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分析该产品的注塑工艺如何解决! [打印本页]

作者: 孤心人168    时间: 2006-7-12 10:02
标题: 分析该产品的注塑工艺如何解决!
现在该产品壁厚为1.5mm,中间薄片为0.7mm厚.中间环形进胶,后加工进胶薄片.但是总是会在外壁红色区域产生一圈反白印记,如果减小压力就会发亮,颜色不均匀.求助大家有没好方法解决此问题.

现我将壁厚加至1.8mm,中间薄片减胶至0.5mm厚.然后加强前后模镶件的排气,力求降低应力,不知可否行.请大家给点意见.
作者: yzb13506195330    时间: 2006-7-12 13:13
由于0.7mm的地方冷却过早,外圈packing不够,volumetric shrinkage过大,最终在红线区收缩,产生缩痕!反正你也是点浇口,那就在外圈再多三个点也行呀。
现我将壁厚加至1.8mm,中间薄片减胶至0.5mm”我认为更不对。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 本帖最后由 yzb13506195330 于 2006-7-12 13:24 编辑 ]
作者: Fillpack    时间: 2006-7-13 23:54
应力太高是因为浇口出来的的射压很大,所以残留应力也高,产品如果可以改的话,在红色区域厚度改大点,其他区域不变,或许有机会改善,你试试看~
作者: 孤心人168    时间: 2006-7-14 11:09
原帖由 yzb13506195330 于 2006-7-12 13:13 发表
由于0.7mm的地方冷却过早,外圈packing不够,volumetric shrinkage过大,最终在红线区收缩,产生缩痕!反正你也是点浇口,那就在外圈再多三个点也行呀。
“现我将壁厚加至1.8mm,中间薄片减胶至0.5mm”我认为更不 ...


如果加多进胶点将增加夹水线,目前为中间一个点浇,然后整个环形进胶,后加工进胶片才能保证夹水线调整.目前我也在怀疑减胶是否有效,我觉得加厚1.8处胶位应该有帮助,如果正常明后天可试改模后效果.请大家继续讨论.
作者: yzb13506195330    时间: 2006-7-14 11:58
夹水线可以控制在不在0.7mm处就行了
严重关注结果!
作者: 孤心人168    时间: 2006-7-14 13:41
该产品为圆形物,表面及前模为外观面.

[ 本帖最后由 孤心人168 于 2006-7-14 13:48 编辑 ]
作者: yzb13506195330    时间: 2006-7-15 11:24
原帖由 孤心人168 于 2006-7-14 13:41 发表
该产品为圆形物,表面及前模为外观面.


那就先点浇口到外周,再潜伏到CORE侧 有点馊主意的味道!
作者: 孤心人168    时间: 2006-7-17 15:28
产品试模了,不过效果不理想,那一圈哑色纹仅好一点点,现在将那0.5mm再加厚至0.7看看有没有帮助.
作者: yzb13506195330    时间: 2006-7-17 15:59
我还是认为这样好
作者: SHC1977    时间: 2006-7-18 17:53
我认为还是采用中间进料,因为从外面进料影响产品外观面.只不过中间采用3点进料教好.因0.7与1.5的比例不协调,最好同时增加臂厚至1.8.这样会改善.我做过类似产品的模具设计.
作者: yzb13506195330    时间: 2006-7-18 21:54
这个产品成型比较复杂,我认为如下:
0.5mm的地方在保压时肯定先冷却,毫无疑问外圈1.8mm的地方也肯定保压不足,补料不够,体积收缩很大,如果是半结晶材料则更加明显。如此便会:
1、1.8mm处越是增厚,所谓的红线处收缩痕会有所改善,但外圈的收缩也就更大。
2、0.5mm处增厚,保压会有改善,但外圈的收缩变小,但红线处收缩痕会更明显。0.5mm减薄,则相反。

所谓增加浇口会影响外观面我认为也有道理,但只要浇口合理,weld line一样可以控制,波前角大于120~150度后也已以没有weldline了,外圈三个浇口的意思是使波前温度较高,如此会改善weldline,但不会消除。

个人愚见,请大家一起讨论。同时请 孤心人168 兄能随时反馈现场结果,以便大家共同提高。
作者: 孤心人168    时间: 2006-7-22 14:49
现将产品进料稍改变了,可是还不乐观,外圈反白印记已消除,但是产生了一圈不规则的反光圈,主要应该还是充胶的问题,我认为调整注塑工艺能改变,有没注塑大师看看,给点意见.附改后的图片,红色为充胶部位
作者: 孤心人168    时间: 2006-7-22 17:07
目前考虑再继续更改水口,做潜水,如果解决不了夹水线,那就只能更改产品了,做通,薄片后装配了,大伙给点意见吧

[ 本帖最后由 孤心人168 于 2006-7-22 17:17 编辑 ]
作者: janson    时间: 2006-7-22 17:12
个人遇见:
          1. add the thickness from 0.5 to 1mm, purpose: reduce the sink mark at red line area.
          2. reduce the velocity at red line area by using different speed.
          3. prevent the injection mark by add a recess.
作者: KALA33    时间: 2006-7-23 10:17
因为你那是直接撞击产品边壁 (90度角的进胶,所以那总是会在外壁红色区域产生一圈反白印记),可以尝试侧进胶.
还有一点:你说的---一圈反白印记,如果是我理解的射纹的话,你你看看你那是什么材料的塑料,看看它的最低成型温度是多少,试试这个温度.也许有用.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