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大家来讲讲CIME的缺点 [打印本页]

作者: yanjianping    时间: 2006-2-22 09:50
标题: 大家来讲讲CIME的缺点
大家来讲讲CIME的缺点,以便于以后更完美,更人性.
我先说说:
1\加工模式不能直读IGS,不方便,从软件开发角度讲这个应该不会有技术难度.
2\加工模式也应该包含大部分CAD(做面做线)功能,不要转来转去,头晕.
3\刀路阵列还不如IT,阵列之后刷刷一大片,碍眼.
4\视图操作不够灵敏,不如IT,也有可能是我的系统,移动.旋转时鼠标在图形外灵敏些,在图形内慢吞吞.图形放大后,鼠标就不得不在图形内麻烦了.如蜗牛.
5\系统颜色定义还不够全面开放.
6\刀路计算速度还有待大幅提高.
就想到这么多,想到再补充.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2-28 10:48
不容易看到过切
作者: wzgcavtc    时间: 2006-3-12 22:39
算刀路有点慢,我算个800*650的东东(粗、半精、精)化了半个小时,机子是:CPU 2.4   内存  512  显卡 sis M650集成
作者: wzgcavtc    时间: 2006-3-12 22:40
偶尔会因错误,弹出来!
作者: mbm    时间: 2006-3-13 10:05
你的显卡应该换掉,否则用cimatrone会很辛苦的
作者: baojian    时间: 2006-3-13 11:43
4\视图操作不够灵敏,不如IT,也有可能是我的系统,移动.旋转时鼠标在图形外灵敏些,在图形内慢吞吞.图形放大后,鼠标就不得不在图形内麻烦了.如蜗牛.
作者: ligangnet    时间: 2006-3-13 11:51
分型太差,设计太差
作者: ligangnet    时间: 2006-3-13 15:33
如果你用西门E来造型,恭喜你,你会发现改图比画图的时间还要长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3-26 21:19
RAY大也来谈谈,因为你的意见总是与众不同
作者: wylxl2001    时间: 2006-3-27 07:58
原帖由 yanjianping 于 2006-2-22 09:50 发表
大家来讲讲CIME的缺点,以便于以后更完美,更人性.
我先说说:
1\加工模式不能直读IGS,不方便,从软件开发角度讲这个应该不会有技术难度.
2\加工模式也应该包含大部分CAD(做面做线)功能,不要转来转去,头晕.
3\刀路 ...


确实!!!!!!!!!!!!!!!!!!!!!!!!!
作者: RAY    时间: 2006-3-27 12:02
原帖由 平常心 于 2006-3-26 21:19 发表
RAY大也来谈谈,因为你的意见总是与众不同

  

         不喜欢的是刀路遇到某些坏面时, 会永无停顿的计算下去。   断电保护没it的好,有时会掉多于半小时的工, 其他的都比it好多了。  baojian 讲的视图问题我没有, 因为我用Space Mouse , it对Space Mouse的支持没E完美,还有用it之前偶是用ug多年的,习惯了set的概念,不喜欢用level,  it的修面功能强大但没E的爽, 刀路it根本不可以跟E比较, 以前用it一定要通过Vericut检查刀夹才敢上机(因为偶公司是没人看机的), 现在免了这一步。 没用it很久了。
作者: ganxuesong    时间: 2006-3-27 12:34
原帖由 RAY 于 2006-3-27 12:02 发表

  

         不喜欢的是刀路遇到某些坏面时, 会永无停顿的计算下去。   断电保护没it的好,有时会掉多于半小时的工, 其他的都比it好多了。  baojian 讲的视图问题我没有, 因为我用Space Mouse , it对Sp ...



