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论如何提高网格匹配率,从流体CAE三种模型谈起 [打印本页]

作者: shanmu3435    时间: 2005-8-25 15:05
标题: 论如何提高网格匹配率,从流体CAE三种模型谈起
潜水了很久终于忍不住要发帖子了:
由于刚接触MPI对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深刻,难免会有很多的迷惑。针对我前面关于Match ratio低下的迷惑,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查找资料才得到下面的一些看起来同Match ratio没有直接关系的关于流体CAE三种模型的资料。通过了解这些资料就会明白,细分网格并不会提高匹配率(键盘面板CASE就是最好的列子了),却可能会带来反作用。请参考:https://www.cadit.com.cn/bbs/show.asp?id=343&bd=2&totable=1
  
也就是说想通过Hypermesh或者I-deas划分网格来提高匹配率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是不考虑匹配率的),只不过它们划分的网格比较均匀罢了;提高匹配率的最好方法就是只用MF自带的MESH功能来实现了,就是辛苦点罢了;
  
对于MF工程师来说最难受的莫过于处理复杂模型带来的大量Free edges,因为你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逐个Triangle去匹配哦。所以中性面虽然分析起来速度快而且可靠,却是建立在前期辛苦处理网格的基础上的。  
Hypermesh对于Midplane是很不错的选择,首先匹配率对于中性面模型没有任何的意义;再者Hypermesh的中性面提取功能实在是太强大了,而且极大程度上缩减了Free edges的处理工作量,这功能不是I-deas,UG,ProE所能提供的。但是它的操作界面大部分新手看了都会头晕,而且要求使用者有着不错的英语功底。  
  
3D模型虽然准确度高而且功能丰富,但是它必须建立在良好的Fushion网格的基础上即Fushion=>3d solid,你首先得把Fushion网格的匹配率做到80%以上才行哦!!!
  
以上是小菜刚刚入道面对迷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忘Jaso,Lily等各位MF先行者多多指教。
  
流体CAE主要采用三种模型:Midplane,Fushion,3D solid。下面简述这三种模型的发展历史:
Midplane是中面模型,即将产品的3D模型简化为中间面模型。
Fusion模型是双层面模型,即将产品的3D模型简化为外表面和内表面耦合而成的双面流模型。
3D模型显然就是实体模型,有限元网格不同于midplane模型和Fusion模型所采用的2维三角面元,而采用能够真正反映实际流动状态的3维4面体单元。
  
在分析时间上MIDPLANE最短,3D最长;在计算精度上3D最准确;从实用角度讲,我个人比较喜欢用MIDPLANE来做分析。因为中面模型久经考验,分析可靠,计算时间短。
  
