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题目:实战加分贴(有新问题,继续进行)(+1,+2) [打印本页]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16 15:36
标题: 题目:实战加分贴(有新问题,继续进行)(+1,+2)
实际的操作案例。
在附图中,设计的两只卡勾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强度很低,拆卸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卡勾断裂,壳体所采用的是PC+ABS。
要求在不改变原材料的情况下更改卡勾的设计或其它可实现的方式(如改变连接方式、更改卡勾位的结构等),能很好的解决卡勾断裂的现象。
因是实际的产品,为避免麻烦,所以附加的零件不是完整的。(附件是STP档,为组件)
要求答案以文字描述加图片或附件的方式。描述清楚更改的理由。
本题无所谓的标准答案,能达到目的均可加分。
补充说明:整体的固定只在前段有两只Boss,其余均采用卡勾的形式

还是这个东西,从同事的样品处发现在成型上有些问题,在公勾对应的表面出现与斜顶配合面差不多大小的印迹,也觉得比较的奇怪。以前所采用的这种设计方式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请成型或模具高手解答一下[attach]477555[/attach][attach]477766[/attach]
作者: Toony    时间: 2006-5-16 15:42
sf...........等下看
----------------------------
---------------


不开细槽.........应该会好些

[ 本帖最后由 pp-jack 于 2006-5-16 16:00 编辑 ]
作者: #三点#    时间: 2006-5-16 15:50
有时间做做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6 16:24
如图1,将扣的整个高度和扣孔的高度整体加高.可以增加弹性变形.
如图2,将扣的辟加厚,在直角处加上R.这样可以增加卡扣的强度.
作者: 清风485    时间: 2006-5-16 16:24
有两种方法
1。可以设计成不开口的就象二楼的那样
2。在扣位设计冷料位,然后再加工。
在能保证DROP TEST PASS的情况下减少扣量。现在的设计方案扣量太大了。

[ 本帖最后由 清风485 于 2006-5-16 16:34 编辑 ]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6 16:27
原帖由 xdq2257 于 2006-5-16 16:24 发表
如图1,将扣的整个高度和扣孔的高度整体加高.可以增加弹性变形.
如图2,将扣的辟加厚,在直角处加上R.这样可以增加卡扣的强度.

这里将扣的辟加厚是减小CUT的部分,不是在扣外加胶
作者: gmsjx    时间: 2006-5-16 16:37
原帖由 清风485 于 2006-5-16 16:24 发表
有两种方法
1。可以设计成不开口的就象二楼的那样
2。在扣位设计冷料位,然后再加工。
在能保证DROP TEST PASS的情况下减少扣量。现在的设计方案扣量太大了。



不开口,到了底部壁厚很厚,易导致缩水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6 16:42
在如图的四个地方加胶也可以,我以前的一个机种这样是没问题的.当然是C角的那种下去就好了.你那扣位后边的左右各一个RIB与另外的RIB连在一起会缩水,折掉.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6 17:09 编辑 ]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6 16:51
可以连在一起,不过后面的得设计溥一点.扣位的接触量可以减小,是没问题的.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6 17:11 编辑 ]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6 17:07
原帖由 xdq2257 于 2006-5-16 16:24 发表
如图1,将扣的整个高度和扣孔的高度整体加高.可以增加弹性变形.
如图2,将扣的辟加厚,在直角处加上R.这样可以增加卡扣的强度.



意思是如图,红色的长度不变,只是改一下高度,同时将整个扣位的高度也加高.就是,,由A变为B 



也可以在如图中的位置加胶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6 17:27 编辑 ]
作者: luck_wxj    时间: 2006-5-16 17:13
卡扣封胶,背面偷胶。
目前应该会缩水啊?
作者: gmsjx    时间: 2006-5-16 17:19
查看了下3D档,可以前盖卡钩处靠外做,让出空间给后盖卡钩封胶。

