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MasterCAM各种加工方式的加工参数
[打印本页]
作者:
akei
时间:
2005-10-6 12:17
标题:
MasterCAM各种加工方式的加工参数
MasterCAM各种加工方式的加工参数
MasterCAM各种加工方式的加工参数,包括切削参数的实现都是以对话框形式设置的,使用时只需填写即可。MasterCAM铣削中提供公制、英制两类共6个刀具库,基本刀具在刀具库中都有收录,设置加工参数时,调用刀具库中刀具后切削参数即自动输入到对话框中。但是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提供的刀具几何参数各轴进给率、提刀速度、主轴转速等切削参数,并不符合车间现有刀具的实际情况,同时它也不能反映车间刀具库中刀具拥有的基本情况,在使用时必须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设置。下面就MasterCAM铣削刀具库的建立方法加以探讨,以建立适合车间使用的刀具库。
二、刀具库的基本结构及设置方法
1.铣削刀具库的结构及设置规定
刀具库由刀具库规定说明以及若干个单独的刀具描述段组合而成,每个描述段又由9行组成,对刀具作具体说明,单个刀具描述段之间由一个空描述段隔开。下面分别对各行进行详细说明。
(1)刀具库的注释说明 注释说明的每行以#开头,后接说明语句,包括刀具库的建立日期,设置方法,各参数意义等。如# 刀具库格式 - Mon Jan 14 14:51:19 2002。
(2)刀具描述段的组成 刀具描述段共由9行组成。第1行以TOOL开始,说明刀具定义开始,行号必须标出,而且后跟“-”,两者中间以空格隔开,结果为:1——TOOL,以下各行规定和本行相同。第2行说明刀具材料,系统规定各数字代表材料为:1——HSS, 2——CARBIDE, 3——COATED CAR, 4——CERAMIC, 5——BORZON, 10——UNKNOWN,设置时应用数字代表填入。第3行为对刀具进行注解。第4行指定刀具名称。第5行指定刀具制造厂。第6行指定刀具夹头。第7行指定刀具各项参数。按照刀具号码、刀具型式、半径型式、直径、刀角半径crad、螺纹头数thds、刀尖角度、半径补正、刀长补正、XY进给率、Z轴进给率、提刀速率、主轴转速、冷却液、刃数顺序指定各个刀具的各项参数,各参数之间以空格隔开,0可以不带小数点。第8行指定刀具钻孔、铣削属性。钻孔属性包括以下内容:循环类型cycle, 首次下刀深度peck1, 其余下刀深度peck2, 安全间隙peck_clr, 切削回缩量chip_brk,暂留时间dwell, 肩部角度shldr_angle, 螺纹小径root_dia (tap), 镗孔偏移量bore_shift。铣削属性包括以下内容: 适用切削形态cut_able(粗加工、精加工或者两者都可以),粗加工步距rgh_x(以刀具直径的百分率指定), 粗加工步距rgh_z, 精加工步距fin_x, 精加工步距fin_z, 刀尖角度tip_dia, 刀具根圆直径root_dia(螺纹铣刀),刀尖角度thd_angle。第9行指定夹头以及刀具几何参数,刀端中心孔直径pilot_dia,切刃长flute_len,刀长oa_len, 刃长shldr_len,刀柄直径arbor_dia,夹头直径hldr_dia,夹头长度hldr_len,主轴旋转方向spindle_ccw,转速sfm(线速度),每刃切削量fpt, 计量方法metric。
必须注意,所有的刀具设定必须包含 9 行以及“TOOL”标头,如果不标定则必须以空格代替内容。
(3)各参数描述段中所有信息遵循以下规定。
1)刀具型式(如表1所示)
表1 刀具型式
2)刀具切削能力(如表2所示)
表2 刀具切削能力
3)刀角半径(如表3所示)
表3 刀角半径
4)冷却液形式(如表4所示)
表4 冷却液形式
5)主轴旋转方向(如表5所示)
表5 主轴旋转方向
6)加工循环(如表6所示)
表6 加工循环
2.铣削刀具库的设置方法
(1)基本刀具库的建立 在mill\tools目录下系统已经建立起各常用刀具的基本图形,我们可以利用它建立基本刀具库。
1)用记事本建立一文本文件(*.TXT),按规定格式将刀具参数加入文件中,将文件存入C:\Mcam8\mill\tools目录下,文件名的命名规则按照通常规定,如slider.txt。
2)运行Mill8,在主菜单中单击“NC管理”→“定义刀具” →“资料库”,如图1所示,在出现的刀具管理对话框中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由文字产生刀具库”,如图2所示,打开读取对话框,指定你产生的文本文件slider.txt后,按确定,出现指定保存的刀具库的路径对话框,命名slider确定即可。
图1
图2
3)将slider.txt和slider.tl8保存到C:\Mcam8\Mill\Tools目录下(假设软件安装在C:\Mcam8目录下)。
4)使用时调用刀具库。
(2)自定义刀具的建立 1)绘制刀具的半剖图存至C:\MCAM8\MILL\TOOLS目录中,绘图时x方向半径的长度按照1mm绘制,如图3所示。
图3
2)在主菜单中单击“NC管理”→“定义刀具” →“当前” ,打开刀具管理对话框,右键点击快捷菜单中“建立新刀具”,打开定义刀具框,指定直径。
