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有谁要拆铜工的教程吗 模房师傅从模具制作到模具实战经验 [打印本页]

作者: szlxm123    时间: 2006-3-28 17:37
标题: 有谁要拆铜工的教程吗 模房师傅从模具制作到模具实战经验
UG拆铜公的几大事项




模具行业随发展作业分工也越来越细,拆电极属大公司作业分工的重要一环,电极拆得好坏直接影响模具加工速度和质量, 古语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其实拆电极不要想像的那么复杂,说白了就是化繁为简!无非就是复制曲面加适当延伸再合并,在Proe里面广东做模俚语俗称"印饼仔"的Cut out功能也很好用,当然你有做模经验的话拆起电极来就更轻松了,本人就是由做模底层学徒开始做起混到现在滴。
    这个教程较大用点耐心哦!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所以事前必做的步骤是选一大平面为Z轴的基准面,写上DATUM英文,另倒一斜角作X Y轴的方向角,如下图所示:


图1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解公司用料情况,尽量做到物尽其材,进口铜较一般标准单边减1mm至1.5mm已足够,国产锻打铜做得较不标准建议单边减2mm较妥, 还有最重要的较表位,如公司条件较好的话XY轴较表位预设单边8mm左右,最少不能低于5mm,方便较表通过,如下图所示:


图2

    电极的基座相当重要,很多拆组合电极的同袍应该遇到利用线切割清除刀具不能加工的地方(下右上图属典型须用线切割清角的电极),这时须要用基座进行分中碰数,还有利用线割铜丝(慢走丝EDW)和基座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这时基座重要性离就突现出来了!以三角形(勾股定理)为例:如股和弦的夹角(tan)设一小小角度,将弦越拉长,勾的长度亦跟随变化大家可以随便摆个工件在机床做个试验,用较表移动2mm可看到表针移动很少,移到50mm时表针变化很大,证明角度和长度关系重要吧,从这一实验可以证明电极的基座多么重要!基座越厚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越准,建议设置15mm以上,当然有些山寨厂要省铜料的话我无话可说,如下图所示:


图3

    EDM冲水位高度的预设也要注意,在工件最高处加5mm以上较妥,这样方便火花机加工时冲走残渣,大家不要小看这环,EDM放电加工时会产生残渣,如果不能及时冲走碳粉的话会,EDM的二次放电会损伤电极,更致命的是积碳造成工件损坏!!!特别是加工深骨位(加强筋之类),由于积碳造成大肚倒扣,注塑时会出现粘模现象,本人就有切肤之痛(由于偶做模由底层学徒做起),当然前模影响就更不用说了,相信做过模具的同袍应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冲水位也不能勿视,如下图所示:


图4

    拆电极X.Y.Z三轴偏移尺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电极边沿最大点均匀放大,结果是出现小数点,第二种方法三轴预设整数不考虑电极边沿均匀放大问题,好处是EDM加工时不会因有小数点移错尺寸,减少出错机会所以推荐第二种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5

    这是电极Z轴预设示意图:


图6

    电极方向性很重要本人开篇已提过,方向性示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四角中其它三处倒圆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斜角,这种方法缺点不分辨精、粗加工电极!!!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图7

    电极方向性第二种方法:这方案极容易分辨精、粗加工电极!!!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方法是四角都倒圆角(其它三处建议倒R3以上)对应基准角(DATUM)倒较小R,只要不刮手就行了(建议R0.5MM),这样很清楚明了,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图8

    这是第二种方法的粗加工电极表示方法,做法是四角中其它三处倒斜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圆角(建议R0.5MM),大家一看觉得有点重复了吧?没错,其实这份工作CNC编程员来完成,他们只要改刀路外形线就完成了,本人在Mastercam版块下:[原创]各位CNC的兄弟姐妹,想学电极(铜公)工程图的看过来!!!有提及,有部分人嗤之以鼻认为没必要,这是很自我的做法,方便别人等于方便自已,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不用卡尺测量分辨粗幼公多方便?! 我们干活要注重团体配合,改刀路是举手之劳习惯成自然啊,大家上下两楼对比分析一下是不是清晰明了啊?!如下图所示:


