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结构设计失误集 [打印本页]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8 17:09
标题: 结构设计失误集
我是个做结构设计的,虽然毕业多年,但是做结构才一年多,在设计产品的时候,经常发生错误,很多还是低级错误,造成许多损失,所以想请大家都把自己设计的产品中出现的产品设计失误案例共享出来,让大家都学习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8 17:15
我第一个失误就发生在一个长条形灯罩上。灯罩的两头是内凹的,用来装螺丝,后来为了美观,要在这两处加盖子,所以刚开始在每个凹槽上挖了两条小凹槽,竖的。但是后被模具师傅一改,变成凸的槽,当时也没怎么注意,结果产品出来后,螺丝放不进去,刚好被这两条槽卡住,一付好几千块的模具的凹模就报费了,被痛骂了一顿。
作者: tingyuge    时间: 2006-6-8 21:52
哈哈。O最喜欢重大损失,关键是没有人说我。老油条什么都不怕了。
作者: 花音    时间: 2006-6-8 23:08
开模前,最好结构设计的人和模具设计的人坐在一起讨论一下。

模具厂的人如果为了模具好做或是靠自己的判断来随便改动模具,是会出问题的。
因为设计者是看整体的装配来决定小细节的。模具设计师不一定知道和理解。

多讨论。也许会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
作者: 花音    时间: 2006-6-8 23:10
开模前,最好结构设计的人和模具设计的人坐在一起讨论一下。

模具厂的人如果为了模具好做或是靠自己的判断来随便改动模具,是会出问题的。
因为设计者是看整体的装配来决定小细节的。模具设计师不一定知道和理解。

多讨论。也许会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
作者: zuodeng_0601    时间: 2006-6-8 23:37
顶起来!新手来学东西,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作者: 小黄岩    时间: 2006-6-9 00:13
做结构的时候要考虑模具的修改的问题,留了后路,就算该一下也没问题,模具吗,就是修出来的
作者: zuodeng_0601    时间: 2006-6-9 07:20
敢问各位前辈:做结构的时候要考虑模具的修改的问题,主要是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非常感谢!!!
作者: renguoyun_proe    时间: 2006-6-9 08:53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吧,比如做卡钩的时候,你不知道应该卡进去多少,可以先把卡钩取小值如0.5mm,如果产品出来卡不紧,可以做深点,对于模具的修改就是去除材料.做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先考虑以后修改的方便.多注意就习惯了.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9 09:57
设计时能留修模余量是最好了,不过很多时候留了产品就不合格了,不留以后又没法改模,唉。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9 10:15
上一次又犯了个错误,还好可以改模,不然要损失好几W了。在我设计的长条灯罩内侧的两个长面上,有个25丝的小台阶,和两头两台阶对齐,用来放线路板的,产品上改了,工厂没通知我,结果在改加长型的灯罩时没放上去,200mm,模具要修死了。又被狠K了一顿。一丁点的小细节都会出大错,百分百的细心,难啊。
作者: 风106    时间: 2006-6-9 11:06
学习学习!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9 11:20
怎么都没人说说自己的失误啊???????????
作者: 尽情浪漫    时间: 2006-6-9 12:53
有过两次失误,一次是设计一部车载电话的卡座时,里面的弹簧没画,结果是弹簧装不进去了,还有一次是前年设计一款MP4,一个螺丝没画,结果这个螺丝装不上了,
这两次失误告诉我,不管设计什么,所有的东西都要用PROE画出装配在一起,就OK了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9 14:02
9494,我的错误就在于没把螺丝画上去,结果干涉检查时好的,产品出来干涉了太多的地方,把好几付模具都报费了。
作者: 古道西风yang    时间: 2006-6-9 15:15
哈哈,我们老大说工程师的经验是老板拿钱买出来的。呵呵。
作者: xxao740204    时间: 2006-6-9 16:57
是的,当然也要看工程师是不是开窍,如果不开窍,那也 学不到
作者: falldragon    时间: 2006-6-9 17:14
还是最好配个图了,这样也好看了,也好进行分析失误了,
作者: houzhongqiu    时间: 2006-6-9 17:20
个人认为做为结构工程师不要偷懒,有些人不想画螺丝,是不是就出问题了~~

