主要作用是为固定作用了,定位是靠定位PIN用用的!有一点不同是,我们一般会在模仁上做斜面磨床加工,再加一个锲块,而在模板上基本是不会做斜面的,因为感觉不太方便加工!
作者: zdb418    时间: 2007-11-19 17:51
7楼说的好轻巧啊!拆模的时候不累死你才怪。
作者: 大家都好    时间: 2007-11-19 18:12
路过,这种东西我只见过大模上才做,小模很少见做
一般好像只要是一个人搬得动的模仁的模具都没见做
作者: 110410qin    时间: 2007-11-19 23:12
顶一下
谢谢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