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机床验收的注意事项,尤其要防捣鬼 [打印本页]

作者: Michael-Wu    时间: 2005-10-28 09:28
标题: 机床验收的注意事项,尤其要防捣鬼
机床验收的注意事项,尤其要防捣鬼
----------------- Michael Wu


随机一般都附有该机的规格、精度的报告,比较正规的厂家还有一个用户验收文件。你也可以根据国家颁布的数控机床验收条件,逐一检查。

全套验收做下来得几天。除了书面文件外,你还要着重把握几个比较关键的项目:

1、各伺服轴的重复定位精度;

2、主轴径向跳动和轴向串动;

3、加工一个标准验收件:方座圆台的各项尺寸误差;

4、加工一个你(用户)的主要产品,合格;

5、(加工中心)连续50次自动换刀,不掉刀;

5、48-72小时拷机,各种动作连续运转正常。

这几个项目不能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要防厂家捣鬼:

数控机床零配件差,精度不好的,可以通过补偿来达标;换句话说,用软件办法可以降低机床成本。这就是台湾机床与德、日机床的区别。我瞧不起某些机床,是有年头的了,时间一长,马脚就漏出啦。

要厂家提供丝杆螺距补偿表以及反向间隙补偿值,如果精度差,补偿值超过两个丝,机床就要归为三流货(一流的机床,补偿值只有几个u),超过三个丝,机床应该返工重新装配。

这些东西都可以用补偿的办法掩盖的。别给人玩补偿耍了。
作者: 汤汤    时间: 2005-11-2 15:33
多谢分享,顶一下!
作者: zhouzhx    时间: 2005-11-2 16:27
多谢楼主,过几天我的新机就要到了,这些我得去考考他们了
作者: zhouzhx    时间: 2005-11-2 16:27
再次感谢
作者: kgdidt    时间: 2005-11-2 17:12
您好您说的:“丝杆螺距补偿表以及反向间隙补偿值”这个值是机床里面的参数,调到出来看一下哪还是有这样的参数表给我们以便做曰后的调整哪这方面您能否多谈谈谢谢您了,
作者: Michael-Wu    时间: 2005-11-3 09:32
原帖由 kgdidt 于 2005-11-2 09:12 发表
您好您说的:“丝杆螺距补偿表以及反向间隙补偿值”这个值是机床里面的参数,调到出来看一下哪还是有这样的参数表给我们以便做曰后的调整哪这方面您能否多谈谈谢谢您了,


对于验收新机而言,烂机器的表现可以蒙混过关,这些补偿值,是设定在数控系统里,可以在现场不停地改,直到骗倒你。但时间一长,就暴露了。

对于老机器而言,精度不好了,修改一下这些参数可以提高精度。
作者: Victor_zhong    时间: 2005-11-3 09:42
乱世需用重典,楼主的解释给了大家一个好的参考.做为数控销售人员,替楼主顶一下!!!还有不明的,也可以电话我,替你详细分析:13723413357钟生!!

[ 本帖最后由 Victor_zhong 于 2005-11-3 09:44 编辑 ]
作者: cjycam    时间: 2005-11-3 11:55
1、各伺服轴的重复定位精度;------是满负荷载重吗???

2、主轴径向跳动和轴向串动;------主轴配平调整不好的话,还是没用

3、加工一个标准验收件:方座圆台的各项尺寸误差;-----做曲面还有误差

4、加工一个你(用户)的主要产品,合格;------吃刀量考虑吗

5、(加工中心)连续50次自动换刀,不掉刀;--------一千,一万次后呢?只是做零件的一个月的数量

5、48-72小时拷机,各种动作连续运转正常。---------根本不起作用
作者: puppet    时间: 2005-11-3 15:31
顶一下,学到了.还不知道哪个对,以后慢慢体会
作者: cjycam    时间: 2005-11-4 10:28
今天有空,再谈谈以下这些问题,

数控机床零配件差,精度不好的,可以通过补偿来达标;换句话说,用软件办法可以降低机床成本-----支持,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做个椭圆球就可以看出来,在联动时误差会累积起来,我碰到的却大多是装配是的问题,时间一长会出问题,还有的就是系统保护问题,打开电箱再不懂的人也可以比较出台湾机床与德、日机床的区别。

要厂家提供丝杆螺距补偿表以及反向间隙补偿值,如果精度差,补偿值超过两个丝,机床就要归为三流货(一流的机床,补偿值只有几个u),超过三个丝,机床应该返工重新装配。-------一般丝杠是只有几个u,多了不太可能,因为这只要把钢珠换大一点就可以了,没成本关系,关键是材质及热处理,那间隙是在那里呢?在轴承和螺帽上,太松间隙大,太紧丝杠转不动,又是装配问题。

有空再谈谈使用,其实这是最大的问题
作者: wq5168    时间: 2005-11-4 23:32
到底如何验收才是正确的呢?
作者: Michael-Wu    时间: 2005-11-5 02:22
原帖由 wq5168 于 2005-11-4 15:32 发表
到底如何验收才是正确的呢?


普通用户如果吃不透国标的机床验收条件,那么在验收过程诸多检测项目中,就不能只是被厂家牵着鼻子转,在验收文件上逐项签字,这样容易被糊弄,因为厂家玩花样的办法简直太多了。

譬如,重复定位精度一项指标,就很少有用户知道正确的检测和计算方法。厂家于是就钻空子糊弄人。

一般来说是用户更容易吃亏,因为他虽懂加工工艺,但并不太懂机床。买的没有卖的精。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呵呵。

所以要按我说的,用户要重点抓几个关键项目(见主贴)。

这里也替厂家的服务人员说几句:用户也有极少数比较过分的,甚至是刁难人的。用户胡来,譬如要求作几千次换刀,或故意大负载测精度,这样的做法,倒不一定是存心要你不通过,好吞掉机子的尾款,更可能是他并不太懂国标与行规的验收条件。这时就需要事先做好国标的解释工作,打一开始就先谈好验收程序。

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作者: lgpm    时间: 2005-11-5 17:01
顶!
作者: kgdidt    时间: 2005-11-5 19:11
谢谢您楼主以后自己做老板的话很有用也可以帮别人看看帮忙测一下机床,
作者: sugangyi    时间: 2005-11-5 21:00
楼主知道当前的主流几个系统的背隙参数在哪里改??
作者: jiancadcam    时间: 2005-11-8 20:00
说得好!
作者: cxhsf__cn    时间: 2005-11-8 20:26
看以上各位精辟论述,深感自己粗浅。
在学校学到了皮毛,又不珍惜。
出来几年了,一事无成!!!
惭愧   惭愧 !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