图9
拆电极要非常注意拨模斜度问题,注塑时出现粘模现象,往往就是不注意拨模斜度的后果,现在的3D设计工程师画的产品90%都不注意拨模斜度问题,每次分模前要我们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修改拨模斜度,有时修改拨模斜度时间比分模还长,这也是现代工程师不太了解做模工序,又不善于和不同作业分工的师父沟通吸取经验不肯屈驾就尊哦,我所接触的欧、美、日本3D产品较注意这问题,特别是日本模具只要骨位(加强筋之类)高度超过0.5mm都要求做拨模斜度,可见拨模斜度是多么重要,注塑时出现粘模现象跟拨模斜度有着直接关系(当然还和真空排气也有关联),大家千万要注意!!!!!!!!
    修改骨位(加强筋)拨模斜度的厚度设计跟产品的缩水现象有很大关系:
  
    关于骨位(加强筋)计算方法,以塑胶原料ABS为例: 加强筋为产品厚度的2/3或不超过70%,以产品2.5mm厚方为例:加强筋的拔模斜度最厚地方不得大于1.7mm否则会出现缩水现象!
  
    关于拨模角度的计算方法: (勾股定理和反函数)
    以产品2.5mm厚方为例:加强筋的拔模斜度最厚地方不得大于1.7mm,顶端最薄处改成1.3mm,相减得出0.4mm再除二等于0.2mm就是勾长,加强筋股的高度为15mm,求夹角正切(Tan),  0.2mm除以15mm的得数再反函数Tan,就可求出拨模角度了
  
    其实我们做任何产品设计首要条件是要考虑修改可行性,任何时要做到有所保留有得救,记住做模诀窍:"加胶容易减胶难"!!!希重大家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这问题!!! 改拨模斜度也一样哦,如下图所示:


图1

    拆电极要非常注意延伸问题,不延伸EDM加工后的模具,注塑出来的产品外观及夹口都有一定影响,现在很多产品直接用火花纹做外观哦! 本人遇到很多来我厂见工拆电极时都不注意这种问题,这可不是合格模具工作者所为哦,如下图所示红色部分是典型以延伸的地方!


图2

    像这样红色圆圈所示的地方须延伸!!!


图3

    和上图类同!!!


图4

    大家都知道EDM加工要预留火花位,以精加工单边0.07mm火花位为例,驳口处两个电极须延伸交差才能达到完美效果(当然有些模具由于产品剧情须要,有些地方不能延伸,精加工电极局部地方不放火花位就OK了),大家记住这个口诀:"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就好像我们分模时做型面要延伸一样,千方要注意,现在好多打着清华、北大,铁道出版的所谓模具设计书,分模教程看了叫人冷汉直冒,几乎就将产品边沿不做延伸直接延长出来就算OK了,这是做模的大忌哦,不知那些是不是真的专家教授学者,很多东西有姿势没实际,有的简直是在误导人家!!!建议那些专家教授学者多到基层取经!
  
    所以再次强调: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图5

    下图红色圆圈所示是拆电极时必须两电极须延伸交差的效果图:


图6

    下图红色圆圈所示是拆电极时必须两电极不延伸交差,单边放0.07mm火花位,EDM加工后的效果图:


图7

    拆电极时为减少EDM拆卸次数和数量,厂方铜料允许情况下尽量组合在一起(当然要考虑刀具能否加工问题,大家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哦)


