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讨论】如何做斜度! [打印本页]

作者: sq8073    时间: 2002-12-20 19:00
标题: 【讨论】如何做斜度!
很多客户拿来的产品是没做斜度的,在设计时肯定是要帮他们把斜度放一下,但是好的图上面肯定是有圆角,倒角的,这给放斜度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知各位是如何处理的!
作者: skywolff    时间: 2002-12-20 19:15
我们这里的习惯做法是: 没有配合的产品, 保持期大口尺寸不变,另一端变小,有配合的产品,就要根据配合的要求具体分析,主要考虑放斜度后的配合间隙,以及产品干涉问题,在不改变产品功能,及产品外形不作太大改动的前提下,怎么开摸方便就怎么放。经常性碰到这样的客户,根本不懂摸具,说了也白说。
作者: sq8073    时间: 2002-12-20 19:21
可以具体说一下是怎么做的吗?
作者: sq8073    时间: 2002-12-20 21:20
没人说,那我自己讲好了!
对于单一的圆角,倒角可以直接用取代(replace)来完成,再放斜度,最后补上倒角。不过要记得在取代之前要先测量一下,圆角的大小。
要是几个圆角衔接的,要麻烦一点,可以先将局部砍掉,再用前面的方法搞定!
建议设置一下快捷键,我的是F2拷面,F4取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这是我的做法,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不知道大家是用的什么方法(命令)!
作者: hpgcandesign    时间: 2002-12-20 21:37
你用的是pro/e,在用平面替换圆角前最好先复制圆角曲面,以后重做圆角也有一个比较
用ug可以方便一点,可直接删除圆角,一般先删除多面相交的圆角再删两面相交的圆角,这样速度很快,也不麻烦!
作者: caoyq    时间: 2002-12-21 12:54
好像可以用"曲面到截面"吧
我沒做過模具想是可以的
作者: cjh    时间: 2002-12-21 13:20
我期待有个高手能搞二次开发!
做了几年的模设,
最难分模到没见过。
但有的时候,却让拔模与公差忙得死去活来!
几年来的经验都认为拔模的方法也就是:
COPY面—REPLACE面—DRAFT面。
CUT面—COPY面—REPLACE面—DRAFT面。
EXTRUDE面—REPLACE面—DRAFT面。
。。。。。
跟做产品一样我是什么都用上!
太辛苦!哎!:-(:-(
希望PTC可以再努力!::b::b
作者: opengl    时间: 2002-12-21 13:34
将圆角面删除,将要倒圆的面回复修剪,相交后再修剪,然后做斜度,倒圆。
  
在I-DEAS里不是很难,不过要做这额外的功夫,就想骂设计的。
作者: opengl    时间: 2002-12-21 13:38
I-DEAS有这个好处,实体里随便一个面你想删除立刻就可以删除,你再补上一个面
它就又是实体了。方便。
作者: cjh    时间: 2002-12-21 14:07
openge兄:
你的I-DEAS真好。我给你学!
::
作者: sq8073    时间: 2002-12-21 14:15
opengl wrote:
I-DEAS有这个好处,实体里随便一个面你想删除立刻就可以删除,你再补上一个面  
  它就又是实体了。方便。

羡慕啊!:-P:-P:-P
作者: opengl    时间: 2002-12-21 14:28
cjh wrote:
openge兄:  
  你的I-DEAS真好。我给你学!  
  ::

  
呵呵,我也是半桶水的,小问题可以解决,大问题恐怕不行(嘿嘿,先给自己找条后路)。
作者: wudaoyu    时间: 2002-12-23 14:12
opengl wrote:
将圆角面删除,将要倒圆的面回复修剪,相交后再修剪,然后做斜度,倒圆。  
  
  在I-DEAS里不是很难,不过要做这额外的功夫,就想骂设计的。

  
別罵俺,俺可是老老實實底做了拔模再給你們分模;);););)
作者: boss13    时间: 2003-1-2 11:17
原来贴子在这。。。。
我是作产品设计的,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机会直接接触模具厂,所以我不知道拔模是由产品设计作还是由模具厂作,这个问题大家能不能发表一下看法,以利于缓解设计和制造间的矛盾。
我的做法一般不拔模(只是较精密配合的地方拔模),但是倒角,不知道是不是要挨扁阿。。
作者: opengl    时间: 2003-1-2 11:28
应该产品中不要有直身的面,除非你的直身面是行位出的。
  
