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关于IMD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jerry79    时间: 2002-12-27 08:32
标题: 【讨论】关于IMD技术
以下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关于IMD的一点资料:
“注模键盘是把键盘图形印制在塑料(通常是聚碳酸酯)薄膜上,然后将塑料薄膜成形,成为按钮的形状,再在这些成形的空腔中以注模法注入硬塑材料。最后得到具有硬而耐磨损的图形的实心按钮。
因为注模用的塑料是非常坚硬的、不会压缩的材料,一般按钮的行程就是用户界面层下方触摸半球层的行程,所以IMD键盘比硅橡胶键盘的外形高度稍低。IMD键盘上各个按钮之间常常冲出一些切口(cut-out),以利于每个按钮自由运动,并防止周围按钮的运动,造成邻近按钮被无意触动。”
有些地方没有看懂,希望高手指点一下。
“一般按钮的行程就是用户界面层下方触摸半球层的行程”是什么意思?“一些切口(cut-out)”是什么样子的?
谢谢!
作者: jerry79    时间: 2002-12-27 08:50
还有,这种按键是不是可以整片的贴在上盖上面,还是有其他的固定方式?谢谢!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2-27 08:51
IMD是什么东东呀?
作者: jerry79    时间: 2002-12-27 09:01
好像是一种新的注塑技术,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在网上搜了半天,也就找到上面那点东西,还没太看懂,希望业内的高手能提供一些资料,谢谢了!
作者: yyq23    时间: 2002-12-27 09:07
试贴
作者: 云里雾里    时间: 2002-12-27 09:07
整理所得:
  
IMD技术:(insert moldling decoration)
  
IMD据小弟知有两大类, 一类在注塑模腔里预置的是PC的,单片的。另一类是PET的,链状的(很像电影胶片或印好没裁的方便面口袋)。  
前者成品就MERGE了PC片,后者只把PET链上的油墨带走,但PET材料(链子,又称FOIL)不被MERGE进零件。  
前者因PC厚,只可用丝网印,所以效果较粗糙,如MOTOROLA的V66的前盾牌形状已经算是很精致了,  
后者因PET薄,可用胶版印,很细腻,尤其电镀和透明,金属及表面细腻纹理都很好,如MOTOROLA的V60的前电镀和黑色肌理效果。  
其IMD其实是IN MOLDING DECORATION 的简称。  
  
松下方煲上的控制面板就是典型的IMD,是把一个丝印好的PET薄膜放到注塑模具里进行注塑。材料一般是PC、透明ABS、PMMA。注塑后薄膜和塑料结合为一体。  
  
  
  一般来讲用IMD有两个背景原因,  
1, 有些效果用注塑是在难以模拟,比如胡桃木的汽车仪表板。  
2,在小片零件上集成几种效果很难,比如MOTO V60的前三角片, 集中了电镀,透明,丝网印,但本身又要求精致,试想用真实电镀,透明片分别注塑再拼接基本很困难。
  
还有一种方法实现就是在模具阶段做零件表面皮纹(TEXTURE)时件外表面光滑,内表面用粗糙纹路,但对模具有要求,因为粗纹理拔模角大。  
  
相關概念説明  
  
1、  IMD  
IMD的英文全稱是:In-Mould-Decoration。示意圖如圖1,油墨先附著在Inlay上,通過注射塑膠料夾在Inlay與注射料之間,由於外面有Inlay(一般是PC film,厚度0.125~0.75mm)作保護層,有良好的耐磨性。Motorola V66 即採用該技術。  
  
圖1 IMD示意圖  
  
2、  IN MOULD INK TRANSFER  
IN MOULD INK TRANSFER又稱爲模內轉印。示意圖如圖2,其中Foil的結構如圖3,相對於IMD而言,這種方法由於油墨外的保護層相當之薄,視覺效果較好。Motorola V60即採用該技術。
作者: chenalbert    时间: 2002-12-27 09:23
听说过IMD技术,听说用在手机按建的模具上,其它还请高手们多说说!
作者: ice_gq    时间: 2002-12-27 09:26
本人也不清楚,顶一下
作者: jerry79    时间: 2002-12-27 09:29
关于IMD在键盘上面的应用,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问题,也请高手们解答一下。谢谢!
作者: cjh    时间: 2002-12-27 09:59
好!好!好!
IMD技术2000年我在第一金型有见过!
记得那时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技术。
很佩服日本人。
大家多谈谈!
让我们见识,见识!!
作者: rundy2008    时间: 2002-12-27 10:33
[/quote]我是这样认为的,半球形指的是按键下面的METAL DOME的形状.
把按键下的薄膜CUT OUT是为了每一个按键的自由按动,不会使按键和按键之间产生联动现象,引起误操作。
作者: gerryyan    时间: 2002-12-27 11:22
IMD(In-Mould-Decoration)它是指是把一个丝印有图案的FILM放到塑胶模具里进行注塑。此FLIM大致可分为三层,基材(一般为PET)   INK(油墨)耐磨材料(多为一种特殊的胶)当注塑完成后,film和塑胶融为一体,耐磨材料在最外面,在手机显示屏多采用这种工艺,塑胶材料多为PC, PMMA, PBT等,它主要有耐磨和耐刮伤的作用。还有一种叫IML(IN-MOUld-Lable)技术,和IMD大致相同,只是注塑后flim就像冲压的料带一样拉出,只是将印刷图案转印到塑胶件上,又称模内转印
   