图8
作者: tom11    时间: 2006-3-28 18:09
顶dddd
作者: wangchunhuaa    时间: 2006-3-29 10:01
dsgdfs
作者: lrqliulrq    时间: 2006-3-29 10:05
ding
作者: mfchui    时间: 2006-4-3 17:05
good
作者: ug护法    时间: 2006-4-3 17:17
顶你,顶,万斤顶!!!!!!!!!!!!!!!!!!!!!
作者: xiehao    时间: 2006-4-3 21:48
不错!
作者: xiaohome    时间: 2006-4-3 22:23
good..
作者: billx    时间: 2006-4-3 22:25
好用!
作者: qover    时间: 2006-4-4 19:45
标题: 赌东道 
千斤顶
作者: 46333    时间: 2006-8-9 12:29
千斤斜顶
作者: zidane007    时间: 2006-8-9 14:45
详细   全面   规范  实用性高    对想学拆公的人来说是份不可多得的好资料
顶!
作者: icac_668    时间: 2006-8-11 14:32
虽我学的是proe,但还是顶!
作者: liuyongfeixiang    时间: 2006-8-15 17:12
不好意思,能告诉我如何才能看到你所说的图?能将你联系方式给我吗?我的地址:liuyongfeixiang@163.com    万分感谢。
作者: hyjpyy    时间: 2006-8-15 22:35
ding
作者: eric99    时间: 2006-9-27 22:25
很好,顶了!
作者: hyccai    时间: 2006-9-27 22:38
我是破衣的,帮你顶顶
作者: lilinjin-001    时间: 2006-9-27 23:48
老大还不错嘛,我顶顶
作者: xj_qi    时间: 2006-9-27 23:51
DDDDDDD
作者: xj_qi    时间: 2006-9-27 23:52
DDDDD
作者: zhjun6754535    时间: 2006-9-29 22:24
很好
作者: mingjie    时间: 2006-11-19 20:13
谢谢
作者: qyli    时间: 2006-12-9 21:08
怎么没图呀
作者: lilinjian984    时间: 2006-12-10 22:50
用斜顶顶
作者: 行者舞空    时间: 2006-12-17 00:23
了解一下,谢谢楼主!
问一下......我怎么下了以后不能打开啊?
作者: spur_cheng    时间: 2006-12-26 21:22
正用上楼主的资料,谢谢!
作者: sharenfanhuo    时间: 2007-1-13 14:26
顶,需望来一些实例说明。
作者: ffdd    时间: 2007-1-13 15:04
用力顶!!!!
作者: dg2450839    时间: 2007-1-13 19:41
试试看1
作者: mjrs    时间: 2007-1-21 22:49
顶,老大,好好
作者: kevenm    时间: 2007-1-29 21:00
非常好,项了
作者: LIGANGATIE    时间: 2007-1-30 17:21
非常不错.谢谢了.
作者: lubingli    时间: 2007-2-2 08:10
是诸葛先生的贴子嘛 ,抄人家的.
作者: lxf9613    时间: 2007-2-19 11:39

顶!!!!!!!!!
作者: neochen    时间: 2007-2-19 20:01
ding
真是太有用了。
作者: 精工社    时间: 2007-2-19 20:14
专业
作者: man517    时间: 2007-2-24 13:54
好像在哪看过似的
作者: jiemingang    时间: 2007-3-25 02:16
你说的虽然不懂.但是还顶你.
作者: wen2006    时间: 2007-5-10 15:21
千斤顶千斤顶
作者: xaojia980    时间: 2007-5-10 15:36
招聘兼或全职工作人员,具体如下:
1.三年或三年以上注塑厂工作经验

2.了解成型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各种材料性能

3.能吃苦耐劳,有敬业精神

待遇面议!!!!
如有意请致电 0755-21290150   13316422529
作者: a952468    时间: 2007-5-10 23:46
顶了
作者: kklekkle    时间: 2008-7-31 22:44
下来看看!!!!!!!!!
作者: 于德水    时间: 2008-8-3 16:09
顶顶
作者: yan6676    时间: 2008-8-4 11:12
实在是太感谢了.从来没看过说的这么实在的教程.谢谢.
作者: yan6676    时间: 2008-8-4 11:18
原帖由 hyccai 于 2006-9-27 22:38 发表
我是破衣的,帮你顶顶

老大啊,这和破衣没关系.不管破衣还是油鸡,能达到效果就OK/
作者: andylai    时间: 2008-8-4 11:28
好人頂上。。。。。。。。。
作者: wujianan    时间: 2009-4-2 19:38
谢谢了,呵呵
作者: ssli    时间: 2009-4-2 22:49
呵呵,顶顶吧。。
作者: younghzy226    时间: 2009-4-15 14:25
到真正做时有谁会这样去做呢?不管用感觉,一般要和敌模师沟通的做铜公
作者: 前三    时间: 2011-8-6 21:09
不错,希望多谈点模具经验
作者: jerry11    时间: 2011-11-12 15:49
谢谢