很多产品设计的不了解模具结构,这样就造成了设计和制造间的矛盾。
作者: changch    时间: 2003-1-2 14:32
我的建议是产品设计时,CNC加工的外型面一定要加拔模,这样可以减少模具加工的工作量和致命的失误,也可以体现产品结构设计者对模具加工的想发.而对一些不用CNC加工的(铜公)可以不加拔模斜度,这样产品图简洁是事上模具加工者不可能全不以产品斜度作,特别是后模考率的东西很多,手工也很多
作者: boss13    时间: 2003-1-2 16:01
opengl wrote:
应该产品中不要有直身的面,除非你的直身面是行位出的。  
  
  很多产品设计的不了解模具结构,这样就造成了设计和制造间的矛盾。

  
惭愧惭愧!
不知道什么是--直身的面?
作者: boss13    时间: 2003-1-2 16:05
changch wrote:
我的建议是产品设计时,CNC加工的外型面一定要加拔模,这样可以减少模具加工的工作量和致命的失误,也可以体现产品结构设计者对模具加工的想发.而对一些不用CNC加工的(铜公)可以不加拔模斜度,这样产品图简洁是事上模具加工者不可能全不以产品斜度作,特别是后模考率的东西很多,手工也很多

  
谢谢!是否就是说外壳一般要做拔模?真是矛盾,作多拔模之后的工程图让人吐血!
作者: opengl    时间: 2003-1-2 16:13
不做拔模,CNC的吐血+吐血
作者: boss13    时间: 2003-1-4 11:21
opengl wrote:
不做拔模,CNC的吐血+吐血

  
看来我要被人海扁了~~~:I:I
作者: xman    时间: 2003-1-4 13:03
我在模廠呆過,現在做產品,我的經驗是外形和配合的拔模一定要做,至于一些螺絲柱、孔、筋等不重要的大可不做,否則工程圖會比較難看的
作者: hope    时间: 2003-1-4 15:48
PRO/E是怎麼做我就不知道啦!因為我不懂,隻是用來睇圖!
  
但可以講講在模具中有關"啤把"的情況
  
1 其實樓上skywolff兄也說了出俾把的前因後果了,這裡就不再多講啦!
  
2  模具中做俾把隻是為了能容易出模,但是有沒有人見過"力高"公司做的積木玩具俾件呀?你會發現那些大大小小的積木外圍是完全沒有出模角的,做得非常的漂亮,由此可見出模不是一定要"俾把"的。(我的意思不是講有"俾把"不好呀)隻是模具的成本會加重啦!據我所知,那些沒有出模角的模具會部是用鑲件一件一件合起來的,而那些真身面是用一部精度非常高的磨床磨出來的,這樣出來的面就比我們平時省模出來的面光滑,絕對不會有"倒扣"的出現啦!
但是現時國內的模具廠很少用這樣的方法,也許是成本過高,也可能是設備跟不上吧。
  
3 俾把能做對於模具本身是有好處的,但是一定要記住不是絕對的呀!
  

作者: hope    时间: 2003-1-7 13:55
怎麼沒有人來呀?
  

作者: KENKEN    时间: 2003-1-8 20:23
通常是只做出有配合﹐重要的面的拔模角﹐其它的就
不管啦﹐我是做結構的
希望不要被磚頭砸
作者: 破衣人    时间: 2003-1-8 22:13
記得以前好像討論過,再貼一次好了:
──────────────────────────
  
「拔模角」這個問題對機構人員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什麼情況要畫拔模斜度?什麼情況不需要斜度?
外觀斜度要多少?補強肋,螺絲駐斜度要多少?
真的都需要經驗,及和模具設計人員討論
  
