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有关于热流道方面,有兴趣的进来!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2 13:04
标题: 有关于热流道方面,有兴趣的进来!
本人做热流道行业多年,以前做跟模,对塑胶模具设计也比较熟悉

大家如果对于热流道方面有什么疑问,尽管可以问偶,知无不言!

大致分一下类别:

高端市场:德国和日本走在最尖端,也是最贵,德国最贵最好的品牌不大清楚,因为根本就没进入亚洲市场,日本最好的是斯基,不过大陆能用到这个品牌的很少,华南地区有个办事处,在深圳观谰,两三个人吧好象

德国进入中国市场的有EWINKON,一年之内换了俩代理商,现在这个代理商似乎做的还比较努力,不过市场占有率不高,加拿大的有两家在行业中做的非常出色,分别是HUSKY和mold-maseter,其中马斯特的全球占有率为世界第一,HUSKY由于热流道并非其主营项目,所以销售额没那么高,不过由于其在注塑行业中的知名度以及其注塑机还有注塑周遍设备的优良品质,使其热流道知名度相当高,美国在中国市场做的比较大的有硬壳和DME,其中DME公司的热流道进入中国市场为外资热流道中最早的,不过DME公司不太注重中国市场的热流道销售,另外就是新西兰的MASTIP,中国代理商为深圳迈时公司,意大利与荷兰各有一家,其中荷兰的圣万提(Synventive)对汽车模热流道做的比较专业,意大利的THERMOPLAY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也还不错,知名度尚可

(有点事情,晚上回来再谈谈中端市场以及低端的国产热流道的发展状况)

[ 本帖最后由 飞鹰无名 于 2006-7-15 10:24 编辑 ]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2 13:07
忘记说了,德国的HASCO在中国市场做的也还不错,不过基本上是在吃老本,除了欧美客户本身对其品质信赖外,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销售可言
作者: boge2005    时间: 2006-7-12 13:09
我是做塑胶模具的,不过没有做过热流道,请问一个很菜的问题,热流道浇口部分是如何与产品脱开的。一般做一个什么样的机构让它脱开比较平整。谢谢。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2 19:15
比较平整的就是针阀式热流道,通过调节阀针,最好的状态下,可以保证在脱模后,产品表面的原浇口位置处看不到丝毫痕迹,一般情况下也就一个顶针样的痕迹浅浅痕迹而已

开放式的热流道热咀,一般是针对一些小型产品,比如瓶盖粉饼之类,由于本身就是点浇口,所以脱模后的效果和冷流道点浇口脱模后的效果差不多,一个小点而已

热流道与冷流道本身的脱模方式,总体上是一样的,没多大区别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3 11:20
再说说中端的市场:

中端市场以台湾,韩国品牌的热流道为主,很奇怪的是,香港企业对于热流道行业的发展,似乎不是很重视,对热流道的应用倒是很起劲:)

台湾的有映通,合茂,韩国的有YUDO,HOT SYS两家,其中YUDO公司值得一提,主要是YUDO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攻占是非常积极的!其实早年中国市场还是一片真空的时候,最早进来的是DME,DME公司的模架和热流道一起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很奇怪,DME公司对于热流道市场的态度比较冷淡,知道后来YUDO在中国攻城夺池,年销售额高达一两亿人民币的时候,DME才反应过来,但此时大势已去,中国的热流道市场正式进入了战国时代,品牌林立,几家国产的品牌也迅速崛起,说到这里,就必须谈谈低端市场的几家后起之秀了

HOT SYS- 中文品牌信好,据传说其老板为YUDO早年的资深高管,在针阀式上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专利设计,因此而成为佳能和一些日本大公司的指定供应商,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一般

合茂/映通-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使用比较多,除此之外,乏善可陈,技术质量方面,表现一般,

低端市场:先锐,麦士德,克郎宁.......

省略好后面的就不提了,因为大多都是些热流道业务员自己搞的小作坊,个别的有了自己的生产车间,但是仅仅是区域性的营业,以上提到的三家,在中国大陆范围内已具备完全的售后及市场开辟能力

先锐:先锐公司为YUDO子公司,YUDO公司为了低端市场不至于失手放弃,于是在中国本土开设生产基地,以加工工艺与产品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压低价格,借助YUDO的品牌效应,迅速掠夺了相当客观的市场分额,在这一点上来讲,YUDO公司当年决策分流先锐的决策人头脑相当精明厉害!

麦士德:麦士德公司是中国本土国产热流道品牌中绝对值得大书特书的企业,其老板董鹏鹏同学在业界的知名度以及声望,绝对可以划归一流销售高手行列,麦士德的发展步骤与扩张速度是非常厉害的,目前在中国大陆主要的工业城市都拥有分公司以及办事处,要说明的一点是,中国的国产热流道主要还是以仿制为主,同大部分行业一样,国产的品牌,由于其老板目光的短浅,导致不愿意将太多的精力与资金投入研发领域,所以非常遗憾的说,在热流道的技术方面,国产品牌到目前为止,还是最便宜,也是最垃圾最差的!即使强悍如董鹏鹏,也未能免俗!麦士德公司的开放式热咀做的还不错,针阀式就比较差了

克郎宁:有关于克郎宁公司,只能说其公司成立的比较早,老板号称是什么博士什么东东来着,总体上,无论技术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是乏善可陈