作者: 军军月月22    时间: 2011-11-15 20:39
GOOD,谢谢
作者: zzc9702    时间: 2012-3-12 10:16
dddddddddd
作者: 864075681    时间: 2012-3-17 22:38
谢谢,very good
作者: Derekh    时间: 2012-3-19 14:19
{:soso__4914747811690946402_2:}
作者: heang    时间: 2012-3-30 20:03
UG拆铜公的几大事项




模具行业随发展作业分工也越来越细,拆电极属大公司作业分工的重要一环,电极拆得好坏直接影响模具加工速度和质量, 古语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其实拆电极不要想像的那么复杂,说白了就是化繁为简!无非就是复制曲面加适当延伸再合并,在Proe里面广东做模俚语俗称"印饼仔"的Cut out功能也很好用,当然你有做模经验的话拆起电极来就更轻松了,本人就是由做模底层学徒开始做起混到现在滴。
    这个教程较大用点耐心哦!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考虑电极的方向性问题,所以事前必做的步骤是选一大平面为Z轴的基准面,写上DATUM英文,另倒一斜角作X Y轴的方向角,如下图所示:


图1

    我们在拆电极前首先要解公司用料情况,尽量做到物尽其材,进口铜较一般标准单边减1mm至1.5mm已足够,国产锻打铜做得较不标准建议单边减2mm较妥, 还有最重要的较表位,如公司条件较好的话XY轴较表位预设单边8mm左右,最少不能低于5mm,方便较表通过,如下图所示:


图2

    电极的基座相当重要,很多拆组合电极的同袍应该遇到利用线切割清除刀具不能加工的地方(下右上图属典型须用线切割清角的电极),这时须要用基座进行分中碰数,还有利用线割铜丝(慢走丝EDW)和基座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这时基座重要性离就突现出来了!以三角形(勾股定理)为例:如股和弦的夹角(tan)设一小小角度,将弦越拉长,勾的长度亦跟随变化大家可以随便摆个工件在机床做个试验,用较表移动2mm可看到表针移动很少,移到50mm时表针变化很大,证明角度和长度关系重要吧,从这一实验可以证明电极的基座多么重要!基座越厚调节电极的垂直度越准,建议设置15mm以上,当然有些山寨厂要省铜料的话我无话可说,如下图所示:


图3

    EDM冲水位高度的预设也要注意,在工件最高处加5mm以上较妥,这样方便火花机加工时冲走残渣,大家不要小看这环,EDM放电加工时会产生残渣,如果不能及时冲走碳粉的话会,EDM的二次放电会损伤电极,更致命的是积碳造成工件损坏!!!特别是加工深骨位(加强筋之类),由于积碳造成大肚倒扣,注塑时会出现粘模现象,本人就有切肤之痛(由于偶做模由底层学徒做起),当然前模影响就更不用说了,相信做过模具的同袍应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冲水位也不能勿视,如下图所示:


图4

    拆电极X.Y.Z三轴偏移尺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电极边沿最大点均匀放大,结果是出现小数点,第二种方法三轴预设整数不考虑电极边沿均匀放大问题,好处是EDM加工时不会因有小数点移错尺寸,减少出错机会所以推荐第二种方法,如下图所示:


图5

    这是电极Z轴预设示意图:


图6

    电极方向性很重要本人开篇已提过,方向性示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四角中其它三处倒圆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斜角,这种方法缺点不分辨精、粗加工电极!!!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图7

    电极方向性第二种方法:这方案极容易分辨精、粗加工电极!!!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方法是四角都倒圆角(其它三处建议倒R3以上)对应基准角(DATUM)倒较小R,只要不刮手就行了(建议R0.5MM),这样很清楚明了,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图8

