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应力痕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加分题) [打印本页]

作者: caicadxm    时间: 2006-6-28 09:19
标题: 应力痕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加分题)
在产品肉厚突变的地方,成型制品在背面通常会有一种叫应力痕的缺陷,而且挺让人头痛的。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其产生的原因及你们日常所用的解决对策。

[ 本帖最后由 caicadxm 于 2006-6-29 09:17 编辑 ]
作者: caicadxm    时间: 2006-6-29 09:12
大家踊跃近来发表见解啊,不管是从理论方面还是现场实际的都可以。

这么有实际意义的贴,都不来顶一下,伤心。。。

[ 本帖最后由 caicadxm 于 2006-6-29 09:28 编辑 ]
作者: zengshengqu    时间: 2006-6-30 22:08
版主提到实处了。我们做手机及手机电池壳,这个问题十分突出。
我们目前还没有能用什么软件分析可以预测,主要靠经验判断:
1.如果外观面处恰好是弧面,则没关系
2.外观面是平面,则必须做一段斜面过渡。对于1.2mm厚度及以下的,如果从薄处向厚处充填,斜面长度比厚度变化值要做到 5倍。斜面与平面交接处最好以圆角过渡。如果从厚向薄处充填,所处位置应力容易释放些,也要做到3倍。另外也要看厚度变化情况。
我们接到产品,首先就要和客户检讨这些问题,尽量避免肉厚的突变,客户不好说话的我们也要先偷胶避免这样的情况。
我在深圳工作时行话把这叫烘印,我个人对其产生的原因变不甚清楚,一直想弄清楚,还望高手指点。
作者: jack_zang    时间: 2006-7-1 10:35
通常解决的方法楼上说的很详细了!
偶也想搞清楚应力痕产生的过程,其实用moldflow也可以分析出来,看shear stress这个结果,在肉厚突变的地方你可以发现厚的地方和薄的地方剪切应力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有时候出现在流动过程中,有时候出现在保压过程中,偶不知道究竟以哪个来判断。 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究竟剪切应力多大时,实际产品就能看见应力痕了。也许后续多用实物来对比会有一个参考值。
让产品肉厚变化过度好象是唯一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了哦,其他比如调射速和模温什么的也只能减轻却不能消除。
作者: caicadxm    时间: 2006-7-1 12:59
3楼回答的很到位,主要是从产品设计着手.

欢迎大家继续发表见解,如果产品不能更改,从成型条件方面有无改善或者消除的可能呢?
作者: janson    时间: 2006-7-9 11:19
1. we should make the coner more sharp
2. big shrinkage value, and we need to raise the mold temperature
3. the issue could be separated into two section " sink mark and heat mark"
4. the velocity and holding conditon is important to this issue.
作者: yjght606    时间: 2006-7-9 13:08
从塑料成型的工艺知识可以知道,加强筋的厚度不合适,是造成收缩痕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加强筋的厚度应不超过塑件壁厚的0.8倍。
作者: yjght606    时间: 2006-7-9 13:16
我这的经验是产品不能更改,要不就是改了还不理想,那就只能在注塑工艺上调节了,提高注塑压力训注塑时间。加长注塑和保压时间,
作者: tiger_wang    时间: 2006-8-25 14:23
应力痕最好还是改产品设计,如果不能改,尽量减小保压压力和注射压力,提高模温
作者: merry616    时间: 2006-9-30 10:07
我也同意从设计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进行更改就是最好方法!
作者: liu_qinyun    时间: 2006-9-30 23:21
我来顶顶吧!
作者: aflying    时间: 2006-10-10 15:56
应力痕解决方法目前遇到解决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结构上:在肉厚过渡区域增加圆弧平顺过渡,减少肉厚差异
模具上:在肉厚比较薄的地方可以拆入子的地方拆入子,入子上增加咬花,目的是要排气
成型上:主要增加模温来降低