[ 本帖最后由 飞鹰无名 于 2006-7-21 23:45 编辑 ]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3 15:42
解释的很精辟。。。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3 15:43
在我接触过的热流道公司有这几家
DME  YUDO 先锐 精控 克朗宁  翰典   黄岩本地的热流道 等。
作者: ycyddh    时间: 2006-7-13 15:52
正在做几套热流道的模,到时有问题就请教了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7-13 16:10
哦,支持一下!
作者: xiamenyezi    时间: 2006-7-13 18:09
真是高手
作者: xiamenyezi    时间: 2006-7-13 18:10
真是高手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3 18:37
一个新手的迷惑:1 不明白为什么根据产品的质量来选热嘴,我的想法是;即然从机器的射嘴到二次热嘴都是高温的,不就是想射多少就多少?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3 18:42
一个新手的迷惑:2 针点式与开放式为什么不能互相取代,它们各有什么优点,譬如开放式有痕迹不好,我们都用针点式
                                3 为什么有些能换色,而其它就不好           
                                4 为什么有些能生产加纤维的树脂而其它就不行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3 18:48
一个新手的迷惑: 5 在制做模具当中,主要要注意什么:热膨胀?热嘴傍边一定要做冷准水?。。。。。?
                                  6 单热嘴,温控箱;有热流道板及4个热嘴,温控箱;针阀式的;它们大概多少钱,有没有现货,若没有,要多久才可以拿货
                                 7 生产当中用电量大概是多少?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4 07:45
希望得到楼主和各位大哥们的帮助。谢谢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4 07:59
妈呀
楼上的你这么多问题?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4 08:00
原帖由 vme3721 于 2006-7-13 18:37 发表
一个新手的迷惑:1 不明白为什么根据产品的质量来选热嘴,我的想法是;即然从机器的射嘴到二次热嘴都是高温的,不就是想射多少就多少?


那到模具里呢? 不是喷嘴能够直接注射进入型腔中的。得经过模板
作者: sunemy    时间: 2006-7-14 09:03
LZ有见地!
顶!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4 10:23
一个新手的迷惑:
1 不明白为什么根据产品的质量来选热嘴,我的想法是;即然从机器的射嘴到二次热嘴都是高温的,不就是想射多少就多少?
2 针点式与开放式为什么不能互相取代,它们各有什么优点,譬如开放式有痕迹不好,我们都用针点式
3 为什么有些能换色,而其它就不好           
4 为什么有些能生产加纤维的树脂而其它就不行
5 在制做模具当中,主要要注意什么:热膨胀?热嘴傍边一定要做冷准水?。。。。。?
6 单热嘴,温控箱;有热流道板及4个热嘴,温控箱;针阀式的;它们大概多少钱,有没有现货,若没有,要多久才可以拿货
7 生产当中用电量大概是多少?


-----------------------------------------------------------------

1:以一个热流道行业的专业技术角度,这个行业中有一个最最基本的常识,那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哪一个公司的哪一款热咀,可以啤任何产品任何材料,简单的来讲,不同的树脂,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型腔排位以及浇口形式还有浇口位置,有没有添加剂,都会成为热流道喷嘴选择的因素之一,要分别对待

2:首先,那不叫针点式,叫针阀式,针阀式与开放式最最基本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有针,一个没针,开放式一般做小水口,针阀式一般做大水口,针阀式的结构,以及加工工艺都比开放式复杂太多,所以针阀式一般情况下,最起码比开放式贵一倍的价钱,可以肯定的告诉你,针阀式比开放式先进,绝大多数产品,用针阀式啤,比开放式效果都好,但是针阀式价钱太高,处于成本考虑,不推荐所有产品都使用针阀式热流道

3:换色这方面是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因为有些产品不需要换色,那么可以选用换色功能不是很好的热咀,有些产品有换色要求,那就相应的要选择换色性能好的热咀,这里涉及到一个热咀封胶位置以及隔热的问题,一般不适合换色的热咀都是靠嘴头部的一层树脂来起隔热作用的,有换色要求的就不能这么搞了,相应的,其结构和加工工艺都要更改

4:加纤后的树脂对流道磨损很厉害,我所接触过的产品,最高加到40%,所以要特别对待,一般来说,开放式热咀搞不定加纤太高的产品

5:模具的加工过程中,一般是没多大变化的,除非有特别要求的,水路的位置不需要更改,只要不和热咀有碰撞即可,至于热膨胀问题,这个热流道供应商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所以使用热流道要注意和供应商的工程人员的及时沟通交流,因为每个供应商的标准不一样,热流道行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各干各的;)

6:单咀针阀式加温控箱和一出四的针阀式加温控箱,价钱多少是吧?这个的价钱呢,我给你大致列个表吧,不知道你是否问我公司的价位,我公司的价位在行业中大致上属于中等,在这里就不说我公司名字了,免得有广告的嫌疑,惹大家反感,呵呵,偶不在这里推销偶的热流道,就是解决一些设计行业的兄弟们的疑惑与不了解的问题而已,互相交流一下,做个朋友,仅此而已,价钱方面,mold-master和husky的价钱就很贵了,单嘴的不加温控箱是4万多,一出四的不加温控箱大约在12万,不家温控箱是因为偶对他们的温控箱具体价钱不太清楚,呵呵,中等价位的,单嘴针阀式加温控箱大约不到一万五的样子,一出四的大约在五六万左右,国产的就很便宜了,比如龙记的开放式一个咀也就1500块,说白了吧,就是垃圾,偷工减料的,对一些品质要求不高的垃圾产品,也能啤:)

PS:热流道行业中不存在现货这么一个概念,只有部分标准配件有现货,温控箱也有现货,但是热流道系统就必须为客户的产品具体定身打造了,周期一般是三到四个星期的样子,主流的供应商在这方面都差不多

7:你说的电量是指功率吧,这个也要根据具体产品大小以及胶口大小来确定使用多少功率的发热管,没有定量,一般几百到上千瓦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4 11:48
非常谢谢,楼上的人品不错!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4 12:00
问题2我表达不清,意思是下图2种热嘴的区别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4 12:01
上图与此图中热嘴的区别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4 12:47
针点式和开放式的区别在于  针点式基本无料柄,产品表面有不明显的浇口痕迹,而开放式大浇口有一截料柄,客户能够允许的话最好用开放式的大浇口。注塑压力比针点式的压力低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4 17:31
不好意思,偶仔细看了你贴的那俩图,实在没看出来有什么区别:)

汗!

