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在复制时,一次选中分两次拉伸的曲面(个人解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5 13:30
标题: 在复制时,一次选中分两次拉伸的曲面(个人解法)
今天有空,看到snowing版大的一个贴子,从头到尾看了一次,有高手说,他们能在一次复制中选中前面分两次拉伸的面,我当初不信,现在也不信,不过我试过了一种方法,表面看起来是做到了,实际上是一种欺骗性的.

  首先给大家看一下文件:
作者: lidexiang001    时间: 2006-2-25 13:38
能详细讲一下复制时,怎样一起选取两个面组吗?看prt还是不明白.谢谢!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5 13:46
原帖由 lidexiang001 于 2006-2-25 13:38 发表
能详细讲一下复制时,怎样一起选取两个面组吗?看prt还是不明白.谢谢!


   不要着急,想想看,仔细看一下我的文件中复制特征中的"复制对照",你会得到一些启发...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5 13:54
首先声明,我绝不是在组件中做的,而是单个零件中做的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5 14:14
看来没多少人想知道,那就算了,没必要再细说了....
作者: lidexiang001    时间: 2006-2-25 14:21
唉!不要买关子了,把方法说出来吧!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5 14:33
原帖由 lidexiang001 于 2006-2-25 14:21 发表
唉!不要买关子了,把方法说出来吧!

                  
              我已经通过悄悄话发给你了
作者: 地主    时间: 2006-2-25 14:38
我也想知道了...怎么不在这里说呀..还要悄悄话..真晕...
作者: lidexiang001    时间: 2006-2-25 14:49
多谢"尚文".   这样做出来的确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用移动复制或参照来得更快.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5 15:04
还是说出来好了,免得得罪更多人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复制时,可以"选中实体面和一曲面,而不能选中前面两分开拉伸的两曲面"这一原则,同时还有"参照"的原因吧?("破衣"复制"的参照丢失了,好像也没关系?)

   方法如下:

   在复制曲面以前,先把前面的拉伸圆柱的曲面特征,改为拉伸实体的特征。等后面复制完后,再把这里改回去,可以再生的。
作者: shala_icax    时间: 2006-2-25 15:11
这样的方法也想了,绝!
作者: shala_icax    时间: 2006-2-25 15:20
偶也找到一个方法,更简单
先把前面的拉伸圆柱的曲面特征,直接选复制,然后选选择性粘贴,在变换里选项里选参考方向,然后输入移动值为0就OK了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5 15:54
原帖由 shala_icax 于 2006-2-25 15:20 发表
偶也找到一个方法,更简单
先把前面的拉伸圆柱的曲面特征,直接选复制,然后选选择性粘贴,在变换里选项里选参考方向,然后输入移动值为0就OK了


        高,高手当然,你这是正规方法。
作者: siders496    时间: 2006-2-25 15:59
原帖由 尚文 于 2006-2-25 15:54 发表


        高,高手当然,你这是正规方法。


我的没你复杂,也没有用选性粘贴,而是直接用复制的方法,等下我做个GIF图片大家看一下
作者: siders496    时间: 2006-2-25 16:07
做法图片。我觉得没用,可SNOWING说很有用,呵呵!!
作者: lidexiang001    时间: 2006-2-25 16:26
原帖由 siders496 于 2006-2-25 16:07 发表
做法图片。我觉得没用,可SNOWING说很有用,呵呵!!


选第一个圆曲面后你点复制,再按住什么键再选取第二个圆曲面的呢?看不明白?
作者: siders496    时间: 2006-2-25 16:28
原帖由 lidexiang001 于 2006-2-25 16:26 发表


选第一个圆曲面后你点复制,再按住什么键再选取第二个圆曲面的呢?看不明白?

跟普通方法一样,不过要点技巧
作者: lidexiang001    时间: 2006-2-25 16:31
原帖由 siders496 于 2006-2-25 16:28 发表

跟普通方法一样,不过要点技巧


想知道什么技考?谢谢!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5 17:00
原帖由 siders496 于 2006-2-25 16:07 发表
做法图片。我觉得没用,可SNOWING说很有用,呵呵!!