作者: pink_floyd    时间: 2002-12-27 13:00
能不能具体谈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比如:
作者: Diego    时间: 2002-12-27 15:12
把透明薄膜印上颜色,高压成型,然后冲切,再放到模具里注塑不就得了
呵呵
作者: xubain    时间: 2002-12-29 13:31
IMD技术主要用在:手机按键,各种键盘,汽车仪表盘,洗衣机等电子产品的仪表盘,汽车后置灯外壳,安全标记,灭火通道等广泛的表面装饰市场。其技术有以下特点:1、油墨在中间,图案不会因磨擦或时间久而消失。2、防划伤,划痕,特别是在窗口中。3、背面打光时,会透过来,不仅可增加图案立方体感,而且夜间可提供不禁的图案。4、对于不规整的工作,以前只能用移印的,现在可用丝印的方法印刷。5、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的图形和各种不同的颜色图案。
  
  油墨——Noriphan HTR,油墨满足IMD技术的要求,它是溶剂单组分丝印油墨,含有抗高温的热塑树脂,具有高光和良好的耐摩擦性,柔软性好,与PC片延伸率一致,粘附力强,在PC片上印刷后可成形,另外,此系列油墨不含重金属颜料(符合EN71,part3)且基本色由高鲜艳度的透明颜料组成。
作者: no1zh007    时间: 2003-10-14 19:55
早就听说过听说过IMD技术,但未见过较系统的资料!
作者: jch_winner    时间: 2003-10-15 19:44
IMD (Injection Moulding Decoration, In-Mould-Decoration)  
   是最近迅速普及的树脂成型法。在广义上是指所有的嵌入成型。在狭义上是指在薄膜上施行预备成型后,进行嵌入成的方法。
  IMD工艺是目前家用电器产品,控制面板,铭牌,汽车标牌,手机等资讯产品最先进的首选工艺,从而取代了传统的PVC帖膜工艺。其主要特点,表面耐腐蚀,耐磨,耐化学试剂(清洗剂等),表面装饰效果及佳,永久性不起皮,不脱落,表面永久不磨损等特点。
  过程是印刷-->预备成型-->裁断-->射出成型-->成品。作为预备成型的方法,有使用超高压成型(压空成型的一种),真空成型和使用金属摸以压力成型的方法。对已预备成型的薄膜施行裁断,在射出成型机内与树脂融着后完成。一般不被印刷的薄膜表面成为制品的表面,加饰面被加在中间,这对摩耗性有利。使用油墨被要求具有能跟随深拉的伸缩性和能耐成型时高温和压力这两种ˇ反的性能
作者: jch_winner    时间: 2003-10-15 19:45
  
作者: martinyan_1975    时间: 2003-10-23 11:11

作者: zw    时间: 2003-10-23 11:55
“一般按钮的行程就是用户界面层下方触摸半球层的行程”是什么意思?“
:指按键面凸起高度
  
一些切口(cut-out)”
:是指每个按键的周边设计一些工艺孔,以削弱联击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4-1-2 13:29
3qsd
作者: kyle_ht_guo    时间: 2004-1-2 16:40
上面6樓老兄說的第一類是IML技術.英文:in mold labling.IMD技術其實就像小時後我們玩的貼紙一樣.在成型過程中,塑膠紙上的圖案粘在塑膠產品上.難點主要是:圖案的脫落性,貼紙要不容易溶化及變形,模具難做.
作者: john_susan    时间: 2004-6-15 17:45
目前的主要產品是行動電話的外觀機構件, 這類產品的特徵, 除了必須具備耐候性及耐磨耗性之外, 尤其在顏色應用及圖案設計, 有愈來愈個性化的趨勢。
   
              IMD (In-Mold Decoration)並非全新的技術,用在汽車工業及家電製品已有多年的歷史,但應用在手機方面,則是最近2~3年才逐漸增多。以技術性及經濟性來看,皆比現有的其他裝飾塑件的製程,具有量產競爭力,其特點為:
  
           (1)  大量生產成本低,二次加工費用及時間減少
           (2)  不必另闢新製程,即可有不同的外觀顏色
           (3)  具有抗刮,抗磨的表面
           (4)  色彩多樣化,可以同時應用9個顏色
           (5)  線寬可小於 0.5 mm, 絕非多色射出可比擬
           (6)  可做高對比的顏色,也可做後置透光件 (Back-lit)
作者: leocer    时间: 2004-6-15 21:36
好東西!
作者: mikeclg    时间: 2004-6-18 15:53
一些關於Imd的資料
作者: mikeclg    时间: 2004-6-18 15:56
一些關於Imd的資料  2
作者: mikeclg    时间: 2004-6-18 16:01
资料 3
  