图在给模具厂前一定要做干涉检查~~~如果有运动的部件也最好要作,要不到时死的是自己~~~~

而且在不太强的配合处,最好给自己留条后跟,模具上多留一些余量,要不到时被骂得好惨~~~~
作者: yhm35    时间: 2006-6-9 18:04
作机械结构,觉得主要的要细心,耐心,有责任心,那怕一个螺丝的位置也要用心
作者: nosay    时间: 2006-6-9 19:50
深有同感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12 09:33
特别是做塑料件的,一点错就是错,搞不好还是全错,难啊。
作者: soonly    时间: 2006-6-12 11:11
难,也要上。我们以前主管是这样说的: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作者: 天涯沦落贝贝    时间: 2006-6-12 11:27
要做结构设计的,模具设计一些理论必须懂,考虑产品可行性,每个人不可能不错,只有错得多才知得多,不过不要在同一问题上一错再错,我也是一只彩鸟
作者: jack-peng    时间: 2006-6-12 11:47
原帖由 renguoyun_proe 于 2006-6-9 08:53 发表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吧,比如做卡钩的时候,你不知道应该卡进去多少,可以先把卡钩取小值如0.5mm,如果产品出来卡不紧,可以做深点,对于模具的修改就是去除材料.做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先考虑以后修改的方便.多注意就习惯了.

楼主这种做法对于没搞多久的同事们很好的建议,但有时为了提高效率,最好能一次搞定,每次修一点点修点点,费事,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12 16:05
上面的不是我的建议噢,不过有时候确定不了的时候,这个方法还是可以接受的,新手,没办法,嘿嘿嘿。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6-13 10:44
唉,都没人顶,难道高手都看不上吗,怎么都不来教教我们这些新手??
作者: michael.cheng    时间: 2006-6-15 10:35
个人感觉用3D设计时,错误会减少一点,毕竟直观嘛!
作者: yuying_qd    时间: 2006-6-15 11:22
个人感觉,做结构设计最怕的是整机方案中,某一关键性的部分错误--这种错误后果非常严重,基本上前期的投入都要废掉。损失可能是几十万几百万的--所有的模具,前期的市场准备等等。但是,这种错误的后果我们结构工程师是承担不起的,反而没有我们很大的责任。
对我们来说,更担心某一局部的结构严整错误造成某一个或者几个部件小范围的装配问题。那时侯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没有替罪羊,只能是我们自己来背了。呵呵。损失程度在几千-几万-甚至十几万都有的。如果是私人企业,可能就要准备跑路了。呵呵。
楼上的一句话说的好,我们是花老板的钱长自己的经验,我经常跟朋友讲,搞结构的,问题出的多了,经验也就多了,并且是最深刻的那种。
所以,就我们个人来讲,不要怕出问题--在有人买单的情况下,要敢于尝试,自己才能快速成长。--当然,要尽可能的做好各种预算,尽量减小可能的损失,呵呵。
另外,刚入行的朋友,还是要尽可能的去大公司,具体的就不需要多说了吧?
作者: liyong9988    时间: 2006-8-9 11:47
做結構中要特別注意運動部件,3D中沒有干涉,但實際生產出來就是干涉,此類在初始結構中就要注意如何保障後面的生產
還有運動部件一定在模擬整個運動過程,有的結構在初始點沒干涉,目標點也沒干涉,但動運中就是有干涉!
作者: zuodeng_0601    时间: 2006-8-9 12:25
如何做干涉检查呢?是做截面检查还是做运动分析检查呢?请高手门指教!另外如何预留修模的余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模具不会报废呢?
作者: zuodeng_0601    时间: 2006-8-9 12:26
如何做干涉检查呢?是做截面检查还是做运动分析检查呢?请高手门指教!另外如何预留修模的余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模具不会报废呢?
作者: zuodeng_0601    时间: 2006-8-9 21:50
好象大家都比较保守哦,顶起来!顶起来!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8-10 11:16
我一般做的是静的产品,比如灯,所以只要在PROE里面来个全局干涉检查,基本上都搞得定,就怕出二维图的时候,公差一放,尺寸一变就出问题。
我不会在PROE里面弄工公差,唉。
作者: zuodeng_0601    时间: 2006-8-10 12:04
好,学到了很多东西,顶起来!
作者: zuodeng_0601    时间: 2006-8-10 12:06
如何做干涉检查呢?是做截面检查还是做运动分析检查呢?请高手门指教!另外如何预留修模的余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模具不会报废呢?