其实针阀式有的产品也是有料柄的,关键是在于产品采用哪种浇口进胶,比如要是用鸭嘴式(普通式)胶口,那么难免会有那么一点料柄,完全没有水口料,那只是针对针点式浇口进胶的产品,开放式的大水口,脱模断料很是一个问题,这个还是要具体对待的,比如尼龙料用大水口的开放式做,我靠,那可有得你受啦

最后,再次纠正一点:热流道在结构上而言,总体分为开放式(也叫通咀的),和针阀式(也有的生产商叫阀针式),不叫针点式,针点式那是进胶的浇口形式的一种,与热流道无关,相反,小型的精密件产品,一般多用点浇口的开放式热咀进胶,具体的体现在一些小型精密齿轮,化妆品模,粉饼,口红,瓶盖,瓶胚等
作者: ug163    时间: 2006-7-14 18:36
果然專業,我也請教一個問題:
對針閥式的熱嘴如何斜進膠?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4 19:23
不好意思,上午下班较匆忙,帖了相同的图纸,现帖如下.如下图这种热嘴,我们通常也叫小水口(针点式),上面两张相同的叫大水口,带油缸或气缸叫针阀.我是想知道小水口与大水口的优缺点.
不过谢谢23楼的兄弟,我想我明白了一些.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4 21:04
原帖由 ug163 于 2006-7-14 18:36 发表
果然專業,我也請教一個問題:
對針閥式的熱嘴如何斜進膠?



--------------------------------------

这位老兄,不好意思,可能是在下理解能力有限,不大明白你的意思

“斜进胶”何所指?
作者: ug163    时间: 2006-7-14 21:10
原帖由 飞鹰无名 于 2006-7-14 21:04 发表



--------------------------------------

这位老兄,不好意思,可能是在下理解能力有限,不大明白你的意思

“斜进胶”何所指?

熱嘴30度或45度進膠!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4 21:14
首先,你所贴的两张图,都是开放式的单咀热流道系统,下面的图只是点浇口进胶而已,不是针阀式的热咀,你的理解也没错,针阀式带汽缸,开放式没汽缸,呵呵,这个最好分辨拉;)

其次,上面的图是大水口的单咀开放式,下面图的是小水口的单咀开放式

这个开放式热咀的大小水口一般是针对产品而言的,性能方面的优略差别并不明显

小水口针对小产品,大水口针对大产品,如此而已,具体的要涉及到产品的材料以及重量,还有壁厚,也叫肉厚,由这三个因素综合来确认产品选用大水口还是小水口,其实在我个人的建议而言,大水口进胶,还是尽量用针阀式比较好:)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4 21:29
非常谢谢飞鹰兄,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换色,与加纤应选什么样的射嘴,为什么?谢谢。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4 21:47
我也来提个问题
PC材料最好用什么样的喷嘴来注塑?用小水口注塑的话需要注意点什么问题?
还有橡胶可否用小水口喷嘴来注塑?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先谢谢了

再者 是否听说过 硅树脂 这个材料? 可否使用热流道? 需注意什么?
作者: lycshk    时间: 2006-7-14 23:22
强烈要求加精!
请问材料PA66+GF50%用什么品牌的热流道较好,这样的热流道寿命有多长?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5 08:57
TO----ug163

晕,你所说的斜进胶,是指采用潜伏式浇口进胶吧?

可能是叫法不同,偶想来想去,就想出来只有潜伏式浇口,也叫潜舟式浇口,是可以斜进胶的,具体的角度数字不重要,斜进胶用针阀式做没什么问题,而且用的还比较多,在行业中,但是产品上会带一小段水口料,我有时间画个简单的图贴上来给你一看,就明白了,只是偶不知道你们一般用什么截图软件,上传这个网站方便吗?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5 09:00
原帖由 vme3721 于 2006-7-14 21:29 发表
非常谢谢飞鹰兄,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换色,与加纤应选什么样的射嘴,为什么?谢谢。


换色,加纤,具体使用什么型号的热咀,这个就不好说了,主要原因是各个热流道专业生产厂商,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与称呼,各自有各自的命名,具体的来讲,寻找热流道供应商时,一定要事先知会对方,产品是否有换色要求,是否加纤,加的比例多少,加纤的话,要注意的就是热流道系统钢材的选用,以及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5 09:07
原帖由 kong5910 于 2006-7-14 21:47 发表
我也来提个问题
PC材料最好用什么样的喷嘴来注塑?用小水口注塑的话需要注意点什么问题?
还有橡胶可否用小水口喷嘴来注塑?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先谢谢了

再者 是否听说过 硅树脂 这个材料? 可否使用热 ...


PC材料使用什么样的热咀来注塑,这个呢,开放式和针阀式都可以做,具体要看什么产品,以及产品重量和浇口形式与进胶位置,还有就是客户本身的要求,如上面所说,由于行业中没有统一的标准与型号称呼,加上各自热流道供应商出于技术保密考虑,所以很少对客户透露这方面的资讯,所以偶不好回答:)抱歉了

小水口也叫细水口,注塑方面的注意事项,与通常注塑情况下一样,热流道对此影响不是很大

橡胶就是硅树脂的一种,可以用热流道做,但是对注塑成型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注塑难度比较大,一般是用细水口的热咀做(就是尖嘴的那种),成型温度一般在160度到270度左右,不过行业中目前在这方面的产品使用热流道啤的很少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5 09:09
飞鹰兄早晨,想知道选取热嘴的经验,比如;我现在一个产品,长(150)X宽(140)X38高,PPE(PPO改良)产品胶厚1。2我该选一个热嘴还是选2个热嘴。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5 09:16
帖图如下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5 09:20
原帖由 lycshk 于 2006-7-14 23:22 发表
强烈要求加精!
请问材料PA66+GF50%用什么品牌的热流道较好,这样的热流道寿命有多长?