这么晚还在?
作者: 國志    时间: 2006-3-27 14:01
同上
作者: 6130829    时间: 2006-3-27 22:31
ray哥,现在是加拿大几点了?今年有回过广东老家吗?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3-27 23:01
E下画范围线没IT方便,RAY大怎么用的?
作者: yhsean    时间: 2006-3-27 23:38
据我所知。用IT精通的人没人会去Vericut模拟的,速度不比E快是不可能的,E除了二粗好别的没什么好说的
作者: dearbabyer    时间: 2006-3-28 01:06
原帖由 yhsean 于 2006-3-27 23:38 发表
据我所知。用IT精通的人没人会去Vericut模拟的,速度不比E快是不可能的,E除了二粗好别的没什么好说的

E的刀路IT是没得比的,不过刀路的修剪就真的不如IT这倒是真的
作者: dearbabyer    时间: 2006-3-28 01:07
原帖由 平常心 于 2006-3-27 23:01 发表
E下画范围线没IT方便,RAY大怎么用的?

E的范围线没IT方便,不会吧,怎么样串都行
作者: dearbabyer    时间: 2006-3-28 01:08
原帖由 RAY 于 2006-3-27 12:02 发表

  

         不喜欢的是刀路遇到某些坏面时, 会永无停顿的计算下去。   断电保护没it的好,有时会掉多于半小时的工, 其他的都比it好多了。  baojian 讲的视图问题我没有, 因为我用Space Mouse , it对Sp ...

这玩意很消耗money的哦,偶是没见人用过
作者: RAY    时间: 2006-3-28 02:18
原帖由 yhsean 于 2006-3-27 23:38 发表
据我所知。用IT精通的人没人会去Vericut模拟的,速度不比E快是不可能的,E除了二粗好别的没什么好说的





哈! 搞这种有旋转台的, 有时过百条程序, 每条都要最短刀夹, 以前用IT就算加VERICUT, 高手也吐血, E就不同了, 画好刀夹就可以,决对不撞刀。
作者: RAY    时间: 2006-3-28 02:25
加工前分析最小R, 用E方便又爽。
作者: RAY    时间: 2006-3-28 02:38
跳不跳刀,看你懂不懂用, IT做不出这种二次开粗。
作者: RAY    时间: 2006-3-28 02:57
复杂曲面加过百条程序,E 还可以活动自如, 在同一电脑IT就慢很多了.
作者: yuyu123    时间: 2006-3-28 12:54
犀利
作者: xiealin    时间: 2006-3-28 13:08
标题: CIMATRON12和CIMATRON13有什么区别
我是个新手!我想学CIMATRON!
作者: xiealin    时间: 2006-3-28 13:12
我现在做的是加工中心!
各位哥哥 姐姐!
问你们一下!
在加工中心中怎么样更好的应用补正坐标!!!!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09:14
RAY 老大就是牛啊!那么繁琐的合金模要那么多的程序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09:17
原帖由 RAY 于 2006-3-28 02:38 发表
跳不跳刀,看你懂不懂用, IT做不出这种二次开粗。

  确实如此,IT的二次开粗跳刀特多,而E的二次开粗就完美多了,既安全又跳刀超少,这也是我把IT丢到垃圾桶的原因.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09:26
原帖由 RAY 于 2006-3-28 02:18 发表





哈! 搞这种有旋转台的, 有时过百条程序, 每条都要最短刀夹, 以前用IT就算加VERICUT, 高手也吐血, E就不同了, 画好刀夹就可以,决对不撞刀。

            RAY老大,就画好刀夹选择CONSIDER HOLDER就好了吗?为啥我用过一次这样设置的不行,算刀路变特慢而且刀路结果也好像不对,只留下了一点点,为什么?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09:47
甩掉IT后用E做NC有快一年了,整体感觉E比IT是强多了,增加了些新功能.可还是觉得有些地方不大如意,增加的新刀路精铣所有和依角度精铣本来可以取代传统的平行铣和根据层铣,可它们算刀路的速度还是没传统刀路算得快,有时算的刀路也没传统刀路干净,有待改进.还有新刀路为什么都没有 PART2  SURFACE参数?如果用CHECK SURFACE的话刀路离好远就不铣了,达不到要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cimtad 于 2006-3-29 09:51 编辑 ]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09:53
呵呵...怎么没人呢?就我那我就接着来说吧,不知有些说的对不对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10:45
怎么传图限制的那么小了?随便剪个图怎么都发不上去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10:52
终于好了,用传统依层加工的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10:55
用新刀路依角度铣加工的,参数一样,结果有点不同,跳刀是少了,可为什么那个平行铣就不下去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10:58
一个小电极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11:01
用传统平行铣的,选的是依规则图素加工,很好用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11:04
可同样的参数用新刀路精加工所有的来做刀路就成这样子了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11:09
要不就不CHECK SURFACE 的偏移量改小或加大,这样刀路才顺,可刀路少了好多跟传统比,不知能不能一样效果,害怕留一点