图4
3)点击刀具类型标签中自定义按钮,如图5所示。
图5
4)点击“参数标签”中的“选择”按钮,选择前面保存的刀具后保存,如图6所示。
图6
5)如果要保存至刀具库,选择“save to library”,如图7所示。
图7
(3)使用效果 实际加工时可根据车间现有刀具进行切削方式的选用,杜绝了NC程序的不适用性,在进行刀具路径的参数设置时,刀具部分的参数已经不用在重新定义,减少刀具参数的设置了时间。
作者:
风萧萧水寒寒
时间:
2005-10-6 23:52
路过 ~~~~~~顶下
作者:
liaofuc
时间:
2005-10-7 09:02
guolu
作者:
yufujun
时间:
2005-10-7 21:26
顶下............................看你打的也蛮累的
作者:
shaodabao
时间:
2005-10-7 21:33
我是新手 不太懂
作者:
54541111
时间:
2005-10-10 22:15
頂
作者:
mark3355
时间:
2005-10-27 22:01
老兄找不到表诶.能不能搞个路径让人下载
作者:
Gdalan
时间:
2005-10-27 23:20
叼,没图!
作者:
8388265
时间:
2006-6-5 17:34
頂
頂
頂
作者:
wds05308
时间:
2006-6-5 22:15
good job!
作者:
sz_qch
时间:
2006-6-6 06:36
~~~~~~顶下
作者:
qiaodonghua
时间:
2006-6-6 08:43
顶!
作者:
wuxindeyun
时间:
2006-6-7 18:33
三维管道设计软件AutoPipe R2004
该软件是由机务专业设计人员经过近十年的开发而完成的一个火力发电厂三维管道设计软件,能完成管道卷册中除支吊架祥图(能生成支吊架一栏表)外所有图纸,该软件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用户建立了管道模型后,软件能自动生成东北院应力分析软件Glif3.1所需的应力计算原始数据(不需要用户做任何调整就可以直接计算),自动生成轴侧图、平面图、立面图、侧视图和任何方向的局部视图,并自动标注图中的尺寸、材料编号、支吊架编号等符号,自动生成材料表、支吊架一栏表、端点推力力矩表、最大应力表、管道参数表、图形符号表等表格。
该软件能极大的提高了机务专业的管道设计效率和减少了管道设计的差错;并且该软件易学易用,使用非常灵活方便;设计人员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只需要会使用该软件的设计人员花半个小时演示一遍,设计人员就完全能掌握,现在我院所有机务专业的设计人员(包括外借人员和新分配的学生)都已非常熟炼使用该软件,而这些人并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该软件已成为我院机务设计人员作管道设计的必备工具。
该软件具有以下特点:
1. 软件功能强大:软件内置了GD87库和一万多种阀门,建立管道建模后,软件自动生成应力计算原始数据文件(不需要用户任何修改),自动生成轴测、平立剖、局部视图(包括自动标注尺寸、材料、支吊架编号等),自动生成材料表,生成生成支吊架一览表和其他各种表格。
2. 编辑功能强大:除对模型可以任意修改外,当模型修改后,自动修改已生成的轴测、平立、材料表等图纸。
3. 易学易用:我院所有新分配的大学生和外院外聘人员,从来不需正规培训,最多只需老同志演示一下,就完全能掌握。
4.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该软件在我院从5万机组,到核电,到现在我院正在做的台山60万机组,基本全部使用该软件,用该软件至少出了500个管道卷册,特别是现在该软件已成为机务人人必须使用的人员,现在的管道全部使用该软件完成。
下载地址:
https://www.shuigong.com/software/others/20060216/soft1729.shtml
如对软件感兴趣,请联系T:13719356242 QQ:26605950
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学习!
作者:
iori1014
时间:
2006-6-8 15:46
虽然我已经很熟。。但还是顶
作者:
linyk0906
时间:
2006-7-29 23:57
还是不太清楚啊
作者:
wangxiang147258
时间:
2006-7-30 00:04
标题:
DING
我们新手就是需要这样的实际有用的东东!强烈支持!!!!!!!!!!!!!!!!!!!
作者:
weiaiersheng
时间:
2006-8-12 09:58
很好
顶]
作者:
ihuanhuan
时间:
2006-8-13 00:38
很好,有用
作者:
世纪新人
时间:
2006-8-13 03:49
不太懂
作者:
zgh168
时间:
2006-8-13 10:58
顶下
作者:
icac_668
时间:
2006-8-13 11:19
well done!
作者:
qaz@
时间:
2014-7-9 22:59
不错,谢谢楼主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