中面流(Midplane)技术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所谓中面就是提取的位于模具型腔和型芯中间的层面来简化3D模型。用一维和二维的耦合算法和来代替三维计算。基于中面流技术的注塑流动模拟软件应用的时间最长、范围最广。但实践表明,基于中面流技术的 注塑模CAE软件在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 专业的注塑模CAE软件造型功能较差,采用手工操作直接构造中面模型十分困难,建构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2)由CAE软件根据产品三维模型自动计算生成中面模型的效果不理想,网格修补工作量大;(3)由于CAD阶段使用的是产品的物理模型,而CAE阶段使用的是产品的数学模型,两者的不统一,使得二次建模不可避免。由此可见,中面模型已经成为了注塑模CAE技术发展的瓶颈。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双面流(Fusion)技术诞生。双面流是指在制品的内外表面产生有限元网格,而不是在中间面。双面流技术所应用的原理与中面流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所不同只是将沿中面流动的单层料流演变为沿上下表面协调流动的双层料流。目前基于双面流技术的注塑模CAE软件均可以将CAD系统输出的三维模型的STL文件格式转化为有限元网格模型。因此与中面流技术相比在模型处理上却大大减轻了用户建模的负担,提高了有限元建模的效率。因此基于双面流技术的注塑模CAE软件在全世界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支持和好评。但由于上下表面网格无法一一对应,造成上下对应表面的熔体流动前沿存在差别,使得双面流技术分析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双面流技术也只是一种从中面流技术向实体流技术过渡的手段。实体流技术最终必将取代双面流技术。下面是MPI中针对Fushion模型影响分析准确性之Match ratio/Reciprocal match ratio 的阐述:。
作者: shanmu3435    时间: 2005-8-25 15:08
实体流(Solid)技术在实现原理上仍与中面流技术相同,所不同的是数值分析方法有较大差别。在实体流技术中熔体的厚度方向的物理量变化不再被忽略,这时只能采用三维有限元网格,依靠三维有限差分法或三维有限元法对熔体的充模流动进行数值分析。因此与中面流或双面流相比,基于实体流技术的注塑模CAE软件目前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计算量巨大、计算时间长,例如电视机前壳这样的塑料制品,用现行的注塑模CAE软件,用目前配置最好的计算机仍需要数百小时才能计算出一个方案。这与目前的模具开发周期相违背,成为制约注塑模CAE技术全面推广的瓶颈。因此要真正推广基于实体流技术的注塑模CCAE软件仍有待软件算法的改进和计算机硬件设备速度的提升。由于中面流技术久经考验,计算速度快,分析准确性高,至今仍然是注塑成型CAE分析的主流。
以上资料是我从网络上收集来的,希望能帮助大家加深对MPI的认识。
作者: shanmu3435    时间: 2005-8-25 15:12
想通过MF细分网格来提高匹配率,就必须同时选取对应与流动方向的壁后的两个面进行细分网格。-------这是唯一的办法哦
作者: tblxp    时间: 2005-8-25 15:23
不顶出血来不算
作者: larry    时间: 2005-8-25 22:17
一稿多投哦,呵呵
作者: shanmu3435    时间: 2005-8-26 09:17
larry wrote:
一稿多投哦,呵呵

大哥好像是模坛的版主吧? 
  看到大家都对网格匹配率很感兴趣,而又没有高人指点,况且小菜自己也曾迷惑了许久。不忍心看大家再这样迷惑下去,所以发表一点自己的意见。请大家多多指教了。
作者: lehehe2003    时间: 2005-8-27 10:22
Thank you very much !
作者: shanmu3435    时间: 2005-8-28 21:37
模型处理之所以要去掉小的圆角凸台等细节并不是因为圆角的存在会造成网格质量低;而是因为大部分的细小圆角只是壁厚一边的表面,而没有对应的另外一边的表面。由于这些圆角的网格没有流动方向上对应的网格,所以会降低整体的匹配率;这样就很明了了并不是所有的原角或者细小的曲面都会影响网格的匹配率,只有那些单边的网格才会造成不良影响。
  
其实MDL也不是很好用的,因为它会造成曲面的丢失;个人认为还是STL最好用了,你可以在PROE等软件里预览所生成的STL网格,而且可以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你的模型存在问题的话是生成不了STL网格的。
作者: lineker    时间: 2005-8-31 16:13
有关匹配率,我也是很迷惑.真的
作者: xinguanghuang    时间: 2005-9-7 10:34
dingdding
作者: shanmu3435    时间: 2005-9-17 20:36
标题: 没人看,可惜啊!

作者: JONA    时间: 2005-9-24 10:55
不错
作者: windows2000    时间: 2005-9-24 15:18
怎么没人看,只是看了有点雾水了,那现在用那种来分析好点呢,你说MIDPLANE 精度不够,等等,那指点了
作者: 河马    时间: 2005-9-24 17:19