[ 本帖最后由 cimtad 于 2006-3-29 11:11 编辑 ]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29 11: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29 11:17
还有就是在NC里面这个程序管理器好像不能设快捷键,这个是用得最多的一个东东了,像IT里按Z就出来了,很方便

[ 本帖最后由 cimtad 于 2006-3-29 11:20 编辑 ]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29 11: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anjianping    时间: 2006-3-29 17:22
刀路阵列太烂了,不如IT,要是做100个型腔,会看得眼花,我在IT做过100个型腔的橡胶模,在E里想都不敢想.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29 17: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earbabyer    时间: 2006-3-29 18:26
原帖由 38520 于 2006-3-29 11:23 发表
快捷键非要配合ctrl, alt, shift之类的,是有些不爽。

可以单键啊
作者: kzq    时间: 2006-3-29 18:35
原帖由 cimtad 于 2006-3-29 11:17 发表
还有就是在NC里面这个程序管理器好像不能设快捷键,这个是用得最多的一个东东了,像IT里按Z就出来了,很方便

  可以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29 18: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janan    时间: 2006-3-29 20:16
奇怪!!!
你们讲的问题我一个都没碰到过,不论是IT还是E版
我都觉得好用。
加工时很少检查过切问题(没时间检查),也没见到有过切或欠切,
既于二次加工,IT和E除了进退刀有不同之外其他的也没见有什么区别。
你们讲了一大串,不知你们平时是怎么用的???
————真想看看!!!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3-29 21:45
RAY(2006-03-28 00:39):
你先讲讲IT怎么方便 。

IT下按个右键再按个左键就可画了,E下有时还要进入另一模块,IT下可以多个线段一起OFFSET,E下好象不行吧?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3-29 21:54
RAY的电脑还可以做3个二粗,估计大部分兄弟的第3个二粗只能放在夜里算了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3-29 22:00
原帖由 cimtad 于 2006-3-29 09:17 发表

  确实如此,IT的二次开粗跳刀特多,而E的二次开粗就完美多了,既安全又跳刀超少,这也是我把IT丢到垃圾桶的原因.




IT高手几乎是不用STOCK的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29 22: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3-30 00:04
原帖由 38520 于 2006-3-29 22:46 发表


不会用STOCK的就不叫高手了。



几年前电脑还是CPU小于1G 的时候,那时的编程人员要是用STOCK还怎么做事啊。
绝大部分的工件是可以用其它方法做的,并不一定要用STOCK
作者: ljanan    时间: 2006-3-30 01:43
不知:38520 (助工)
是怎么得来的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30 09: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30 1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30 10:05
原帖由 平常心 于 2006-3-30 00:04 发表



几年前电脑还是CPU小于1G 的时候,那时的编程人员要是用STOCK还怎么做事啊。
绝大部分的工件是可以用其它方法做的,并不一定要用STOCK

     那时候是硬件跟不上,那现在呢?如果现在做复杂点的模具不用STOCK的原因有两点,一就是软件硬件不咋的,像你说的停留在CPU小于1G 的时候,现在的主流CAM软件都有STOCK参考功能.二就是思维还停留在以前一个一个画线画框的来限制,不了解STOCK参考二粗带来的革命性的突破.一个字,用过它的都说,又爽又安全

[ 本帖最后由 cimtad 于 2006-3-30 10:07 编辑 ]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30 10:10
原帖由 kzq 于 2006-3-29 18:35 发表

  可以

                 怎么设的?我找了好多次都没找到它啊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30 10:13
原帖由 平常心 于 2006-3-29 21:45 发表
RAY(2006-03-28 00:39):
你先讲讲IT怎么方便 。

IT下按个右键再按个左键就可画了,E下有时还要进入另一模块,IT下可以多个线段一起OFFSET,E下好象不行吧?