對機構人員來說,不要畫拔模角是最好的
因為在畫所有的結構時,標尺寸的參考只有「一條線」
加了斜度後,正式圖看起來就有「二條線」
萬一選錯條,以後就麻煩了(有經驗的人應該聽的懂吧!)
提供一下個人的經驗:
拔模斜度可以在所有的結構都完成後,再來一次畫出來
一方面可以避免出錯
一方面可以加快軟體運算的速度
  
其實一個負責任的機構人員
應該是要把「該有」的「所有拔模斜度」都畫出來
如果你把這項工作交給模具設計人員來畫的時候
他怎麼知道你哪些地方是做「緊配合」,哪些有「間隙」?
而且拔模基準面應該是以「底部」,還是「頂部」為準呢?
一旦「猜錯」了,有可能成品就會有干涉了
  
還有有些比較高,比較深的結構是做「入子」的
以及有些螺絲孔是做「套筒」的
那時需不需要做斜度,那裡不需要做斜度
就要跟模具人員好好討論了
  
「拔模斜度」這個話題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
常常為了這個問題會讓模具設計人員與機構設計人員有所爭執
這個可以多聽聽版上那些模具設計人員及現場加工的心聲
.

作者: 小凌    时间: 2003-1-9 09:22
破衣人 wrote:
記得以前好像討論過,再貼一次好了:  
  ──────────────────────────  
  
  「拔模角」這個問題對機構人員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什麼情況要畫拔模斜度?什麼情況不需要斜度?  
  外觀斜度要多少?補強肋,螺絲駐斜度要多少?  
  真的都需要經驗,及和模具設計人員討論  
  
  對機構人員來說,不要畫拔模角是最好的  
  因為在畫所有的結構時,標尺寸的參考只有「一條線」  
  加了斜度後,正式圖看起來就有「二條線」  
  萬一選錯條,以後就麻煩了(有經驗的人應該聽的懂吧!)  
  提供一下個人的經驗:  
  拔模斜度可以在所有的結構都完成後,再來一次畫出來  
  一方面可以避免出錯  
  一方面可以加快軟體運算的速度  
  
  其實一個負責任的機構人員  
  應該是要把「該有」的「所有拔模斜度」都畫出來  
  如果你把這項工作交給模具設計人員來畫的時候  
  他怎麼知道你哪些地方是做「緊配合」,哪些有「間隙」?  
  而且拔模基準面應該是以「底部」,還是「頂部」為準呢?  
  一旦「猜錯」了,有可能成品就會有干涉了  
  
  還有有些比較高,比較深的結構是做「入子」的  
  以及有些螺絲孔是做「套筒」的  
  那時需不需要做斜度,那裡不需要做斜度  
  就要跟模具人員好好討論了  
  
  「拔模斜度」這個話題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  
  常常為了這個問題會讓模具設計人員與機構設計人員有所爭執  
  這個可以多聽聽版上那些模具設計人員及現場加工的心聲  
  .

  
要是每个结构设计人员有破衣人这样的功力
哪咱们这些做模设就可以轻松多啦
作者: hope    时间: 2003-1-9 12:04
小凌 wrote:
   
  
  要是每个结构设计人员有破衣人这样的功力  
  哪咱们这些做模设就可以轻松多啦

  
說得對!隻是這樣的人太少啦!::l
  
我們還是要靠自己啦!
  

作者: Alan27    时间: 2003-1-9 13:53
hope wrote:
  
  
  說得對!隻是這樣的人太少啦!::l  
  
我們還是要靠自己啦!   
  
  

  
::y::y::y
作者: 寄生草    时间: 2003-1-9 22:58
Alan27 wrote:
   
  
  ::y::y::y

大家一起努力!
作者: 911    时间: 2003-1-9 23:52
共同进步。::b
作者: hope    时间: 2003-1-10 20:17
boss13 wrote:
   
  
  看来我要被人海扁了~~~:I:I

  
兄弟呀!我相信論壇中沒有人"海扁"你啦!
  
多交流呀!
  

