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请教:塑胶产品的注塑成型周期如何估计?
[打印本页]
作者:
wogozo13
时间:
2006-3-24 10:37
标题:
请教:塑胶产品的注塑成型周期如何估计?
如题
作者:
wogozo13
时间:
2006-3-24 12:28
竟然没人响应
作者:
Lizphair
时间:
2006-3-24 14:49
(Zt)成型周期
完成一次注射模塑过程所需的时间称成型周期,也称模塑周期。它实际包括以下几部分:
成型周期:成型周期直接影响劳动生间率和设备利用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成型周期中各个有关时间.在整个成型周期中,以注射时间和冷却时间最重要,它们对制品的质量均有决定性的影响.注射时间中的充模时间直接反比于充模速率,生产中充模时间一般约为3-5秒.
注射时间中的保压时间就是对型腔内塑料的压力时间,在整个注射时间内所占的比例较大,一般约为20-120秒(特厚制件可高达5~10分钟).在浇口处熔料封冻之前,保压时间的多少,对制品尺寸准确性有影响,若在以后,则无影响.保压时间也有最惠值,已知它依赖于料温,模温以及主流道和浇口的大小.如果主流道和浇口的尺寸以及工艺条件都是正常的,通常即以得出制品收缩率波动范围最小的压力值为准.冷却时间主要决定于制品的厚度,塑料的热泪盈眶性能和结晶性能,以及模具温等.冷嘲热讽却时间的终点,应以保证制品脱模时不引起变动为原则,冷却时间性一般约在30~120秒钟之间,冷却时间过长没有必要,不仅降低生产效率,对复杂制件还将造成脱模困难,强行脱模时甚至会产生脱模应力.成型周期中的其它时间则与生产过程是否连续化和自动化以及两化的程度等有关.
作者:
hitachi2005
时间:
2006-3-25 21:01
好像可以估算,和材料的性质相关吧;一种材料的单位质量每降低一度,其释放的热量可以算出,然后估计时间
作者:
风106
时间:
2007-3-14 09:26
哈哈,学到不少东东!
作者:
wbhdyhm
时间:
2007-3-14 09:33
4樓可以講具體點嗎?
作者:
worient
时间:
2007-3-14 11:00
先是按照你的产品重量和你估计的产品水口估计射胶时间,然后看看是否要保压, 如果需要根据你产品形状加一个保压时间,然后加一个冷却时间,最后是开模时间。这些都要根据你的产品形状和材料来估算的。
作者:
DWAYNO
时间:
2007-9-10 16:40
标题:
怎样预估成型周期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顶出呢?当成型件的实际温度低于Tg,即玻璃化温度,即可。如果要计算成型周期。先必须了解成型工艺: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顶出-合模。最关键的计算冷却时间。理论上计算,这是个热平衡问题,塑胶从熔融状态到玻璃态所放出的热,被模具所吸收(模具铁的吸收,冷却水的吸收,空气的吸收,辐射吸收。。。) 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来。这在实际中非常难以应用。
我们在实际中知道,壁厚越厚的地方,冷却越慢,所以壁厚是个关键因素。当然,不同的材料,热比容不一样。差异也较大。其他的动作时间较好预估,请大家看附件如何预估冷却时间。
作者:
DWAYNO
时间:
2007-9-10 16:41
我把附件传上来
作者:
LIUHUAILUNUFO
时间:
2007-9-11 16:32
不同的材料特性不同,流動性有差異,收縮率不盡相同。
作者:
天下一客
时间:
2007-11-10 23:05
怎么没有附件呀
作者:
yiwei04150
时间:
2009-4-15 13:23
怎么没有附件呢:(???
作者:
richard_luo
时间:
2009-4-15 18:47
简要的说::
一.产品形状;
二.产品重量;
三.材料(流动性)
四.模具/机台;
形状大而复杂填充较困难,肉厚过薄也不易成型相对周期较长(不过也要看材料);反之较长;
作者:
nancy9hoo
时间:
2009-10-15 16:45
學習中
作者:
plastic_yuan
时间:
2009-10-15 19:55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料重和产品厚度大致估算,能告诉你的产品大小和厚度吗
作者:
kemeecn
时间:
2009-12-7 16:45
可以用Moldflow软件计算出来,很准的
本帖最后由 kemeecn 于 2009-12-7 17:05 编辑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