作者: mxl123456    时间: 2004-7-17 20:03
顶!
作者: brian_vw    时间: 2004-10-3 07:52
对应于IMD,还有一种水转印。两者比较,
1 零件型面  
   水转印对零件形状要求较低,IMD由于需要进行预热压成型(对于模内转印,薄膜在模具内受到拉伸),对零件的形状有一定要求:如拉伸率、最小曲率半径等。
2 表面质量
   水转印的质量不如IMD的好,废品率也稍高些
3 价格
   两者好像差不多
作者: HHD8412610    时间: 2004-10-12 10:17
对于IMD台北的太乙好像做的挺好.兄弟们可去该公司网站上找些资料
作者: yh7618    时间: 2004-10-12 10:41
感谢大家
作者: pcjan123    时间: 2004-10-15 11:25
酵酵Τ闽imdのiml┮ㄏノ猳茎盾?
档祑て猳茎ㄏノ絛瞅約盾
临琌坊警猳茎
坊警猳茎爱狸兵ン
作者: pcjan123    时间: 2004-10-15 11:29
可以多谈谈有关imd及iml所使用的油墨吗?
另紫外光硬化的油墨使用的范围广吗
还是只限于溶剂型油墨
另溶剂型的油墨干燥条件为何
作者: shally    时间: 2004-10-17 12:26
有一点疑问: 洗衣机按键板应该也是IMD的吧,可是它的表面的材料的手机IMD的表面材料查很多,不知道是什么材料,请高手们赐教!!
作者: Buglittle    时间: 2004-10-30 10:42

作者: hj10819    时间: 2004-10-31 08:53
國內使用的IMD技朮大都是小日本的技朮﹐建議大家在設計中少用。
作者: pcjan123    时间: 2004-10-31 23:01
表面材應該是指那層膜吧,多為pc及pet
目前在研究有關imd油墨方面,有先進可提供相關資料的嗎
作者: hebeiecho    时间: 2004-11-1 10:40
德国宝龙油墨用于IMD技术的较多
作者: BIG熊    时间: 2004-11-2 10:51
IMD对相应的模具有没有特别的要求。
作者: chenming2261    时间: 2004-11-2 13:43
ding
作者: adison    时间: 2004-11-4 17:16
又学到不少新东西哦, 呵呵~~~
作者: pcjan123    时间: 2004-11-14 09:42
请问各位大大
一般IMD技术,假设以PC膜为印刷材质,
压膜成型阶段的工作温度是几度
另注树脂成型的温度又是几度呢
不知有无相关资料可提供
作者: yujingwei    时间: 2004-11-14 17:20
何处下手
——可成型膜装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摘自:美国Plastics Technology 杂志
作者:Lilli Manolis Sherman
  
塑料加工商视可成型薄膜为经济、耐用、无害于环境的模内涂装方式。用可成型膜进行模内装饰正取代成型后上漆、印制、热冲压和镀铬等的工艺。这种技术首先在尺寸较小和较平整的内外饰件和手机中使用成功。现今,模内装饰(IMD)技术已经可以用于较大的3D部件如轿车和卡车的整个仪表板、保险杆、保险杆护板、车顶甚至发动机罩盖等。第一个免涂装车身水平面板已经出现在Smart两座单排座敞棚汽车中。
  
模内装饰消除了二次加工的开支,对汽车行业来说特别有吸引力。根据通用电气塑料部Lexan SLX 车身部件产业经理Venkatakrishnan Umamaheswaran的说法,“油漆是汽车中最昂贵的元素之一”,涂装生产线是汽车总装厂最大的投资,占去工厂地面的一半,每年要产生1500吨有机挥发物质。
  
IMD还号称废品率最低,能在同一个场地成型和装饰,提高了回收利用率。IMD获得了A级表面,不会产生模内着色所形成的那种流痕。但是,如果成型后部件上有很多孔需要修饰处理,则IMD的经济性就会受到挑战。
  
支持IMD的人说,采用最新一代的成型薄膜技术生产的车身面板抗刮伤和耐冲击的能力等于或优于上漆的金属片材。但是,在可见的将来,模内成型不可能完全取代油漆,因为汽车生产商为油漆涂装生产线耗费了巨资。然而,产业观察家相信,在美国,很少会再有厂家投资建设大的油漆涂装生产线。
  
IMD 或嵌膜涂装技术首先将薄的经印制、涂层或着色的塑料片材用模头剪切成板材,然后按照需要的样子热成型。整修后,放入注射成型模腔内,与可相容的基材一起进行后成型。表面可以是单色、也可以呈金属外观、木纹或有几何图形等。
  