 是啊,把具体操作方法说出来吧?我怎么选也选不上呀?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5 20:37
经过认真揣摩,终于又有了一方法,还是发一gif吧,大家看看。。。。。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5 20:51
snowing版大的分属不同面组变为一个的COPY的另一做法 ,“选择性粘贴“,我也做一gif,如下图
作者: lidexiang001    时间: 2006-2-26 09:25
多谢分享
作者: xxlai    时间: 2006-2-26 12:06
标题: 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其实如果你要用复制再粘贴的方法是不能同时选中分属两个不同实体或曲面的面,但是,

怪就怪在这里,如果你先同时选中两个不同的面,是不能激活粘贴(paste)命令的,PROE默认的是先选中曲面再出来复制命令(利用copy、paste),

没选中曲面,复制命令(利用copy、paste)是出不来的,也就是说不能将两个面复制出来成一个特征,

但是如果你先将复制命令(利用copy、paste)调出来,就随便你选多少个不同的曲面了,甚至在装配里也可以将不同零件上的面复制成一个特征,

呵呵。。。
作者: 润无痕    时间: 2006-2-26 12:09
原帖由 xxlai 于 2006-2-26 12:06 发表
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其实如果你要用复制再粘贴的方法是不能同时选中分属两个不同实体或曲面的面,但是,

怪就怪在这里,如果你先同时选中两个不同的面,是不能激活粘贴(paste)命令的,PR ...


作者: xxlai    时间: 2006-2-26 12:10
接上面:

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想要将复制命令在没有选中曲面之前先调出来,用mapkey就可以了,而且是2001版的曲面复制命令,


就是说在2001版里将曲面复制命令做成一个mapkey,放到野火里用,就可以做到了。


具体其中奥妙,我就不多说了,大家仔细琢磨琢磨吧,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6 12:11
siders496说能用“ctrl+左键”选中,不过我试过好多次,都不行,不过又试了一种能选取的,要用到”从列表中选取“
    

   我还是做一gif,如下所示:
作者: lidexiang001    时间: 2006-2-26 13:42
此方法也不错
作者: snowing    时间: 2006-2-27 08:29
原帖由 siders496 于 2006-2-25 16:07 发表
做法图片。我觉得没用,可SNOWING说很有用,呵呵!!

简单说一个用途:
比如你做手机或电话之类的东西,在骨架中把按键面阵列出来,比如说有12个面,你在上壳和键盘分别用了这些面,如果你不把它变为一个面,你就要重复操作12次*2,你说有没有用呀?
作者: siders496    时间: 2006-2-27 08:37
原帖由 snowing 于 2006-2-27 08:29 发表

简单说一个用途:
比如你做手机或电话之类的东西,在骨架中把按键面阵列出来,比如说有12个面,你在上壳和键盘分别用了这些面,如果你不把它变为一个面,你就要重复操作12次*2,你说有没有用呀?

嗯,有道理!!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7 08:50
原帖由 snowing 于 2006-2-27 08:29 发表

简单说一个用途:
比如你做手机或电话之类的东西,在骨架中把按键面阵列出来,比如说有12个面,你在上壳和键盘分别用了这些面,如果你不把它变为一个面,你就要重复操作12次*2,你说有没有用呀?


         我是做塑料注模具设计的,这个好像很少能用到,不过,我会试试能不能用到。特别是那个“插入”--“模型基准”---“参照”,这个,我还从来没用到过呢?
作者: xiamen_guo    时间: 2006-2-27 08:54
原帖由 尚文 于 2006-2-27 08:50 发表


         我是做塑料注模具设计的,这个好像很少能用到,不过,我会试试能不能用到。特别是那个“插入”--“模型基准”---“参照”,这个,我还从来没用到过呢?

做题时我有用过,不过还不大懂它的用处和用法,请snowing版大详细解说一下

作者: 尚文    时间: 2006-2-28 08:26
原帖由 xiamen_guo 于 2006-2-27 08:54 发表

做题时我有用过,不过还不大懂它的用处和用法,请snowing版大详细解说一下



              那好呀!不过不知道snowing会不会看到我们这些要求呢?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