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手机设计各处间隙汇总 [打印本页]

作者: zzb226    时间: 2006-6-17 14:51
标题: 手机设计各处间隙汇总
各位能否留下自己设计过程中对不同地方的间隙的认识和经验值?
作者: EdwardCheng    时间: 2006-6-18 14:38
1.键盘与壳之间间隙:PCkey0.1mm,RUBBERKEY0.15~0.2MM;
2.键盘导电基与metal dome或switch之间(厚度方向):设计时预留0.05mm间隙,后视手感调整间隙;
3.相互配合的壳与壳:侧向因为要防止组装断差出现,间隙要尽量小,一般0.05~0.1mm.厚度方向0.1~0.2mm;
4.镜片或装饰件与壳侧向间隙:0.06mm,但要在2D图中严格控制两个件的配合尺寸公差,保证能顺利装配且不会有大的间隙;
5.镜片等需要与壳沾接的间隙:根据需要选用合适厚度的胶,一般有0.05mm/0.10mm/0.15mm/0.20mm几种,0.15mm间隙为常用;
6.BOSS与PCB之间的间隙:实际上带螺母的BOSS也是PCB的定位柱,如果螺母选择壳注塑后超声,间隙就要留大些(0.10~0.15mm),防止超声后BOSS直径变大导致PCBA装配困难;
7.PCBA上的Shielding或电子器件顶面与壳之间厚度方向的间隙:>=0.2mm,侧向间隙:>=0.5mm,防止机械冲击损坏;
8.LCM与壳厚度方向间隙:常用0.25mm,也就是泡棉压缩后的厚度;
9.电池与电池仓四周之间的间隙:左右间隙尽可能小(设计时可单边0.1mm,实物左右间隙如果过大可通过修模到单边0.05mm解决),防止晃动,前后间隙要考虑取放电池顺畅且不至过松,因为电池厚度各不相同,间隙值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做模拟取放后再确定;
10.需热熔的塑胶BOSS与热熔孔的间隙:设计时给单边0.02就可以了;
11.硅胶塞等与壳配合要有一点单边过盈才能防止过松自然脱落,单边过盈量(0.03~0.06mm)与配合面积.硅胶的硬度有关,配合面积越大硅胶硬度越大,过盈量应越小,防止装配困难.

......

个人理解的间隙设定原则:定位用的间隙在制造.装配工艺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小,脆弱易损元器件需要更大的空间保护,间隙在设计空间容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大.
欢迎补充,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 bills.fan    时间: 2006-6-20 08:55
很好
作者: xxao740204    时间: 2006-6-20 13:08
原帖由 EdwardCheng 于 2006-6-18 14:38 发表
1.键盘与壳之间间隙:PCkey0.1mm,RUBBERKEY0.15~0.2MM;
2.键盘导电基与metal dome或switch之间(厚度方向):设计时预留0.05mm间隙,后视手感调整间隙;
3.相互配合的壳与壳:侧向因为要防止组 ...






不错,需要你这样的
作者: 林一俠    时间: 2006-6-20 13:34
感谢前辈分享经验值
作者: 林一俠    时间: 2006-6-20 13:34
感谢前辈分享经验值
作者: 林一俠    时间: 2006-6-20 13:34
感谢前辈分享经验值
作者: johnmai    时间: 2006-6-20 22:58
感谢前辈分享经验值
作者: rocky5207    时间: 2006-6-21 16:45
感谢分享!
作者: blackyz    时间: 2006-6-23 15:20
1. 用自攻螺钉的话,孔径内径取0.8D,外径取2D,如M1.4,作BOSS柱时,内径取1.12mm(1.1~1.2),外径取2.8mm,同时要考虑缩水
2. 主板上的一些器件,在水平方向上因为存在焊接偏差,所以建议壳体给器件周边各留0.3~0.5的间隙,高度方向留上0.2mm的锡高间隙;
3. 电池与电池仓的间隙建议考虑电池受热后膨胀导致尺寸变化,周边留。15,高度方向我一般留到0.3,感觉这样比较安全