作者: lping    时间: 2005-9-24 20:13
Thanks a lot!!!!!!!!!!
作者: jeson2008    时间: 2005-9-25 11:58
学习中
作者: happy7705    时间: 2005-10-15 11:50
好资料
作者: yongpan831    时间: 2005-10-17 22:29
写的好!
作者: huifengming    时间: 2005-10-19 09:08
高人,谢谢指点。
作者: mxiang    时间: 2005-10-19 17:31
用MPI5.0,新增了自动网孔对应修复功能,而且效果特别,我以前是用3.0升4.0的,整理网格非常费时.现用5.0后,自动修复后的网格比率大部分都能满足分析需求,但复杂的还是需手动修复,另外,在做MPI分析时,尽量将小而多的小圆角省去,否则分析的准确度将大打拆扣.
作者: tz_tgl555    时间: 2005-10-19 18:55
有没有MPI5.1
作者: lycshk    时间: 2005-10-19 22:41
受益非钱
作者: fzhqhd    时间: 2005-11-6 01:29
谢谢!
作者: yubin987    时间: 2006-1-15 14:19
迷惑中
作者: zcy1227    时间: 2006-4-4 10:22
好东西`~
谢谢拉`~
作者: wangdazhong    时间: 2006-4-11 09:12
标题: 支持
我要轻轻地狂顶一下下了!!!!!
作者: bfer    时间: 2006-4-23 22:45
好贴顶一个
作者: bela    时间: 2006-5-4 17:20
多谢指点!
作者: gaohuang    时间: 2007-8-14 18:48
收获很多,谢谢1楼的朋友
作者: 四月羊    时间: 2007-8-14 20:10
匹配率,由转档文件的格式决定,一般STL、STP档较高,IGS、PART档较底。
作者: tom_wq    时间: 2007-8-15 16:38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作者: zhangyi1977    时间: 2007-8-15 16:52
我没用过其他的,一直用Fushion,匹配率可能做得比较多的原因一直都比较高,80%几乎没出现过.

用了也快6年了,但不是专业做MOLDFLOW的,老本行是模具设计,还是5年多以前的公司买软件的时候附带的培训.
作者: qingfeng111    时间: 2007-8-27 11:53
呵呵!还是优点迷惑,请高人指点迷津!!
作者: CHINAJJB    时间: 2007-8-30 09:26
很好的說,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我現在正在頭痛呢!提高网格匹配率的方法要是能教我們那就是好上加好了!
有一個成品,MPI中的MATCH NODES和REMESH我都試遍了,都無效!現在不知該怎麼修了!還請高人指點!!
作者: czj6896    时间: 2007-8-31 19:17
网格匹配率我一般做到90%以上,翘曲分析的话,尽量做到更高一些。
作者: CHINAJJB    时间: 2007-9-1 08:35
請問czj6896 大師,如何在MPI中提高网格匹配率,我現在的MODEL 的网格匹配率只有62%,苦無對策啊!
作者: kenneth_ou    时间: 2007-9-1 12:50
死了都要顶
作者: yyjyqs    时间: 2007-10-3 23:20
真心希望高手指点
作者: sunweiILOVEYOU    时间: 2007-11-23 15:46
狂顶!!!!!!!
本人对此问题也在迷惑中,
作者: wiching    时间: 2007-11-23 16:18
網格劃分不要偷懶,多試幾次。我一般從以下幾點入手:
1.產品在CAD軟件中完善一下,將過小的凸包、小圓角等CUT掉(注意對結構影響不大的小東東都可以CUT掉)
2.MF中劃分網格時,一般可用系統默認的大小試第一次(本人喜歡用產品平均料厚的1~1.5倍數值劃分網格,一般都超過85%)
若有更好方法的話,請不吝賜教(頂上去先)
作者: Robertshan    时间: 2007-11-24 12:00
针对网格的匹配率,  我试了很久,一般只能靠外部软件进行转换,MF软件自动修补。

如果网格低于80% ,但统计都是可以的,无论是修改纵横比,还是细化网格都是没用的。

你们知道提供匹配率,最有效的是哪方面?
作者: chenbaolin    时间: 2007-11-25 10:47
期待高高手出现!!!
作者: LEE_LI    时间: 2007-11-25 11:22
简化MODEL 是直接的办法,可是由于我的MF 没有办法识别STP的格式,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导入STP看看 匹配率是多少.