             多个线段一起OFFSET  一样可以的,以色列人不会那么笨的,只是要先把它们组合起来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30 10:14
原帖由 38520 于 2006-3-30 09:59 发表


我在赛扬700+128MB的时代就在用STOCK.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30 10: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zq    时间: 2006-3-30 11:19
原帖由 cimtad 于 2006-3-30 10:10 发表

                 怎么设的?我找了好多次都没找到它啊


作者: dearbabyer    时间: 2006-3-30 11:42
原帖由 ljanan 于 2006-3-30 01:43 发表
不知:38520 (助工)
是怎么得来的

晕,找老榆较劲了
作者: cwmcwm    时间: 2006-3-30 12:45
应该加入鼠标的中键做为确认键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30 12: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zq    时间: 2006-3-30 14:27
Surface Milling - Finish Mill All侧壁加工不到位.
作者: liuenmeng    时间: 2006-3-30 18: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3-30 20:46
1  我认识黄岩一个能管6台机的人,月薪高达12000,我曾向他请教加工问题,发现他竟不会用毛坯。
2  还有上海延锋伟世通的模具,模具总是很复杂。都是先开粗并留3mm余量,去应力后再精加工,这种情况下我总是用毛坯的,后来我见到一个在黄岩的同行,做这公司的模,居然不用毛坯来的。
3  对于那些初学CAM的人来说,用CIM的毛坯功能会使他们的技术难以提高,因为这样他们对刀路加工后的情况不好估计。这点是我个人看法。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30 2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3-30 21:27
原帖由 38520 于 2006-3-30 21:13 发表
用不用毛坯并不是一个高手的鉴别方式,不是说用会用毛坯或者说把cimatron搞得精精通通的就是一个高手,也不是说不用毛胚全部用WCUT做事就是一个高手。真正的高手是如何选用适合于这付模具的方法,让自已省力,又能 ...




如果说一个编程的只会用毛坯,而不会用其实一些方法,那他的技术就值的怀疑?
作者: RAY    时间: 2006-3-30 21:34
用毛胚,有时可以省去很多时间, 在E中用毛胚的计算速度并不慢,主要适当利用精度就可以快。
             还要看你做什么模, 冲模我很少用, 压铸模具 不用我会累死。
作者: RAY    时间: 2006-3-30 21:39
用我今天的加工作个例子, 工件热处理回来是这个样子, 你在IT理是怎么继续的?
作者: RAY    时间: 2006-3-30 21:46
我在3.07GHZ的电脑上,不到一分钟, 用毛胚就算出决对安全的开粗刀路。
作者: RAY    时间: 2006-3-30 21:58
跟着可以精工了, 要用大刀, 如加工分模平面, 这样下一个毛胚加工就少跳到了。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3-30 22:04
有好点的电脑的话,我还是会用E的,虽然D版有问题。如用IT,不用STOCK的话,只好先设法加工水平为0度的区域,方法是WCUT+依层。刀从50r6,25r5,10r1,6r1。再小的刀就让雕刻机来做了。

假如这块料是别人开的粗,放了多少量,用了什么刀都不清楚的情况下,RAY又是怎么做的呢?
作者: RAY    时间: 2006-3-30 22:31
原帖由 平常心 于 2006-3-30 22:04 发表
有好点的电脑的话,我还是会用E的,虽然D版有问题。如用IT,不用STOCK的话,只好先设法加工水平为0度的区域,方法是WCUT+依层。刀从50r6,25r5,10r1,6r1。再小的刀就让雕刻机来做了。

假如这块料是别人开的粗, ...