最近,可成型薄膜涂装远远不止用于注射成型。嵌膜工艺现在可以用于热塑性塑料或聚氨酯复合材料基材上面。而且,厚片材成型(TSF)包含由片材与装饰薄膜直接层压而成的热成型部件正成为另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技术,用于加工大部件如卡车保险杆、车门坎板和车身后部罩盖等。
  
IMD首先是仿造木纹或给定的图形或仪表盘进行丝网印刷或胶印而成的。印刷既可以在嵌入件(油墨、薄膜、基材)等的第一层也可以在第二层(薄膜、油墨、基材)等的表面进行。第二层是由透明薄膜包围着的印制花型,因而更耐用。透过这层薄膜可以看清印制图形的表面结构。同样的效果可以通过第二层表面印制然后与其他薄膜(薄膜、油墨、薄膜、基材)等层压在一起获得,并防止印制图形受到后成型剪切力和加热的影响。另一种保护印制图案的办法是将薄膜放在模具的模腔一侧,外塑以透明树脂。这种处理结果据说具有特别好的光泽和湿润的外观。
  
对于正在出现的大型3D汽车内外饰部件,趋势之一是采用所谓的干漆膜。它可以提供单一颜色、打磨过的金属和明亮的镀铬效果。干漆膜用一种具有伸缩性、可以通过热成型的类似油漆层的涂层。
  
更新的用于3D汽车零部件的薄膜是一种与有色层共挤塑而成的薄膜。该有色层上面受一层透明层的保护。这种结构的支持者说,与在干漆膜表面涂上薄薄一层颜色相比,有色层也许更适用于复杂、深度成型的热成型部件。
  
模内装饰抗老化
  
模内装饰技术获得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可以对汽车外部零件和重型卡车部件进行A级抗老化处理。六个主要模内装饰成型薄膜供应商中的五个可以提供户外耐老化产品,第六家则正在开发中。
  
Avery Dennison公司 提供牌号为 Avloy 的丙烯酸/PVDF可成型干漆膜。这种膜被层压成20-30 毫米厚的ABS或TPO底部片材。公司有厚型片材可供热成型处理件用。Avloy薄膜的处理可以与各种高、低光泽的单色、金属色和珠光色液态油漆相匹配,同时,还可以获得打磨的金属效果和印花效果。
  
Soliant 公司提供Fluorex 干漆膜、透明涂层/有色涂层薄膜,它们已经用于几款轿车上。这些四层结构的最上方是用丙烯酸/含氟聚合物掺混料制成的透明涂层,然后是同种材质制成的有色涂层、一层粘结层,最后按照需要使用ABS、TPO、PVC或PC底层。底层厚度可以是0.3至 300 毫米不等。Soliant 生产挤塑涂层用Fluorex T/HR膜 和模内装饰用Fluorex 2010膜。 印制的花型,包括打磨金属效果均可以用于内外装饰件。最新产品是Fluorex光亮薄膜,有各种有色和黑色的不同亮度的镀铬效果。该产品已经在佛罗里达和亚里桑那州进行了1年的户外测试。  
  
Mayco塑料公司生产四层“模内着色” (MIC)的IMD用可成型薄膜。该公司将薄膜用于自己的IMD工程,但是也对外出售卷材、预切割片材或者是预成型外壳。同时,公司还在开发厚片材成型(TSF)产品。
  
A级光泽薄膜是由离聚物和聚丙烯共挤而成。不管是顶层的透明涂层还是其下面的有色涂层都是A schulman公司生产的一种对紫外线稳定的新型离聚物。第三层是胶粘层,最后是底层。根据需要,可以是聚丙烯均聚物或者共聚物、茂金属聚丙烯或者TPO。
  
模内着色薄膜曾用于少数戴姆勒克莱斯勒的2002 Dodge Neon轿车的前部保险杆护板,公司目前在安装3000吨的注塑机,用于生产2004 和2005 款Neon用IMD薄膜。
  
Senoplast美国生产厚度为1至2毫米的Senotop三层共挤薄膜,它可以用于IMD或直接热成型上。顶层PMMA透明涂层下面是PMMA有色涂层、基材是ASA/PC掺混料。据报告,后者可以与ABS、/PC、ASA、ASA/PC, PC, 以及PBT/PC结合。
  
GE塑料推出了表层共挤塑薄膜,它可以与有光泽的新型Lexan SLX 聚碳酸酯共聚物共挤成型。Lexan SLX 具有防紫外线的结构,用以保护Lexan PC的色母层。该薄膜可以与PC、PC合金或绝大多数聚酯进行后成型。GE同时还开发了结合层,允许Lexan SLX薄膜与其他基材一起使用,其中的一个例子是带有薄膜的PC/ASA结合层与玻纤增强聚氨酯基的结合,用作Smart 单排双人马车的车顶模块。除此以外,GE还在开发具有镀铬效果的模内装饰薄膜和耐高温的Ultem PEI UL94V-0薄膜。
  
