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顯示器機構設計 [打印本页]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4 15:54
标题: 顯示器機構設計
我在這里怎末都看不見討論顯示器結構設計的?大家清楚的能談一下嗎?
作者: chenalbert    时间: 2002-12-24 15:56
能说具体点吗?
你先给大家开个头吧!::y::y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4 16:00
1.前後蓋的結構設計
2.swivel/base的設計
3.液晶顯示器的空間考量及hinge的設計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2-24 17:28
xzt 兄!
你可否先谈谈自己的经验!
因为结构设计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产品种类繁多!
我想我们在这里做各种产品的都有!
如果大家都能讲出自己的一些心得的话!
这样对于自己和大家都是一种提高,同样论坛的气氛也就上去啦!!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4 18:33
孤独剑 wrote:
xzt 兄!  
  你可否先谈谈自己的经验!  
  因为结构设计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产品种类繁多!  
  我想我们在这里做各种产品的都有!  
  如果大家都能讲出自己的一些心得的话!  
  这样对于自己和大家都是一种提高,同样论坛的气氛也就上去啦!!

我也是剛入行啊,沒甚末經驗,所以才請各位高手談談.
作者: Franck    时间: 2002-12-25 16:55
各位,本人设计过显示器,现将本人的设计PART展示给大家,供参考!
作者: Franck    时间: 2002-12-25 16:56
2
作者: Franck    时间: 2002-12-25 16:56
3
版主,本人也在此奉献了好多时日,也出了好多主意,提出了许多的解决方法,为什么老是0分呢,是不是把本人给忘了,是不是考虑鼓励一下呢!都快没兴趣了,这里面动不动就是限制查看,太让人伤心了...................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02-12-25 17:01
Franck wrote:
各位,本人设计过显示器,现将本人的设计PART展示给大家,供参考!

  
可以谈谈显示器设计的难点,要注意的地方嘛!!
以及一些你的这方面的经验!!
::{::{::g::g::g
好东东是有分加的A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5 18:09
孤独剑 wrote:
   
  
  可以谈谈显示器设计的难点,要注意的地方嘛!!  
  以及一些你的这方面的经验!!  
  ::{::{::g::g::g  
  好东东是有分加的A

我覺的液晶顯示器的空間小是一個比較難處理的問題
作者: 老树    时间: 2002-12-25 18:14
我做过的一个显示器
CRT的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5 18:21
老树 wrote:
我做过的一个显示器

能不能看看里面的結構
作者: 老树    时间: 2002-12-25 18:25
好的
面框
作者: 老树    时间: 2002-12-25 18:31
后罩
作者: 老树    时间: 2002-12-25 18:31
托盘
作者: 老树    时间: 2002-12-25 18:32
底座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5 18:42
老树 wrote:
好的  
  面框

謝謝,不過你的主基板是怎末放的?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5 18:45
mian ban
作者: 老树    时间: 2002-12-25 20:04
xzt wrote:
   
  謝謝,不過你的主基板是怎末放的?

  
导槽限位式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5 20:18
老树 wrote:
   
  
  导槽限位式

能解釋一下嗎,或貼張圖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5 20:19
還有你的後殼怎末脫模?
作者: Franck    时间: 2002-12-26 10:54
显示器可分成几种,现以液晶显示器为例:
因其处于高品位,固对此的要求也不同于其它.
1.外观要求: 大方,简洁,(具体的还是让工业设计的朋友们去评论吧)
2.结构设计:
          首先在考虑产品的壁厚,既要保证良好的强度,又要保证产品的优良外观,不能有缩水等不良情形.同时也要考虑成本的节约.
           其次就是装配结构,要保证良好的装配性,配合结构式构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会导致模具的复杂,装配的繁琐,过少呢,会导致产品组装后的变形,开脱等.
           再次,就是要做美工线,这不仅是外观好,更重要的是它可避丑,若大的显示器,势必存在局部的缝隙.
          壁厚均以2.5mm为宜,前后壳以卡钩为妥(中部)四个角落处用BOSS处理(在使用BOSS时注意前面板的缩水不良).下部支架以金属为宜.
其实这种结构设计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复杂,大家也不要灰心.现我把17寸的显示器背部结构给大家看一下.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心得,不妥处请指正.
作者: xuhc    时间: 2002-12-26 11:48
老树 wrote:
底座

  
您好:
  能不能发个PART 给我学习学习!您可是我的榜样呀!
作者: xuhc    时间: 2002-12-27 09:11
老树 wrote:
好的  
  面框

  
您看这样行不行,把您的面板发给我就行了,我只是学习里面筋板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最好用IGS格式,我的SW为2000板,不过如果PROE2001能打开的格式也可以,我的EMAIL:xuhc@ati-tek.com ,如果实在不行,那就算了,您呢?能说说吗?
作者: sxy_hit    时间: 2002-12-27 11:09
我们也是做这个的~可是看了一下,没发现什么很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不说说设计步骤呢?以及一些配合尺寸的控制?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7 12:19
sxy_hit wrote:
我们也是做这个的~可是看了一下,没发现什么很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不说说设计步骤呢?以及一些配合尺寸的控制?