或者后盖卡钩封胶,为防缩水,根部走侧斜顶。不过这样做的斜顶有点勉强,呵呵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16 17:25
好郁闷,网速太慢。回复后刷新要几分钟.....狂等。。。。。
期待更多更好的方案!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6 17:26
也可以在如图的二个位置加胶,当然配合的扣也得相应减胶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6 17:29 编辑 ]
作者: gmsjx    时间: 2006-5-16 17:51
(纯属搞怪做法
卡钩卡的位置转90度,样式如下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6 18:45
也来搞点分。把如图的卡勾的二个边沿RIB加强也可以达到目的。
作者: teddymei    时间: 2006-5-16 18:46
我的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16 19:10
那些长期潜水的老鸟们也露个头呀!!
期待更多的方案......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6 19:42
完成上面的,实际上这题有很多做法。只是看你如何去想了。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6 19:43 编辑 ]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17 09:15
被人恶意灌水沉底了,现将其置顶
作者: luck_wxj    时间: 2006-5-17 09:21
原帖由 bobby_arei 于 2006-5-16 17:25 发表
好郁闷,网速太慢。回复后刷新要几分钟.....狂等。。。。。
期待更多更好的方案!


我也期待,我觉得我那个方案应该是最好的了,也不影响强度。
如果模具都出来了的话,那就更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期待中。。。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7 09:52
如果是已开模的部品.我认为最好是将卡勾的中间RIB加厚或顶面加厚,或者同时加厚.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7 11:41 编辑 ]
作者: 无梦    时间: 2006-5-17 10:48
我也来说说阿,不知道对不对啊

如图所示:扣的顶部太厚了,是不是缩水导致强度降低产出断裂?
我的方法是将其减薄,这样一方面避免缩水,另一方面加长了变形壁。
然后在背面加胶,只是这样就要用侧抽了


那就把后面整个的全添起来

[ 本帖最后由 无梦 于 2006-5-19 21:27 编辑 ]
作者: 多多指教    时间: 2006-5-17 11:04
加R角,好走胶点,强度也好点.
作者: rong888    时间: 2006-5-17 11:09
加筋就可以了!
作者: 清风485    时间: 2006-5-17 11:48
你的扣位还可以向外移,现在这种情况会缩水
给你我们现在的一款设计方案参考
我们的量是3000K

[ 本帖最后由 清风485 于 2006-5-17 11:49 编辑 ]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7 11:52
再有如图C形加胶下去,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如果已开模了)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7 11:59 编辑 ]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17 12:52
其实这款机是有所谓的TW牛人设计的,我看了总装图,觉得很XX,就挑了一个出来给大家发挥发挥。目前该案子是我一同事在跟,跟得很晕的说

所谓的TW人都觉得自己很牛,看不上岸这边的,跟一跎啥似的...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7 12:57
原帖由 xdq2257 于 2006-5-17 11:52 发表
再有如图C形加胶下去,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如果已开模了)

有版主说得可能,不过我以前的机种采用这结构,不错的.也可以将加C形胶加到二个小一点的筋上.可以避免缩水的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7 13:31 编辑 ]
作者: haha_0512    时间: 2006-5-17 13:08
看產品的設計肉厚/臂厚,有機會增加支撐 rib (而不至於縮水),而且產品本身裝配利用的是整體變形,而不是卡勾的彈性變形
同時修模簡單

[ 本帖最后由 haha_0512 于 2006-5-17 13:09 编辑 ]
作者: haha_0512    时间: 2006-5-17 13:14
看版主的設計,上下蓋卡勾有易拆解設計的成分在裡面,可能只要增加中間一支rib 就能達到目的了,如圖示

[ 本帖最后由 haha_0512 于 2006-5-17 13:26 编辑 ]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7 13:45
原帖由 xdq2257 于 2006-5-17 12:57 发表

有版主说得可能,不过我以前的机种采用这结构,不错的.也可以将加C形胶加到二个小一点的筋上.可以避免缩水的

没分加了啊版主,看遍了ICAX就看到这里,这二天可以加分.怎么就不多加点了

也不要等到在设计之初.可以在检讨时,这样加胶的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7 13:52 编辑 ]
作者: 多多指教    时间: 2006-5-17 14:19
这里加点
作者: huangshusheng    时间: 2006-5-17 15:36
扣位后面的肋太薄,1*0.35mm,0.5*0.35mm,0.35mm的胶厚PC+ABS很难走胶,所以后面的肋相当没用,解决方法是将肋加厚。但是将扣位后面的三个肋都加厚模具强度不够,所以可以加中间的肋。最外边的肋需减胶以加强模具强度。