拜尔聚合物不久前将薄膜营销事务部与Sheffield塑料分部进行了合并,旨在将模内装饰技术扩展到汽车外饰部件的应用中。模内装饰高级市场拓展专家Patrick Griffin说,“已经用在汽车内饰件上的模内装饰技术也将拓展进外饰件中”。拜尔正在开发相当于汽车喷漆的可成型涂层系统。“我们已经做成了60%”,涂层将施加在拜尔Makrofol PC和Bayfol PC/PBT薄膜上,它们与ABS、PC和/ABS基材相容。
  
免涂装A级表面
  
市场上已经IMD用在几种A级汽车外部部件中。Soliant集中于装饰整个元件,如车门坎板,而不只是特别强调装饰件。TPO元素占Soliant模内装饰技术应用的最大份额。目前,2003 和2004Fluorex模内装饰的应用包括Acura3.2TL车门坎板和 车身侧板。
  
丰田Avolan车门坎板、卡迪拉克Seville 和DeVille 的A、B柱、本田Odyssey 的车身侧面板、雷诺Laguna的上下格栅部件、奥迪、大众、尼桑Maxima、沃尔沃S80 和 S60的车顶条。该公司正在开发车顶模块。另外,营销总监John Cupstid还看到了保险杆、保险杆护板的巨大潜力。
  
尽管Mayco塑料公司的总裁Tim Hoefer 说它的共挤塑模内着色薄膜技术也可以用于卡车、越野车、家电和家具,但公司也在致力于开发前后端保险杆护板和车身面板等大部件。直到目前,干漆膜如Soliant公司的Fluorex膜和AveryDennison公司的Avloy膜在赋予浅金属色方面已经超过了共挤塑薄膜。
  
Hoefer承认共挤塑薄膜要获得金属色是困难的。但是他说,Mauco公司的模内着色薄膜可以与金属车身漆相媲美,因为特别的薄膜挤出模头可以帮助引导金属片。
  
GE的 Lexan SLX,全球市场经理Todd Sweeney 说,“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多的金属色,并还在继续开发包括浅金属和银色色系”。
  
GE的 Lexan SLX薄膜在模内装饰的应用包括车轮外罩、车顶棚等。公司的四项外部垂直和水平面板的新项目仍处于保密阶段。
  
Senoplast开发了利用背部衬有长纤增强PUR复合材料热成型的Senotop薄膜制成的三个车顶模块项目。第一个系列产品是前扰流器和2003 Smart轿车玻璃天窗的后板。另一项可开发模内装饰项目是Smart轿车的射成型ABS、PC挡泥板和保险杆。同样,美国一汽车生产商也在开发用Senotop模内装饰薄膜生产A、B柱罩。
  
铬的替代品
  
Soliant 的新型Fluorex 光亮薄膜在5和8 级卡车A级热成型保险杆零配件市场上受到欢迎。外面装有铬一般光泽薄膜的ABS保险杆由Hendrickson 国际制造。采用了20多平方英尺的薄膜,深度成型比例为50%,根据Hendrickson公司的市场和工程总监JeffZawacki的说法,它也是第一个具有如此尺寸的非金属光亮保险杆。Jeff Zawacki还说,薄膜的成本与镀铬成本相当,但后者不可能应用于如此大尺寸的部件上。
  
2003年7月推出的Hendrickson Aero 高光泽保险杆可以满足OEM的要求,如通过500小时的盐喷砾石试验和老化试验。 Zawacki先生说,这项技术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替代镀铬,成为一种对环境友好、并具有镜面处理效果、不剥离和掉落的产品。
  
他还补充说,光亮薄膜的热成型技术可以用于几种其他部件上,包括隔栅包覆材料、遮阳板、后视镜外壳、头灯架等。实际上,2004年Granite8级旅游车就装备有带镀铬效果的隔栅包覆材料。
  
汽车内饰件的模内装饰
  
装饰用可成型薄膜在已经在轿车和卡车仪表和车门板、开关、车灯架和中央控制杆中用了好几年了。由于OEM寻求产品表面处理技术和外观的多元化,进入这个领域时间最长的Avery Dennison预期市场将持续增长。  
  
汽车内饰件的应用已经成为拜耳聚合物有色和印花Makrofol PC 和 Bayfol PC/PBT 薄膜的最大业务。该公司薄膜的模内装饰应用的最大两项是加热器控制(HVAC)和齿轮切换落地控制杆(PRNDL)。其他应用还包括开关和灯光控制按钮。
  
最近的商用汽车项目有2002 和 2004 戴姆勒克莱斯勒“自由”吉普车,该车装有用Makrofol D72 PC薄膜和高流动PC树脂制成的HVAC控制面板,其他还有2003和2004 Dodge Dakota小吨位运货车和Durango SUVs的HVAC和照明控制开关罩。这些部件是用流动性非常低的印有第二面图案的Makrofol VLG薄膜制成。
  