作者: jason_zo    时间: 2003-2-11 19:36
     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产品设计要求产品的表面是要有较粗糙的皮纹(麻点),但是却没有脱模斜度,因为一般来说,MT11030的表面就需要大于3度的脱模斜度.(MTxxxx是USA的Mold Tech公司的表面标准.)要是不知道这产品是干什么用的,我们模具设计就自个加这么大的斜度是有点"提心掉胆"的!
     产品的表面的微小的凹坑每0.025mm就需要1~1.5度的斜度,否则皮纹面在出模时会被拉伤.
   
作者: 模头    时间: 2003-2-12 18:33
产品设计与模具设计脱节是关键所在!!!!!!!!!!
:(:(
作者: id_crs    时间: 2003-2-13 15:34
本来搞设计是要懂这些模具知识的,有必要加强交流
作者: benny    时间: 2003-2-13 16:34
id_crs wrote:
本来搞设计是要懂这些模具知识的,有必要加强交流

  
::y
作者: shenyuan    时间: 2003-2-13 19:15
请问用UG什么命令可以直接删除圆角!      (没参数的3D图!)  
作者: hope    时间: 2003-2-13 21:06
shenyuan wrote:
请问用UG什么命令可以直接删除圆角!      (没参数的3D图!)   

  
應該去"UG"問呀!
  

作者: gczeng    时间: 2003-2-16 10:48
外壳不做拔模,干脆也不用倒圆角了。
一般筋位我是产品、模具也不做斜度的,到时出电极图时再标明就是了。
给数控铣的另当别论。
  
這個方法若沒有裝配位的產品還可以!
  
若嚴格的裝配要求就容易出錯!

作者: wy9515301    时间: 2003-2-16 20:34
我们做的时候一般都以减少塑胶来做,因为这样不行的话可以再加工,将原来的拔模角取消掉。做机构的给不给拔模角倒不好说,不这我个人认为外观一定要给,另外出产品图的时候最好能让做模具设计的人知道你这个是干什么用的,哪 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我们公司为日本人做些家电面板,别人就将很多重要的东西标出来了,这样设计时做改动也容易一些。另外问一个问题,我曾在一个公司建模,那些图纸是来自日本的,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的,每一根线都是绝对正确(包括拔模后的棱线,圆角线等?)
作者: tb    时间: 2003-2-16 20:58
顶一下
  
作者: liangyue    时间: 2003-2-16 21:54
外形和配合的拔模一定要做,至于一些螺絲柱、孔、筋等不重要的大可不做
作者: moon    时间: 2003-2-16 23:03
既然大家讨论的这么激烈,那我也来凑个热闹!问个很常见的问题:I
:I附图2张
no1
作者: moon    时间: 2003-2-16 23:18
no2
作者: hope    时间: 2003-2-17 08:23
moon wrote:
既然大家讨论的这么激烈,那我也来凑个热闹!问个很常见的问题:I  
  :I附图2张  
  no1

  
減號袋表所標出的數是最大數,單邊以X度減料做啤把!
  
加號袋表所標出的數是最小數,單邊以X度加料做啤把!
作者: hope    时间: 2003-2-17 08:24
moon wrote:
no2

  
正確呀!隻是減號變加號就得啦!
  
我睇不到有什麼問題呀?
  
::?::?
作者: benny    时间: 2003-2-17 13:26
考慮出模.
作者: tb    时间: 2003-2-17 13:43
5度/s    拔模斜度不用这么大吧
作者: benny    时间: 2003-2-17 14:15
tb wrote:
5度/s    拔模斜度不用这么大吧

  
是不用那么大的,有一两度就够了.
作者: 307    时间: 2009-5-5 01:25
关于斜度这个问题我们一般的做法是小模或者精密模就做单边0.1MM的斜度.
大型的家电就做单边0.15MM,到0.2MM.做司筒的柱子一般不做斜度.
我是模具厂里面专门处理客户的产品的,也接触过很多壳户的产品.提一点我的建议吧;
外形和装配的地方最好加上斜度,特殊的面需要直身的在产品2D图上标注清楚直身就可以了.
这样可以节省和模具厂沟通的时间.其它的让模具厂来做吧.做惯了这些也很快的.
作者: 307    时间: 2009-5-5 01:32
有些鬼佬的产品就不同,你改了他的任何地方都要经他批准.
而且他还会改好产品给你.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