         " 别人开的粗" 也没 问题, 主要看他用过什么刀, 然后把余量调高点就可以了, 事实上这个工件也不是我开粗的, 我不做热处理前的开粗.
          “先搞平面”,刀具碰到削壁时会吃料不平均,大大影响了刀的寿命, 还要很经验的开机, 用STOCK就不同了, 按个开关可以走人了。
作者: 平常心    时间: 2006-3-30 22:48
原帖由 RAY 于 2006-3-30 22:31 发表



         " 别人开的粗" 也没 问题, 主要看他用过什么刀, 然后把余量调高点就可以了, 事实上这个工件也不是我开粗的, 我不做热处理前的开粗.
          “先搞平面”,刀具碰到削壁时会吃料 ...



1  余量只能是估计,有可能你还是放小了,有的模架厂开粗放8MM的余量。
2  先做平面,用的是骗刀方式,能常不会有问题,不用毛坯的地方的操工的水平都很高。
3  RAY用IT时如用STOCK时G00有很多吧,对国内大部分地方都不会让老板接受的。
作者: RAY    时间: 2006-3-31 01:08
原帖由 平常心 于 2006-3-30 22:48 发表



1  余量只能是估计,有可能你还是放小了,有的模架厂开粗放8MM的余量。
2  先做平面,用的是骗刀方式,能常不会有问题,不用毛坯的地方的操工的水平都很高。
3  RAY用IT时如用STOCK时G00有很多吧,对国内 ...


           这边的老板从来不理会你的程序有多少G00,  只看你可以帮他在最短的时间赚多少钱, 好看的刀路可能用的时间更多, 也不一定合理.
.
作者: dearbabyer    时间: 2006-3-31 02:58
原帖由 RAY 于 2006-3-31 01:08 发表


           这边的老板从来不理会你的程序有多少G00,  只看你可以帮他在最短的时间赚多少钱, 好看的刀路可能用的时间更多, 也不一定合理.
.

这点倒是实在,曾在三周年聚会时听到一位版主说:技术的高低就看你的抬刀多与少,偶们几个听到简直晕死,忍不住窃笑,偶从不理下面的人编刀路时有多少抬刀(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是纯属无必要的抬刀,也就是说抬起来比不抬起来还要浪费时间的话就不合理了,比如做电极时铣个基准台,明明是一个2D刀路,还要每铣一刀就抬到安全高度,这种人就是欠经验的了),做得时间短,质量又好就是帮到了最大的忙了,否则就会挨骂了.无论你刀路做得多好看都没用.
CIM的素材切在IT是跳刀多,但如果不用素材时可以做得到而加工时间又短,刀具又可以承受的话,就完全没必要去用素材了,E在有些地方就很好的解决了这点.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31 08: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31 08: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gangnet    时间: 2006-3-31 10:58
原帖由 平常心 于 2006-3-30 22:48 发表



1  余量只能是估计,有可能你还是放小了,有的模架厂开粗放8MM的余量。
2  先做平面,用的是骗刀方式,能常不会有问题,不用毛坯的地方的操工的水平都很高。
3  RAY用IT时如用STOCK时G00有很多吧,对国内 ...

老兄光平面还在用骗刀?
作者: ligangnet    时间: 2006-3-31 10:59
原帖由 38520 于 2006-3-31 08:22 发表


和后处理一样,这只是一项基本技能,是必须掌握的,就象二老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会写后处理有个P用,我也加一句,不用毛胚还编个P的程。

我只会改程序头程序尾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31 15:52
原帖由 kzq 于 2006-3-30 11:19 发表


           非常感谢!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31 16:08
原帖由 平常心 于 2006-3-30 21:27 发表




如果说一个编程的只会用毛坯,而不会用其实一些方法,那他的技术就值的怀疑?

  一个复杂的工件该用毛坯而不会合理利用毛坯,一个简单的工件不需要用毛坯而用参考毛坯,这样的技术才是值的怀疑!

[ 本帖最后由 cimtad 于 2006-3-31 16:10 编辑 ]
作者: cimtad    时间: 2006-3-31 16:13
原帖由 平常心 于 2006-3-30 22:48 发表



1  余量只能是估计,有可能你还是放小了,有的模架厂开粗放8MM的余量。
2 先做平面,用的是骗刀方式,能常不会有问题,不用毛坯的地方的操工的水平都很高
3  RAY用IT时如用STOCK时G00有很多吧,对国内 ...