一年前,拜耳推出了新的Fantasia Faria特效薄膜,包括Makrofol PC DPF5069光亮金属外观的薄膜,与镀。铬效果相当,并且透明,可以backlit和在第二层材料上印刷。用Dureflex TPU制成的手感柔软的薄膜或具有织物般手感的丝印效果,薄膜可以通过将纤维固结在与薄膜基材结合在一起的胶粘层中而获得。红丝绒和牛仔是两个有趣的例子。
  
织物般手感的薄膜也是GE塑料结构产品Legacy薄膜系列中的一部分。以Lexan PC和Ultem PEI为基材,这些薄膜已经在汽车内饰件和非汽车行业中用了好几年。包括天鹅绒和麂皮绒以及用作PRNDL, HVAC bezels和仪表板其他部件的高、低光泽元件。产品经理Mike Laurin也注意到GE 与Fiberloc 公司合作开发尼龙纤维内衬的Lextra II聚碳酸酯,它具有柔软的手感和织物般的外观,备用在手机上,并可能取代织物用于汽车内饰件中,如车门、座椅扶手、方向盘、变速杆等。
  
模内装饰也用于非装饰性汽车内部部件中。如印刷电路板等。(完)
作者: iver1234    时间: 2005-1-1 11:00
太精彩了
作者: wymlfj    时间: 2005-1-1 21:27
建议大家看一下本版论坛-【求助】关于手机按键  中liuerubin  
整理的IMD资料 ,很不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作者: VICTORFANG    时间: 2005-1-4 15:08
IMD有两种,一种是PC膜成型为产品外观形状后置于模具中注塑,注塑后PC膜和产品合为一体;另外一种一般是已印刷相应形状和颜色的卷带PET膜在注塑时自动进入模腔,注塑完成后PET上印刷的颜料和塑胶产品粘合,但是PET膜仍保持独立。IMD主要用于一些表面色彩和光泽要求高的场合,因起可以达到电镀的光泽但可以有几种颜色无缝的连接。
作者: mutou    时间: 2005-1-4 20:14
顶,有些咚咚还看不到
作者: dicky.wu    时间: 2005-1-6 16:58
像這種料頭怎ㄇcut阿........
作者: dicky.wu    时间: 2005-1-6 16:59
像扇形這種料頭怎ㄇcut阿........
作者: cooooldog    时间: 2005-1-9 16:29

作者: coffeesz    时间: 2005-1-10 10:51
好议题。学习中。
作者: xxhome77    时间: 2005-1-22 16:54
我看了,想学东西还是上这来好了!虽然我目前做的东西与这个相差太远但是也让我开开眼界了。
作者: westhillshen    时间: 2005-1-25 16:37
我新手上路,在这获益非浅啊!!
作者: jinyulan    时间: 2005-2-23 16:59
请问IMD模具产品边角起皱应如何解决?谢谢!!
作者: 7168259    时间: 2005-2-24 12:01
小弟是一個手機按鍵廠的工程師,目前就在負責一個IMD的案子,是一個MOTO的項目,難做的要死,我們老大差點把我開掉,
作者: tjs    时间: 2005-2-24 19:28
請教
作者: 麦客xwg    时间: 2005-2-24 19:48
顶起来,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模内热转应吗?
  
感谢mikeclg分享资料https://www.icax.org/viewthread. ... p;page=#pid=2530419pengcamel斑竹提供的图片,第6楼就有那种模具的帖子
作者: 7168259    时间: 2005-2-25 20:19
IMD真的有這麼好嗎?那有人知道當中油墨沖散怎樣解決,有沒有好一點的油墨供應商提供?
作者: 7168259    时间: 2005-2-25 20:32
54樓的樓主,你不知道那叫銀痕嗎,真是菜鳥
作者: ygaoxi    时间: 2005-4-3 18:18
现在IMD技术已经应用很广,我们公司就是做这种产品
主要应用在手机镜片,总之电器类上的面板类都有用到,
可以到商场看下新出来的手机就知道啦
作者: vme3721    时间: 2005-4-9 16:50
谢谢
作者: levi_lee170    时间: 2005-4-13 17:18
Nothing is perfect but premium solution.
作者: caichanghua    时间: 2005-4-20 09:40
小弟正在参与笔记本电脑外壳与film技术的东西,这些话题有些不错
作者: jeffreyliu    时间: 2005-4-30 18:01
ding
作者: ysunf    时间: 2005-5-8 15:17
o 了解情况
作者: hstone0211    时间: 2005-5-9 16:42
受益匪浅!感谢!
作者: hstone0211    时间: 2005-5-9 16:45
小弟从事等离子方面的研究,在镜片处理上imd不如ion-beam.关于这方面的技术,又需要的请留下qq or msn 咱们网上聊。
作者: hstone0211    时间: 2005-5-9 17:06
qq 121685172 msn:hstone0211@hotmail.com
作者: richer108    时间: 2005-5-21 08:39
模内镶件注塑成型装饰技术
  