尼龙66加50%的玻纤,能达到此技术要求的热流道供应商不多,一般热流道供应商都不会接这种单的,因为做着很吃力,也很麻烦,可以告诉你的是,mold-masters和husky都做砸过这种单,如果哪个中低档的品牌敢接这种单,那你们老板就准备更他们吵架打官司吧

除非德国或日本的斯基,否则做这种产品,寿命很少有超过50万模的

主要是在于磨损与腐蚀方面,主要易磨损易腐蚀的零件,需要经常更换,除了多买配件即使更换外,目前行业中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此问题!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5 09:43
大家早。
先顶贴再说
作者: kkean    时间: 2006-7-15 09:49
手头刚好有个18个浇口的热浇道
有兴趣的研究的话,我到时发上来给大家看看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5 10:21
原帖由 vme3721 于 2006-7-15 09:09 发表
飞鹰兄早晨,想知道选取热嘴的经验,比如;我现在一个产品,长(150)X宽(140)X38高,PPE(PPO改良)产品胶厚1。2我该选一个热嘴还是选2个热嘴。


-------------------------------------------------------------

像这种产品,个人建议是采用大水口的针阀式进胶

一个热咀两个热咀都可以做,两个热咀做的话,效果会比一个咀效果好,而且把握性也比较大

不过两个热咀进胶的话,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产品表面会有拼合线痕迹的问题
这个一般是采用延时控制(也叫顺序控制)机构来解决,具体的运做流程是这样的:

先打开第一个咀进胶,当型腔注满到一定程度时,打开第二个咀进胶,这样一来,两个热咀之间的拼合痕迹会被冲散消除掉,具体的话,还是画图直观一点,不过偶家里的电脑刚刚重装过系统,CAD,PRO/E,UG等,都还没装呢,不大方便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5 10:43
原帖由 vme3721 于 2006-7-15 09:09 发表
飞鹰兄早晨,想知道选取热嘴的经验,比如;我现在一个产品,长(150)X宽(140)X38高,PPE(PPO改良)产品胶厚1。2我该选一个热嘴还是选2个热嘴。


要是在我这边做这样的产品我是不会选择使用针阀式的。 价格方面问题
当然你模具价格接的高用针阀式更好。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5 10:50
飞鹰兄真是热心人,希望再具体一些,比如我们不做热嘴时对产品的浇口通常用流程比(产品最远处到浇口的距离与产品胶厚比值,还有产品的面积大小)来大致估算,比如PS流程比大致150左右,ABS也差不多,假若产品胶位太薄,而且不想有太明显的溶接痕,就将小水口点加多,距离加近,比如如下产品,胶厚0。45,产品长约130左右,差不多放置了6个小水口点。产品生产顺利溶接痕基本看不出。
作者: xuhuacyf    时间: 2006-7-15 10:57
标题: YUDO热流道
本人就是YUDO热流道的,楼主说的非常好,看得出对热流道好是比较了解!现在小的热流道品牌多如牛毛,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可以找到N家 纠正一下楼主说的YUDO销售额吧!大概每年有3亿以上了(中国) 论销售额的话现在YUDO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知名度也是相当高的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5 11:49
原帖由 vme3721 于 2006-7-15 10:50 发表
飞鹰兄真是热心人,希望再具体一些,比如我们不做热嘴时对产品的浇口通常用流程比(产品最远处到浇口的距离与产品胶厚比值,还有产品的面积大小)来大致估算,比如PS流程比大致150左右,ABS也差不多,假若产品胶位 ...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模流分析的问题,比较专业,前不久刚为一个客户做过此类分析
偶周一回到办公室了查查上次的分析报告,再具体回答你,对待技术要有严谨的态度,呵呵
偶个人以为,

所以不能单凭印象和记忆粗略的回答你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5 12:22
现在刚好有点空,顺便谈谈模具与热流道方面的一些闲话:)

我本人在从事热流道行业之前,供职于英国REXAM公司,REXAM公司为全球第五大化妆品包装供应商,其国内工厂的所有进出模具都要经过我的手,所以有机会接触了许多国外的先进模具,比如宝洁客供的48腔全热流道绞芽瓶盖模,一出16腔的射吹模,宝洁的许多模具是在新加坡,美国,德国生产制造出来的,还有一些台湾过来的模具,其结构精良简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开模顶出系统非常顺滑,非常大的一个模具,放在钳工台面上,带着手套,轻轻一拉,就拉开了,国内生产的模具,我靠,你就拿个大铜棒又是撬又是砸的,折腾半天,不见得能打得开!人制作的导柱导套系统,导柱上没有油槽,油槽以内构槽形式挖在导套内,配合也相当精密!

以个人对模具行业的肤浅认识来讲,西方国家的模具行业自工业革命以来几百年的积累,技术上走在整个时代的最尖端,以德国为最!当然了,这个与德国日珥曼人严谨的民族习性有关!其次为美国日本,再其次为台湾香港,中国国内以广东一带的模具技术最为先进,浙江一带虽然发展较快,但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家庭作坊状态,技术层次,说白了简直是垃圾!

广东地区模具企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几家,广州的导新,联盛,林士豪,华达高木,珠海的VS,深圳的东江,精英,东莞的就更多了,数不胜数,大致列一下,不罗嗦了,呵呵

热流道方面,各个品牌在中国市场都有一些做的比较强悍的前辈们

比如麦士德的董鹏鹏,信好的霍跃,HUSKY的马晓利,MOLD-masters的梁志权,YUDO的彭清剑等人

其中信好的霍跃已经自立门户,mold-masters 的梁志权已被mold-masters中国总部的老大干掉了
呵呵!

闲话完毕,最后,衷心希望我们中国的国产热流道能争点气,多在研发方面投入资金与精力
提高质量,国货当自强啊!目前国内的热流道市场这么混乱,业务员自己搞的小公司品牌如过江之鲤!