写下的其实应该都算是通用的一些间隙值,估计其他人也差不多是这样子留的
作者: yuxiaoyong    时间: 2006-6-23 16:07
ding
作者: trirockc    时间: 2006-6-26 13:11
谢谢分享
作者: striving    时间: 2006-6-26 21:30
感谢分享!
作者: chinalqg    时间: 2006-6-28 23:17
感谢!!!
作者: thomasliu8    时间: 2006-8-1 14:56
好资料!谢谢分享!
作者: hohohaha    时间: 2006-8-2 08:32
谢谢分享!
作者: CYCLONEYE    时间: 2006-8-2 21:24
“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一条经验交换一条经验,每人就有两个经验”,
作者: zhouki2000    时间: 2006-8-26 14:35
顶,好铁!
作者: 河边走    时间: 2006-8-28 13:36
谢谢 楼主
作者: xzzcy    时间: 2006-8-28 16:31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地调动
作者: forever_ljl    时间: 2006-8-30 20:56
dddddddddddd
作者: ziwen99    时间: 2006-8-31 15:42
原帖由 EdwardCheng 于 2006-6-18 14:38 发表
1.键盘与壳之间间隙:PCkey0.1mm,RUBBERKEY0.15~0.2MM;
2.键盘导电基与metal dome或switch之间(厚度方向):设计时预留0.05mm间隙,后视手感调整间隙;
3.相互配合的壳与壳:侧向因为要防止组 ...



.需热熔的塑胶BOSS与热熔孔的间隙:设计时给单边0.02太小了,最小也要0.05,不靠它们来定位,弧形的肯定装不进去。因为模具精度就不只0.02
作者: fly_tu    时间: 2006-9-13 23:31
ding
作者: eric_chen414    时间: 2006-11-17 18:28
感謝囉~~
作者: tansm    时间: 2006-11-17 19:14
对,没错
作者: forever_fxf6688    时间: 2006-11-17 21:21
好东东!
作者: rtyui    时间: 2006-11-20 09:22
这玩意才是真金啊
作者: xiaqiqiang    时间: 2006-11-20 10:32
谢谢,刚入门
作者: NUMBERONETFJ    时间: 2006-11-20 15:50
it's very good!!
作者: lizpbaggio    时间: 2006-11-20 16:19
ding
作者: lifong    时间: 2006-12-9 19:58
各前辈说得都很好
可LCM是代表什么吗
作者: samfish    时间: 2007-1-5 10:13
LCM,是LCD模塊,包含LCD、PCB、背光板、CONNECT件等的

不過手機間隙是個好東西,多年的經驗啊,謝謝哦
作者: afei009    时间: 2007-1-5 19:30
暂时代表人民感谢!!!
作者: wuhua    时间: 2007-1-5 23:44
好东西!顶!!!
作者: 89744325    时间: 2007-1-6 10:50
正在收集此方面的材料  十分感谢!!
作者: anshiping    时间: 2007-1-24 12:03
原帖由 blackyz 于 2006-6-23 15:20 发表
1. 用自攻螺钉的话,孔径内径取0.8D,外径取2D,如M1.4,作BOSS柱时,内径取1.12mm(1.1~1.2),外径取2.8mm,同时要考虑缩水
2. 主板上的一些器件,在水平方向上因为存在焊接偏差,所以建议壳体给器件周边各留0.3~0 ...



对于第一点,我个人觉得不太理想。我现在有一款机型,螺丝直径为2.0的,开的螺丝孔就是1.6.但很容易就打爆了
作者: as006    时间: 2007-1-24 16:18
ding
作者: tonton    时间: 2007-1-24 17:54
原帖由 anshiping 于 2007-1-24 12:03 发表