[ 本帖最后由 huangshusheng 于 2006-5-17 15:39 编辑 ]
作者: chenyu931017    时间: 2006-5-17 15:52
将两者的卡钩与扣位互换不知效果怎样?即:在PART1上做扣位孔,在PART2上做卡钩.[attach]473126[/attach]

[ 本帖最后由 chenyu931017 于 2006-5-17 15:57 编辑 ]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8 10:30
将一个卡扣勾变为三个卡扣勾也可以试试了
方案可真多,就不知道版主舍不舍得分了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8 10:38 编辑 ]
作者: huangshusheng    时间: 2006-5-18 10:41
原帖由 xdq2257 于 2006-5-18 10:30 发表
将一个卡扣勾变为三个卡扣勾也可以试试了
方案可真多,就不知道版主舍不舍得分了

原本强度差,你将扣位打断不是更差。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18 11:08
原帖由 huangshusheng 于 2006-5-18 10:41 发表

原本强度差,你将扣位打断不是更差。

你是怎么看的啊.他是说中间易断啊.有点好笑了.这样可以增加弹性变形啊.没学到啊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18 11:09 编辑 ]
作者: zxcwzm    时间: 2006-5-18 11:32
建议上下卡钩换个位置

晕倒,刚发现居然和35楼一样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zxcwzm 于 2006-5-18 11:49 编辑 ]
作者: 多多指教    时间: 2006-5-19 21:23
这个帖怎么几天没反应了
作者: huangshusheng    时间: 2006-5-21 16:21
几天了,版主不来点评。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25 17:54
原帖由 huangshusheng 于 2006-5-21 16:21 发表
几天了,版主不来点评。

来了,这几天办公室速度跟蜗牛似的,下班得给LP做饭,忙呀!!
作者: houzhongqiu    时间: 2006-5-25 20:41
班主这么牛啊~~还是一个好L  G~~~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26 08:55
原帖由 houzhongqiu 于 2006-5-25 20:41 发表
班主这么牛啊~~还是一个好L  G~~~

也只是偶尔如此拉。

从同事那里拿到这个产品的样品,发现成型上有些问题,也觉得比较奇怪。各位可以看看第一楼。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26 09:48
从黑色的地方挖点胶就好了,1/3辟厚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26 09:54
也可以提高注射速度.或增大压力看年看.不过这样会易出现毛边
作者: haha_0512    时间: 2006-5-26 10:44
还是这个东西,从同事的样品处发现在成型上有些问题,在公勾对应的表面出现与斜顶配合面差不多大小的印迹,也觉得比较的奇怪。以前所采用的这种设计方式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

------看產品結構,原則上應該不會出現印迹

[ 本帖最后由 haha_0512 于 2006-5-26 10:48 编辑 ]
作者: haha_0512    时间: 2006-5-26 10:44
还是这个东西,从同事的样品处发现在成型上有些问题,在公勾对应的表面出现与斜顶配合面差不多大小的印迹,也觉得比较的奇怪。以前所采用的这种设计方式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

------ 看產品結構,在卡勾處肉厚還是算平均的,原則上不應該會出現應力痕不良,
一旦出現應力痕,一般可以通過改變成型條件(提高射速或減低射速)來改善,當成型條件無法改善時,可能要考慮從模具結構去思考,個人認為需要從模具排氣方面考慮
a,可以就問題論問題,可以在模具上出現應力痕卡勾處增開排氣槽
b,可以在應力痕卡勾對應公模面增加咬花(當然要保證不拉模),咬花有要求,就是公模側咬花必須比母模側咬花粗
c,當然,也可以適當的在儘量靠近卡勾處通過鑲公模入子的方式來加強排氣


[ 本帖最后由 haha_0512 于 2006-5-26 10:46 编辑 ]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26 12:04
谁人还有高招??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26 12:10
当然最在在部品上增加止挡位.由于没看到部品,不好采取对策.
看了.可能是取出时出现的情况.增加2个止挡位是最好的.

[ 本帖最后由 xdq2257 于 2006-5-26 12:29 编辑 ]
作者: xxao740204    时间: 2006-5-26 13:25
这样的问题很好,斑竹应该多讨论一下,我觉得可以加长扣位,减少扣入量,当然不知道你需要拆多少次,如果两三次的话,应该没有问题,关于印的问题,你可以里面偷胶来处理。卡钩的设计是个问题,如果想经常拆,最好做快拆钩,但是你这里应该不需要的
作者: haha_0512    时间: 2006-5-26 13:29
原帖由 bobby_arei 于 2006-5-26 12:04 发表
谁人还有高招??