但是市场是无情的,最多不超过5年,会很快淘汰掉其中至少2/3的垃圾热流道!

最后谈谈YUDO的热流道,论坛里好多朋友都提到YUDO,YUDO的知名度非常高,这个与其宣传工作的成功有密切关系,在此赞叹佩服一下YUDO的同仁们:)但也有许多网友说YUDO做的太垃圾了,呵呵,这个要客观一点的来讲,YUDO在中国大陆的市场做的已经非常庞大了,客户太多,所谓客大欺店,店大欺客,就是这样,难免在售后服务方面,对一些小公司的小单,服务比较差,YUDO的业务员由于收入比较高,所以一般也都比较窜,可能招致了许多朋友的反感,这也在所难免;)

说说质量吧,YUDO的热流道在质量方面,说老实话,也不能说很差,怎么讲呢,在电子电器,比如电视机之内的塑胶产品方面,由于本身产品品质要求不高,YUDO做这些产品效果很好,价钱也比较便宜,我个人认为,像这种产品,用YUDO和麦士德等品牌,做着完全没问题,用MOLD-masters等,完全就没必要了,mold-masters的质量好是好,但是也实在太贵了,企业应当尽量选择自己产品最合适的热流道,而决不是最贵的或者最好的!!

一般客户都希望能有个“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但是大家都是混技术行业的,都很清楚,在技术行业,从来就是一份价钱一分货,不存在什么质优价廉的鬼话可言!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5 13:06
飞鹰兄:留一个联系方式,顺便说一下做什么牌子的产品,说不定那天需要你的帮衬,希望帅哥多多关照一下!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5 13:27
偶把联系方式用站内消息发给你了,注意查收!

多谢支持,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嘛,呵呵
作者: sunemy    时间: 2006-7-15 13:54
留个QQ吧,这里做模具设计的较多,说不定能够照顾到你的生意呢!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5 21:47
YUDO的销售额有我的一份贡献。。
哈哈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5 21:52
至今为止还没用过国际名牌的热流道
刚经手的一套模具用的是HASCO的喷嘴,YUDO的分流板及温控箱。
看来客户还是有眼光的。
作者: ygjgf    时间: 2006-7-16 09:26
我是做模具設計的﹐以前還在一家熱流道公司做過一段時間設計(龍記集團與瑞典一家合資的公司)﹐對這方面有一定了解﹐在此想請教飛鷹無名前輩一些問題﹕熱流道主要的系統是流道板和熱嘴﹐請你指教這兩個部分現在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發展方向﹐我的郵箱是ygjgf@163.com,希望能與你多溝通并成為朋友﹐我現在在廣州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6 09:45
龙记那个我知道,呵呵,就是我上面说过的一个开放式热咀1500块的那个:)

好象是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吧?再便宜的我估计也有,不过作坊式的我不大了解就是了,因为太没名气了:)龙记的热流道主要是沾了它模架的光,不然市场开拓方面是非常吃力的!不过它所代理的瑞典的Heatlock质量方面要好一些,价格嘛,也自然要高上许多

流道版和热咀的发展趋势嘛,我个人认为在未来十至二十年以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国外的Mold-masters 与德国的一些顶级热流道供应商一直走在业内设计研发领域的最前沿,它们的改进方向无非是使流道板进一步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其实目前MOLD-MASTERS的流道板已经是业内最轻捷精良的了,另外就是延长发热管的使用寿命,热咀方面,进一步提高热咀的换色性能以及对多种不同材料的适应能力!再另外就是对于叠层模具的热流道技术应用领域的开拓

总体来讲,热流道行业需要进一步研发的领域还是比较多的,目前的各大主流热流道供应商的产品缺陷都比较多,需要改良的空间还很大,别听什么广告喊,如同模具本身一样,各自都有自己的缺陷,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已,即使mold-masters的人很叼的说他们的热流道是完美无缺的,但是,高昂的价格是他们进一步开拓市场最大的软肋!所以他们需要在降低成本方面改良,其实这一点mold-masters总部早已意识到,也因此,在中国江苏开辟了mold-masters的中国生产基地,一来缩短供货周期,二来减少运输成本,不管它mold-masters每年在中国市场销售额有多高,但是商业公司对于利益的追逐是永无止境的!

[ 本帖最后由 飞鹰无名 于 2006-7-17 10:34 编辑 ]
作者: wuxiasun    时间: 2006-7-16 10:16
我建议大家谈谈热流道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加热似的选择等问题。
作者: zxy820212    时间: 2006-7-16 13:41
老大:请教一下,现有一个产品1300X150X60,肉厚1.5,PC, 开放式点浇口,用几点合适,模温须不需要控制,如果需要用什么方式控制,控制到什么范围??其他工艺上还需注意些什么???
                 谢谢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6 13:44
听飞鹰兄一席话 我等受益颇多啊。
作者: 干锅肥肠    时间: 2006-7-16 14:46
支持飞鹰!
作者: zouxasda    时间: 2006-7-16 15:24
做了不少热流道模具,一直是客户指定品牌,没有深究,今天算开了眼界,谢谢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7 08:44
原帖由 zouxasda 于 2006-7-16 15:24 发表
做了不少热流道模具,一直是客户指定品牌,没有深究,今天算开了眼界,谢谢

哈哈   和我们差不多,一般要求高的都是客户指定品牌, 否则的话就哪些普通的垃圾东西用上去.
一两千一个嘴.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7 10:32
原帖由 zxy820212 于 2006-7-16 13:41 发表
老大:请教一下,现有一个产品1300X150X60,肉厚1.5,PC, 开放式点浇口,用几点合适,模温须不需要控制,如果需要用什么方式控制,控制到什么范围??其他工艺上还需注意些什么???
                 谢谢


-----------------

这个产品建议最好还是用针阀式的热咀做,效果要比开放式好的多,用针阀式的热咀,可以考虑用大水口进胶,根据你说的产品大小以及壁厚,个人建议六个点进胶,模温控制方面,可以用插发热棒或模温机来控制,温度控制范围在100到120之间即可,最好是110度,再其他的就注意一下运水的水路设置就可以了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7 10:46
yiweimu@126.com

这个是偶信箱,偶一般就上午在公司,能上一会儿网
大部分时间要四处奔走,呵呵,命苦呀

大家有什么问题,如果我没能及时回答的,可以发到这个信箱里来:)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7 11:16
你是哪家的?  有机会我们也做笔业务啊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7 11:45
一个产品用几个热嘴该怎么确定?还望楼主和各位兄弟指教。多谢!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17 14:03
原帖由 vme3721 于 2006-7-17 11:45 发表
一个产品用几个热嘴该怎么确定?还望楼主和各位兄弟指教。多谢!