对于第一点,我个人觉得不太理想。我现在有一款机型,螺丝直径为2.0的,开的螺丝孔就是1.6.但很容易就打爆了


这和你用的材料有关的,我用PC料,螺丝直径1.6,开的孔1.2,刚好吧,觉得孔做1.15都行,因为拆了7次左右就容易滑掉。
作者: ahui.li    时间: 2007-1-26 14:54
好帖
作者: linhuayi    时间: 2007-1-26 16:06
LZ问你一下直板机和翻盖机各个部件留的间隙大小有什么区别吗?我没做过翻盖机,有次去面试,他问我翻盖机各部件间隙,我就按我做直板机的间隙写上去,那个人竟说不行.有这样的道理吗?
作者: fsr19    时间: 2007-2-1 16:05
非常感谢啊
作者: 暝王星    时间: 2007-2-1 18:15
老兄,你的间隙给得太小了!太恐怖了,容易出事啊!
没高精尖的大模厂会害大家的
作者: linhuayi    时间: 2007-2-6 17:05
再次提问:直板机和翻盖机在各部件上的间隙上有什么区别???各位版大说说各自的经验给我们学习学习!
作者: WORLDSTORM    时间: 2007-2-8 15:28
这个要求具体还要看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设计余量太小,容易出现装配问题,要考虑涂层以及加工公差的影响。说白了,楼主的这些数据都是设计时的理论值,适当考虑一下设计加工公差会让这组数据更有说服力。
作者: hycad    时间: 2007-2-8 23:11
楼主给的间隙除了热融柱间隙太小外,其他的都没问题,因为现在手机的生命本来就短,不可能象其他 的电器产品,把间隙做得大大的,要通过反复修改模具来完成,浪费大家的时间,一般基本是T1出来就没太大问题,所以对模具的制作要求也就高.
作者: wukaiwu    时间: 2007-2-19 11:27
thanks
作者: jackey.hua    时间: 2007-2-22 09:13
太好了.顶!
作者: yirimumu    时间: 2007-2-23 00:51
2楼的总结非常到位,支持!
作者: jackingjjj    时间: 2007-4-7 19:09
ok!
作者: qiangstar    时间: 2007-4-7 21:11
感谢分享!
作者: hgz123    时间: 2007-4-9 11:28
"这和你用的材料有关的,我用PC料,螺丝直径1.6,开的孔1.2,刚好吧,觉得孔做1.15都行,因为拆了7次左右就容易滑掉。"
    我是采用螺丝直径1.6,开的孔1.25直径的孔,经过多次拆装没有滑牙。
作者: yyy0fff    时间: 2007-4-9 11:57
1,25的孔径?你标注2D的时候标多少阿?公差取多少?
作者: tommy-wong    时间: 2007-4-22 13:14
好人!
作者: goalsea    时间: 2007-12-14 21:08
我同意需留0.05mm
作者: reedwong    时间: 2007-12-15 15:42
顶!
好贴!
作者: liuye7878    时间: 2007-12-18 15:20
非常感谢,宝贵经验
作者: OLED    时间: 2009-2-5 18:37
51楼的兄弟,请问1.6螺丝配1.25的孔径是不是组装时很难打螺丝?
作者: OLED    时间: 2009-2-5 18:40
另外,关于爆丝柱的问题还要看丝柱的外径是多大,不能只看内径和材料。
作者: qiaorongbao    时间: 2009-2-5 18:53
顶——————————
作者: guoshao0    时间: 2009-2-13 10:07
谢谢分享!!!
作者: jqm1232    时间: 2009-2-24 22:35
学习了啊
作者: yufen    时间: 2009-4-9 12:00
谢了..................
作者: abclbf    时间: 2009-4-9 13:51
非常感谢!
作者: huotianpeng    时间: 2009-8-29 19:08
谢谢了,楼上辛苦了
作者: mykingwill    时间: 2009-8-31 03:20
谢谢  学习 学习
作者: zhao002    时间: 2009-9-25 20:07
ding!!!!!!!!!!!!!!!!!!!!!
作者: yubaihong    时间: 2009-9-28 10:11
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nbp1987    时间: 2010-3-28 13:19
谢谢分享!
作者: liu198033    时间: 2010-4-18 22:07
楼主辛苦了,谢谢。
作者: yubaihong    时间: 2010-4-25 13:37
dddddddddddddddd
作者: mastersky    时间: 2010-4-26 12:27
如果有想快速学习到手机结构设计知识的朋友  ,可以考虑来精诚手机结构设计培训,精诚采用培训与自己的设计公司融合在一起的方式,提供给了学员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与平台
可以到以下网址了解
https://www.xzb88.com/
作者: chinabook    时间: 2010-4-28 11:59
好资料!谢谢分享!
作者: yubaihong    时间: 2010-5-1 16:02
ddddddddddd
作者: robbin5210    时间: 2010-5-5 14:46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地调动
作者: hyjkgs    时间: 2010-5-5 21:53
学   习    了   !!!!!!!!!!!!!!!!!
作者: 383820926    时间: 2010-5-12 11:24
是个高手,呵呵
作者: hongzhaji    时间: 2010-7-19 22:51
谢谢分享,新手 学习中
作者: Elvis_Liu    时间: 2010-7-27 22:44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ladiluth    时间: 2010-7-28 12:31
感谢分享经验值
作者: ZLWLC    时间: 2010-8-12 12:28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作者: xiaosi127    时间: 2010-8-13 15:46
学习了  谢谢
作者: samred    时间: 2010-8-13 17:58
这个赞的
先回帖,再看内容
作者: renpenggrace    时间: 2010-8-13 22:58
顶个,跟我在产线用游标卡尺量到的差不多(量不到的就不说了哈),谢谢总结。
作者: 祥子1982    时间: 2010-8-14 16:04


感谢前辈分享经验值

作者: scofield.li    时间: 2010-8-18 14:49
都是0.1mm量级,好精细啊
作者: mxxs    时间: 2010-11-26 22:32
感谢高人分享经验。。。
作者: Ljh860109    时间: 2010-12-15 16:49
不错,值的学习
作者: tanglw    时间: 2011-1-2 17:39
感谢分享!
作者: 446386240    时间: 2011-12-28 10:17
顶好的
作者: xushuang    时间: 2012-3-3 10:47
不错 很不错的参考值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