干涉检查四哪个命令啊?在哪个菜单下可以找到?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8-10 12:10
在分析,模型分析里有的,楼上的是用PROE吗?至于留余量,这个东东好像毛难的。
作者: longxi8    时间: 2006-8-10 12:17
好,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者: yyswxj    时间: 2006-8-10 13:07
谢谢! 初学者,路过大长见识!!
作者: ley33333    时间: 2006-8-10 14:53
如果是塑胶磨具,可以先作手板来确认。
如果是板金,可以做线切割。

这样确认周期短,即使有问题,损失也会小一些。我们设计(塑胶件和板金为主),大多是这样,除非非常急,才会直接开模。
作者: afei009    时间: 2006-8-10 15:35
一般先 3D设计-----RP/手板验证----开模!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8-10 15:45
上次我做的一个东东就是没做手板,结果灯壳与灯座的转动部分设计不良,灯壳边缘太锋利,唉,现在想改都不行了,只能尽力去补了,还有个要命的是就外表面有缩水,虽然不严重,但是很难看,有一条很大的痕迹。
作者: tyuming    时间: 2006-8-10 16:07
本人:
           認為模具加膠容易,去膠難。
作者: zjwang0000    时间: 2006-8-10 16:14
搞结构设计的最好先去搞模具设计,然后再搞结构设计,你就会发现你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腰杆也硬了
作者: danny_lcc    时间: 2006-8-10 16:31
请切记,改模时是加胶容易减胶难的,没有把握的结构,应该要考虑日后改模的方便性……
作者: llj8007    时间: 2006-8-10 23:14
感触啊,应该流点装配余量,该做斜度的就做,不应该做的坚决不能够做,不要做模的人说什么就跟着走,自己做结构的,还是要从整体考虑哦,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8-14 11:17
这个倒是,不过有时候加那么个十来丝的,也有点烦。
作者: wujianxin30    时间: 2006-8-14 22:07
谢谢,学了些东西……
作者: caiguanghui    时间: 2006-8-15 09:53
同意5楼的说法
作者: pwg126    时间: 2006-8-15 10:20
原帖由 killy 于 2006-8-10 15:45 发表
上次我做的一个东东就是没做手板,结果灯壳与灯座的转动部分设计不良,灯壳边缘太锋利,唉,现在想改都不行了,只能尽力去补了,还有个要命的是就外表面有缩水,虽然不严重,但是很难看,有一条很大的痕迹。

你是做灯饰配件的吗?
我所在公司是做LED灯光工程的,
可以聊聊吗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8-15 10:26
我是做LED灯具的,都是塑料方面的小灯,主要出口的,我QQ:120837177。
作者: SZsunner    时间: 2006-8-30 17:42
搞结构设计的最好先去搞模具设计,然后再搞结构设计,你就会发现你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腰杆也硬了


45楼说的对,要经常下模房看看.
作者: zheng357    时间: 2006-8-31 18:52
嗯,听了各位发言,深有感触.知识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了.
作者: 风趣月催    时间: 2006-8-31 22:35
不错啊
作者: 忽然我来    时间: 2006-9-1 09:15
短铁匠,长木匠。哈哈
作者: zhongZhaoWei    时间: 2006-9-6 11:27
各位高手救命啊!!!我是第一次做音箱结构设计,由于当初考虑简化模具结构,所以拆件比较多,后来做样板时发现严重振音。我想了很多方法都无法改善,还请各位高手多多指点(13480958150)
作者: lw628    时间: 2006-9-12 02:04
支持新人
作者: csdz1220    时间: 2006-9-12 08:30
我是做喷水洁具的,有个橡胶密封圈过盈量太大,结果扣合后缝隙太大;还有个橡胶件尺寸太小结果试水漏水,晕
作者: star_wen    时间: 2006-9-12 11:34
我是学模具的出来后跟了一年模,后来转为搞结构.我的经验以下几条:

1.多下下模房,多向师傅们请教,还有虚心的听别投诉,那怕是那个人根本不懂模具的.
2.装配图上所有的零件都要加入分析,如干涉.脱模角.壁厚是否均匀.动太分析等.
3.在发出3d图纸开模前做手板.检讨后和相关部分.
4.总结经验.
作者: sammyss    时间: 2006-9-12 13:11
恩!学到很多。非常感谢各位!
作者: happy1314    时间: 2006-9-12 15:48
我觉得留不留修模的余量完全可以由模具厂来考虑,可以把它看作他们加工工艺的一部分.因为我们设计出来的给他们的产品图肯定是最终合格的东西.
作者: libo.fan    时间: 2006-9-12 17:35
深有同感,,,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10-24 12:51
很多时候留下来的余量是给自个改产品留的后路,能一次成功当然最好。
作者: 见习生    时间: 2006-10-24 13:57
我们公司是做LED灯具的.和你的专业先配套,聊聊.QQ:376290403
作者: 见习生    时间: 2006-10-24 13:59
原贴由pwg126发表:


原帖由 killy 于 2006-8-10 15:45 发表CAD,CAE,CAM,ICAX,idesign,模

我们公司是做LED灯具的.和你的专业很配套,聊聊.QQ:376290403
作者: 见习生    时间: 2006-10-24 14:02
原贴由killy发表:
我是做LED灯具的,都是塑料方面的小灯,主要出口的,我QQ:120837177。

我也是做LED灯具的,交个朋友.我在结构设计方面也犯了不少的错误.都不想再提那些过去的事了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11-21 18:08
好的好的,好久没人顶这个帖了,我也没来看了,嘿嘿
作者: zxmfj    时间: 2006-11-22 18:20
我们的产品是传动非常精密的结构,我在做的时候有很多的很难考虑清楚。但最重要的是尽量把佘量放大些,模具加胶好做些。减胶就麻烦了
作者: zxmfj    时间: 2006-11-22 18:24
我公司是做剃须刀的,背刀做不好最惨了。全部都得报费。齿轮没算也惨,搞到你最后都不懂得下手。
作者: gaorengao    时间: 2006-11-22 18:46
我也是做结构.这个帖子不错.
作者: linhanquan    时间: 2006-11-23 19:53
其实做设计的最好要懂得模具,这样做起来会事半功倍的,哈哈!
作者: linhanquan    时间: 2006-11-23 19:54
其实做设计的最好要懂得模具,这样做起来会事半功倍的,哈哈!
作者: hsw123    时间: 2006-11-23 20:42
细心及全盘都要考虑,另外开模前与模厂师傅沟通是必须的,否则考虑不全面改模将会很惨。
作者: shashoucool    时间: 2006-11-24 00:21
没有design review吗?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11-24 11:34
人多倒可以,像我在小公司,都是一个人设计加审核的,二维三维都一个人出,有时候真的会一头撞死了才知道错了,所以想请大家把平时出过的错误发上来,好共同进步。
作者: lxp8304508    时间: 2006-11-24 19:42
做结构设计,从找资料,画图,评审到开模前检讨,真是一步都不能马虎了事,不然,吃亏的只是自己。
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经常要谦虚向各个行家请教,才可能把自己的设计做好,想要做完美,
就只能等自己累计的经验够升级,才可能啊。
我的第一款设计是整流器,当时以为超声波焊接很简单,没什么,不就是把胶高频震动然后接起来吗?
随便画了个超声波线就算了,后来开模后,试验时才发现,产品表面老是焊花,
请教超声波师父后才知道,原来是塑料壳外形没设计后,导致超声波很难传递到焊接线,
倒~
怎么开始我就不先问问那个师父呢~
后悔!
作者: 老家好    时间: 2006-11-25 22:04
在做结构设计时,还是和自己身边的人充分的讨论.尤其要请教老前辈,尽量做到少修改.
实在不行,再留修模余量.
作者: 红色的牛    时间: 2006-11-26 17:36
原帖由 lxp8304508 于 2006-11-24 19:42 发表
做结构设计,从找资料,画图,评审到开模前检讨,真是一步都不能马虎了事,不然,吃亏的只是自己。
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经常要谦虚向各个行家请教,才可能把自己的设计做好,想要做完美,
就只能等自己累计的 ...

原来是塑料壳外形没设计好   能不能说清楚一点怎么样不好法,要注意什么吗
谢谢
作者: jasonpoon    时间: 2006-12-20 11:41
我做产品10几年,报废过两套模具,

1: 设计两个滑动推纽忘了做卡扣,结果推纽在斜面滑几下就跑出来了.加上卡扣只有重新开模.