靠经验, 再准确点用流体分析。
热流道公司会免费提供流体分析的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8 10:36
呵呵,楼上的兄弟说的不错:)
作者: ying007    时间: 2006-7-19 09:07
楼主,问个菜鸟问题,各个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方面的声誉如何?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9 10:47
经验也大概总结一下吧,不然模具报价时人家没有太多时间,只有估计一下,希望各位赐教。谢谢。
作者: 好色猫    时间: 2006-7-19 11:03
大哥,有没注意到SONY PSP的面壳?是用热流道的双色模具,能否解答该热流道的价格和设计该注意哪些问题?
   谢谢!
作者: 好色猫    时间: 2006-7-19 11:06
还有再问个很菜的问题:热流道是不是解决薄胶位注塑的最好办法?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6-7-19 17:51
请楼主再关注一下,我在37楼帖出的产品,原本设计3个小水口点,实际生产中只需要2个(没有用热嘴),2个小水口点比3个变形更小,楼主希望热嘴最好是2个,我想知道它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多谢!
作者: Kinsy    时间: 2006-7-19 19:03
楼主有曾出书否?
好像很面熟,对这些文字,
转载注明出处好点.
作者: power_2006    时间: 2006-7-19 19:32
不知楼主是否做过汽车玻璃与TPE一体注塑的热流道的模。有的话可电邮pijianyong_2005@163.com.我现正在找供应商。
作者: 950425    时间: 2006-7-19 20:31
我曾经在麦士德做过,那时候麦士德的牌子刚起步,后来发展很快。本人对热流道略知一二,欢迎探讨。QQ:252517291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9 23:30
原帖由 cc.小人物 于 2006-7-19 19:03 发表
楼主有曾出书否?
好像很面熟,对这些文字,
转载注明出处好点.


没出过书,写这个帖子,全部是偶随手敲出来的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19 23:43
原帖由 vme3721 于 2006-7-19 17:51 发表
请楼主再关注一下,我在37楼帖出的产品,原本设计3个小水口点,实际生产中只需要2个(没有用热嘴),2个小水口点比3个变形更小,楼主希望热嘴最好是2个,我想知道它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多谢!


缩短成型时间,两个咀进胶速度更快,相比起一个咀,更有把握些,在选择几个咀进胶方面,无论是冷流道进也好,热流道做也罢,可以事先用moldflow软件进行一下模流分析,不就知道了,一般成型的产品,热流道供应商由于做的非常多,用几个咀,用什么型号的咀,都是凭经验判断,如果是特殊成型产品,则要为客户进行详细的模流分析,分析完毕之后,为客户提供分析报告以及解决方案,最后由客户拍板确认:)
作者: meizhouhu    时间: 2006-7-20 00:28
敬仰敬仰……请教楼主两个问题
你认为现在中国的热流道市场成熟了吗?如果不成熟,根据你的判断,到什么程度或者什么时候能基本成熟?
你认为各热流道价格大战会打响吗?五年以内的第几年?

洗耳恭听……
本人愚昧的认为,当热流道像彩电一样人人都用得起的时候,才是热流道供应商的黄金时期。
作者: mmmmmm511097    时间: 2006-7-20 08:48
thanks....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20 11:01
原帖由 meizhouhu 于 2006-7-20 00:28 发表
敬仰敬仰……请教楼主两个问题
你认为现在中国的热流道市场成熟了吗?如果不成熟,根据你的判断,到什么程度或者什么时候能基本成熟?
你认为各热流道价格大战会打响吗?五年以内的第几年?

洗耳恭听……
本 ...


个人认为中国的热流道市场目前还很不成熟,比较混乱,主要体现在绝大部分国产热流道供应商的崛起时间都在2000年以后,这还是国产的几家目前做的最出色的厂商,真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那一大批,多是在04年以后才陆续出现的,数量大约在50-80家之间,多是在外资热流道做业务的业务员自己开的,许多甚至连自己的生产设备都没有,全部外发,东抄抄西抄抄,这样的企业,出路只有一条,市场营销做的出色,积累资金,建立自己的生产车间,然后进一步开始自己设计开发新产品,从仿造中逐渐走出自己的风格,对质量严格把关,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否则必死无疑!我个人认为在未来的5到10年之内,目前国内的50-80家热流道品牌,会被市场淘汰掉至少2/3,至于价格战,当龙记的通咀卖到1500块一个的时候,热流道价格之战,早已打响,否则YUDO也不必分流先锐了,国产热流道之间互打价格战,这个不仅是热流道行业,所有行业都一样,这其实国人的悲哀!