但是我都是用习惯了IGS.......

感觉曲面比较不会变形和丢失.....

听听大家的意见.
作者: shgnl1024    时间: 2008-4-6 18:27
对于比较复杂的产品,无认如何花分只能在70%左右,对翘曲变形分析来说是很难的,新出的6。0就可以分板
作者: shgnl1024    时间: 2008-4-8 11:53
有兴趣的兄弟请继续
作者: 2008aoyun2008    时间: 2008-4-8 20:47
我一直期待高手出现,提高匹配率是棘手的问题。高手指教啊
作者: wisyf1314    时间: 2008-4-9 15:37
小弟初学,听各位教诲,受益匪浅!!
作者: chenkuanugeds    时间: 2008-4-10 15:01
个人认为STL的比较好用,如果有条件用HEYPER mesh更 好,到moldflow里remesh一下就OK,基本可以解决哦这个问题
作者: tianliang23    时间: 2008-4-13 11:53
这个我也很恼火啊,我用6.0的试了,也不好.加上我有MF2007全套,就是不会用。有一个专们用来画网格的,但我就不会把划好的网格转到MPI里。各位朋友,如果大家想要可以找我,不收费的。但希望你能告诉我如何用magics STL expret.。谢谢。我的QQ286863503
作者: gracezlq    时间: 2008-4-17 15:45
如何提高匹配率,很迷惑
作者: caoweiying    时间: 2008-7-8 22:07
如何提高匹配率正在迷惑中,期待高手出现。
作者: Landy17    时间: 2008-7-16 09:39
收获不小啊!谢谢了!
作者: wuyuean    时间: 2008-7-25 11:23
UG在输出STL时有什么(二进制)????
我刚接触不明白????
作者: moldwork888    时间: 2008-7-26 19:50
狂顶!!我找相关的资料好久了!!一直困惑不已
作者: wawa11    时间: 2008-8-9 14:53
如何提供匹配率,最有效的是哪方面,请高手指点
作者: szyeeh    时间: 2008-8-15 15:24
呵呵,有意思
作者: xifeng529    时间: 2008-9-5 18:59
顶一下 呵呵
作者: 0710    时间: 2008-10-9 19:18
写的好,顶
作者: LRJ16888    时间: 2008-10-13 20:04
请高手指点
作者: 2008aoyun2008    时间: 2008-10-13 21:08
LZ有没有视频教程啊,我对此匹配率真是不知怎么提高.找不到相关的资料.
zhaofh1213@sohu.com
作者: 请求支援    时间: 2008-10-15 02:12
认识不少,受益自是不少,感谢各位!!!
作者: alphas    时间: 2008-10-24 12:07
有点感觉了
作者: hyhoffice    时间: 2008-10-24 16:16
原帖由 shanmu3435 于 2005-8-28 21:37 发表
模型处理之所以要去掉小的圆角凸台等细节并不是因为圆角的存在会造成网格质量低;而是因为大部分的细小圆角只是壁厚一边的表面,而没有对应的另外一边的表面。由于这些圆角的网格没有流动方向上对应的网格,所以会降 ...

thank you very much
作者: GUANGDE    时间: 2008-10-27 19:55
不过先用CADDOCTOR修下,网格会好很多
作者: caoweiying    时间: 2008-10-27 20:49
期待高手指点
作者: gaotianyun2003    时间: 2008-10-29 00:12
谢谢拉,很经典
作者: songbst    时间: 2010-3-30 17:04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作者: songbst    时间: 2010-3-30 17:20
如何提高匹配率,很迷惑
作者: cockiseva    时间: 2010-7-27 23:52
楼主写的非常好,顶你。。。。。。。。。。
作者: 2010wilson    时间: 2010-7-28 19:00
是啊,以前最难懂的就是match ratio了,现在清楚了一点啊
作者: 孑然一身    时间: 2010-8-3 22:30
很好的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陌上野尘    时间: 2010-8-5 00:28
wiching 发表于 2007-11-23 16:18
網格劃分不要偷懶,多試幾次。我一般從以下幾點入手:
1.產品在CAD軟件中完善一下,將過小的凸包、小圓角等CUT掉(注意對結構影響不大的小東東都可以CUT掉)
2.MF中劃分網格時,一般可用系統默認的大小試第一次(本 ...