2:在做手机摄像头套的时候没拿到正确的SPEC和实物就开始设计开模.结果报废了一套模具.真可惜!
作者: zhouxiaofeng    时间: 2006-12-23 16:21
模具的话加胶相对比减胶好一点,
作者: killy    时间: 2006-12-26 12:07
可惜一般都死在减胶上,嘿嘿。
作者: xbooo755    时间: 2007-2-14 06:31
樓9,和樓10的說的很對啊!
我在工作中深有感觸!
作者: xbooo755    时间: 2007-2-14 06:31
樓9,和樓10的說的很對啊!
我在工作中深有感觸!
作者: wtpweb    时间: 2007-2-25 16:36
孔位不对,装配不上,东西型选错,计算错误,结果达不到要求.
作者: 阿君sz    时间: 2007-2-26 09:04
原帖由 tyuming 于 2006-8-10 16:07 发表
本人:
           認為模具加膠容易,去膠難。


枕位加胶也难啊
作者: tonyzz    时间: 2007-2-26 10:46
我最近做一套产品,在螺丝柱台阶处有缩水现象,模具上很难改回来。3D图在正面上看不出来,在后模就发现胶位太贴近了,老猫烧须了。又没有用PLASTIC ADVISOR 来检查缩水,中招。另外我用8条直径为5.5高度为30MM高的柱子支撑2公斤重的液晶屏,旁边没有加胶骨。我觉得够强度。结果做跌落试验时,8根柱子全部跌断。后来把柱子直径加大到7MM,加十字胶骨才行。在最先的设计时没有考虑周到,在考虑了Y方向的受力,没考虑到跌落时X,Z方向的受力。  跌落时变形力把柱子全拉断了。没有考虑到极端的情况,只考虑到正常情况。自己对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计算不熟,全靠试验。模具没有什么损失,但在时间上延迟了10天,重大教训!!春节期间恶补知识,看飞机的部件设计书,发动机如何做各种试验。发觉自己懂得太少了。学海无涯啊!!
作者: stevenluoo    时间: 2007-2-27 15:34
晕,螺丝装不上去就怪当初没画3D螺丝!怎么不怪你当初设计时候留的空间不够亚。
这和设计思路有关系的,很多人推崇自上而下的设计方式,反正先画个样子。PROE不是参数化设计么,到时候改参数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养成了对具体细节不是很明确,少一个东西就不知道集体细节的正确与否,当然容易出问题亚!!
作者: Elvis-ding    时间: 2007-4-14 19:55
是人都会出错的,我们做R/D的又不是神仙啦!
作者: Elvis-ding    时间: 2007-4-14 19:58
实物和3D是有误差的啦
作者: shuaihonggui    时间: 2007-4-14 21:00
结构设计听起来还挺复杂的吗?
我是学模具的,想搞结构设计,可惜连机会都没的
作者: z--x--c    时间: 2007-4-16 16:35
每个人都有过错,但是错误是进步的基石
作者: Elvis-ding    时间: 2007-4-16 20:11
感触好多呀!
作者: wangxbjing    时间: 2007-4-17 17:17
为自己找借口多了,犯不同错误的机会也多,不能举一反三。
自己能设计的产品少,可以看别人的产品很多。
作者: caoshixin1    时间: 2007-4-17 21:13
好贴
作者: ghy253867217    时间: 2007-4-24 18:52
唉,做日本模具都要考虑做预留,要 不然,产品就报废拉!·呵呵,亲身体会。
作者: Elvis-ding    时间: 2007-4-25 15:21
日本人的要求很高呀
作者: Romars    时间: 2007-4-25 20:18
我个人认为,做机构设计的应当对模具有多一点的理解,关键是加工的工艺与方法。不过,做机构设计的要考虑模具厂的加工能力,机构设计时所留的余量,只是为了避免装配干涉,修模余量设计时要考虑,但大多都是模具厂来考虑的。
作者: chenyong79    时间: 2007-4-27 10:12
难道不会去做个快速成型的样啊,这们装配一下就知道那些地方不行了,能减少很多的错误。
作者: killy    时间: 2007-7-31 10:36
有时候做了但有些错误还是免不了,还好现在改行做机器的设计了,不用为了一点点尺寸而烦心了,只要平时小心点就好。
作者: jobh    时间: 2007-8-5 16:34
留好点。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