每个行业的市场都是这么做成垃圾了,外资的热流道品牌,人家的价格是根本不会降的,新产品研发成功后,投放市场,甚至价格会更高!
作者: meizhouhu    时间: 2006-7-20 22:51
正如你所说的最后一段,能谈谈你对高端的诸如mouldmaster,husky这些公司的各方面的认识和看法吗?
谢谢,洗耳恭听。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21 10:36
mouldmaster,husky

里面的工资在行业中算是挺高的,比较稳定:)
哥们你是同行吧,应该比偶还熟悉,开玩笑的对吧
作者: zgl9956    时间: 2006-7-21 10:50
看了不少楼主的不惭的大言,只不过在洋鬼子公司呆了几年,见了一些热流道,就冒牌什么热流道专家,变成了洋奴----真是中国人的可悲。现在我来谈谈一些自已的几个看法:
    1。 欧美的热流道质量是不错,但其对中国人超黑的价格欺诈无人知道?一个简单不过的热喷嘴凭什么就买给中国人一二万元?而这已是中国一套模具的价钱。而我们切为使用了国外的热流道而感觉分外良好,自己也变成高档了??
   2。中国热流道刚刚起步,泥沙俱下,个人热流道公司最进一二年冒出了很多。但中国的热流道公司也为中国模具厂家提供了很多价廉物美的热流道怎么没人看到?低价热流道不等于低档垃圾热流道,国外热流道失败的案例也很多,但有些人从不提起,不知为何?
            今天到此,下次再聊。
作者: zgl9956    时间: 2006-7-21 13:59
楼主是YODO的吧!
也不必要恶毒压抑中国货吧
作者: zgl9956    时间: 2006-7-21 14:06
楼主是yudo的吧,要不是先锐的,一家人,yudo本来也是低档货,何必非要说yudo是中高档,先锐是低档国产呢?
    你是中国人吗?何必要恶毒攻击中国热流道而抬高韩国人呢!

?????????????????
作者: caicadxm    时间: 2006-7-21 14:39
我之前曾帮yudo做过几十例的热流道模流分析,也有实际接触过,从性价比来说,yudo应该算中档的。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21 16:39
敢问楼主是在东莞还是苏州的YUDO ?
我跟YUDO联系的也比较多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21 23:17
很失望,没想到在这样纯粹的技术类型论坛居然还要与人拍砖掐架,真不知国人好内斗的劣根性何时能改变!特此声明一下几点:

第一:我不是YUDO的,我如果是YUDO或者先锐的,我TMD不得好死!OK?

第二:我什么时候说自己是热流道专家来着?麻烦上面攻击我的那位仁兄仔细看看我的文字,我只是说我是做这个行业的,对热流道方面相比起那些纯粹搞设计的兄弟,要稍微熟悉一些,看到版面上很多兄弟在设计的时候得不到热流道供应商技术方面的配合(保密因素?),所以在这里谈一些行业内的常识,另外顺便解答一下一些兄弟技术方面的问题,我自己答不了的,会转问一下我们的技术总监,他有此行业20年的设计经验!本人此文从头到尾有哪一句话提过自己供职的公司了?我早在文中声明过,为了不至于被人说成是广告嫌疑,所以决不在这里提自己的公司,甚至有人在站内消息问我,我都没提,我在这里写这个帖子,目的很简单,一来是普及一下热流道知识,二来就是借此认识一些业内做设计的朋友,仅此而已

第三:至于什么洋奴不洋奴,可以告诉你的是,本人上网7年,混BBS论坛5年,中文BBS各大论坛,没哪个不熟的,从来都是别人眼里的愤青,一直以砸汉奸为己任!长这么大还没被人骂过洋奴呢,至于韩国人,可以告诉你的是,本人在天涯/猫扑,砸韩国人的帖子就写了一大堆,对韩国人的民族劣根性,比你熟悉,但是人家的优点也要看到,最最起码的,在对待日本人的问题上,人家韩国人比中国人有血性多了!本人是学机械的, 从业这么多年以来,对于机械模具这些行业的技术状况,自问还算是比较了解的,只是发一些感慨而已,外国热流道自然有垃圾的,不过人能进入中国市场能被身为平民的各位所知道,那自然有其出色之处,别人的优点要看到,师夷长技以自强!这才是正道,这个论坛里,设计行业的各位兄弟,贡献资料,互相学习,还不是为了共同进步?!今天这些积极学习的年轻人,才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未来工业腾飞的脊梁!别看今天中国经济好象发展的挺不错,告诉你,那都是轻工业,是制造业,是外来投资,机械行业是国之根本!机械模具行业,我们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这个必须承认,民族的复兴,是全方位的,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了喊喊口号就可以!我也希望国产热流道能发展壮大起来,这些在前面写麦士德的董鹏鹏先生时,已经说过,只可惜你选择性失明的假装没看到

------------------

最后,我的话可能比较罗嗦,也比较多,但是,我只解释这么一次,如果你,或者其他别有用心的人,还要故意找茬一般的胡搅蛮缠,那我不会再为此说半个字,我的解释也就这么一次,至于信与不信,大家能在技术行业混,想来智商都不会太低,各位看贴的兄弟,自有分辨的能力!

[ 本帖最后由 飞鹰无名 于 2006-7-21 23:19 编辑 ]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21 23:36
再就你的两点,废话两句:

1:外资热流道一个热咀一两万,人家可不只卖给中国人一两万,人家在全世界卖的都是这个价钱,而且能用得起一两万一个咀的,基本上都是外资公司,绝大多数为欧美客户指定,也就是说,最终买单的,还是欧美客户!外资热流道又没逼着你中国人非用一两万一个咀不可,OK?

2:我开篇文字已经说过,把韩国台湾定位位中档,是以目前中国市场的总量,在技术与价格方面综合而言。在全世界热流道行业中而言,YUDO自然是垃圾,绝对是低档。但是对不起,中国市场有其特殊性,世界真正意义上最高端的热流道,中国市场几乎没有使用到!所以YUDO升级为中档!

3:国产热流道目前以仿造为主,大打价格战,价格战的根本,还是一个成本压缩的问题,成本压缩,自然包括了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再还有就是抄袭外资热流道图纸方面对于研发成本的一个省略!不然你以为价格是怎么降下来的?偷工减料做出来的,卖的自然便宜,那不是垃圾,什么是垃圾?市场就是这么给搞乱的!