    这是第二种方法的粗加工电极表示方法,做法是四角中其它三处倒斜角对应基准角(DATUM)倒圆角(建议R0.5MM),大家一看觉得有点重复了吧?没错,其实这份工作CNC编程员来完成,他们只要改刀路外形线就完成了,本人在Mastercam版块下:[原创]各位CNC的兄弟姐妹,想学电极(铜公)工程图的看过来!!!有提及,有部分人嗤之以鼻认为没必要,这是很自我的做法,方便别人等于方便自已,模房师父和EDM操作员一眼就能分辨,不用卡尺测量分辨粗幼公多方便?! 我们干活要注重团体配合,改刀路是举手之劳习惯成自然啊,大家上下两楼对比分析一下是不是清晰明了啊?!如下图所示:


图9
拆电极要非常注意拨模斜度问题,注塑时出现粘模现象,往往就是不注意拨模斜度的后果,现在的3D设计工程师画的产品90%都不注意拨模斜度问题,每次分模前要我们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修改拨模斜度,有时修改拨模斜度时间比分模还长,这也是现代工程师不太了解做模工序,又不善于和不同作业分工的师父沟通吸取经验不肯屈驾就尊哦,我所接触的欧、美、日本3D产品较注意这问题,特别是日本模具只要骨位(加强筋之类)高度超过0.5mm都要求做拨模斜度,可见拨模斜度是多么重要,注塑时出现粘模现象跟拨模斜度有着直接关系(当然还和真空排气也有关联),大家千万要注意!!!!!!!!
    修改骨位(加强筋)拨模斜度的厚度设计跟产品的缩水现象有很大关系:
  
    关于骨位(加强筋)计算方法,以塑胶原料ABS为例: 加强筋为产品厚度的2/3或不超过70%,以产品2.5mm厚方为例:加强筋的拔模斜度最厚地方不得大于1.7mm否则会出现缩水现象!
  
    关于拨模角度的计算方法: (勾股定理和反函数)
    以产品2.5mm厚方为例:加强筋的拔模斜度最厚地方不得大于1.7mm,顶端最薄处改成1.3mm,相减得出0.4mm再除二等于0.2mm就是勾长,加强筋股的高度为15mm,求夹角正切(Tan),  0.2mm除以15mm的得数再反函数Tan,就可求出拨模角度了
  
    其实我们做任何产品设计首要条件是要考虑修改可行性,任何时要做到有所保留有得救,记住做模诀窍:"加胶容易减胶难"!!!希重大家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这问题!!! 改拨模斜度也一样哦,如下图所示:


图1

    拆电极要非常注意延伸问题,不延伸EDM加工后的模具,注塑出来的产品外观及夹口都有一定影响,现在很多产品直接用火花纹做外观哦! 本人遇到很多来我厂见工拆电极时都不注意这种问题,这可不是合格模具工作者所为哦,如下图所示红色部分是典型以延伸的地方!


图2

    像这样红色圆圈所示的地方须延伸!!!


图3

    和上图类同!!!


图4

    大家都知道EDM加工要预留火花位,以精加工单边0.07mm火花位为例,驳口处两个电极须延伸交差才能达到完美效果(当然有些模具由于产品剧情须要,有些地方不能延伸,精加工电极局部地方不放火花位就OK了),大家记住这个口诀:"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就好像我们分模时做型面要延伸一样,千方要注意,现在好多打着清华、北大,铁道出版的所谓模具设计书,分模教程看了叫人冷汉直冒,几乎就将产品边沿不做延伸直接延长出来就算OK了,这是做模的大忌哦,不知那些是不是真的专家教授学者,很多东西有姿势没实际,有的简直是在误导人家!!!建议那些专家教授学者多到基层取经!
  
    所以再次强调:拆电极时能延伸的地方尽量延伸!!!如下图红色圆圈所示:


图5

    下图红色圆圈所示是拆电极时必须两电极须延伸交差的效果图:


图6

    下图红色圆圈所示是拆电极时必须两电极不延伸交差,单边放0.07mm火花位,EDM加工后的效果图:


图7

    拆电极时为减少EDM拆卸次数和数量,厂方铜料允许情况下尽量组合在一起(当然要考虑刀具能否加工问题,大家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哦)


图8
作者: chang.daheng    时间: 2012-7-19 12:17
先頂一下!!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