實在不行,就只好儘量應力痕儘量小了,如通過提高模具母模溫度,提高產品表面光澤度,再不行,就打金剛砂

待大家討論過後,希望版主最後把你同事遇到應力痕問題最終的解決方法告知大家,供參考使用, thanks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26 14:17
原帖由 haha_0512 于 2006-5-26 13:29 发表



實在不行,就只好儘量應力痕儘量小了,如通過提高模具母模溫度,提高產品表面光澤度,再不行,就打金剛砂

待大家討論過後,希望版主最後把你同事遇到應力痕問題最終的解決方法告知大家,供參考使 ...

呵呵,目前没有用金刚砂 ,用羊毛毡。用金刚砂比较狠

[ 本帖最后由 bobby_arei 于 2006-5-26 14:30 编辑 ]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26 14:21
没看到具体的产品不好说.如果是条形状应力痕.建议卡勾根部加R
作者: xdq2257    时间: 2006-5-26 14:26
打点脱模济看一下.如果没出现问题.就加大斜度.建二个止动位.
作者: luck_wxj    时间: 2006-5-26 14:33
明显扣太厚,有1.2了,可以将扣厚度上中间减胶。
作者: zxcwzm    时间: 2006-5-26 14:37
卡钩的底部尽可能加一点圆角,出模时顶针板推出的速度慢一点,另外是不是进胶口与卡钩的距离很远,导致冷料在那里,使卡钩强度变差。

个人看法,如有错误请指点。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26 14:37
原帖由 xxao740204 于 2006-5-26 13:25 发表
这样的问题很好,斑竹应该多讨论一下,我觉得可以加长扣位,减少扣入量,当然不知道你需要拆多少次,如果两三次的话,应该没有问题,关于印的问题,你可以里面偷胶来处理。卡钩的设计是个问题,如果想经常拆,最好 ...

其实大家都可以将以前碰到过的问题拿出来给大家讨论的,有些你也许已经解决掉了,但经过讨论也许会得到其它更好解决办法。还没解决的就可以群策群力了。
作者: wang7620    时间: 2006-5-26 16:37
标题: 可笑
提出这种问题还可做斑竹?
作者: blackyz    时间: 2006-5-26 17:00
原帖由 wang7620 于 2006-5-26 16:37 发表
提出这种问题还可做斑竹?

工程上的东西,你凭什么认为这个问题很好处理?也许你设计的一点问题都没有,结果模具出来的因为应力,尺寸误差,材质不佳等等问题就可能出现问题。
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提出来作深刻的讨论也是好事。
达芬奇不是还画鸡蛋的么?(虽然也许这只是一个传说)
无畏是好事,不过不要随便伤人啊~
作者: bobby_arei    时间: 2006-5-26 17:28
原帖由 wang7620 于 2006-5-26 16:37 发表
提出这种问题还可做斑竹?


这位朋友既然是高人,何不出出高招?让大家也看看。


[ 本帖最后由 killer 于 2006-5-26 19:41 编辑 ]
作者: killer    时间: 2006-5-26 19:48
原帖由 wang7620 于 2006-5-26 16:37 发表
提出这种问题还可做斑竹?


再次重申:讨论技术问题请不要做人身攻击!今后被我发现者,一律砍!!!
作者: Blue water    时间: 2007-1-16 10:30
上面看了,也發表點意見。不管對與錯,只是提供一種思路。

可以把卡勾空洞補起來(厚度0.3-0.5),當然對應的那邊也要砍掉這麼多。
不知道drop test能不能pass。

[ 本帖最后由 Blue water 于 2007-1-16 10:40 编辑 ]
作者: Blue water    时间: 2007-1-16 10:34
我也認為后面可加RIB起來。可以加強,並類似讓冷料填到里面,避免出現結合線。

中間的那個大RIB可以減簿一點。如圖。
作者: zhengda    时间: 2007-1-16 15:07
可以在扣位的后部3条宽的料壁加3条筋就搞定了,我们做产品的结构扣位设计,一般就是这样做的,效果很好.
作者: arrowfei    时间: 2007-1-17 11:39
把槽中间加肋以防止拆开裂掉,卡钩分成两段。当然方式很多,具体看实际了!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