希望加分!!!!!!
作者: mxiang    时间: 2006-10-14 18:03
1,此应力产生主要是结构厚度不均,材料冷却收缩造成的,特别机壳产品,其材料的选用有很大的关系,通常采用流动性好,收缩率小,熔点与分解温差较大的材料,再在进胶位和进胶结构以及成型工艺上做优化后有明显改善.
2,模具方面增加溢料和开设排气.
3,采用气辅或注压成型.
作者: savantor    时间: 2006-10-15 20:40
我们厂模工人员认为一般是这样修改在肉厚比较薄的地方可以拆入子的地方拆一排入子,多做几片,作成逃气入子
作者: HAIM9933    时间: 2006-11-4 21:24
我们现在就为这个应力痕伤脑筋,NOKIA的一个盖子,PC料,黑色的,在端面进胶,端面的肉厚突变,有装配.怎么都搞不定!!
作者: yuan_xj    时间: 2006-11-5 11:10
还有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面喷涂盖之,呵呵
作者: mimiyouzi    时间: 2006-11-11 13:24
好帖 
作者: eric_chen414    时间: 2006-11-16 22:39
恩!!!這個問題~也出現再我一個產品上 最後也是靠降低壓力與加大澆口的方式來減輕~
作者: icax_ruhai    时间: 2006-11-16 22:55
不会吧,这里高手这么多怎么没人说产生的根本原因呢!
依小弟理解,是因为板型塑胶件厚度突然产生变化,致使塑胶件薄壁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有从外到内的冷却过程,使得冷却速率不一致,最后冷却的塑胶层会对先冷却的产生各种各样的作用应力,最后我们得到的产品就可以从外观发现这些内部应力产生的结果既缩水或应痕。
解决方法很多,采用渐变过渡,圆弧过渡,阶梯结构,或平均肉厚后在需要大厚度的一段加rib,模具方式只能降低现象,很难根除的,如果是需要喷漆或镜面一点的,很容易发现!
作者: person000    时间: 2006-12-8 09:50
楼上:使得冷却速率不一致,最后冷却的塑胶层会对先冷却的产生各种各样的作用应力
认同!!!
肉厚方面应力的模具解决方法:改善进浇口位置。
尽量先填充厚壁,再填充筋位
作者: wanf-08    时间: 2006-12-8 18:58
我们管这个叫段差。在成型时在此背面会有光影出现。一般解决从产品变更来进行根本的处理。调整工艺参数不太稳定。在做手机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想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产品表面出现亮度差异是什么原因?知道的大虾们谈一下,
作者: ljh1999    时间: 2006-12-14 15:09
貼些圖給我們新手看看嗎
作者: rdwang    时间: 2006-12-19 14:29
表层分子的拉伸...
作者: ljj402432164    时间: 2007-11-2 19:27
最后冷却的塑胶层会对先冷却的产生各种各样的作用应力,最后我们得到的产品就可以从外观发现这些内部应力产生的结果既缩水或应痕。赞同。
    我们最近试了一个产品,提高保压压力反而使应力痕加大。
作者: liuhengyu2006    时间: 2007-11-3 01:19
适当的提高模温及料温都对解决应力痕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 jury163    时间: 2007-12-26 23:03
1。表面涂装可以看不到。
2。提高模温可以减轻,但无法消除。
作者: shaqill_w    时间: 2008-1-12 16:00
在鼠标的按键上有类似结构. 按键本体厚1.8~2.0mm, 薄的地方厚0.6~1.0mm. 此件表面喷漆. 经常出现应力痕.  若此结构保留, 则无根本解决方法.
--改遮盖性较好的漆---Cost
--加烘烤释放应力 ----时间,制程Cost
--加喷溶剂 -------------Cost
--尽可能将薄的地方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厚--设计
--尽可能将厚薄过渡的距离拉长, 并以圆弧过渡. 模仁表面打光或咬花均可尝试.
--喷漆治具不可对零件再次产生应力, 注意放置的动作
--调成形条件. 电动机速度过快, 常使应力痕恶化; 普通油压机选吨位小的. 量产前试样喷漆---常使用
作者: 爱人民    时间: 2008-7-26 21:52
模温越高压力痕越明显,调节模温;采用梯度保压。
作者: dragonwangqi    时间: 2008-9-4 18:35
方法一:設計解決
1.肉厚儘量均勻,肉厚差過渡要均勻緩慢,儘量避免台階式過渡
方法二:後製程解決
1.從模溫及速度,壓力都可以減輕
2.用羊毛氈擦拭可以較好解決
作者: hongtianfei    时间: 2008-9-4 19:49
这么老的贴子都翻出来了.

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等到的经验是:
在模具设计方面:
尽量减小产品的壁厚差异.或者在壁厚突变的位置增加圆角过渡.
合理设置浇口的位置,以防止该现象的发生.
在注塑成型方面:
降低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尽量减小保压时间.
尽量使得产品中的内应力减小.
适当的增加模具温度会使得其有所减轻,但不能够完全消除.

对于应力痕的形成机理方面:是由于产品内部熔胶分子相互拉扯产生的,

个人见解,如有错误请指出,谢谢!
作者: 寂寞工程师    时间: 2008-9-4 22:21
原帖由 yuan_xj 于 2006-11-5 11:10 发表
还有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表面喷涂盖之,呵呵


傻!!!喷涂后更明显!!!不懂别乱说!!
作者: 爱人民    时间: 2008-9-5 00:05
个人经验;1封型面整圈开排气{0.015}放射状.2模温恒定在60度{ABS料}.3 保压呈梯度压力,内应力得到释放.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