同感ing
以前做分析的时候 产品都没有进行过类似去除小圆角的操作,后果就是导致在修补网格的时候经常出现网格缺陷和较大的纵横比,网格处理时间过长.
个人观点:双层面中的网格更象是在我们原来的产品面上进行以直代曲的一个过程(这点对于接触过有限元分析的筒子们并不会陌生),简单来说就是软件本身其实只能对塑料熔体平面流动过程的模拟分析,而我们的产品很多时候都存在曲面,软件的则是通过不断用小平面分析来完成曲面分析的过程.而网格匹配通俗点来形容就是我们在MF中得到的网格模型和原来产品的模型之间的差异大小。
个人感觉:在对产品分析前 在CAD软件中对产品进行一次检查或者简化是非常必要的(或许 有人会觉得 我们去修改产品上特征是否会影响到分析的准确性,影响是百分百存在的,但是工程上的问题 我们并不能简单用1或者2来区分,我们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给后续设计、制造、生产过程中确定一个可靠的尽可能小范围),除了对产品上的一些小特征优化后,必要大家还应该检查产品图档的质量(比如破面和小的封闭空间,其实只是产品设计人员不注意留下的,但这样的小缺陷往往会给MF中的网格工作带极大的隐患)
作者: kingwha888    时间: 2010-11-16 19:25
论如何提高网格匹配率,从流体CAE三种模型谈起
作者: kingwha888    时间: 2010-11-17 07:44
Thank you very much !
作者: kingwha888    时间: 2010-11-17 07:46
回帖是对楼主最大的支持
作者: kingwha888    时间: 2010-11-17 07:48
回帖是对楼主最大的支持
作者: kingwha888    时间: 2010-11-17 07:53
回帖是对楼主最大的支持
作者: xiaguoping2006    时间: 2010-11-18 13:29
谢谢,MIDPLANE的准确率怎么样
作者: feater    时间: 2010-11-19 14:21
期待高手指出提高匹配率的方法
作者: xieyipeng98    时间: 2010-11-20 00:23
谢谢
学习了
很好的资料
作者: jxjk    时间: 2010-11-22 19:38
学习学习 1# shanmu3435
作者: juanzhi_happy    时间: 2010-12-1 09:28
ding!!!!!!!!!!!!!!
作者: yy294465105    时间: 2010-12-2 19:19
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
作者: sz_dysh    时间: 2010-12-2 21:55
好东西,顶。 好东西,顶。
作者: guozihuai52012    时间: 2010-12-4 10:02
1# shanmu3435 好东西...好东西...
作者: gy5188    时间: 2010-12-4 11:21
高科技   大规模
作者: xl59391    时间: 2011-1-3 19:28
Thank you very much !
作者: scnjgb    时间: 2011-1-7 21:41
匹配率是个难题期待高手出现,我中国模具崛起做点贡

作者: sunzp    时间: 2011-1-14 08:55
我在这里存在很大的问题,有时候修网格修的都没有耐心了
作者: zqq2008    时间: 2011-9-22 22:00
very good ,it's a vaule paper about MPI new learner
作者: ytuv    时间: 2011-10-1 18:20

作者: linfeng940    时间: 2011-10-13 19:21
好贴子!
作者: duck586    时间: 2011-10-18 23:02

作者: amy_16899    时间: 2014-1-18 10:41
仍舊迷惑....
作者: juanzhi_happy    时间: 2016-2-10 10:02
ddddddddd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