  
可以先談談啊,我想應該有很多話題的
作者: KUYA    时间: 2002-12-27 12:53
先拆大部來討論吧....
1...主要結購....中鐵板....也就速panel...A/D Board...inverter等等電子零件的固定鐵板.....
  
2...前後蓋機構設計....配合中鐵板的結構固定方式...
  
3...腳架設計.....後蓋的hinge結合與腳座的搭配.....
一般速如此的設計程序.....但卻速環環相扣的....都要互相配合才能的
  
看看大家要先討論那部份......偶以上提的速指LCD的設計....不速CRT的喔...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27 19:08
KUYA wrote:
先拆大部來討論吧....  
  1...主要結購....中鐵板....也就速panel...A/D Board...inverter等等電子零件的固定鐵板.....  
  
  2...前後蓋機構設計....配合中鐵板的結構固定方式...  
  
  3...腳架設計.....後蓋的hinge結合與腳座的搭配.....  
  一般速如此的設計程序.....但卻速環環相扣的....都要互相配合才能的  
  
  看看大家要先討論那部份......偶以上提的速指LCD的設計....不速CRT的喔...

可以先講講第一點,我期待ing
作者: andywang307    时间: 2002-12-28 09:03
给个铁板先
作者: xiaoxi    时间: 2002-12-28 20:06
我也来说几句话,由于液晶屏的产家多,比如说,15"的屏有台湾产,韩国产的,外形尺寸大小各不相同,安装方式也不相同,为了使面壳能多装配几种屏幕,设计时应采用把屏幕安装在铁板上,铁板再与面壳装配,换屏时只要换铁板即可.
++++++++++++++
另外:我提醒大家,设计时一定不要忽略散热问题,散热孔的大小也应该符合外销机标准.
作者: xzt    时间: 2002-12-31 12:31
andywang307 wrote:
给个铁板先

我看你的铁板边缘是不是太浪费空间了?
作者: 8155    时间: 2002-12-31 20:18
看一下这个lcd的结构,很不错的,
作者: 8155    时间: 2002-12-31 20:20
这是另一部分,
作者: andywang307    时间: 2003-1-2 09:19
xzt wrote:
   
  我看你的铁板边缘是不是太浪费空间了?

  
怎么会呢,那些边缘都是要开孔锁螺丝遇前壳固定的。没有边缘怎么固定。
作者: xzt    时间: 2003-1-2 12:38
andywang307 wrote:
   
  
  怎么会呢,那些边缘都是要开孔锁螺丝遇前壳固定的。没有边缘怎么固定。

现在好多都不用螺丝了,直接在前壳上做rib固定鐵板,節約成本和空間.
作者: skysounds    时间: 2003-5-23 11:57
我想做的样子就像图示,但是呢他不能伸缩的,所以对有的车型,比如santa,
lcd就要往外边突出点,不然角度就要碰到仪表盘上的塑料(你在脑子里想一想这种情况)
作者: djxiaoke    时间: 2003-5-23 23:09
涛哥,我顶你的帖子,哈哈!
作者: yuan    时间: 2003-5-24 11:12
请教一下,frank网友说的“美工线”是什么?
作者: chrismon    时间: 2003-5-24 17:53
FRANK做的柱位顶端怎么是圆角啊,不怕被模房的人骂?
作者: qingfeng12    时间: 2003-5-24 19:40
有道理
作者: yuan    时间: 2003-5-25 12:40
chrismon wrote:
FRANK做的柱位顶端怎么是圆角啊,不怕被模房的人骂?

  
不知道你说那个柱位顶端是圆角?螺丝柱中间是倒角肯定没有问题的,丝筒针可以车出来;实心的柱位又不需要镶件,直接用圆头刀加工模具或用电极加工都没有问题啊。
作者: yuan    时间: 2003-5-25 12:56
xzt wrote:
還有你的後殼怎末脫模?

  
后壳肯定是4面行位。
即使没有结构需要,由于深度问题,如果是整体,一方面电火花/CNC加工困难,另外,作行位(或只是几块拼接成的前模)有利于排气,避免困气造成烧焦、注塑压力大、成型不足等问题。
作者: jlhjlh    时间: 2006-5-8 10:37
值得学习`~~
怎么没有接着讲了?
作者: WEIKS    时间: 2006-5-8 19:40
这么好的话题,怎么就让它沉呢?现在不就是平板年代吗!请各位多发表高见,共同促进提高嘛!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