    模内镶件注塑成型装饰技术即IMD(In-Mold Decoration)。IMD是目前国际风行的表面装饰技术,主要用于家电产品的装饰及功能控制面板,汽车仪表盘、空调面板,手机按键、外壳、视窗镜片等应用非常广泛。  
  IMD就是将已印刷成型好的装饰片材放入注塑模内,然后将树脂注射在成型片材的背面,使树脂与片材接合成一体固化成型的技术。  
  IMD是在注射成型的同时进行镶件加饰的技术,产品是和装饰承印材覆合成为一体,对立体状的成形品全体可进行加饰印刷,使产品达到装饰性与功能性于一身的效果。  
1、IMD应用领域  
 家电业:电饭煲、洗衣机、微波炉、空调器、电冰箱等的控制装饰面板;  
 电子业:MP3机、计算机、VCD、DVD、电子记事本、照相机等装饰面壳及标牌;   
 汽车业:仪表盘、空调面板、内饰件、车灯外壳、标志等;   
 电脑业:键盘、鼠标面壳;  
 通讯业:手机按键、外壳、视窗镜片;   
 其它业:化妆品盒、礼品盒、装饰盒、玩具、塑料制品、运动和休闲用具上等等。  
2、IMD主要特点:  
 * 立体成型能增加设计的自由度;  
 * 镶件注塑加工技术可用于所有图案需求;  
 * 图案及颜色设计可随时改变,而无需更换有关模具;  
 * 背面印刷使装饰面具防刮花和耐磨损且颜色鲜明;  
 * 视窗有极高的透明度及优良的油墨后置透光效果;  
 * 功能按键凹凸均匀、手感好,有极长的使用寿命;  
 * 表面纹理均匀;  
 * 复合成型达无缝效果。
作者: jxfamoi    时间: 2005-5-25 20:22
IMR,也称模内转印:就是将已印刷好图案的膜片放入金属模具(mold)内,通过送箔机器自动输送定位,然后将成形用的树脂注入金属模内与膜片接合,使原来印刷在膜片上的图案与膜片分离,而转移到跟树脂形成一体的一种成形方法,称为IMR(In Molding Roller),膜片在生产过程中仅起到一个载体的作用,最终不与产品形成一体。
优点:具自动化生产的优势,批量(在百万件以上)生产成本低。
缺点:印刷图案层在产品的表面上,厚度只有几个微米,印刷图案层易磨损掉、易褪色,造成表面很不美观。
作者: borinpx    时间: 2005-5-27 11:15
jch_winner wrote:
IMD (Injection Moulding Decoration, In-Mould-Decoration)   
     是最近迅速普及的树脂成型法。在广义上是指所有的嵌入成型。在狭义上是指在薄膜上施行预备成型后,进行嵌入成的方法。  
    IMD工艺是目前家用电器产品,控制面板,铭牌,汽车标牌,手机等资讯产品最先进的首选工艺,从而取代了传统的PVC帖膜工艺。其主要特点,表面耐腐蚀,耐磨,耐化学试剂(清洗剂等),表面装饰效果及佳,永久性不起皮,不脱落,表面永久不磨损等特点。  
    过程是印刷-->预备成型-->裁断-->射出成型-->成品。作为预备成型的方法,有使用超高压成型(压空成型的一种),真空成型和使用金属摸以压力成型的方法。对已预备成型的薄膜施行裁断,在射出成型机内与树脂融着后完成。一般不被印刷的薄膜表面成为制品的表面,加饰面被加在中间,这对摩耗性有利。使用油墨被要求具有能跟随深拉的伸缩性和能耐成型时高温和压力这两种ˇ反的性能