                           
作者: cwmcwm    时间: 2006-3-31 16:25
原帖由 38520 于 2006-3-30 12:56 发表
中键本来是可以确认的,如果你说是确认退出的话,右键点下后,guide会弹到你鼠标位置,然后点左键就是OK了。操作起来也是很方便的。



我的意思是在执行某个命令时,按中键相当于OK键。不是在选取物体时的那样。就像UG  RRO那样。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3-31 18: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AY    时间: 2006-3-31 20:35
偶现在用软件很少去设置快健,曾经去见工,忘了带快健文件, 最后一塌糊涂
作者: mbm    时间: 2006-3-31 20:41
要是象autocad那样可以打单词或者缩写进去,默认就有一套,自己改也可以,这样好。
作者: 三毛    时间: 2006-4-1 01:41
原帖由 平常心 于 2006-3-29 22:00 发表




IT高手几乎是不用STOCK的


IT时代,大家认为用STOCK只是为了安全,当时也就是主要目的.所以高手就不用.

E时代,你首先要改变思路, 用STOCK为了安全是一个目的,更多的是因为高速加工的需要,用STOCK,特别是上道工序的完成件做为下道工序的STOCK,可以使刀具载荷均匀,刀路均匀,从而支持高速加工和高质量.

另外跳刀正是合理的将刀路分区域加工.从而利用E的很多新功能.多体会吧.
作者: dearbabyer    时间: 2006-4-1 08:44
原帖由 RAY 于 2006-3-31 20:35 发表
偶现在用软件很少去设置快健,曾经去见工,忘了带快健文件, 最后一塌糊涂

你如果没有那只超级老鼠,没快捷键会感觉相当不爽!
作者: 星球大战    时间: 2006-4-6 21:22
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我是做塑胶模的,塑料制品的尺寸公差从单边0.02~0.20mm,电极(铜公)所有的尺寸精度要保证在0.005mm以内,模座型腔的尺寸精度要保证0.01mm以内,我从不用毛坯加工;
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最出最好的东西,他就是高手;
作者: BOXS    时间: 2006-4-11 11:49
标题: 请问老大在E6里有检查R角功能吗
请问老大在E6里有检查R角功能吗
作者: cadem    时间: 2006-6-29 14:44
看看cimatron的股票吧   N市代码:cimt  完了,才一块多一点,没戏了
作者: fulode    时间: 2006-6-30 21:33
不行,很多时候,都会有NOT VALID CONTOUR,烦都烦死了!!
作者: fulode    时间: 2006-6-30 21:37
这倒不错,不过,还不如MC9的ANALYZE/DYNAMIC爽,还有,分析斜度,不行。我想,CIM公司有这个能力的,因为刀路都能自动侦测斜率来算的。可是,他们没有象MC9一样把它弄出来。
作者: fulode    时间: 2006-6-30 21:40
NO,UG NX4也有COPY TO LAYER的,没这功能,做3D,比如鞋模,就非常的不方便。
作者: davez    时间: 2006-7-1 20:22
以上所说的:不容易看到过切          算刀路有点慢,我算个800*650的东东(粗、半精、精)化了半个小时,机子是:CPU 2.4   内存  512  显卡 sis M650集成         
  等我们公司都没发现过,这是 在Cimatron中都可以控制的
  算刀路有点慢, 机子该换了。看我的:CPU3.0  内存1G  显卡X1600--512MB的咋样,这样的机子会慢吗,你说.
        楼主是用贯了IT版的,所以感动E版不好用,其实现在的E版很好用,很方便啊。
        事在人为!!!!!!!!!!!!
作者: houtianliang    时间: 2006-7-2 15:04
cimatron怎么把它改成中文的呀.谢谢大家帮下忙.


这个软件还不错.听说是挺好的.

作者: 38520    时间: 2006-7-2 15: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