当然了,上面的3,说的只是一部分,国产热流道在某些方面而言,的确如你所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个普及热流道的作用,如果没有国产热流道厂商的存在,很多大陆的民营模具厂,根本连热流道是一个什么概念都不了解,跟不用说什么热流道技术对于注塑行业的时代潮流与发展大趋势了!再这一点上来讲,国产热流道自有其贡献之处,再说了,哪个行业的国产厂商,不是从仿造中成长起来的?我从没有一概而论的把国产热流道的功绩全部否定,我也没说国产热流道全部都是垃圾!但是国产热流道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国人只有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放眼未来,才能进步啊!要不然,我也不会在开头的文字里说,国产热流道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之类的废话了,骂它是垃圾,是比较极端,那也是恨铁不成钢啊!不只热流道行业,国产的哪个行业的老板肯将资金投入研发方面?抄袭不是长久之计!那些鼠目寸光的中国民营企业老板,有哪个是着眼于全球市场战略的?大多都是一种干一票就走人的心理,想一口吃个胖子!

再说说技术,国产热流道,在技术方面,目前也就能做一些简单的产品而已,技术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国产热流道是搞不定的,这一点如果都不肯承认,那我也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22 07:37
不顶能行吗?
关于热流道方面的帖子这个帖子最经典
斑竹可以申请加精吗
作者: super2004    时间: 2006-7-22 08:20
moldmasters的怎么样,我们公司很多都是用这个牌子的。开了一年多了,感觉质量还不错。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22 10:37
原帖由 super2004 于 2006-7-22 08:20 发表
moldmasters的怎么样,我们公司很多都是用这个牌子的。开了一年多了,感觉质量还不错。


没话说...  有钱人啊
作者: pepyoung    时间: 2006-7-22 11:16
那么贵,质量自然可以了
作者: meizhouhu    时间: 2006-7-22 11:21
master?贵公司是做精密电子产品的吧?
master的东西固然是好,价格也很爽啊,而且服务态度很“好”吧?
见不到钱就不给货的牛比热流道……
作者: meizhouhu    时间: 2006-7-22 11:26
原帖由 飞鹰无名 于 2006-7-21 10:36 发表
mouldmaster,husky

里面的工资在行业中算是挺高的,比较稳定:)
哥们你是同行吧,应该比偶还熟悉,开玩笑的对吧



哥们有眼光,但是现实中同行之间很少有敞开交流的机会,即使有,也未必能谈到点子上,大家都是打哈哈而已。不知道是在下眼拙还是运气不好,我遇到的同行当中,有见地的并不多。所以见到楼主,难免要多请教请教。
作者: xiao0738    时间: 2006-7-22 11:53
那请问LZ,现在做甁坯模的热流道不是用叠模比较多吗?那据你的经验来说现在真正能够很好的做双层叠模热流道的有哪些品牌呢?

谢谢回复!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22 13:27
mold-masters,信好,husky,圣万提,hasco等,基本上高端的,做叠层模的热流道问题都不大,因为有这方面的实力,信好应该是其中最便宜的,前段时间听说信好跟mold-masters两家,各自给日本索尼的总部测试了一套叠层热流道模,应该是供索尼审核指定哪家吧

具体的不是很清楚,消息准确与否,无法确认,因为偶也是听说的:)
作者: 飞鹰无名    时间: 2006-7-22 13:34
TO----meizhouhu

这个情况呢,都一样,肯和你交流的,多是入行不久的菜鸟,一般资深人士多是打打哈哈,想深入交流比较难,但是也因人而异,我就曾跟新西兰MASTIP的深圳公司的一个销售经理聊过,谈的还算深吧,算是向前辈们学习学习,其实就像对待客户一样,有时候对方有兴趣聊,就拉开话匣子扯一扯啦

但是如果对方有兴趣交流,而你是菜鸟(假设),那人家没说几句,试出你的深浅,也就没兴趣培训小弟了,呵呵,技术方面,想聊的深,那是扯淡,这个有一个商业保密的问题,想了解,就得自己想办法去找一些途径,拿一些对方的资料,自己研究了啦,我对mold-masters和husky的产品具体情况,就不是很了解,这个也是事实,主要是没多少时间精力去收集相关资料与图纸,忙啊:)
作者: pepyoung    时间: 2006-7-22 16:47
高手,这个行业没有高手,有也只是现场经验多一点而已。
从模具,钢材,高分子材料,成型,热平衡,热传递,隔热,那一样都有很多的学问。
对热流道的好坏的评判不是简单的从注塑方面评判(这是大家的一个误区),最简单的看法应该是保温与热传递,塑胶在流道里不同点的温度越均衡,你的热流道就越好,当然注塑的快慢就依赖于热流道与其他方面的结合。
热流道里面设计理念也有不同,我举个例子,比如感温线的位置,有的公司主张在靠近TIP处,也有的公司主张在NOZZLE的中间,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依据
现在从事这一行的,在大陆毫不夸张的说,小公司的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与现场能力比所谓的大公司高
作者: pepyoung    时间: 2006-7-22 16:52
现在的状况是国产热流道已能满足大部分的中低端用户,至于高端料中的LCP,PPS,PA+GF也有成功的例子,只是还没有形成理论
作者: pepyoung    时间: 2006-7-22 17:16
至于说国产的,有多少抄MASTIP的,DME的。
说道这里,不能不提DME对我们的贡献,DME是进入我国市场最早的热流道,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人接触过,并且广州某家研究院就开始抄板,只是限于当时国内做发热圈的条件还不成熟而夭折。后来九十年代中期,现在多少的国产老板就是从宝丽马(代理DME)出来的。当然我们只能埋怨当时的DME资料太全了:)
当然热流道科技和麦士德也是培养国产老板的摇篮
作者: kong5910    时间: 2006-7-22 17:23
“当然热流道科技和麦士德也是培养国产老板的摇篮 ”
说的好。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