  
那么IMD技术与双色模的区别是什么?如成型特点,IMD技术有什么优越的地方?
作者: f1110    时间: 2005-6-16 18:13
IMD相对于IML来说开模周期和成本均会高些,请问如何解决IML产品厚度过薄
的话翘曲的问题,还有IMD/IML产品开孔问题?
作者: YUEFENGQING    时间: 2005-6-20 14:46
学习
作者: pierre73    时间: 2005-6-20 21:59
IMD是模内成型的技术之一,类似的技术还有IML(In mold labelling)和IMF(In mold forming)。IML和IMF是一类的,都是先用PVC或其它材料做成片材,然后在上面印刷需要的图案,然后以冲压切割的方式将所需要的部分切下来,注塑时将切割好的片材放入模腔内,然后注塑成型,类似于模内注塑。主要用来作键盘,手机外壳和汽车的各种仿木仪表板。工艺比较简单,片材通常以GE和BAYER的为主。IMD的技术比较高端,主要用于手机的显示屏外面的保护玻璃,增加硬度。他是用特殊的油墨将所需的图案直接印在塑料薄膜上,然后通过专门的送料装置将成卷状的薄膜一件一件的送入到模腔内注塑,关键点在于1)油墨的配方;2)送料装置同模具的配合;目前油墨和印刷技术被日本的NISSHA和德国的KURTZ垄断,通常的合作模式是他们负责开模,调试,量产合格后转入国内生产。国内比较有名气的上海外高桥的新加坡公司统合实业,基本垄断了国内高端品牌的手机镜片的生产。但是NISSHA前两年在广州也开了一家厂,也作类似的产品。
作者: yiqiong2001    时间: 2005-6-27 09:34
求教︰手機面板顯示屏層採用的是IMD技術。在手機成品使用一段時間後,IMD的薄膜層與其注塑後的塑膠層剝離脫落。
請教各位高手,如何解釋該問題,及如何解決?
作者: 13661917465    时间: 2005-7-5 10:41
我傳不上來.可能太笨了.想要IMD的資料,給我EMAIL.吧.hyxll@citiz.net
作者: 13661917465    时间: 2005-7-5 10:49
哈哈........開玩笑.傳上來時間太長了.資料蠻丰富的.看了一邊應該都能懂了.有圖片.模具.成型机.薄膜/.........現在手機上.MP3..........上用的很多.
作者: zjhzlisj    时间: 2005-7-5 11:12
谢谢各位大侠!、
有没有更为详细的权威资料啊!
看看都看糊了!!
作者: chargedin    时间: 2005-7-7 12:56
长见识了,多谢大家!
作者: macochy    时间: 2005-7-26 22:27
求教︰手機面板顯示屏層採用的是IMD技術。在手機成品使用一段時間後,IMD的薄膜層與其注塑後的塑膠層剝離脫落。  
請教各位高手,如何解釋該問題,及如何解決?
  
过UV即可.
作者: bob777    时间: 2005-7-26 22:47
我现从事手机连接器开发,最近开发的一个产品使用模内成型技术INSERT MODING,不知和讨论的IMD有无区别?
作者: yiqiong2001    时间: 2005-7-30 13:11
求教︰手機面板顯示屏層採用的是IMD技術。在手機成品使用一段時間後,IMD的薄膜層與其注塑後的塑膠層剝離脫落。  
請教各位高手,如何解釋該問題,及如何解決?  
  
过UV即可.
  
请问,UV在此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
作者: songlinfang    时间: 2005-7-30 14:24
我就是做这一行的——IML 我也很想和你们聊聊。
这一技术现在看来还算好。我们做的是外观,技术上的东西还要多积累,
作者: songlinfang    时间: 2005-7-30 14:28
请问iaber是怎么样印刷的?
作者: add2006    时间: 2005-7-30 20:04
常说的IMD一般是指"模内转印"的工艺,多用在外壳上有丰富色彩和图案对比时.
这位兄弟说的IMD键盘实际就是PC薄膜键盘,以前曾经流行过一阵,优点就是键盘可以把厚度做薄,不过现在行内一般不用了.
1.一般按钮的行程就是用户界面层下方触摸半球层的行程”是什么意思?“
   这个应该指的是键盘下面的金属DOME开关的行程距离.
  
2.一些切口(cut-out)”是什么样子的?  
  为了减少相邻按键的运动牵连,就在单个按键周围把PC或者PET薄膜冲切成通孔,形状一般就是很细的长方形.
作者: herosky200    时间: 2005-11-21 14:46
顶!!!!!!!
作者: thysz2000    时间: 2005-12-10 01:39
强啊!
作者: hhny    时间: 2005-12-11 16:40
ding!!!!!!!
作者: wogozo13    时间: 2006-1-7 15:26
长见识了
作者: ZHANGHUA    时间: 2006-1-18 14:25
ding
作者: winterstone    时间: 2006-1-19 23:11
不错,大概了解了IMD IML IMF的知识,哪位仁兄能把这些资料整理起来再给大家共享,那就太感谢了!
作者: ansonmiao    时间: 2006-1-19 23:57
非常感谢!正想找这方面的资料!!!
作者: eric_chen414    时间: 2006-3-4 11:13






作者: cole    时间: 2006-3-14 11:11

作者: bela    时间: 2006-4-20 09:29
IMD是什么技术呀?
作者: cwxyazi    时间: 2006-6-14 12:00
IMD技术对于模具有什么样的要求?
作者: cwxyazi    时间: 2006-6-14 14:43
IMD的模具跟普通双色模、二次成型的模具有什么区别?
作者: xujunliang2002    时间: 2006-6-16 13:16
我还不知道IMD.有所了解了!
作者: w13j23    时间: 2006-6-18 19:57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yulaihuan    时间: 2006-7-4 14:36
IMD也就是注塑模内装饰技术,包括IML、IMR、IMF,其中IMR也叫模内转印,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现在业内一般把IMF称为IMD。本公司专业生产IMD设备及提供IMD技术服务,各位兄弟如有需要可以和我联系。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